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沈紹功經驗集全科治要(兒科、五官科、皮膚科、骨傷科、肛腸科、腫瘤科+全科治要(外科、婦科)

     連元康lian 2015-02-17

    沈紹功經驗集

    全科治要(兒科、五官科、皮膚科、骨傷科、肛腸科、腫瘤科)...(轉載)

    發表者:趙東奇 1372人已訪問

    兒科

           小兒科呢,很難治,為什么呢?因為兒科是啞科,講不清辯不明;二一個小兒臟腑嬌嫩,運化呢,往往無力;三一個,現在呢家里條件都比較好,父母愛子心切,加上飲食失節,所以食阻是小兒科最常見最主要的病。所以消導法就成了小兒科最多用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所以要治重消導。

           (一)治重消導。

           由于小兒食阻比較多,所以保和丸幾乎成了通治兒科的一個效方。

           保和丸的組成有3部分:

           (1)消面積和肉積,肉和面吃得多了就用山楂;谷食吃得多了就用神曲;麥食吃的多了就用萊菔子,這是第一部分。

           (2)食積很容易生濕,所以常常用二陳湯來祛濕和胃。

           (3)食積常常化熱,所以一定要用連翹清熱散結。這是保和丸,這么好的一個方子,它由3部分組成:既要消食又要化濕,又要清熱。

           那么怎么掌握它的用量呢?有些書太刻板,幾歲到幾歲處方量。我在臨床上很簡化,小兒在12歲以內就是用大人用量的一半,就行了。甭管1歲2歲3歲4歲,大人用10g,小兒用5g,12歲以上就是成年人用量。

           這是保和丸,這是最有效的一個方子,但是也要加減,光用保和丸不隨癥加減也會影響療效。

           (1)小兒發燒,兒科特別容易發燒,感冒發熱非常多,而且風熱的很多,風寒的很少,里面要選加金銀花、板藍根、蘆根、赤芍和菊花。

           (2)風寒的要選加荊芥穗、防風、蘇葉和桂枝。

           (3)咽痛的,感冒以后扁桃體發炎、咽炎這特別多見,要加蟬衣、野菊花、射干和胖大海。

           (4)咳喘,小兒咳喘假如有痰的加蘇子、葶藶子、竹瀝水和川貝粉;沒有痰的就加北沙參、麥冬、竹葉和桑白皮。

           (5)小兒腹瀉的把山楂炒成山楂炭,再加蘆根、煨葛根、公英和車前草。

           (6)小兒風疹特別多,在保和丸的基礎上要加上生地、赤芍、地膚子、紫草。

           (7)驚厥,急驚風慢驚風在小兒科非常多見,這在保和丸的基礎上加制軍、僵蟬、人工牛黃和羚羊粉。這是小兒科的第一治要,治重消導。保和丸是常用的處方,里面要隨癥加減。

           (二)辨便論治。

           大便不好是小兒科的一個常見通病,大便調不好影響小兒的消化吸收,沒有抵抗力了,各種病就開始滋生了,所以治小兒的病一定要會辨他的大便。辨便論治。

           (1)第一個多見的是大便的完谷不化。這里面要加焦三仙、生內金、大腹皮、木香和砂仁。

           (2)假如小兒大便水瀉,大便發綠,要用藿香正氣散,另外佐以利小便以實大便。主要的藥車前草、澤瀉、桑白皮、冬瓜仁、澤蘭、白花蛇舌草、炒白術、白扁豆、云苓、陳皮。到了夏天就可以用藿香。

           (3)第三類,大便是泡沫、膿沫,這是風邪夾寒。要用痛瀉要方,主要的藥就是白術、白芍、干姜、

    木香和花椒。

           (4)大便溏瀉這是脾虛,要用異功散。主要的藥:人參、白術、云苓、煨葛根還要加烏梅、芡實、禹余糧和煅龍牡。

           (5)便上帶膿血,這是濕熱,要用四妙丸。主要的藥有:炒蒼術、黃柏、生薏苡仁、川牛膝、還要加公英、馬齒莧、茵陳和澤瀉。

           (6)最后一個粘液血便,就是平常講的痢疾,非但有濕而且有熱了,叫血熱夾濕,主方就是葛根芩連湯。葛根、黃芩、黃連,要加牡丹皮、赤芍、生薏苡仁。另外有四個炭治痢疾效果非常好,但是藥房沒有,我昨天講了,生的用量是普通用量的3倍,就是給它炒炭。有銀花炭、地榆炭、梔子炭。梔子炭這個有,就是焦梔子。銀華炭和地榆炭自己做,還有一個就山楂炭,這個也會有,這四個炭加在菌痢里。到大人也一樣,小孩菌痢用葛根芩連湯,大人菌痢也用葛根芩連湯。菌痢里面最主要的就是血便,血便弄不好,就發展到很嚴重的中毒性菌痢,有生命危險,你用葛根芩連湯加上這四個炭,效果也非常好。小兒科的第二個要害,辨便論治。

            (三)退熱辯證。

           小兒發燒啊,是常見病,也是家長很著急的一個證候。但是退小兒的熱一定要分清表里,表和里呀,不要一看退燒,不分表里,一味的用退熱藥,這有的時候非但無效,有的時候會引起危害。表熱苦寒藥用多了,它就傳到營血了,加重病情了。所以小兒發燒,別發慌,先簡單的分清表里,表就風熱風寒,還有一個就暑濕。里正的發熱要分兩類:一類是停食,小兒吃撐了,食阻了;二一個是脾虛,抵抗力不夠,就發熱了,這樣一共要分清5個類。小兒發熱呀,表證3個,里證2個。怎么用藥呢?

           (1)風熱。風熱的用藥可以取這個方子:連翹、板藍根、野菊花、桑白皮、蘆根、蟬衣、仙鶴草、淡竹葉、射干、枇杷葉、葶藶子、車前草。

           (2)風寒選用:荊芥穗、防風、桔梗、杏仁、生黃芪、桂枝、萊菔子、蘇子、川芎、陳皮、柴胡、云苓。

           (3)暑濕選用:鮮薄荷、鮮藿香、杏仁、寇仁、生薏苡仁、云苓、陳皮、蘆根、蘇葉、炒蒼術、白扁豆、六一散用荷葉包。

           (4)停食選用:連翹、云苓、陳皮、萊菔子、大腹皮、石菖蒲、郁金、焦三仙、生內金、蘆根、木香和草決明。

           (5)脾虛,抵抗力低下了,里證的發熱用黨參、炒白術、云苓、陳皮、生黃芪、銀柴胡、地骨皮、升麻、生杜仲、桑寄生、焦三仙。這小兒的發熱一定要辯證才能退熱。

           (四)驚厥祛痰。

           驚厥一定要祛痰,當然中醫理論,驚厥分兩類:一類就急驚風;一類就慢驚風。按它的病機都跟痰迷心竅有關,所以祛痰是治療驚厥的主要法則。方子就導痰湯,里面的主要的藥就是竹瀝水、枳殼、竹茹、茯苓、陳皮、法夏、萊菔子、膽南星、全瓜蔞、葶藶子、川貝、海蛤殼、海浮石、桔梗、射干、青礞石、制軍。這個方的藥你根據辯證來組方。當然小兒止痙的除了祛痰以外還有六個配伍。

           (1)伍透竅,用它透竅,使痰蒙可以移竅。主要用石菖蒲、郁金和川芎。

           (2)伍行氣,使痰能疏泄。理氣藥主要用香附、蘇梗、大腹皮。

           (3)伍化瘀,要痰瘀同治。要用丹參、丹皮和地龍。

           (4)伍平肝,使肝風內熄。用鉤藤、天麻、生石決明。

           (5)伍安神。失眠了就用炙遠志、夜交藤和黃連。

           (6)伍分利,使痰邪可以外達。用車前草、草決明和生梔子。

           再介紹一個治療驚厥的家傳秘方。用干的海參腸(海參呀,它的腸子是不吃的,拿掉的,把它收集起來,把里面的沙子洗掉,把它陰干或烤箱里烤干,就成了干的海參腸。這藥店是沒有的,自己配的)、僵蟬、水蛭、荊芥炭。這四個藥按照2:2:1:3來配伍,共研細末,用石菖蒲15g煎水送服,每次2g。小的孩子喝不了,用蜂蜜調了送服;大的孩子能吃膠囊,難吃,你要放在膠囊里面,每次2g,每日2次。這個方子治驚厥非常有效。

           這個方子非但治療驚厥,對癲癇狂都可以用。但是狂證你要注意什么呢?要重用生大黃,生大黃200g后下,要中病即止,所以癲癇狂尤其是狂證,一定要重用生大黃。昨天我給你們介紹了,癲癇狂的病人夏天腸炎拉肚子,癥狀就緩解了。我就留意了,空腹,再加上狂證重用生大黃,會有效。

           狂病西醫難治呀。鎮靜劑解決不了他的狂,毒性很大。最痛苦的辦法就是電休克:過電-休克-抽-倒下-醒了-好了。能好嗎?10個里面最多好2個,那是讓病人遭罪呀!醫生治病第一不能害病人,無效沒關系,你不能讓病人增加痛苦,對不對?第二個安全第一。電休克多么痛苦,不知你們見到沒有,這我見過,在精神病醫院,那很痛苦,所以我們講的這個驚厥祛痰。

           (五)兒科食療。

           最后一個小兒科要強調食療。因為小兒服藥很困難,你假如利用中醫的“藥食同源”的理論,采用藥味不重的功能性食物,也是治療兒科疾病的重要手段,不可以忽視,應當發揮。兒科的食療劑量不限,看他的接受程度而定,只要能吃得下就行,不要給他吃生的。這個食療可以給他磨粉,用蜂蜜來調,而且可以給他做成湯、粥、熬稀飯、熬湯,這樣小兒容易接受。當然有一條小兒愛吃糖,你絕對不能加食糖,食糖蔗糖呀,影響小兒的消化吸收。要調味用什么呢?用蜂蜜、用葡萄糖。葡萄糖是單糖,不是蔗糖,容易吸收消化,蜂蜜更容易吸收消化,所以這是要注意的。食療里面分六類,都是藥食同源,你給選幾個磨粉、熬湯、煮粥。

