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文君(公元前175年—公元前121年),原名文后,西漢臨邛(今四川邛崍)人,四川臨邛巨商卓王孫之女,姿色嬌美,詩歌詞賦,琴棋書畫,無一不精。卓文君與李清照、蔡文姬、上官婉兒(或班昭)并稱中國古代四大才女。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的愛情故事也被后人稱之為古今中外“經典愛情”之一。
最近,我喜歡看些古今中外經典愛情與婚姻的故事,文學版的、傳說版的、神話版的、真人真事版的……看過這些故事之后,感覺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的故事最接近現實社會、最貼近樸實生活、最能體現人的真性情,最主要的是最能讓我們現代人學習與借鑒。 比如:有的愛情故事太凄婉,給人的感覺是哀愁與感傷,憂郁與悵惘,無奈與悲涼;有的愛情故事超越了現實生活,只是一種美好的愿望,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有的愛情跨越了人類道德的底線,或是體現了人性的弱點,而讓人們的感情不易接受;有的愛情故事為了表達對愛情的忠貞不渝、堅貞不屈,而雙雙獻出生命,這樣的愛情非常值得我們欽佩與敬仰!但如未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如未完成自己應負的社會責任,是不能輕易自我豁出生命的,所以,忠貞不渝的精神是我們需要學習的,而獻出生命的行為是我們要慎重考慮的;有的愛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也不能以人的意志與智慧而轉移,只有聽之任之、順其自然而為之;有的愛情一直徘徊在道德與人性之間,愛情與親情之間,讓人無所適從,無法取索;有的愛情故事太偏頗,不能被大眾所吸收;還有的愛情剛開始時,轟轟烈烈、如火如荼、驚天動地、讓人羨慕、贊嘆不已,可最后以悲慘的結局而收場,如一人突然死去,或一人負心背叛…… 當然,每個被稱之為“經典愛情”的故事都有它的精華與精美之處,都是人類對愛情所向往、所渴求的,都是有關愛情某一方面最美麗的表達。每個被稱頌的愛情故事都有值得我們感佩與吸納的美好情感,但有的只能深思、感嘆或欣賞,而不能去學習。 所以,我看過的種種經典愛情故事,讓我們現代人學習與借鑒比較多的,就是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的故事。特別是卓文君那種終生學習的精神、慧眼識英才的睿智、為愛敢于付出的勇氣、經商助夫的才能、保衛婚姻的智慧、豁達超然與寬容大度的品德等等。卓文君的愛情從開始到終其圓滿一生,都是靠自己發揮了各方面的智慧、才華、膽識與品德而爭取來的。所以,她身上所據有的多種美好品質太值得我們現代女性去學習了! 第一、卓文君終生學習的精神 在那個“女子無才便的德”的年代,女子連上學資格都沒有的年代,而卓文君詩歌詞賦,琴棋書畫,無一不精。卓文君最初能夠吸引大才子司馬相如之心也就源于她的才華。在那個男人可以有三妻四妾的年代,卓文君能讓才華橫溢、官運亨通、瀟灑倜儻、聞名于天下的司馬相如終身沒有納妾,為之守候一生,也源于她的才華與智慧。 一個人的才華與智慧是來源于不斷地學習,這個道理是每個正常的人都知道的,但是知道還能做到的不多。看看現代社會,男女平等,女孩子從小就可以與男孩子一起上學,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的愛好與專業,可以自由地學習任何知識。可很多女孩子并沒有珍惜現代社會給我們自由學習的權力與機會,學生時代不好好學習,結婚之后的女性繼續學習的更是少之又少。從卓文君在司馬相如晚年發生情變時給他寫的幾首詩可以看出,她終生都在學習,否則不會在晚年還能寫出可以流傳千古的詩句。 高爾基說得好:“學習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個現代女性可以沒有高學歷,但婚后不能不學習。一個成年女性想增長智慧,增加魅力,必須要不斷的學習。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變得越來越自信,越來越成熟,越來越有品位。 