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我用中國文化炒股的又一個案例。 今天看見我的文化篇里有人在討論白酒案例,他們拿了這篇文章http://xueqiu.com/7912472055/30853537 文中對中國的白酒市場的集中度提出觀點,認為日,美等國烈性酒前5大品牌占據了50%以上的市場份額,中國只有5%左右,所以認為白酒集中度會像日美市場一樣向大品牌集中,(如五糧液,茅臺)來指導我們炒A股的白酒類上市公司。 說實話,看到專家拿中國和美國比,我內心就覺得惡心,不用動腦子,拿美國數據說話也配稱專家。 好了,我談談我自己親身經歷的一個案例,我的觀點是中國地域文化決定啦白酒不可能集中在幾個大品牌身上。 2011年11月底我去長沙,我的粉絲請我喝什么洞藏50年的酒鬼,據說零售價要2000多一瓶,飯后他囑咐司機給我準備一箱50年的酒鬼,結果司機送我到酒店后發現只有2瓶啦,打電話讓代理商送一箱到我酒店,代理商居然說沒有。我的興趣來啦,第二天在高德地圖上查了長沙6家專賣店,一個一個打車前往,結果只有2家有現貨(且都只有一箱啦),其他幾家要貨必須要定金,且都要加價,太牛逼啦。 回到南京正好認識一個華泰的研究員,他給了我一份他們白酒的研究報告,核心意思就是白酒很牛逼,看好一線的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也是什么白酒集中度要提高之類的結論,最后勸我非要買白酒股就買茅臺,認為地方酒廠不是倒閉就是被兼并。 晚上我回家上網查資料,抽著香煙,正百思不得其解時,突然看到我的南京煙煙盒,讓我想起初中時,我一個同座爸爸是南京煙廠的工人,當時正面臨下崗。那時南京煙廠效益極差,但是南京市政府請來了徐州煙廠的副廠長,并且引進云南煙葉,提高價格和檔次,新款高檔南京煙一炮走紅。其實回頭想想當時全國各地的地方小煙廠和南京煙廠走過的是一樣的路,都是一走高檔路線煙廠立馬從虧損大戶變成了利稅大戶。 當時中國的煙廠和酒一樣,中華,玉溪就像白酒中的茅臺,五糧液,中華假煙也多,茅臺假酒也多。全國各地的地方煙廠只要一出高檔煙日子也非常好過,如南京產的九五至尊,武漢的黃鶴樓1916,青島的高檔一支筆。總之一走高端路線日子就好過。 酒鬼做為湖南地方名牌,現在2000元的高端酒賣的沒貨,多像當年南京九五至尊剛出來也斷貨。2000的毛利率得多高啊,還賣斷貨啦。 ok,就他啦,買入酒鬼酒。 這里我還要提的重點來啦,中國文化決定白酒,香煙這些品類不會集中度向著名品牌集中,中國有很強的地域文化,和老鄉文化,出門在外都會帶些家鄉的名煙名酒給領導,給朋友,這也是中國幾千年的家庭文化決定的,西方任何國家沒有老家,籍貫這個概念,因為西方人3,5年搬一次家,且都是換城市這樣的概念。且西方沒有我國的戶籍制度(搬家不需要解決什么孩子上學,醫療保險等問題)。中國人90%以上從出生到死亡就在一個地方居住是我們幾千年的歷史文化決定的(再加上新中國的戶籍制度),所以祖祖輩輩都對地產的品牌有一種自然的親近感。所以中國人特別強調土特產。 我的觀點就是中國香煙,白酒的集中度不可能像美國一樣集中在中華,茅臺等少數品牌身上。其實美國的香煙基本全是全球品牌,什么萬寶路,555,駱駝。想買其它品牌,很少。 不光這些,小面重慶的,孟非要吃的去重慶,北京烤鴨只有北京生意好,南京鹽水鴨只有南京人愛吃。所以地域文化決定中國的地方品牌有強大的地方吸引力。南京人還是喜歡抽南京煙,喝洋河酒,吃鹽水鴨。中華,茅臺,北京烤鴨絕對賣不過它們,盡管后者名氣要大的多。 所以各種制度和各種文化在我們炒股的時候只要你稍做思考,就不會上專家當啦。就不會錯過2012年上半年的大牛股酒鬼酒啦(我持有的太堅定啦,賺了200%都沒走,最后在10月的塑化劑風波后做了個過山車 ![]() 最后,提醒朋友們遠離專家,尤其是什么寫巴菲特,他們只會害你,他們已經沒有獨立思考的任何能力啦,他們是這個教育制度下誕生的機器人。他們都應該拉出去斃,太對不起他們的粉絲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