           (1)健脾消導。主要用:生薏苡仁、山藥、茯苓、生山楂、谷麥芽、白扁豆、陳皮。

           (2)補氣養血。主要用:枸杞子、山藥、白扁豆、桑葚、大棗、龍眼肉。

           (3)增強免疫。主要用:黑木耳、香菇、百合、橘核、牛奶、豆漿。

           (4)補充鈣質。主要用:豆制品、芹菜、海帶、蝦皮、各種骨頭(尤其后面的龍骨、脊椎骨)。

           這個補鈣呀,有好多的鈣制劑,而且最愚蠢的一個廠家說:“用了16個碩士8個博士研制的鈣制劑。”美國人特別笑話,普通的鈣制劑要動用這么多的碩士、博士,可見你們中國的碩士博士等于我的中學生,讓人嘲笑我們了,它過頭了。所有的鈣非常有效,但是非常難以吸收,很難吸收啊,你就白費錢呀。現在是中老年人骨質疏松,缺鈣,還是為了健康補鈣,“鈣”成了一門熱門話題,由此好多商家利用這個心態賺錢,其實吸收率都很低。有好多病人來問我:“鈣怎么補呀?”外面的保健品一律不行。用什么呢?就用中醫的蝦皮燉龍骨湯、燉骨頭湯。你怕油膩把上面的油控掉,怎么控呀?油涼了以后放在冰箱里面一凍,上面的油就凝固了,去掉,拿底下的清湯,加蝦米加海帶這兩個高鈣的食品,好接受,容易吸收啊!很省錢啊!你花了幾百幾千吃完了這個鈣那個鈣都沒用,白花錢。蝦皮知道嗎?你們南方人不知道,北方都知道,吃混沌要配一點蝦皮,海帶也很普及。

           有學生問:“老師海邊的鮑魚殼補鈣可以嗎?”鮑魚殼,生石決明呀!生石決明和貝類也是補鈣,但是很難吸收,吸收有問題呀!鈣質很多,比如龍骨、牡蠣、海蛤殼加上生石決明、珍珠母,這礦質部含鈣量很大,但是為什么不用呢?吸收差。蝦皮和海帶好吸收呀,它含鈣量多呀,這是補鈣。

           (5)補充硒鋅。

           這兩類是最近半年重要的微量元素,硒和鋅。很重要,對小兒的生長發育是重要的微量元素,往往缺乏。上個世紀孩子缺的是維生素D和鈣,新的世紀缺乏的是硒和鋅。用什么食品呢?豆芽菜(黃豆芽、黑豆呀、綠豆芽)、菜花(菜花注意呀,貴的西藍花,有效的是白菜花,別圖貴,貴的效果不好,便宜的效果好。)、芡實、銀耳、蓮藕和香蕉。

           我出過一個菜譜,也是補硒補鋅的,很愛吃很漂亮。用什么呢?菜花。白菜花給它切碎了,切成丁,蓮藕切成丁,水里面抄,油里面一憋,上面擱幾個山楂片,很漂亮,你不要小看擱幾個枸杞子,那五彩呀!它很有好處呀!病人非常愿意接受。我這樣的菜譜一共有120個,所以我給你們介紹一部分,更適合小兒吃的。

           (6)解暑排毒。

           暑天小兒最難受最難過,容易出問題,所以要用解毒排毒的食療。用什么呢?冬瓜、西瓜、綠豆、大蒜、元蔥、生薏苡仁。兒科一定要重視食療,利用這個優勢,配合治療,肯定能提高療效。

          

    五官科

           五官科包括眼、鼻、口、耳、牙。根據中醫理論,按照中醫內科的辨證論治,這五個科都有治療的特色和療效的優勢。

          (一) 眼科,滋水涵木。

           好多的內眼病,一定要想到滋水涵木,因為肝開竅于目,肝腎同源。眼科病內眼病,包括青光眼、色盲、夜盲和飛蚊癥這都屬于重要的內眼病,都可以按照肝腎同源來治,就用滋水涵木的辦法。一方面補腎,一方面平肝,它用的主藥就是我講過的杞菊地黃湯。因為涵木光用野菊花、枸杞子還不夠,還要加女貞子、鉤藤。鉤藤這個藥里面主要含有鉤藤素,怕熱,所以臨床鉤藤的降壓你必須后下,不降壓不用它的鉤藤素你不必后下,同煎就行。像薄荷一樣,薄荷里面的薄荷素怕熱,治外感的時候應該后下,薄荷作為引經藥就不必后下,所以這里的鉤藤不必后下。涵木的藥要加這兩個。另外還要加柔肝的藥,柔肝的藥就加當歸和白芍;還可加引經藥,引經到肝經,那就加薄荷、草決明和川楝子。治眼科病呀,病在上治在下,要用引血下導的藥,這也是中醫的理論,上病下治,引血下導的藥主要牛膝、川斷,這樣就成了治療內眼病的一個效方,有效的方劑,這是眼科。

           (二)喉科滋腎利咽。

           喉科的治療主要滋腎利咽,因為經絡經過喉部的經絡一共有10條,10條的經脈經過喉部,腎經、肺經、心經、心包經、脾經、肝經、大腸經、小腸經、胃經、任脈和督脈,這十個經脈都經過喉部。而這10個經脈最主要的就是腎經,另外的就是肝經,所以治療喉科的疾病也要肝腎同治。它主要的方子就是麥味地黃湯,再加上利咽的藥品,利咽的藥品用什么呢?用桔梗、元參、蟬衣、胖大海、菊花和板藍根。當然陰虛了一定會有內熱,會有相火上炎,這在肝腎同治里面一定要加上清降相火的知母和黃柏;另外呢,滋補肝腎,力量還要加大,就是要加黃精和何首烏;清肝和柔肝,在肝的調治里面要給它清肝,要給它潤肝,那必然要加柔肝的藥,所以里面一定要加上當歸和白芍,這樣就成了一個咽部有病的好方子。

           (三)耳科平肝利濕。

           治療耳科呢主要就膽經,膽經通到耳,所以耳科的疾患呢往往和肝膽火炎非常有關,所以治療耳科的病一定要清肝膽之火,兼以清熱利濕立法,它主要的方子就龍膽瀉肝湯。龍膽草用量在10g以內,中病即止,它能清瀉肝膽之火,又不會傷胃。清瀉肝膽火還有黃柏、知母、生梔子、丹皮、連翹;肝不藏血,清瀉肝火還要配合涼血化瘀,那么它的藥就是生地、赤芍、茜草、丹參;降火呢一定要通利二便,讓火有個出路,通力二便呢潤腸主要是白菊花和當歸,這兩個藥必須同用啊,單用效果就不好了,還有就是草決明;利尿呢就用車前草和澤蘭。另外治療耳科呢還得用升降法,就是升清降濁,升清呢用柴胡、蟬衣、和薄荷;降濁呢用靈磁石,公英和川牛膝;耳竅呢應當以開為順,所以要加開竅的石菖蒲和郁金、阿膠珠;肝膽容易有濕,一定要加利濕的藥,主要的用茵陳、澤瀉、金錢草和白花蛇舌草,這樣的一個主方就平肝利濕為方,就成了治療耳部疾病的效方。當然實事求是的告訴你,耳部耳痛、耳鳴都好治,唯一不好治的就是耳聾,聽力下降了,不好治。耳部還一個病叫美尼爾氏綜合癥,大家知道呀三個主癥,第一就是耳鳴;第二就是旋轉,天昏地暗的旋轉;第三就是嘔吐。它的病變就在耳部,耳部的聽覺小骨水腫了,這個病用這個方子治療非常有效,但是里面還要加什么藥呢?加炒白術和澤瀉,等于給它健脾利水,但耳聾就不行,很難治。

           (四)牙科要養胃清火。

           胃和大腸都到牙齒,牙科的牙齦腫牙齒出血,都會因為腸胃的火炎,所以清胃養胃是治療牙科的主要法則。方子就是養胃湯和白虎湯。養胃藥蘆根、玄參、生地為主;清胃火以生石膏、知母、生梔子為主;消腫可用制軍、金銀花、公英、連翹、牡丹皮;止血可用仙鶴草、側柏葉、茜草、赤芍、丹參。當然我說了側柏葉一定不能用炭,用炭止血就無效了,這是治療牙科要養胃清火。治療牙科還可以用心和小腸為表里,用利尿清心的辦法,使胃火從小便排出而奏效,主要采用導赤散,藥物就兩個一個是清的黃連,二一個是導的竹葉,但竹葉比較輕呀,你用10g竹葉力量大,竹葉最多用3-5g,一個清一個導,另外還可以選用澤蘭,清熱利水,白茅根、桑白皮、白花蛇舌草、冬瓜仁。

           (五)鼻科潤肺通竅。

           因為肺開竅于鼻,鼻子有病和肺的關系非常密切,鼻塞、鼻痛、鼻淵、鼻炎都要用潤肺通竅。用什么方子呢?清燥救肺湯和百合固金湯。清肺潤肺用北沙參、麥冬、紫苑、百合、炙枇杷葉;通竅用桔梗、桑白皮、薄荷、石菖蒲。肺燥就上火,所以要加清火的藥,清肺降火。用野菊花、黃芩、夏枯草;通竅的藥還要配合下行的藥,清降下行利于通竅,里面要加牛膝和旋復花。木火刑金,就肺經更燥,所以就佐以清肝瀉火的藥,最主要的藥就是黛蛤散(包煎)30g。這是治療五官科五個有效的方子,根據中醫理論、根據辨證論治。當然這五科包括上面講的,內外婦兒都很復雜,絕對不像我講的一個一個方都能解決問題,但是分明我們有豐富的治療不是內科的病,沒有效我們再研究。對不對?給你手段了,醫生一定要當全科醫生。

    皮膚科

           皮膚科有好多疾患,比如難治的蕁麻疹、牛皮癬、濕疹、老年瘙癢癥和皮膚的瘡瘍等,這些都是皮膚科難治病,所謂內不治喘外不治癬,大家掌握了內科的辨證論治,治療皮膚病也會有效。

           (一)皮膚治重肺腸。

           它的要害第一個治療重點要放在肺和腸。因為肺主皮毛,肺和大腸相表里,所以皮膚病的病和肺密切相關,肺又和大腸相連,所以一定要重視肺和腸。所謂治重肺腸實際上就是清肺瀉火和潤腸通腹。主藥就是葶藶大棗瀉肺湯和麻仁丸為主方。主要的藥就是葶藶子、桑白皮、黃芩、野菊花、炙枇杷葉、車前草、草決明、杏仁和桃仁。中醫的理論肺胃同治,所以清肺火還要加上清胃火,增加療效要配合清胃火。主要的藥有:生石膏、知母、公英和制軍;潤腸通腹配合也有效,用全瓜蔞、萊菔子、大腹皮;皮膚病還常常有紅腫,要選用生地、牡丹皮、赤芍、敗醬草;皮膚病常常流膿,要選用蒼術、生薏苡仁、黃柏、銀花炭和白花蛇舌草。

