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藤蜜蜂 立軸 設色紙本 1954年作
“紫藤蜜蜂”是白石老人擅長并喜愛的題材,他甚至曾經制定潤格曰:“花卉加蟲鳥,每一只加十元,藤蘿加蜜蜂,每只加二十元。”后者之所以更有價值,皆因畫法之獨特。此幅為老人晚年所作,是時其藝術已臻化境,信筆而為,則逸趣天成。畫面章法疏密得當,重心集中于對角線上,從右上側伸出的藤干純以篆隸之法寫出,雖繁密糾結仍不失秩序,亦使構圖趨于平穩,紫藤以沒骨法為之,造成一串串玲瓏剔透,如葡萄一般的花朵,葉片則以淡色與勾勒相結合的方法寫之,筆墨枯潤交織、濃淡適宜、虛實相生,將藤蘿纏繞蜿蜒的效果刻畫得淋漓盡致;畫面右下側兩只蜜蜂尤見功力,此為白石獨創的暈蜂法畫出,即以清水與墨的巧妙暈化使蜜蜂的雙翼仿佛在急速抽動,形神俱佳,亦在動與靜之對比中使畫面充滿生機。

海 棠 立軸 設色紙本
款識:良棟先生清屬,白石老人齊璜作。九九翁后第二年。鈐印:齊大
在花卉這樣一個以自然植物為題材的繪畫里面,齊白石把它的文人畫意境轉變了,從文人雅趣轉向了生活情趣。即使畫梅蘭竹菊這些傳統題材,我們也可以看到齊白石賦予了它們以世俗的意趣。白石老人的花卉畫題跋都是家常語、平常話,沒有半點酸腐氣,也沒有一絲玄虛味,得之于生活,發之于肺腑,他的筆下是一個鮮活生動的世俗生活世界。幾串海棠花的紅艷,讓人們聯想出勃勃生機,生命不息的慨嘆﹔幾片濃淡相宜的墨葉,是畫家對傳統繪畫的繼承,是文人的戲墨雅趣。1948年,齊白石旅居京城已逾30個年頭,年齡上則迫近八十四歲這道“檻兒”,其時又逢國共內戰,北京城隨時有可能荼毒于炮火之中,友人們曾多次勸其南遷,而齊白石卻在猶豫再三之后,最終選擇了繼續留在北京。畫花卉者,必明花語,海棠花的花語,多有寄托離鄉游子的思鄉之意,在齊白石的一首《題海棠花》中曾寫道:“玉階滿地是相思,化作胭脂君不知。愁絕杜蘭香去后,背人終日淚絲絲”,此幅草本海棠,植根于盆中,恐怕亦有遠離故土之意。

秋意圖 立軸 水墨紙本
款識:菊花肥處蟹俱肥。寄萍老人制于燕京城西又西。鈐印:齊大
齊白石的畫“雅俗共賞”,他的喜怒、嘲笑、同情、智慧、幽默……都能讓人在畫中找到情感的共鳴。此幅畫作描繪了若干不同形態的菊花。有向上生長,有向下低垂,有含苞待放。齊白石以墨筆勾出菊花外輪廓和花瓣,通過線的迭壓排列表現菊花的生長態勢,又以墨點染,使菊花形體感更強,疏密有致,氣勢磊落,展現出畫家胸中逸氣。使古代文人題材之一的菊花,由清雅高潔之態加入現實因素,體現了齊白石繪畫所力求的文人與平民大眾審美趣味的融合。畫中四只螃蟹雖寥寥數筆但卻將殻的質感表現的淋漓盡致,水墨的暈染也恰到好處的表現出蟹腿部的細微絨毛,遠者施以淡墨,近者以濃墨,空間的排布也用心構思。

螃 蟹 立軸 水墨紙本
晚年的齊白石,生活安逸,心情舒暢,許多繪畫名作正出自這個時期。展開這幅《螃蟹》畫卷,映入眼簾的是一只傾覆的蟹簍,幾只錯落有致的螃蟹,活潑潑地在上面爬動。畫面中雖無著色,但水墨變化多端,更顯出白石老人高超的筆墨技藝。齊白石對繪畫藝術一直主張“似與不似之間”。此幅《螃蟹》正是其這一畫理的有力闡釋。畫面中僅僅通過墨色的變化、線條的勾勒使轉,便構建出打開的蟹簍,活潑潑地螃蟹,且各個物象有遠有近,一種率真質樸的水墨畫卷呈現在觀者面前。“蝦蟹”是齊白石眾多繪畫題材當中最常表現的題材之一,而這幅作品正是表現人們常見的螃蟹。看似隨手拈來,其實作品跟白石老人的農家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湖南湘潭杏子塢濃郁的鄉野氣息和多年的農村生活,造就了齊白石率真坦然的情操,也給他帶來了無限的創作激情和題材。