林語堂說:“女人讀書學習的主旨在于排脫俗氣”,即便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女性,如果不常學習,就會變得非常俗氣。俗氣這個東西,即使不說話,也會從眼神中散發出來,想掩藏都掩藏不住。一個俗氣的女人會讓男人倒足了胃口。一個沒有內涵的女人那怕全身穿的都是名牌衣服,帶滿了珠光寶氣的手飾,但留給人的印象卻是華而不實、俗不可奈、淺薄無味的感覺。所以,一個女人,可以沒有名牌、可以沒有手飾,但不能沒有氣質與味道。 有人說:“不斷學習,是女人永保魅力的法寶。”一個女人就算沒有美麗動人的外表,也許還長得挺丑的,但是,只要她喜歡讀書,不斷學習,就會談吐不俗,儀態大方,舉止優雅,就有一種內在的氣質,是任何外表靚麗的女人都無法裝飾的。作為女人,沒有不希望青春永駐的,但是歲月是無情殘忍的,所有的女人,無論她原本有多么漂亮,最終都免不了衰老。所以,一個女人可以不漂亮,可以青春不在,但是不能沒有文化與內涵。 作家林清玄在《生命的化妝》一書中說到女人化妝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表面的化妝,選擇適合自己皮膚的、優質的化妝品,化一個自然的、適合自己氣質的談妝;第二個層次就是改變體質,改變不良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注意運動和營養,這樣就能保護皮膚的光鮮靚麗;第三個層次的化妝就是多學習、多讀書、多欣賞藝術、多思考、改變氣質,對生活樂觀、心存寬容與善良。可以說,不斷學習,才是女性最好的、最深層的、最能長久的化妝品。女人的氣質、修養與美麗的心靈才是永保魅力的根本所在。 女人的智慧、涵養、才能、自信、好的性情與品德,都是從不斷的學習得來的。一個結婚后的女人如果不常學習就像一潭死湖里不流動的水,一朵霜打的花……所以,一個現代女性千萬要好好珍惜、牢牢把握社會給我們提供的優良的學習環境與學習機會,千萬不要把自己變成一湖不流動的死水,一朵霜打的花! 孔圣人曰:“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上海電視大學中文系教授鮑鵬山說:“只要一個人不好學幾乎沒有優點了,反過來講所有的優點都是通過學習得來的;好學的人一定有更多的優點,不好學的一定有更多的缺點;不好學,一切的缺點無法改正,一切的優點無法樹立。” 卓文君這種終身學習的精神是我們現代女性學習的好榜樣!好楷模!好典范! 第二、卓文君慧眼識英才的睿智 司馬相如到卓文君家時,是最窮困潦倒、失意落魄時候。漢景帝不欣賞他,梁孝王欣賞他吧,又死了。官場失意,才華沒人欣賞,家里窮得連個媳婦都養不起,在卓文君跟他回家后還需要把自己的衣服、手飾、車馬都當了。 在這種情況下,卓文君竟然能通過看了司馬相如的文章,又聽他彈奏了一首《鳳求凰》,就能看出他潛在的、曠古的、驚人的才華。這證明在卓文君身上有著與司馬相如相等量的、其他很多男子所不及的大智慧。卓文君她爹卓王孫也算是個有智慧的商人,但他在識人識才方面就沒有卓文君那樣的大智慧。當然,他因為有嫌貧愛富的心,也就因為他嫌貧愛富,重利益,會算賬,才證明嫌貧愛富的人,看重利益的人,都是小聰明,沒有大智慧。他如果能看到、能算到,司馬相如將來會受寵于皇帝,會聞名于天下,他還會百般阻撓女兒嫁給他嗎? 卓文君還好是在司馬相如窮困潦倒、失意落魄的時候與他相遇,相知,相愛。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如果在司馬相如已經受寵于漢武帝,聞名于天下之后,卓文君再遇上他,愛上他,他們的感情就不一定有那么深厚與牢固。當然,他們照樣是志趣相投、情投意合的人。但是,人在艱難困苦的時候更容易培養感情,體現真愛。司馬相如在后來官運亨通、名揚四海之后,沒有納妾,一輩子與文君相守,也主要就是念她在他最困難的時候愛他、幫他、助他的情分。 一個人如果愛上、追求一個已經很發達的人,一個既有地位又有錢的人,那么,他無意中就會懷疑你到底是愛他的地位?愛他的錢?還是愛他的人?你就是真的不在乎他的錢與地位,完全是因為愛他的人,他照樣也有可能懷疑。疑心是人的弱點。但是,如果你是在一個人最貧困的時候愛上他,幫助他,他百分之兩百不會懷疑你對他的愛,而且還會特別感動,以致于一輩子感恩戴德的愛你!