           (二)虛證滋腎補肝。

           皮膚病還要分清虛實,舌苔厚的那就是實證,舌苔薄得那就是虛證,虛證要滋補肝腎,常常是知柏地黃湯和增液湯,主藥就是生地、人參、麥冬、黃精、知母、黃柏、枸杞子、女貞子、旱蓮草,但一定別忘了從陽求陰,而且要加上補氣的藥,因為氣陰有關,光滋陰不補氣效果會差的,補氣藥用什么呢?生黃芪、白扁豆、仙鶴草、炒白術和山藥。

           (三)實證清利濕熱。

           皮膚病的實證要清利濕熱。另外皮膚病的濕熱,一般都屬于三焦,上中下三焦,所以常常用四妙丸和三仁湯為主方。主要的藥:生薏苡仁、杏仁、白蔻仁、黃柏、炒蒼術、川牛膝、茯苓和陳皮,這是清利濕熱的主方。還應當配合分利排濕,就利尿。用車前草、澤蘭、冬瓜仁、桑白皮、石葦、全瓜蔞、萊菔子。還要配合和胃,和胃有利于排濕,用石菖蒲,一般都認為石菖蒲是開竅的藥,實際上石菖蒲是利濕和胃的藥,和胃就溫膽湯,苔膩就加石菖蒲;另一個透竅利于痰濕排出去,二它本身和胃利濕,往往它這個作用沒人認識。最后一個要配合解毒,皮膚病一定要解毒呀,腸道的濕毒,所以要用公英、白花蛇舌草、連翹炭、銀華炭、梔子炭和野菊花炭,這是第五個皮膚科。

    骨傷科

            骨傷科除了手法手術治療以外,內科的配合一定會提高療效,它有三個要點。

           (一)骨傷脾腎同治。

           脾主肌肉四肢,腎主骨,脾腎為先后天之本,所以療骨愈傷一定要想到脾腎。所以八珍湯是治脾的氣血,腎氣丸是調腎的陰陽,所以這兩個方針是骨傷科內科重要的輔助。其中補氣養血的主藥有參類,生黃芪、炒白術、白扁豆、仙鶴草、當歸、白芍、阿膠珠。但用這些藥呢一定要注意補而不滯,你用不好就礙胃,礙胃損失就大了,所以用這類益氣健脾補血的藥一定要給予醒脾和胃。

           第二調腎陰陽。要用生地、黃精、山萸肉、川斷、何首烏、桑寄生、生杜仲、骨碎補和補骨脂,關鍵要陽中求陰。這里面主要的藥是骨碎補和補骨脂,兩個最主要的藥就是川斷和補骨脂。骨科骨折骨為主呀!川斷和補骨脂對骨質相當有用,失重了骨頭斷了給你接上,更能治愈,骨傷科缺不了川斷。為什么叫川斷呢?四川的續斷效果最好所以叫川斷。這第一個骨傷科的疾病一定要脾腎同治。脾就用補氣養血,腎就要調腎陰陽。

           (二)療傷要活血化瘀。

           療傷一定要活血化瘀。傷了以后,中醫講三因學說:內因、外因、不內外因。其中就有跌打損傷。跌打損傷肯定會產生淤血,破壞了正常的氣血運行,產生了淤血,所以對骨傷科療傷一定要用活血化瘀。活血化瘀分兩類:第一類叫養血活血,養血活血呢就用:丹參、生地、當歸、白芍、雞血藤、川芎、郁金、澤蘭、益母草和三七粉,這第一類養血活血。

           第二類是破血活血。用地龍、水蛭、土鱉蟲、桃仁、紅花、蘇木、赤芍、生山楂和血竭,這兩類。兩類里面一定要重用三七粉,這是主藥中的主藥,或者用云南白藥,這云南白藥里面的主要成分就是三七粉,當然了云南白藥是國家保護品種,它的組成是保密的,但里面主要是三七粉,所以用云南白藥第一次吃一定要把里面的保險子-紅的保險子一起吃,增大它和血活血化瘀的作用。在破血活血藥里面,主要的主藥就是血竭粉。這個療傷必須活血化瘀,但是為了增加活血化瘀的效力,必須配合溫通,給它一個動力,常用的藥就是桂枝和鹿角霜。

           (三)增效輔以外敷。

           骨傷科還要外敷來提高療效,骨傷科的外敷藥有一個祖傳方。

           方子組成:蘇木30g、紅花10g、丹參60g、桂枝15g、赤芍15g、生黃芪30g、當歸30g、川斷30g、補骨脂30g、骨碎補30g、郁金15g、云南白藥3g。共研細末,和均,用陳醋調敷,晚上敷,早上拿掉,甭管扭傷骨折都可用這個藥外敷來增加療效,骨傷科的治療就這三個要點。

    肛腸科

           肛腸是人體排毒的通道,細菌病毒特別猖獗,所以肛腸也是以毒為患,離不開一個“毒”字,所以解毒潤腸扶正是肛腸科的三個要害。

           (一)肛腸解毒為主。

           解毒為主,就是用清熱解毒法來配合,但是也是要化,不要一味用解毒藥傷了腸胃,最好用解毒健胃的藥。如:公英、白花蛇舌草、梔子、黃連、黃芩、黃柏、知母、野菊花。這第一個解毒不傷胃,即解毒又健胃的藥要多用重用,而對于解毒又傷胃的龍膽草、敗醬草、地榆、槐角、苦參則要少用短服。

           (二)肛腸潤便為先。

           肛腸要潤便,大便秘結對肛腸的威脅很大,所以潤便也是肛腸科的主要手段。用什么藥呢?制軍、桃仁、大腹皮、萊菔子、生梔子、全瓜蔞、草決明、白菊花配當歸、肉蓯蓉、何首烏,也可用麻仁丸,特別是番瀉葉,番瀉葉1-2g,泡茶,它通便的力量非常有效,副作用瀉的很厲害,千萬不要多用,中病即止。第二個成癮,服一個禮拜就成癮,當然要掌握量,不能久服。

           (三)扶正才能祛邪。

           肛腸病不能就想到毒,一味追求排毒效果不好,尤其中老年人患肛腸病,痔瘡、痔漏、脫肛,那更不能一味的排毒,一定要注意扶正,就選一兩味扶正藥,很快的增加療效,但是不能重用,不能多用,多用后把毒就排不出去了。最好的藥就是生黃芪,又扶正又托毒,用量可以到30g;炒白術、白扁豆、仙鶴草和山藥都可以用。所以肛腸病的要害解毒、潤腸和扶正。當然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內服外敷,什么辦法呢?把組成的藥跟有效的藥,有效的方子,煮兩回,分兩次服,早上九點下午三點,第三回藥渣子別扔掉,加薄荷和野菊花,煎第三回,煎的水多,涼的時候坐浴,坐20分鐘,坐在里面,這樣這個效果會更好,這是肛腸科。

          

    腫瘤科

           腫瘤尤其是晚期腫瘤非常難治,但絕對不是不治,腫瘤不是不治之癥,是難治之癥,很難治。得過腫瘤呢,恐癌,特別的恐癌!有的喪失信心,判了死刑了,有期的死刑,所以老百姓中間搞的特別的恐慌。所以每一個治腫瘤病人來了就要勸導他,要意療,要豁出去,要有求生欲望,你悲觀失望,死路一條,求生易活。但現在中西醫界都認為,中藥治療腫瘤有優勢。優勢在哪呢?第一是延長生命;第二條是減輕痛苦,提高生活質量;第三條,降低放化療的毒副作用。這幾年中西醫界都是公認的,也是中醫治療腫瘤的優勢所在。

           治療腫瘤,西學中的同道不搞辨證論治,外科腫瘤很少搞辨證論治,我的老師中醫的前輩也不搞辨證論治,一法一方,家傳的秘方,沒有辨證論治。我呢,搞腫瘤也一樣,必須辨證論治。

           不知道你們注意沒有,放療、化療的病人十之八九舌苔是膩的。苔膩的,前輩還是清熱解毒、活血化瘀、以毒攻毒,還是老一套,病人吃的舌苔越來越膩,越來越不想吃飯了,負擔很重,老百姓講飯是鋼嗎。我就別出心裁了,中醫苔膩還能用苦寒藥嗎?還能活血化瘀嗎?我不管你什么腫瘤,先撂下,先開胃,胃氣為本,實胃。當年就用溫膽湯和保和丸。你叫我加蚤休、山豆根,舌苔膩的一加就完了。你叫我加山豆根能加嗎?絕對不能加!當然我也抗癌,抗癌用什么藥呢?就是我告訴你苦寒健胃抗癌的藥。不用山豆根,用野菊花、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生梔子,也能抗癌、也能健胃、又能化痰。胃氣為本,這條路就走出來了。腫瘤科也要辨證論治,也要胃氣為本,也要開胃口。所以我給你講一段,胃氣為本的道理,就這樣出來了,臨床逼出來了,這是一條啊。胃口開了,舌苔化了,怎么治呀?我心想也不能用中醫的老一套。西醫的三巨頭,手術,可惜診斷水平落后,早期發現很難,都得手術,中晚期,作不凈,就泛濫,手術傷正傷的很厲害,緊接著就放療,放療后就烤電,腦子里整個就想著瘤,癌灶,沒有想到長在人身上。等于打了三把傷印,療程當然更打了評定,評定就打了外科,病人不耐受,肯定倒了,人家很高明,打完了輕松,輕松后再打,最后病人倒了,這個給我很大啟發,要修正,不能走西醫的老路。中醫的活血化瘀、以毒攻毒、軟堅散結,都是走的老路,也就是這三把火,不管病人體質,甭管受得了受不了,給他舌苔退了。尤其以毒攻毒,放進去,舌苔又起來了,清熱解毒舌苔又起來了,這我都試過呀!起來了又走彎路了,白費勁了。所以想了個辦法,我怎么想呢?癌癥病人,癌細胞人人都有,為什么有人發病有人不發病?關鍵就是抵抗力,中醫講就是扶正。扶正有兩條路,一個健脾,一個補腎。健脾有弊端,補腎好調。又闖出來治療癌癥苔退了以后第二個就是調腎,里面再加適當的苦寒不傷胃的抗癌藥,這個路子又闖出來了,病人成活率很高呀!然后呢,意療相當重要,病人沒有信心你也救不了。

