上篇:《怎么用好心率表?心率訓練全解析(二)——從“心率區間”談起》中,我們介紹了五個心率區間的劃分。在開始正式心率訓練之前,我們還需要確定自己的基準心率。
一、認識RHR、MHR、LTHR與MAF心率 1、靜態心率RHR(Resting Heart Rate) 靜態心率是你在靜止休息沒做任何動作時的心率,理論上也應該是心率的最小值。測定靜態心率最佳的時機是每天早晨睡醒起床前。在喜歡跑步的人群里,一般來說身體素質越好靜態心率越低,說明心跳力度很足,輸血效率高。因此可以說靜態心率是一個直觀反映人體機能水平的指標。五次獲得環法自行車賽冠軍的西班牙車手 除了身體素質本身,還有很多其他因素會影響靜態心率,比如飲食、睡眠質量、酒精、咖啡,服用的藥物等等。因此在測定靜態心率時需要挑選最能代表身體普通狀態的時機,并且盡可能多測量幾次取平均。 2、最大心率MHR(Maximum Heart Rate) 最大心率是指你在做劇烈運動時,把心臟功能發揮到極限時的心率。每個人的最大心率基本上是由基因決定的,很難通過后天的訓練改變。除非遇到及其緊急的情況,平時很少會讓心臟在極限狀態下運轉(長時間維持最大心率也很危險,有可能引發心臟驟停,類似發動機爆缸……)。隨著年齡的增加,最大心率的數值會逐漸降低。 很多區分以心率值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的界限的經驗公式,都由最大心率為標準乘以一定的百分比,因此了解自己的最大心率有助于指導接下來的訓練強度和目標。 3、乳酸閾值心率LTHR (Lactate Threshold Heart Rate) 相對于最大心率,乳酸閾值心率(也稱乳酸門檻心率)在訓練中涉及的次數會更多。乳酸是人體在運動中,代謝葡萄糖產生的副產品,在一定強度的運動下,乳酸的產生與分解處于動態平衡,對肌體的影響有限。若運動強度太高,乳酸生成的速率大于分解的速率,此時乳酸會不斷堆積在肌體組織中,造成肌肉疲勞、酸痛,影響運動表現。 在這個心率區間下進行訓練,能夠最大限度地提升選手的有氧配速跑能力,這也是完成高質量馬拉松所必須的。 4、最大有氧心率MAF(Maximum aerobic heart rate) 上世紀90年代開始流行于耐力運動的心率訓練法,顛覆了“高強度訓練=好成績”的舊思想。以提高有氧系統為目標,帶來成績的提高、體脂的減少、防止傷病和等一系列好處等。同時有氧速度也會提升,帶來整體的健康。 二、測定自己的基準心率 除了靜態心率(RHR)是在室內靜止的環境下測定, 1、如何測定自己的靜態心率(RHR) 首先介紹一下不需要運動的靜態心率如何測定。 1)挑選一個普通的日子,睡前把心率帶和心率表擺在手邊; 2)一覺醒來,起身戴上心率帶,再躺下; 3)放松,半夢半醒間記錄下此時的心率值(以穩定時最低數值為準); 4)多測幾次取平均。 2、如何測定自己的最大心率(MHR) 除了用類似(220-年齡)來估算最大心率,最準確的方法還是用心率表在實際運動中測定。例如百銳騰S430內置了測定最大心率(MHR)的功能,初跑者也可以通過最簡單的操作來測出自己的最大心率。 如上文所示,測定自己最大心率需要稍微挑戰一下身體的極限,所以在測試之前請務必保證身體健康。并且推薦選擇操場或跑步機等不易被干擾的環境。 1)佩戴心率表和心率帶; 2)以區間1~區間2的強度慢跑10-15分鐘的熱身; 3)加速快跑800米,前400米保持90~95%的最大心率,后400米竭盡全力沖刺,達到100%心率。記錄此時心率數據; 4)反復幾次,每組之間安排2-3分鐘的休息,測多組數據取平均; 5)回到區間1~區間2的強度放松跑讓身體恢復。 3、如何測定自己的乳酸閾值心率(LTHR) 1)佩戴心率表和心率帶; 2)熱身,區間1~區間2慢跑; 3)逐漸提升配速,以每400米快6-8秒或每公里快15秒的頻率,在每個新的更快的配速下維持約3分鐘,記下穩定之后的心率和配速; 4)重復步驟3),直到負荷增大到難以維持3分鐘的穩定高速,說明此時已經接近區間5,減速,記錄下加速前的穩定心率; 5)步驟4)里所得出的既乳酸閾值心率。 4、MAF心率 每個人的有氧運動能力各不相同,影響MAF心率的因素也有很多,具體估算的過程詳見《如何計算自己的最大有氧心率(MAF心率)》,這里不再贅述。 隨著訓練水平的提高,這一數值也會不斷變化。將這一系列變化記錄在自己的訓練日志中,待日后查閱總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