當然,這是對于負責任、有良心、講道德的君子來說的。對于見利忘義、忘恩負義的小人來說就另當別論了。 小人困難的時候會向你求助、乞求,如果不伸手幫助,他會接著哀告,如果幫助了他,他當時會喜笑顏開、信誓旦旦地向你保證將來如何如何報答。可日后他一旦真的發達了,絕對不會報答你的,一定會嫌棄或拋棄舊愛,再尋新歡。因為,小人在得勢后首先升起的就是看不起舊愛,看不起故友的心理,特別是一定會利用新的勢利去追求新歡,用追求到的新歡在舊愛、故友面前來顯示自己的本事,炫耀自己的能量。“得意忘形”、“耀武揚威”、“趾高氣揚”、“目空一切”……這些詞語最能說明小人在發達后的表現了。 小人是以利益、以勢利去衡量人、去結交人的,在比自己強的人面前,就會阿諛奉承、曲從拍馬、討好、迎合、恭維等。小人也自認為比自己強的人就會看不起自己,因而他表面討好恭維、低三下四之時,其實,心里是極其委屈的,又因委屈而生出恨意。所以,小人對善意教導自己的人,幫助自己的人,不但沒有感恩報答之心,還會懷恨在心。只要有一天他發達了,他的勢力超過了曾經教導過他的人,曾經幫助過他的人,曾經被他討好、巴結過的人,不管是同性朋友、同事、甚至是老師與領導,還是女朋友或妻子,他統統都會用打擊、欺辱的方式來報當初自認為低三下四、受委屈的仇。這就是小人為什么會恩將仇報的原因之一。 “小人得志,君子道消”,就是這個道理。君子得志后會用自己的能力幫助更多的人,更要報答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而小人得志后是用自己的勢利去攻擊、打壓別人,特別是要報復自認為曾經看不起自己、教導過自己的人。 “口蜜腹劍”、“兩面三刀”、“陽奉陰違”、“搬弄是非”、“落井下石”……,這些詞語最能體現小人的真面目了。“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小人以為君子也他與一樣。小人不理解君子是以道德、以信義、以品格去衡量人、去結交人的。而在小人的心里只有利益與算計,不知仁義、道德、愛情為何物。 孔圣人把君子與小人分析得最透徹了,例如,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之。”、“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固窮,小人窮濫矣。”、“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的女孩子,在感情與婚姻上受到欺騙、受到傷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最初選擇愛人時,分辨不清君子與小人而導致的。當然還有其他原因,但是,最初的選擇是最主要的。所謂“選擇不對,努力白費。”這句話用于選擇對象,或選擇事業都是一樣的。所以,女孩子在選擇夫婿時,特別能體現其智慧,特別需要智慧。 小人在追求女孩子的時候特別會甜言蜜語、花言巧語地哄其開心,發誓、承諾、海誓山盟的話天天掛在嘴邊。而很多女孩子的弱點就是愛聽甜言蜜語,愛聽海誓山盟的話,特別喜歡聽“我愛你”三個字。而君子是不會輕易發誓、承諾的,不會輕易說海誓山盟的話,更不會輕易說出“我愛你”這三個字,他們更善于用實際行動來表達自己的愛,可實際行動是需要時間過程的,而很多女孩子看不出君子的內心,又等不及結果。特別是內心缺乏安全感的女孩子,不夠自信的女孩子,聽不到自己所愛的人時常說“我愛你”,就總是懷疑他是否愛自己?所以,在某些時候小人追求女孩子比君子更容易得手。但是,選擇小人的結局是非常悲慘的,小到心疼、難過、悲傷、抑郁,付出的愛得不到回報,大到連累家人,被謀財害命都有可能。 其實,這個社會有君子的地方就小人,否則就沒有君子與小人之分了;有真、善、美時就有了假、惡、丑,否則也沒有真假、善惡、美丑之說了;有警察的地方就有了違法者,如果沒有違法者就不需要警察了……盡管社會是這樣,但是,我們不要去報怨社會怎么樣,報怨也沒有用的。不管是女子還是男子,一定要提升學問、增強智慧去辯清這些,辯清之后讓自己盡量去修君子之德,發揚真、善、美,抑制假、惡、丑,同時也要防范小人,對小人敬而遠之。 現代社會,戀愛自由,婚姻自由,個性自由,每個人選擇對象都有自己的標準與條件,各種各樣不同的標準與條件,比如:性格、愛好、專業、才華、長相、家庭背景、經濟條件、社會地位、價值觀、人生觀……還有一句通用話說:“不要選擇最好的,要選擇適合自己的”。 