           (一)腫瘤首抓胃氣為本。

           胃氣為本,首先調整病人的胃口。胃口開的舌苔膩的,可以一步到位,要調腎。胃口不好的,甭管你舌苔膩的還是舌苔薄的,都要首先治胃,這我反復強調。

           調胃有兩類:

           一類屬于痰濕中阻,用溫膽湯;第二類屬于胃陰不足,用養胃湯,這個我就不重復了。溫膽湯里面四個藥,最主要的就是萊菔子。當然你絕對別忘了化瘀,痰瘀互結要加丹參;養胃湯里面最主要的就是烏梅,但是別忘了清熱,因為胃陰和胃熱是一致的,要用蒲公英,別的就不重復了,應當講都講了好幾遍了,這是第一步胃氣為本。

          (二) 抑癌必先調腎。

           調腎用什么藥呢?我告訴你個基本方,就是杞菊地黃湯加減:

           枸杞子10g、野菊花15g、生地黃15g、黃精15g、山萸肉15g、川斷15g、生杜仲15g、桑奇生15g、補骨脂15g、蒲公英30g、白花蛇舌草30g。

           不知大家注意了沒有,一般的醫生見了這個方子絕對看不明白這是抗癌的方子,一看主要的抗癌藥都沒用,七葉一枝花、龍葵、蚤休、山豆根都沒用,他理解不了。所以這個方子能抗癌呀,百思不得其解,這是一個,但是正好發揮了調腎扶正治根的辦法。

           第二不知大家發現了沒有,這個用量不一樣了,原來用的杞菊地黃湯用量幾乎都是10g,這差不多都倒了15g,當然你要看明白了,補骨脂、桑奇生、生杜仲是從陽求陰;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都用了30g,這兩個藥即保胃又清熱又解毒又抗癌,這是一個基本方,當然基本方根據患者的不同用藥。

           你比如癌癥病人有個很大的痛苦就是疼痛。癌痛很不好治,尤其侵犯到了骨頭,這個疼痛很不好治。兩個辦法:第一個辦法用西醫局部烤電,放療,痛在什么地方,烤電可以緩解疼痛;中藥用什么呢?就是昨天給你們講的,五靈脂、蠶砂和徐長卿,這是癌癥的一個很大的痛苦。

           第二癌癥病人很大的痛苦就是發熱,叫癌性發熱。這是很危險的一個發熱,等于加熱,那癌細胞轉移的更快了,一加熱就跑嗎,所以癌性發熱一定要及早的給它控制,否則擴大反應,很快的就惡化。癌性發熱用什么藥呢?茵陳、澤瀉,當然茵陳要后下可以用到15g,關鍵問題要吞水牛角粉和羚羊粉,另外一個退熱的好藥就是地骨皮和白薇。

           第三個癌癥危險的恐怖就是出血。出血就是主要用我給你們講的花蕊石,治咳血良方,還有一個就三七粉,重用仙鶴草,仙鶴草可用到30g,里面還有一個關鍵的藥丹參,丹參既能止血又能活血,因為血止住了以后,都有血腫,都有瘀血,你不預防的話病情緩解不了,出血還有一個重要的藥就補鈣,西醫止血增加鈣質,另外出血的機理就補鈣,西醫講血小板少了,脫鈣了,這個機理我們不跟它走,要拿過來用,當然加鈣的藥,鈣的藥是什么藥呢?龍骨、牡蠣、海蛤殼。還拿一個西醫的關系,出血血小板關系,它們分得很細,血小板有很多因子,缺少了出血了,對不對?我們拿過來,用中藥防止血小板的兩個藥,用中藥防血小板里面一個是雞血藤,另一個是石葦,雞血藤的用量要大,石葦的用量不要超過15g,另外石葦利尿,但石葦對腎有一定的損害。

           第四個,這是個關鍵,用犀黃丸來緩解。犀黃丸是個古方,古方當然古人有癌,第一個就在《外科正宗》里面,但是這個癌癥呢基本上不是指的惡性腫瘤是良性腫瘤。所以呢,有個古方犀黃丸,明代的消瘤方。一共有四個要組成:麝香、牛黃、乳香、沒藥。這個乳香、沒藥一定要炙,生的乳香、沒藥反胃、惡心、胃痛。當然現在市場上有原裝的犀黃丸,但是它里面一個是牛黃、麝香含量很低,甚至人工代替;另外一個加味很少,抗不了大癌,所以我把犀黃丸給它改制了。改制了由兩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是貴重藥,貴重藥一共有10個:

           真麝香5-10g、真牛黃5-10g、西洋參10g、熊膽15g、冬蟲夏草10g、(但是現在也有用培養的冬蟲夏草,也可以用,但用菌絲的冬蟲夏草一定要加到30g,否則力量不夠。)海馬30g、羚羊角粉15g、三七90g、靈芝60g、琥珀60g。

           還有18個一般的藥,有炙乳香、沒藥各15g、生黃芪30g、炒白術30g、白扁豆30g、山藥30g、云苓15g、仙鶴草15g、公英15g、野菊花15g、白花蛇舌草30g、生杜仲15g、桑寄生15g、當歸15g、葛根15g、焦三仙各30g、生內金60g、澤瀉15g。這18個一般的藥共研細末,和上面10個貴重藥的粉沫混在一起合用,裝在1號膠囊(就是0.3g),一天三次,每次10粒。或制成水丸,千萬別做成蜜丸,蜜丸加蜜,一個蜜丸里面,二分之一蜜糖,二分之一的藥,水丸可以,它不加蜜,小水丸,一天三次,每次3g。這個方子是中藥最有效的抗癌方,在古方犀黃丸的基礎上進行加味變化。



    沈紹功經驗集

    全科治要(外科、婦科)(轉載)

    發表者:趙東奇 1346人已訪問

           這個全科呀是中醫的一個特點。西醫就不行,西醫的內科也不全行,所以它分科越分越細,原來以為分細了能提高療效。  比如心血管,對不對?它分了介入科,分了技術科、分了治療科、分了好幾科。這個就難了,看了一個心絞痛去了三個科四個科,開藥都互相重復,為我們便利的目的沒有達到,療效根本不提高,反而下降了。

           這在19世紀,上個世紀末,他們提出來了:“不能細分,要模糊,模糊提高療效。”我就哈哈大笑,我說:“你們又回來了,中醫兩千年都模糊了,你們過了兩千多年才覺悟,好啊!革命不分先后,歡迎你們模糊。”它就沒優勢呀!另外西醫治療都是化學合成,對不對?上個世紀又提出來了:“回歸自然,要用天然藥。”哎呀!我說:“這又向我們看齊了。”化學合成藥能治病,又能害人,這應該實際上已經證明了。所以這幾條是它的意識,不是它的優勢。

           全科是中醫的優勢。中醫只要把內科的辨證論治基礎搞好,除了手術、手法,中醫都能通。九個科都能通:內、外、婦、兒、五官、皮膚、針推、肛腸、腫瘤九個科都能通,而且療效都能明顯的提高。所以中醫要做到內科要精,就是我兩天給你們講的精在辨證論治,辯證在于準,論治在于活。內科精了,全科要通,這樣就保證療效。所以今天我講的這一部分呀,可能比較新的,你們有些聽過一部分,有些沒聽過,所以我把這部分,今天要介紹給大家。

           一,外科。

           外科主要的病就是癰、疽、癤、疔四大類。外科呢以毒為主要病因,解毒、排毒、內治、外敷是它重要的治療手段,外科有好多的特殊治療,當然也離不開辨證論治,這是主題。那么外科治要呢要注意六條。

           (一)注意苦寒傷胃。

           因為外科都是以清熱解毒為主呀,清熱解毒對熱和毒有好處,但是往往就會傷胃,胃氣傷了以后,這影響就大了。一個影響消化吸收,就降低了抵抗力;二一個降低了藥物的吸收。所以外科縱然清熱解毒主方,但是一定要注意苦寒傷胃。否則呀,受傷很大。苦寒傷胃最主要的,也是外科最常用的藥有哪些呢?龍膽草、苦參、白頭翁、半枝蓮、山豆根、蚤休,這是最厲害的苦寒傷胃藥。比較好一點的就是知母、黃柏、金銀花、生梔子、黃芩、敗醬草和夏枯草。最厲害的苦寒傷胃要盡量不用,次一點的苦寒傷胃藥要慎用。什么叫慎用?注意用量。外科大夫開藥用量都很大,在15g、30g甚至60g,比較次一點的苦寒傷胃藥用量要在10g以內,而且要強調中病即止,熱毒解了,你就馬上要停。而最有力的,既能清熱解毒又能苦寒健胃,這個藥就要重用。比如: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連翹、黃連、生梔子、板藍根都可以用到30g以上;連翹、黃連、梔子都用15g以上,都沒問題,即加強了清熱解毒又能健胃,對胃非但無害而且有益。這是一個措施。另外一個你要用苦寒的藥,甚至比較厲害的苦寒傷胃藥,還可以佐以開胃醒脾的藥,比如加焦三仙、陳皮、木香、砂仁、生內金、白扁豆,走這個藥就解了它苦寒傷胃,所以治外科病第一個要點注意苦寒傷胃。注意點有兩個層次,一個就是分最厲害的苦寒傷胃藥,次要的苦寒傷胃的和健胃的,選擇應用;第二加醒脾開胃的藥。剛才我講了,反復強調,我講那么多的藥,你絕對不要一次全都用上,選擇的用,中藥的奧妙在于守法用藥,所以第一個禮拜你用這兩個藥,第二個禮拜用那兩個藥,始終保持療效,這是第一條。

           (二)毒邪要給出路。

           毒邪一定要給以出路,這里面我就不重復了,因為我講論治的時候已經講過了。實邪瀉實,出路就在于兩條,一條利尿,一條潤腸。利尿正常也就是分利二便,注意潤腸一定要潤下,絕對不要俊下。而且里面常用的有效的是草決明,生的決明子,即潤腸又清熱,但決明子一定要生用。另一個重要的藥就是制軍,即清熱又瀉熱,就潤腸這兩個藥是雙重的療效,效果很好。其它的潤腸的藥都可以用,比如草決明、大腹皮、全瓜蔞都可以用。利尿,即清熱利尿又排毒的,首選用車前草包括子,都用30g。外科病都長肌表,和肺直接有關系,因為肺主皮毛,所以清肺利尿的藥更加適合。里面主要的藥就是桑白皮和冬瓜仁,另外還有重要的藥就是生薏苡仁,即清熱解毒又淡滲利水,生薏苡仁完全可以重用,但生薏苡仁用量過了30g,你煎藥就有困難了,熬成粥了,煎藥就糊底了,影響用量,所以昨天我告訴你了,煮成薏苡仁粥,可用到90g-120g。薏米你放心吃呀,沒有任何毒,就是吃撐了,過量吃撐了,不會有毒,所以薏苡仁是外科祛邪很主要的一個藥,但薏苡仁一定要用生薏苡仁,炒了不行。另外外科的病,定位往往在營衛,所以涼血排毒也是給邪出路,也是一個重要的治則,當然名方就是杞菊地黃丸和犀角地黃湯。當然現在犀角沒法用了,現在水牛角完全可以代替犀角,從藥理臨床也都已證明了,完全可以代替,一般用水牛角粉2g。另外涼血排毒的,還可以重用這四個藥,一個是茜草,一個是藕節,一個是側柏,還有一個白茅根。所以外科治要一定要注意給毒邪以出路,主要的就利尿和潤腸。