詠蝦圖
1955年作
齊白石晚年尤喜畫蝦。雖寥寥數筆,卻活潑生動,栩栩如生,令賞者嘖嘖叫絕。在此件《詠蝦圖》中,六只蝦無拘無束,騰躍嬉戲,一節節的蝦身透明而富有彈性,長長的蝦須在水中不停地擺動著。這亦或許是齊白石對晚年生活樂趣的真實寫照。此時安逸的生活、舒暢的心情,使齊白石在晚年仍保持旺盛的創造力。作于1955年的此幅作品題款曰:“九十五歲白石老人畫于南還親人別室”,并鈐有“白石相贈”的印章。在齊白石眾多作品中,只有作者對自己饋贈作品非常之滿意且贈予對象是自己非常看重的人士,方蓋“白石相贈”印章。不難看出,此幅作品應為齊白石晚年的精品力作。

牡 丹
紙本 水墨設色 1957年作
老人表現的是風中牡丹:風從左邊吹來,由左向右的筆勢似乎帶著瑟瑟的風聲,催動出花葉海浪般的韻律,雍容大度,墨色無礙,自在無法,體現著一種完全達于自由的生命境界,這是他生命最后一年的代表作品。就在這一年的9月16日,齊白石走完了他光彩照人的藝術里程。

大富貴 立軸 設色紙本
款識:[一]杏子塢老民白石。[二]大富貴。白石老人又篆。鈐印:齊大、白石
牡丹為中國畫中常見題材,寓含富貴平安之意。白石老人一生也創作了大量的以牡丹為題材的作品,為人熟知的紅花墨葉畫法,樹立了白石老人的大師地位。但是,“墨牡丹”則是少之又少、難得一見。尤為難得的是墨花,且枝葉敷色。此幅《大富貴》繪制的就是十分罕見的“墨牡丹”。畫中牡丹構圖神妙,淡墨涂花,濃墨點蕊,大黃掃葉,氣韻生動,立異大膽。墨牡丹比之其著色牡丹,更顯含蓄。富貴而含蓄方做人之至高境界。花蕊之上一只蜜蜂振翅伺機惹花。“墨分五色”在這件作品中表現得淋瀝盡致。墨牡丹、飛蟲篆書“大富貴”三絕合一。實為難見更難得,是齊白石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神品。

富貴家風
“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牡丹的國色天香從古至今,一直被人稱頌不已。齊白石一生鐘愛牡丹,據齊良巳回憶,齊白石晚年的最后一幅作品即是牡丹。
此幅《富貴家風》繪三朵盛放的紅牡丹,略滲檸檬黃的葉子與濃墨揮就的枝干映襯著鮮艷的花朵,一雙蜜蜂聞香而來,增添無限生機。
花卉蟲草
橫幅 紙本 46×127厘米

花卉草蟲 鏡片(四屏)
《花卉草蟲》是一組獨具匠心的鏡面四屏。是老人藝術表現力的全面展現。這套鏡面作品的題材包括:蝦、雛雞、海棠和葡萄。其中蝦和雛雞無點景,卻宛如蝦戲淺水,雛見田間,成組結群,經營得當。蝦、雛雞精彩神妙,為世人公認齊先生“二絕”。而讀海棠一面,闊葉垂香下停有一只兼工帶寫的蟋蟀,頓時清香沁脾、蟲鳴幽然,畫面充分調動了我們的通感,便覺畫面氣息已聲、色、味充盈而靈動。至松鼠葡萄圖,更是惹人喜愛,老畫家定格了一只剛從葡萄藤上摘下果實的小松鼠。它機敏地用尾巴保持住身體的平衡,可能下一個動作它將要跳出畫面,覓一處僻靜,獨享甜美,小動物生活的富足也讓人覺得愜意。這四條屏是一套難能可貴的組合。白石老人似是信手拈來,但他對畫與畫之間的關系仍布置有心:四景皆發生在春夏之際,并且此組是其條屏系列中用色較多的組合,暗合了季節的生命活力,也使整組作品具有更高的觀賞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