但是,大家都有一個最主要、最共同的標準,那就是“好人品”。大家都知道“人品”的重要性,可是,人的品質好與不好,君子與小人的區別,不是一下子就能看透的。有時候很容易看出來,一件小事就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品質,可有時候是很難看出來的,不發生關鍵性的事件就看不出來,而且很容易被迷惑,還容易被誤解。所以,要想看出一個人的品質好不好,性格是否適合自己,有沒有才華與潛力等,沒有大智慧是看不出的。甚至于教授級別的人都分辨不清。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這句老話,不管是對古代封建社會,還是對現代文明社會;不管是對中國人,還是對外國人,都是通用的。那么“嫁對郎”還是“嫁錯郎”都跟自己的智慧有關系。所以,對于女孩子選擇對象來說,比人品更重要是智慧! 卓文君辯別人品、識別才華、發掘潛力的大智慧太值得我們現代女性去學習了! 第三、卓文君為愛敢于付出的勇氣與自信 在那個講究“男尊女卑”的年代,講究女子要守“三從四德”的年代,卓文君居然不顧父親的強烈阻撓,深夜出逃與司馬相如私奔。這個行為不但只是違背了父命,而是與整個社會的封建禮教作斗爭,與封建制度強加于女子頭上的枷鎖作斗爭。男女平等,戀愛自由,婚姻自由,是現代文明社會最基本的一項國策。而卓文君追求愛情,追求自由,追求幸福,追求人權的思想超前了兩千多年。 卓文君當時要背負著“大逆不道”、“違背禮教”、“不守婦道”、“道德敗壞”等惡名,如果沒有超強的勇氣,這些心理負擔是承擔不了的。當然,在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中,也有其她與卓文君一樣追求愛情與自由的為數不多的女子,但是,卓文君比其她女子承擔了更多的壓力。因為卓文君如果是個未出嫁的大姑娘,是第一次嫁人,也還好一點,可她是已經出嫁過一次,丈夫死了,這種情況下,是要求女子要為夫守節的。那時的封建禮教提倡女子要“從一而終”、“一女不嫁二夫”,認為“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寡婦改嫁就是失節。更何況還不是光明正大的改嫁,是深夜私奔。 在卓文君可貴的勇氣后面還有更可貴的是自信,在那個講究貞節與處女的年代,她愛上的這個懷有曠古奇才、又是未婚的大才子能從一而終地愛她嗎?結婚時間長了他會嫌棄她嗎?他以后發達了會拋棄她嗎?就是在現代這個文明的社會也還有些大男子主義的人在意這個問題,未婚的男子還不想找離異或死了丈夫的女子。而且很多例子證明,未婚男子真找個離異或死了丈夫的女子,后來都出現了一系列問題,或是男子因心理不平衡而找婚外情,或是因為這個問題產生種種矛盾而過不到頭。而卓文君堅定不移地、毅然決然地與這個大才子私奔出逃,除了勇氣以外,更是一種超強的自信。 卓文君除了在面對男人、面對愛情、面對不合理的封建禮教時所表現出來的勇氣與自信以外,還有面對現實生活困難時的勇氣與自信是更更加可貴。她與司馬相如回家后,司馬相如的家是家徒四壁,一貧如洗,只能靠典當衣物手飾度過日子。一個富家大小姐,不是有幾個仆人的大小姐,而是從小在有家僮、仆人八百的家庭中長大的大小姐,她面對這樣的生活困境不但沒有退卻,而且還積極主動地去想解決困境的辦法,開酒館。 從古至今,為了愛情與心愛的人私奔的女子也不少,但一些人私奔后,又因為出現種種原因有好結局的并不多。有些人剛開始相愛時,都是激情滿懷,忠貞不渝,可當碰到現實生活中的困難時,特別是遇到經濟困難時,激情就下降了,信心就退卻了,矛盾就出現了。就是現代經自由戀愛而結婚的夫妻,在結婚后碰到經濟困難時,也會因為經濟而吵架或鬧矛盾。 也許在單純的戀愛時,雙方都不太在意經濟條件,可結婚后就不一樣了。特別是女方的經濟條件比男方好,而且男方條件又特別差時,他們就更容易產生矛盾。 而卓文君這個從小錦衣玉食的嬌小姐,沒有被貧困交加、前途迷茫的生活而嚇倒,她對于追求美好愛情,追求幸福生活,依然充滿激情,充滿信心! 第四、卓文君經商助夫的才能 卓文君當時跟司馬相如私奔時,大概是十七八歲,他們過了幾個月典當衣物的日子后,她就決定開酒館。可以說,司馬相如的文學才華是古今稀有的,但是,他處理現實生活困難的能力是不如卓文君的,更沒有什么經商才能。