           (三)扶正才能解毒。

           扶正等于是個動力,推動毒邪外出,這是外科大夫往往疏忽的。外科大夫很不講究辨證論治,腦子里想著就清熱解毒,涼血解毒,它考慮面比較窄,當然想到這方面不等于治外科病就無效,也會有效,當然療效提高就有限,一定要想到扶正。扶正里面最好的藥就是生黃芪,它既可以補氣健脾,又可以托毒。所以這外科,你甭管虛不虛,你用外科的清熱解毒里面你加一味生黃芪,絕對不會有害,會非常有利,當然扶正的藥還有好多,比如仙鶴草、白扁豆、炒白術都是扶正的好藥。但是扶正藥你一定要注意,不能多用,最多用一味,多用就利邪了,把毒和熱都堵在里面了,這扶正的一個途徑就是通過健脾。

           第二個扶正通過調腎。調腎里面最主要的藥就是黃精。第二個藥,要配合的就是山藥,山藥補氣滋陰,山藥另外也可以大劑量用,也可用生薏苡仁的煮法來加大山藥的用量。

           另外一個中醫巧妙的藥就是通過降相火。滋陰就知母和黃柏,它既能清熱解毒又能降相火。中醫的奧妙降相火就能滋腎陰,滋陰呀!這是很大的一個特色。所以知母、黃柏就可以看做一個雙重的藥,即清熱解毒又能養陰。所以扶正的藥分兩類,一類健脾,一類調腎。擔扶正的藥都不能多用,外科呀,只能用一味,最多兩味,你扶正過頭就利邪,對清熱解毒不利了。

           (四)引經增強療效。

           采取引經增強療效,這也是外科疏忽了,它不會用引經藥。

           第一,外科基本上都長在肌表,這和肺非常有關。

           第二,心主火,熱毒和心又非常有關系。

           第三,脾主土,是臟腑經絡的中樞。這外科的特點要引到肺、心、脾,引到這三個經。

           引到肺經里面最主要的藥就是菊花,尤其是野菊花,既能引經又能解毒;還有一個好藥就是薄荷,既能清熱又能引經。

           引心經里面最主要的藥就是連翹;還有一個就是蓮子心,蓮子呀,中間綠的那一部分,很苦,一般都扔掉了,這藥會有的叫蓮子心,它既能解毒,又引到心經。

           引脾經主要有三個藥。一個就是蘆根,即能清熱,又能引脾;二一個就是生薏苡仁,既能引脾經又能排毒;還有就是白扁豆,既能引脾經又能扶正。

           中醫治療啊,當然現在沒機會,你們買到我的《方略論》就可以看,論治的功夫基礎就在中藥,100味中藥。而且中藥不是搞什么歸經、性味、功能,沒用,就搞它的特點。我在《方略論》里面總結得很明確,超出了中醫中藥的框框,中藥的功能、性味、歸經這和臨床差距很大,你背熟了也不會用,我是講它的功能,幾個功能,直接對臨床,而且中藥用好了以后,開方用藥一定要用多功能的,比單功能的要強多了,這里我反復給你們強調。比如白扁豆,既能補氣、健脾、扶正,它又能引經到脾經,用這樣的要比單功能的不是肯定能提高療效嗎?而且我這一套,100味藥,把西醫的藥性都融合在里面了,根據中醫的辨證,再加上西醫的藥性,這樣中西醫結合療效肯定好。另外外科還通過病變的定位來分部引經,昨天講了分臟引經,五臟引經,對外科病來講,主要引經是肺、心、脾。另外講了分部,外科分部位很重要,病在上的用上部的引經藥,上部引經藥主要就是升麻和葛根,既能解毒又能引經;下面的主要用澤瀉和地龍。所以這個引經藥在外科治療里面是重要的提高療效的要素。

           (五)處置濕毒為患。

           外科有毒這毫無疑義,外科常常夾濕,濕毒,夾濕熱交替在一起,就構成了矛盾。濕毒,假如用溫燥藥,對濕有好處,對毒非常不利;濕毒,假如清毒,苦寒對熱有好處,對濕又不利。所以處理濕熱這一對矛盾,就是我講的這一個原則,先祛濕,不管毒。另外濕邪粘稠,濕邪容易反復,祛濕的時候少用溫燥藥,比如法夏、蒼術、厚樸,都免用,不能用,對濕有利,對毒不利,主要用三仁湯。然后再加上對濕沒有妨礙的

    ,對毒有好處的,如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生梔子和連翹、板藍根,這些藥對毒很有利但是不會助濕,這樣就以祛濕為主,兼顧濕和毒。另外呢,還要加淡滲利水的藥,利濕呀!光靠一個薏苡仁不行,還要加冬瓜仁、桑白皮、車前草。濕來源于脾胃,所以要加健脾的云苓、白扁豆和生雞內金。這又一個組方處理濕毒,互相矛盾統一了,效果增強了,療效也就提高了。所以外科大夫想不到這一步,他顧了這頭顧不了那頭,所以容易反復,療效不明顯,我用這個辦法處理一對矛盾。你可以碰到外科就四大病,癰、疽、瘡、疔,這四個病都可以用這個辦法處理濕毒。當然濕毒最關鍵,毒好弄啊,這四個本身就是毒,怎么判斷他有濕呢?就是苔膩。舌苔膩了,這四個病一看舌苔膩了,甚至是薄膩的,你都要想到有濕。

           (六)發揮外科優勢。

          最后一個要發揮外治的優勢。外科病光內服不行,還要外治,外治的方法非常多,最主要的就是外敷。中醫外敷藥是一個優勢,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優勢。外敷藥有兩類:一類就是潰膿以前,用如意金黃散。這是一個成藥,排膿以前,兩個辦法我都已講了,不過敏的最好用醋調,醋調促進它吸收;過敏的用濃茶調。我治了好多產后的乳腺炎,西醫沒辦法,它用抗菌素到不了這一部,但有些人得早治,因為乳腺是個很好的培養基,營養很豐富,細菌在里面會猛長啊,非常興奮的張。這紅的時候,比較痛的時候,范圍比較小的時候就用上面的這五個辦法以外,用如意金黃散調敷,晚上敷上,早晨拿下,往往到不了化膿就消了。等你化膿了以后很麻煩,因為乳腺一囊一囊的像橘子一樣一瓣一瓣的,這一瓣就竄到那一瓣,所以很麻煩的,所以用如意金黃散敷這是一個好辦法。假如潰膿了就用拔毒膏,貼在膿口上,就把膿會拔出來,很快就拔出來了。潰膿以后膿拔干凈了,就用生肌散。這是外科病講三期,潰前、潰中、潰后,就是這三個成藥外敷能提高療效。還有一個辦法,我們自己弄的,弄什么呢?生黃柏、生梔子、生薏苡仁、牡丹皮、制軍、丹參、生黃芪、云苓這八個藥,等分磨粉。用藥粉外敷,不過敏的用醋調,過敏的用茶調。那外科病很痛苦,尤其疔呀很危險,痛的日夜難眠,你把這個藥給他敷上。而且這是一個高發病,第一糖尿病,第二就糖尿病的并發癥合并感染。《內徑》有句話:“膏粱厚味足生大疔”。這個疔你不管疔瘡,就包括外科的癰、疽、瘡、疔,對不對?給他敷藥,這思路就比外科大夫思路廣闊,但一定要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這是一個好辦法。

           這是外科的六個治要,聽明白了沒有?我這個是提綱挈領,你們聽過我好幾次課,外科這么全面的告訴你這是第一次。原來我把治要啊留在那了,就是沒看看表情怎么樣?我題目準備換,提綱上有不妨礙,里面要害都在我卡片上了,都在我腦子里面。昨天我講了很感動,你們很愛學,而且精神狀態很好,中醫沒有精神狀態那真成了慢郎中,人家看不起,事業無成,所以我今天把這些不保守的告訴你。昨天我講了,我保留了兩個事,昨天都給你講了,第一個就簡化了虛證、實證,怎么用怎么治?對不對?調腎杞菊地黃湯,痰瘀同治溫膽湯。另外兩個口,這很關鍵我也告訴你了,上口開胃,下口潤腸,這是中醫最簡化最有效的一個辦法。是不是?我可能今天晚上還有一幫朋友,對不對?還有一幫學生要聚會,我都考慮你們都講了,我把保密的不給大家講,我要給這幫鐵哥們講了,我昨天都給你講了,我這人很重感情,一看大家心那么齊,我就恨不得一下子全倒出來,有一句話叫竹筒子倒豆子,竹筒里面倒豆子我就通通倒了。

    婦科

           中醫治療婦科呀,那優勢就更大了,西醫那是它的弱點。好多西醫治療婦科病就利用激素;另一個手術,這個危害都很大。尤其婦科醫生,沒有醫德,對不對?一看囊腫,一看肌瘤,一刀切了,而且嚇唬病人,你不切就麻煩了,容易轉變成癌癥。病人無知,一說要轉成癌,那只能上在手術室上讓你切了,叫任人宰割。切完以后呢,沒有后果嗎?第一女士的子宮和卵巢是重要的器官,受損以后,這些都拿掉了,能好嗎?最后成了內分泌紊亂,比肌瘤囊腫還要痛苦。第二復發率相當高。我看過病人,切了幾刀?切了五刀,還想切。我就問她:“人家五刀都宰了,怎么還要切呢”?她說:“我就怕得癌癥,還不如切了好,切了就不得癌了。”我說:“你不能欺騙自己容易得癌了,我說癌癥是增生的加速。良性腫瘤為什么長了?比正常細胞分裂加速了六倍,加速呀,分裂加速就長了良性腫瘤。再刺激,再增長三倍,那就細胞分裂10倍以上就惡性腫瘤了。這不是我說的,這是西醫老師教我們學生的。你切得多,越刺激,越長著癌,到容易得癌了,這是一條。”另外功能紊亂相當痛苦,西醫沒辦法。碰到神經它就軟弱了,一提神經,西醫就頭痛了;一提病毒,頭就痛了。我們安然自得,沒要緊,神經病毒我們都心中有數,穩扎穩打,能給你治好。第二個呢,西醫還有辦法就是用激素。比如肌瘤、閉經、囊腫,它就大量的用激素。黃體酮、孕酮,特別是打針用激素。你不知道激素人的差異很大,激素是個好藥,但是副作用特別大,個體的差異不一樣。比如書上講了,這個人10g就能彌補,不一樣,有的人用6g就多了,有的人到10g也不多,你不好掌握,個體差異相當大,激素用多了,那全都轉成癌證。乳腺癌、宮頸癌、卵巢癌就是激素分泌的紊亂,這西醫已經明白了,婦科的癌癥就是激素紊亂。你為了調經,為了消瘤,你冒這個風險,所以西醫治療婦女病,它絕對是個劣勢,中醫是個優勢病種,尤其我們家祖祖輩輩搞女科,里面包括婦科,那都有絕招,靠這個吃飯。

           月經病的治療,注重4個大法:

           1,必先調氣。

           “百病皆生于氣”。夫人多郁善怒,情志變化最顯,氣結則血亦結,故“調經而不理氣,非其治也”。理氣有行氣、破氣、補氣3法。行氣多選用柴胡、香附、木香、烏藥、佛手、陳皮、炒橘核;破氣多選用青皮、枳殼、大腹皮、川樸、沉香;補氣多選用生黃芪、黨參、白術、黃精、仙鶴草、太子參、山藥、扁豆衣、大棗。

           2,調養脾胃。

           “脾胃為生化之源”。婦人以陰血為主,月經失調者大多有脾胃之證,如納差便溏,面浮肢腫,故“脾氣一旺,胃氣自興,精微敷布,新血化生,月經自調。”調養脾胃有醒脾、健脾2法:醒脾常選用木香、砂仁、內金、山楂、神曲;健脾常選用丹參、白術、云苓、干姜、扁豆。

           3,固本培精。

           “腎氣為天葵之本”。腎氣充沛主宰有利,月事以時下,腎氣衰則施瀉無度,月事不調。固本培精有滋陰填精2法:滋陰可用生地、枸杞子、女貞子、黃精、玄參、首烏、雞血藤;填精可選用阿膠、龜板、鱉甲、河車粉。

           4,兼養心血。

          “婦人百病,皆由心生”。心不生血則失養于脾,脾失健運則生化乏源而至陰血愈虛。兼養心血有補氣、養心、寧神3法:補氣則選投連肉、云苓、山藥、生黃芪、仙鶴草;養心則投龍眼肉、大棗、柏子仁、當歸、桑葚;寧神則選投琥珀、川芎、夜交藤、五味子、生龍牡、磁石。

          (一)分期調經。

           1,經前調氣:肝郁者:疏肝為治;宮寒者:暖宮為治。

           2,經期調血:(1)三個原則;(2)四類舉例;(3)五個加味。

           3,經后調腎:通用選一種:杞菊地黃、白鳳丸、八珍益母丸;配用選一種:偏寒選艾附暖宮丸、女金丹;偏熱選加逍遙丸、德生丹。

           月經不調書上講了很多種,非常復雜,經前、經后、經量多、經量少、對不對?閉經、痛經,分得太細,總而言之都是月經不調。調經我們家的祖傳要分期,分三期:

           1,經前調氣,什么叫經前期呢?就是來月經以前有反應,好多月經不調的婦女,經前期都有反應,比如:煩、脹、痛、腫,這四個證都會有的,不是全有,有一個癥狀就算,反應開始到見紅,這一階段叫經前期。

           它是調氣,調氣分兩類:

           第一類就是肝郁,肝氣郁結。

           肝郁-乳脹脅滿,少腹引痛,煩怒不安,舌苔薄黃,脈象弦細。

           這個疏肝,要給她用丹梔逍遙散。

           選用柴胡、白術、赤芍藥、當歸、雞血藤、石菖蒲、郁金、坤草、公英、川楝子、牡丹皮、生梔子,再加調整內分泌的澤蘭、茜草、龜板、鱉甲、川斷、女貞子。

           丹梔逍遙散方子組成:當歸、白芍藥、白術、柴胡、茯苓、甘草、煨姜、薄荷、丹皮、山梔子。方子出自《古今醫統》。這是第一類,經前反應是以肝氣郁結為主。

           第二類屬于宮寒,子宮寒,要暖宮,用溫經湯。

           主要癥狀-腹涼下墜,引痛筋掣,形寒乏力,苔薄白,舌質淡,脈沉細。

           選用黨參、阿膠、當歸、白芍、桂枝、炮姜、炒橘核、烏藥,再加調整內分泌的枸杞子、蛇床子、菟絲子、仙靈脾、河車粉、鹿角霜、補骨脂。

           溫經湯的方子組成:吳茱萸、當歸、芍藥、川芎、人參、桂枝、阿膠、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麥冬。方子出自《金匱要略》。

           以上兩類都要加上西醫調整內分泌的藥,調整內分泌的藥也要根據辯證選用,不能離開辯證。

           什么調整內分泌的藥呢?澤蘭、枸杞子、女貞子、川斷、蛇床子、菟絲子、補骨脂、淫羊藿、烏藥、薄荷這些藥從現在藥理證實了,都能調整內分泌。

           經前一個是肝郁,一個是宮寒,通過不同的辯證你選加,一直吃到月經來了,見紅了。

           2,經期調血。

           月經見紅一直到月經干凈這段時間,有三則、四類、五加味。

           3個治則,什么則呢?

           1)問量定向,問她的月經量定治療方向,叫問量定向。量多的易補攝,量少者易通利,這是第一個治則。

           2)問涼定性,問月經來時小腹涼不涼來定性。寒者溫之,熱者涼之,這是第二個治則。

           3)必須調肝。因為女子以肝為本,調經必須調肝。要用什么呢?柴胡、香附和炒橘核,炒橘核的量可以用到30g。也就是調經藥里面必須加一個調肝藥,三個里面選一個,這叫三則,三個治則。

           4個類,就4個證類。

           1)量多腹涼,月經量很多,肚子涼的,用膠艾四物湯。

           熟地、當歸、白芍、阿膠、艾炭、肉桂炭、生黃芪、黨參、炒橘核、赤石脂、生牡蠣、荊芥炭、三七粉。

           膠艾四物湯:阿膠、艾葉、川芎、芍藥、當歸、熟地。方子出自《和劑局方》。

           2)量多腹熱,就是月經量很多,少腹不涼,甚至腹部燙的,用梔芩四物湯。

           生地、當歸、生梔子、黃芩炭、薄荷炭、茜草、地榆、烏賊骨、藕節炭、烏梅炭、香附、丹皮。

           梔芩四物湯:梔子、黃芩、熟地、當歸、白芍、川芎。

           3)量少腹涼,用八珍湯。

           生黃芪、當歸、黨參、桂枝、川芎、牛膝、柴胡、炮姜、雞血藤。

           八珍湯:人參、白術、茯苓、甘草、當歸、白芍、川芎、熟地黃、生姜、大棗。方子出自《醫壘元戎》。

           4)量少腹不涼,用桃紅四物湯。

           生地、歸尾、赤芍、川芎、丹參、桃仁、紅花、澤蘭、香附、雞血藤。

           桃紅四物湯:桃仁、紅花、當歸、川芎、芍藥、地黃。方子出自《濟陰綱目》。

           4個證類,就是給你舉例,經期調血就給你舉例,這4個類型,臨床都概括了。

           5個隨證加減,就是經期有5個癥狀進行加減。

           1)腹痛,痛經腹痛加川楝子、元胡、郁金、益母草、地龍、五靈脂、蠶砂還有三七粉。五靈脂和蠶砂必須包煎,昨天已經經講了。三七粉用于月經量多的時候加三七粉止痛;量少的時候三七分少用,用了以后經量會更少。

           2)便溏,用山藥、煨葛根、金櫻子、生龍牡、炒白術、補骨脂、五倍子。

           3)浮腫,經期浮腫特別多,用防己、澤瀉、桑白皮、車前草、生黃芪、冬瓜仁和云苓。

           4)腰酸,經期腰酸用雞血藤、老鸛草、金毛狗脊、川斷、桑奇生。

           5)不孕,月經不調和不孕有直接關系,所以調經的時候這個女士不孕,你可以加上這幾個藥:蛇床子、菟絲子、金櫻子、黃柏、澤蘭、龜板、肉蓯蓉、川楝子。

           這是經期見紅到干凈,要調血。

           3,經后期,月經干凈以后到下次來月經開始有癥狀,這個階段叫經后期。

           經后要調腎,調腎就吃丸藥,有兩個丸藥交替使用:

           第一個通用的,甭管你哪個類型通用,選一個,八珍益母丸、白通丸、杞菊地黃丸任選一個;偏寒的的選艾附暖宮丸,女金丹;偏熱的選加加味逍遙丸或者德生丹。也就兩個丸藥:一個是必備的;一個是選用的。根據寒熱,寒熱就根據舌苔,黃的是熱,白的是寒,一直吃到下一次來月經。出現反應了,調氣,見紅了調血,月經干凈就調腎,這個三個調呀,非常有優勢,所有的月經不調都刻意用這個辦法來調。

           (二)痛經的內服外治法。

           痛經是婦科常見的多發病,也是中醫特具優勢的病種之一。痛經單純止痛效果不佳,必須追究病因加以對因治療為主,止痛為輔,方能奏效而且根治。臨床常見病因有寒凝、肝郁和血虧3類,其分證論治如下:

           1,寒凝胞宮證。

           主證:經前形寒肢冷,經期下腹涼痛,得暖稍舒,經行不暢,四肢不溫,納谷不香,苔薄白,脈弦遲。

           主法:溫經散寒。

           方藥:溫經湯化裁。

           桂枝、白芍、炮姜、烏藥、鹿角霜、炙甘草、蛇床子、木香、砂仁、艾葉、高良姜、香附、川斷、焦三仙。

           2,肝郁血滯證。

           主證:經前脅乳脹痛,心煩易怒,經期腹部劇痛,經行暗塊,塊下痛緩,經后口苦納呆,苔薄白,舌質紫,脈弦澀。

           主法:疏肝活血。

           方藥:四逆散化裁。

           柴胡、枳殼、青皮、赤芍、丹參、川楝子、玄胡、生梔子、萊菔子、生山楂、蒲黃、炒橘核、地龍、蠶砂。

           3,營血虧虛證。

           主證:經前神疲氣短,精神不振,少言懶動,經期下腹忍痛,連綿不止,經行色淡量少,納差便溏,心悸失眠,苔薄白,舌質淡,脈沉細。

           主法:健脾養血。

           方藥:歸脾湯化裁。

           生黃芪、當歸、白芍、炙甘草、香附、雞血藤、炒白術、生地、黃精、葛根、木香、三七粉、生杜仲、菟絲子。

           除內服外痛經還可外敷,按虛實不同來組方:

           (1)虛證

           桂枝30g、鹿角霜30g、山藥30g、白芍60g、生黃芪60g、當歸30g。

           (2)實證。

           丹參60g、生梔子30g、川楝子30g、玄胡30g、烏藥60g、乳沒各30g。

           以上共研細末陳醋調成厚糊狀(過敏者濃茶調),每晚睡前用布敷于神闕、關元、三陰交、雙涌泉,晨起取除。

           痛經針灸有效。痛經發作常常心煩意亂,其苦難忍,越煩越痛,要囑患者放松,轉移,“意療”配合則止痛效果更佳。

    全科治要-Ⅲ:婦科

           (三)按色止帶。

           帶下病為婦科常見病。中醫診治帶下病頗具療效優勢。止帶先辨虛實。實者多見濕熱下注,濕熱之生,一則在脾,失健而困,二則膀胱,不滲而留。其治清熱利濕,有2法:燥濕選用蒼術、黃柏、薏苡仁、椿根皮、苦參、云苓;滲濕選用車前草、萆薢、桑白皮、白鮮皮、豬苓、澤瀉、石葦、白花蛇舌草、荊芥炭。虛者脾虛下陷,沖任不固而綿綿如帶,所謂“十女九帶,十帶九虛”。其治健脾舉陷,有2法:健脾選用黨參、白術、山藥、扁豆、云苓、薏苡仁;舉陷選用升麻炭、荊芥炭、蟬衣、生黃芪、柴胡。

           止帶還要抓住風寒濕3邪。帶下常因六淫所傳,風為其首,下部多濕,帶色白多,寒證明顯。故風寒濕為帶下主因,散風者常用炒蒼耳子,祛寒者用蛇床子,化濕者用地膚子。止帶必投三子。帶下日久,必傷脾胃,氣陷滑脫,故久帶宜澀,選用烏賊骨、煅牡蠣、補骨脂、芡實、金櫻子、蓮肉、銀杏。

           帶要按色止帶,按帶的顏色來止帶。

           (1)白色的是脾虛有濕,重于化濕,要化濕。主要的藥有:山藥,薏苡仁和白扁豆。

           (2)黃帶的濕熱偏火,治重瀉火。主要的藥有:黃柏、梔子和制軍。

           (3)赤帶,白帶紅的,是熱入營血,治重涼血。選用牡丹皮、茜草和水牛角粉。

           (4)黑帶,是陰虛內熱,治重滋腎。選用生地、女貞子和知母。

           師傳止帶方有2首:辨苔分虛實,苔薄者地黃湯化裁(生地、黃精、澤瀉、云苓、蛇床子、仙鶴草、生杜仲、扁豆衣、鹿角霜);苔膩者溫膽湯加減(竹茹、枳殼、云苓、陳皮、生薏苡仁、生牡蠣、生龍骨、海蛤殼、萊菔子、海藻、澤蘭)。

           (四)增生要溫通。

           增生有三個:一個乳腺增生,一個子宮肌瘤,還有一個卵巢囊腫,這三個都屬于增生。由于內分泌紊亂引起的激素紊亂所引起,但都是良性腫瘤。從中醫來講都屬于腎虧,因此治療增生不能一味的活血化瘀,軟降散結,不能一味的都這樣。它的病變重點應該是調腎溫通。家里面一個基本方可以告訴大家。十二個藥,基本方:枸杞子、女貞子、生地、黃精、山萸肉、蛇床子、澤蘭、生杜仲、桑奇生、桂枝、白花蛇舌草,白花蛇舌草可用到30g。假如乳腺增生再加公英、山慈菇、夏枯草,夏枯草可用到15g。子宮肌瘤加紅花、丹參和茯苓,丹參用30g。卵巢囊腫的加雞血藤、伸筋草和地龍。這個增生的病人要溫通。

           (五)不孕調腎。

           不孕要調腎,這是我昨天講課時已經給你們講了,你們記住了你們記住了那十二子,來調腎種子。家傳調腎采用十二個“子”:蛇床子、菟絲子、金櫻子、枸杞子、女貞子、川楝子、車前子、補骨脂、茺蔚子、覆盆子、五味子、香附子。

           (六)不育利濕。不育要利濕,男子不育不要一味的壯陽要利濕,用四妙丸和滋腎通關丸;女子不孕十二個子以外,還用二仙湯,二仙湯里面不加仙茅。治療不孕的關鍵藥是蛇床子和黃柏,一個補腎一個降相火。男子不育就要利濕,不能一味的壯陽,男子不育就用四妙丸和滋腎通關丸。下面再告訴你一個家傳男子不育的方子,叫多子多福金種子方,什么藥呢?蛇床子、九香蟲各20g,生黃芪、韭菜子各30g,三七15g,烏藥、王不留行各10g,桂枝15g,白人參5g。女性的加龜板15g、香附10g、當歸15g。給它共研細面,水泛為丸,每次3g,每日兩次,連服2-3個月,不是100%有效,但是有一定的療效。

           女子不孕師傳五法可調:

           (1)調腎法:用于腰酸形寒,性欲冷淡,苔薄白,舌質淡,脈沉細。

           蛇床子、金櫻子、菟絲子、女貞子、枸杞子、川楝子、五味子5g、伸筋草、車前子30g(包)。

           (2)和營法:用于月經不調,閉經痛經,苔薄黃,舌質暗,脈細澀,后背冷。

           生地、當歸、澤蘭、白芍、龜板15g、香附15g、桂枝、川斷、女貞子、雞血藤、伸筋草、三七粉3g(沖服)。痛經月經量少用紅花。

           (3)止帶法:用于帶下有味,外陰瘙癢,小便不暢,舌苔黃膩,脈象細滑。

           炒蒼術、黃柏、生薏苡仁、川牛膝、車前草、土茯苓、萆薢、蟬衣、肉桂、野菊花。

           (4)開郁法:用于惱怒憂郁,乳塊作痛或子宮肌瘤,經前反應重,經后情緒差,苔薄白,脈弦細。

           柴胡稍、橘葉、公英、紅花、夏枯草、石菖蒲、郁金、桂枝、云苓、路路通、山慈菇、三七粉3g(沖)。

           (5)化痰法:用于經量漸少,形體見胖,面有黑斑,納谷不香,舌苔薄膩,脈弦細滑。

           竹茹、枳殼、云苓15g、陳皮15g、炒蒼術、法半夏、蛇床子、澤蘭、川斷15g、丹參30g、萊菔子、全瓜蔞30g。這類患者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

           兩個小方:一個是白菊花、金銀花、連翹治牙痛;二一個是清開靈加香菜根加銀翹散治療孕婦麻疹。

           (七)保胎重本。

           保胎和腎關系很大,保胎的重點要保本,保本呢就要想到腎,因為補腎是保胎的重要法則。但里面要注意,補腎有一類溫燥藥,你要少用它,因為中醫的理論呀,胎前易清,溫燥對清就有影響了,要多進滋補清熱的藥,滋補清熱不用溫燥。滋補清熱什么藥呢?家里有一個方子,保胎的方子,不是100%有效,但絕大多數都能保。

           方子組成:

           枸杞子15g、黃芩、生黃芪15g、炒白術、當歸、黃精15g、川斷15g、補骨脂、生杜仲、桑奇生、蘇梗、公英。

           這是保胎的一個方子,很有效。保胎的過程里面你就少用辯證,因為復雜了,你辨了證,好多藥不能用,所以辯證的為次要。一般胎動不安,見紅,腰痛,你就用這個方子就行,最多加止血的仙鶴草和健脾的白扁豆,止嘔止吐的竹茹。其它的藥你不易用,尤其厲害的習慣性流產,你利尿藥都少用,淡滲利水藥,比如云苓、生薏苡仁對病人呀要慎用。她習慣性流產非常敏感,本來她就胎動不安,三次流產以上她更脆弱,利尿以后,一過敏,她流產了,最后引起不必要的糾紛,另外對病也不利,所以拿這個方進行三個加減,假如腰痛的你可以用雞血藤,雞血藤對胎兒沒有影響。所以講第七個保胎重本。

           (八)胎前宜清。

           懷孕呀,生產以前要清,必須要用清熱調血的藥。清熱的藥首先要選黃芩,即清熱又能安胎,其次就公英、黃連、梔子、竹茹、不能用龍膽草、白頭翁和秦皮。胎前呢,還應健脾固腎,既能保胎又有利于胎兒的先天健康。主要的藥:炒白術、生杜仲、桑寄生、川斷、菟絲子、生黃芪、當歸和白芍。所以胎前呢,甭管你有沒有先兆流產,這就把清熱的藥和健脾補腎的藥給你吃上三個月,胎呢肯定穩住了,對小兒很有好處。吃中藥的小兒第一個很聰明;第二個皮膚特別嫩白。那么假如說懷孕的時候感冒了,你也就用這些藥,里面再加兩個藥:一個是連翹;一個是薄荷。懷孕時出汗了,你就再加生牡蠣和浮小麥,浮小麥用30g。但是胎前的服藥要改變,就是一付藥煎兩回,每天喝一回。超過三個月,甭管先兆流產或習慣性流產,吃這個藥一般都能解決。胎前還要注意三個問題:不可汗、不可下、不可利尿,三個不你要注意。所以凡是俊下、潤腸、滑利、行血、破血、耗血、行氣散氣的藥以及有毒的藥都要禁用。還請你掌握這樣,甭管你有沒有先兆流產的跡象你給她開藥,就有好處不會有壞處。