因為,一般情況下,文學家、藝術家、科學家類型的人都不太會經商,他們都不太在意金錢與世俗。如果不是卓文君決定開酒館,靠司馬相如是開不起來酒館的,更何況他們的酒就是靠文君親自釀造的。 文君的酒館經營得紅紅火火、門庭若市、遠近聞名。可是,她的酒館開得越大,越紅火,越出名,她父親反而覺得越丟人。所以,后來寧愿給她錢,讓她回家,養著她,也不讓她再做生意掙錢。 文君也是個才華橫溢的文人,是個身價萬金的大小姐,是個名富其實的大家閨秀,可她身上沒有某些文人的迂腐,不拘泥于任何形式,放下文人的架子,放下大家閨秀的面子,去適應現實環境,去改變生活困難。她這種不慕虛榮、靈活變通、灑脫豁達、坦蕩自在的品質是各行各業的人都應該學習的。 當然,文君的經商才能也是因為父親經商,從小耳濡目染的。但是,那個時代女子是不能輕易拋頭露面的,經商才能也是傳男不傳女的。所以,文君的經商才能是不教自學的。我們看看現代的富二代,富三代們,父母花多少精力、財力培養他們,希望他們能夠擔當家族重任,接替父輩們來之不易的家業,可有多少富家之弟是奢靡、炫富、吸毒、敗家……當然,也有很多是生生不息、奮發圖強、樸素節約、擔當家族重任的。但是,像文君這樣既有文學才華,又有不教自學的經商才能,而自力更生、自強不息的女子也是古今稀有的。 我在講司馬相如時說過,他自身的才華與卓文君是沒有關系的,但是,能把才華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是與卓文君有關系的。因為文君一生都在全心全意、赤膽忠心地為他打理著現實生活,不讓他有一點生活之憂慮,所以,他才可以竭盡全力地做學文。 古代講女子要“相夫教子”,現代講女子要“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卓文君就是輔佐、幫助丈夫最好的賢內助,是“出得廳堂,入得廚房”的完美女人! 對于向往愛情,追求自由的人來說,對卓文君的種種行為是多么地贊嘆與感佩啊!可那些講究封建禮教,講究倫理的人,對她的行為是不齒與鄙視的。還有那些嘴上講著禮教、說著倫理、認為女子應該遵守三從四德,而心里也非常向往自由與愛情,卻又不敢大膽追求的人,對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的行為是羨慕、嫉妒、恨。嫉妒他們的人,就不會對他們友好,就不會說他們好話。也可以說,說他們壞話的人,就是因為嫉妒他們。特別是比不過司馬相如的同行更是嫉妒他,嫉妒他為什么會碰上這么完美的女人!呵呵! 第五、卓文君保衛婚姻的智慧 卓文君與司馬相如成親后,便過著非常幸福美滿的生活。后來相如被漢武帝重用后,久居京城,看盡名媛美女(也有一說是某個達官貴人看上了相如,想把女兒嫁給他),他就萌生了納妾之意。有一天他給妻子送去一封《怪信》,并囑咐一定要帶回文君的回信。文君盼到了丈夫的來信,欣喜若狂!可是拆開一看,她心都涼了。原來信上只有冰冷的十三個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 聰明的文君瞧見在《萬》字之后,少了一個《億》字,當下心如刀割、淚如雨下。因為《無億》即《無意》也,是丈夫對自己已然《無意》的暗示。送書人又在旁邊急催著“大人吩咐,立等下文”,于是,她強忍著悲痛連寫了三首詩:《怨郎詩》、《白頭吟》、《決別書》。 《怨郎詩》 一別之后,二地相懸。只說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不可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倚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秉燭燒香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榴花紅似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黃,我欲對鏡心意亂。三月桃花飄零隨水轉,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做男。 《白頭吟》 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決別書》 春華競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聲代故! 錦水有鴛,漢宮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 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這三首詩所涵蓋的寓意如下: 第一:表達了對愛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對愛情的執著追求與忠貞不渝; 第二:表達了自己美好的愿望,就是希望愛情應該像山上的雪一般純潔,像云間月亮一樣光明,兩個相愛的人應該白頭偕老過一生; 第三:指責司馬相如不應該喜新厭舊、見異思遷、三心二意、移情別戀; 第四:如果你非要與我恩斷義絕,負心忘情,那么,我也絕不糾纏; 第五:你如果不愛我了,我糾纏還有什么意義; 第六:雖然你準備離開我,但我依然是愛你的,依然希望你過得錦衣玉食,幸福快樂! 司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不禁驚嘆妻子之才華橫溢,更深為妻子的聰明才智和純潔忠貞的愛情所感動,遙想昔日夫妻恩愛之情,羞愧萬分,悔恨不已,從此不再想遺妻納妾之事。親迎文君到長安,并從此杜絕聲色犬馬,兢兢業業做學問,終成辭賦一大家。 也有人說這三首詩不一定是卓文君所寫,是后人杜撰的。那么,就是杜撰為什么不杜撰別人而杜撰卓文君?不管是不是文君所寫,不管后人有沒有再加工,總之,文君被稱之為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就證明她絕對有這樣的才華與智慧。 第六、卓文君豁達超然與寬容大度的品德 女人在碰到心愛的丈夫突如其來的感情背叛時,都會心如刀割、肝腸寸斷、聲淚俱下、痛不欲生、悲憤交加,從而失去理智。而卓文君在看到丈夫移情別戀的信,在心如刀割,悲痛欲絕的情境下,居然依舊能保持著冷靜、理智、周密、超然的思想境界,這確實是古今中外、歷代女性、更是現代女性應該學習的榜樣。 第一:她發揮了自己最高的文學才華,重新震撼男人的心靈,以致于她的這三首詩流芳千古。可以說,這顯示了她臨危不懼、臨危不亂、鎮定自若的精神! 第二:她既不像懦弱的女子那樣逆來順受,聽之任之,也沒有被突如其來的傷害喪失理智變成罵人討債式的潑婦,而是以詩來警戒丈夫。這顯示了她的獨立精神與英明睿智! 第三:她的詩既指責了司馬相如,還不把話說絕,為彼此留下還可以挽回的余地。她既保全自己的尊嚴與面子,也保全丈夫的尊嚴與面子。這顯示了她思想的冷靜與周密! 第四:她還表明,你雖是如此對不起我,但我也不怪你。你如果一定要離開我,我就放手,你如果回頭,我會不計前嫌,依然接受你。這顯示了她的豁達與超然。 第五:以王立群教授的話說,卓文君對司馬相如的態度是,一不放任,二不放棄。 第六:其實,她是在用智慧極力挽回著一個男人的心,用寬容保衛著自己的愛情,用理性維護著自己的婚姻! 卓文君這樣的智慧與情懷,是任何一個有責任心、有涵養的君子型男人都會感動與震撼的!所以,歷代文學家,美學家,把卓文君的決絕之情都當成了一種壯烈之美,一種在女子身上罕見的英勇與豪氣,以致于把她標榜為歷代知識女性學習的榜樣! 目前,中國的離婚率正在逐年上升,對婚姻的安全感正在急劇下降。有研究婚姻婚愛情的專家說:導致婚姻矛盾與離婚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婚外情”。發生婚外情的一般情況下是丈夫多些,當然,妻子也有,相對要少些。婚姻咨詢業的心理專家發現,在出現婚外情的人群當中,前來咨詢的,有三分之二是被傷害方,有三分之一是為了如何處理自己的婚外情。 可以說,很多女性在處理丈夫的婚外情時是不理智的。如,有人是跟丈夫哭鬧吵架;有人去找他的情人打罵;有人去找公婆講理;有人去找朋友或領導來勸說丈夫;更嚴重的還有承受不了打擊而自殺,或殺了對方等等。因為情感而殺人、犯法、打擊、報復的案件時常都在發生。其實,這些都是非常不理智的處理方式,非常低級的方式,是傷人害已的方式。 建議現代的姐妹們,如果自己真不幸碰到丈夫發生了婚外情的話,一定要向卓文君學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