           (九)產后要溫。

           產后呢,要溫了,因為產后氣血俱傷,百脈空虛了,要以溫補為主,一定要用大補氣血的芪和參,分量都要加大,都用15g以上,條件好的就用西洋參,但貴,補氣力量比較強,而且不會上火;用人參呢,最好用生曬參,也可用高麗參,但是好多病人吃過以后過頭上火。怎么辦呢?你人參和蘆根一起用,用蘆根呀,最好是鮮蘆根,假如春夏有鮮蘆根,你用了鮮蘆根,洗干凈,給它搗汁,人參給它煎水,煮水以后把蘆根的水兌在人身的水里面,1:2,人參一份蘆根兩份,這是產后要溫呀,必須用參芪,用參假如說有危害,錢又夠不上,那就用這個辦法,用蘆根來牽制。還有一個藥就石斛,石斛比蘆根貴,但是牽制人參的熱性燥性也是很好的藥,也可以和蘆根一樣,用鮮石斛搗汁,假如沒有鮮的要用30g,煮水兌在人參湯里面喝。另外補氣藥必須養血呀,它用的藥就是當歸和阿膠,因為阿膠呢養血效果不錯,但是熬藥很復雜,要烊化,可以用阿膠珠來代替,還有大棗和龍眼肉來代替。吃龍眼肉很容易上火,溫補力量很大,也可以用蘆根和鮮石斛來清解。這個要大補氣血,產后讓她恢復。

           第二,產后要溫,在于溫通。溫而不通,你溫完了副作用大,而且效果差,要溫通。溫而通選用桂枝、鹿角膠、炮姜和烏藥。

           第三,要注意補而不滯、溫而不燥、溫而不膩。主要用木香和砂仁,咱們在夏天就可以換成寇仁。

           第四條,要用寒性反佐,防止它溫燥。寒性反佐主要是公英、連翹和黃柏。

           產后的病還要有三審:

           第一審:審她少腹痛于不痛,來看她惡露還有沒有。

           第二審:要審她大便通于不通,來判斷津液的盛衰。

           第三審:要問她乳汁行與不行,乳汁多少來審她的胃氣。

           這三個審呢,產后分別要制三個法。

           一個就是行滯:選用烏藥、香附、郁金、薤白和木香。

           第二通便選用:白菊花、當歸、草決明、全瓜蔞、萊菔子和桃仁。

           第三個叫通乳,選用生的谷麥芽,別搞錯呀,回籠就是炒的焦的谷麥芽,不行,通乳要用生的谷麥芽。病人乳汁不夠呀,你千萬不要給她炒三仙或者焦三仙,用上乳汁更少。用生的谷麥芽各用30g,生黃芪30g,路路通、公英和炒橘核。你可以把這幾個藥做成藥湯,頭煎二煎藥湯給她燉鯽魚,或者燉豬蹄。下乳的時機一定在七天之內,不過三天效果更好,不過七天也有效,過了七天下乳的效果打了很大的折扣,下乳的時機一定要選擇。

           另外產后必有敗血,也就必有淤血,它留滯在什么地方呢?

           第一個留滯在脾胃,見脘腹脹痛或者嘔吐呃逆。

           留于肌膚就能看見浮腫、麻木。

           留于骨節就會見骨節酸楚攣痙。所以產后一定要加上祛瘀生新的藥。主要是:三七、澤蘭、益母草、丹參、雞血藤和地龍。

           婦科呀,調經是個大問題,因為婦女病主要一大部分就是月經不調,要分期,分經前經期和經后。

           第二婦女病最多見的就白帶,要根據顏色來止帶。

           第三婦女病高發就是增生,一定要想到溫通,

           第四就是不孕,一是利濕一是調腎。

           然后保胎是個大問題,另外胎前產后,這樣把婦科病的優勢給以發揮。

           (十)婦科病師傳效方。

           余祖上善治婦科病,自明代起相傳,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現錄12病種的效方。

           1,保胎先補腎,補腎先滋陰。

          胎動不安跟腎氣衰損的關系最為密切。腎氣充盈者,胎氣必安。補腎立法,少投溫燥,應尊古訓:“胎前宜消”,多進滋陰清熱之品,實為保胎奇法。

           枸杞子15g、黃芩、炒白術、生黃芪15g、當歸、黃精、蘇梗、川斷15g、生杜仲、桑寄生、補骨脂。

           血壓低的加少量的西洋參3-5g,胃口不好加生雞內金30g、砂仁

           2,妊娠惡阻降中寓安。

           惡阻系胃氣上逆,胎動不安所致,非降不止,應用辛開苦降法,但降的程度直接影響胎氣,甚至可致滑胎,故極易適度。一者降中焦胃氣,忌利下焦兩便。二者佐宣肺清肅和柔肝和胃之品以助胃氣之降。三者尊“胎前宜清”之訓,配安胎之品。

           姜竹茹、黃連、黃芩、雙花、佛手、炒白芍、烏梅炭、當歸、蘇梗、炙杷葉。

           3,產后節楚以溫通立法。

           產后保養不慎,感受風寒,骨節酸楚一證最難治愈。除尊古訓:“產后宜溫”以溫補氣血為治外,不可忽視溫通之力,補而不通其楚難除。另外還要動用引經藥方能增其藥力。

           生黃芪15g、當歸、雞血藤、老鸛草、桂枝、生杜仲、秦艽、川斷15g、懷牛膝15g、防風、防己、桃仁、桑寄生、蠶砂、三七粉3g沖。

           頸部加葛根,上肢加桑枝30g,下肢加木瓜,腰部加狗脊15g。

           4,產后乳癰即補托又活絡。

           產后乳癰近代稱乳腺炎,系感染所致,故醫者常投清熱解毒之品,殊不知清熱解毒藥常常苦寒,可傷胃氣,并致寒中胞宮而后患無窮。產后乳癰少投清熱解毒,立法最宜補托活絡。

           生黃芪15g、當歸、鹿角霜15g、公英、炒橘核15g、丹參、香附、赤芍、路路通、制軍、青皮、王不留行。乳房熱的加浙貝母、連翹、金銀花。

           5,產后下乳最宜溫補。

           產后三天乳汁不行或下之甚少,速投溫補之劑,并從脾腎著手,還要3佐:佐和血通絡,通利乳絡;二是寒性反佐以防上火;三是和胃消導以免膩滯。

           生黃芪15g、當歸、蛇床子、菟絲子、炒白術、川芎、公英、王不留行、炒橘核15g、路路通、生谷麥芽各30g。可加穿山甲5g活血通經,胃口不好加焦三仙、雞內金,可加生杜仲、桑寄生、川斷補火益土。此方也可與鯽魚和豬蹄同燉增加療效。

           6,崩漏宜升提并生新。

           血崩和淋漓均屬于經量過多的病癥,雖然寒熱虛實之辨證論治,但其關鍵在于升提固脫和祛瘀生新,非此難以止矣。

           生黃芪15g、當歸、仙鶴草、白人參3g另煎兌服、雞血藤、山楂炭、三七粉3g沖、坤草、僵黃、生麻炭5g、血余炭、五味子炭5g。

           7,痛經應溫通并解郁。

           痛經不論寒熱虛實,總以“不通則痛”為基本病機。宮寒和肝郁常是不通的主因,故止痛經常法,要抓住溫通和解郁。

           桂枝、赤白芍各10g、炮姜、川楝子、玄胡、烏藥、香附、雞血藤15g、柴胡、三七粉3g沖、琥珀粉3g沖、蠶砂15g包。

           8,外陰白斑熏洗外涂。

           外陰白斑應當根治,否則有癌變之慮。主要靠外治法,即熏洗又外涂。

           仙靈脾30g、威靈仙15g、蟬衣15g、苦參、生薏苡仁15g、鶴虱30g。

           煎水坐浴熏洗。每天1-2次,30天為一療程。

           蛤殼粉30g、生黃柏60g、生石膏30g、冰片5g。

           共研細末,九華膏調涂患處。威靈仙白酒泡棉簽涂可治白癜風。

           9,外陰瘙癢清利濕熱。

           外陰瘙癢和婦人淋證總有濕熱下注造成。應內服坐浴并進。

           內服方:

           炒蒼術、生薏苡仁、生黃柏、土茯苓15g、制軍、蛇床子、萆薢15g、丹皮、車前草30g、白花蛇舌草30g。

           坐浴方:

           苦參15g、野菊花、生地榆30g、炒蒼耳子、土茯苓30g、蟬衣5g、萆薢30g、白鮮皮、川椒1g、地膚子。

    煎水坐浴,每次15分鐘,每天2次,3天換一劑,連用30天。

           10,婦人減胖治重燥濕利尿。

           婦人體重超標達20%以上者,稱“婦人肥胖”,胖人多濕。“消胖之道,以調為主”,不可一味功伐,以防傷正,治重燥和滲。

           炒蒼術、法夏、生薏苡仁、澤瀉、陳皮、草決明30g、蛇床子、丹參30g、桑白皮、白菊花、生山楂15g、車前草30g、冬瓜皮、沱茶。

           11,夫人雀斑,內服滋陰降火,外敷祛斑奶。

           面部黑斑系腎臟陰陽失調,陰虛火旺,故腎色泛于顏面,宜內服外敷并進。

           內服丸藥緩圖:

           知母60g、黃柏60g、生地30g、龜板30g、補骨脂30g、菟絲子30g、川斷30g、澤瀉30g、生薏苡仁60g、丹皮30、丹參30g、當歸30g、升麻60g、葛根60g、烏蛇30g。(過敏者不用)

           共研細末蜜丸,每次6g,每天三次。

           外敷祛斑奶:

           大豆汁60g、冬瓜汁60g、綠豆粉30g、生薏苡仁粉30g、珍珠粉5g、桃花蕊30g打或加牛奶。

           和勻,每天外涂1-2次。

           12,婦人低熱甘溫為治。

           生黃芪15g、太子參15g、當歸、銀柴胡、黃精、炒白術、云苓、陳皮、升麻5g、白菊花5g、地骨皮、青蒿15g后下。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午夜乱理片无码| 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久久|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日本| 女人十八毛片A级十八女人|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清高APP | VA在线看国产免费| 中文字幕无线码中文字幕免费|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精品| 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欧洲精品久久久AV无码电影|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日韩夜夜高潮夜夜爽无码| 蜜臀久久精品亚洲一区| 欧洲精品色在线观看| 强奷漂亮少妇高潮麻豆|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AV高清 | 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站| 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二区中文字幕| 日韩A人毛片精品无人区乱码|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另类小说| 国产福利社区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福利无码| 精品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专区|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导航|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不卡| 中文字幕国产原创国产| 午夜色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av不卡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狠狠亚洲色一日本高清色| 色悠久久久久综合网伊| 欧美孕妇乳喷奶水在线观看 |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 av深夜免费在线观看|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模式| 亚洲另类丝袜综合网| 狠狠做五月深爱婷婷天天综合|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久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