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過農歷新年的習俗中,正月初四稱為羊日,民間傳說這是因為女媧創造萬物生靈的時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而正月初四是女媧造羊的日子。[1][2] 在中國老皇歷中,“三羊(陽)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在這一天里,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一年里,羊會養得很好,養羊的人家會有個好收成。[3] 晉董勛《問禮俗》載曰:“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正旦畫雞于門,七日貼人于帳?!?/p> “紅羊劫”一說指的是值逢丙午、丁未年,國家會遇大的動亂及災禍。后人以丙丁屬火,色紅,未肖羊,故名“紅羊劫”。民俗中,“紅羊劫”不宜出門,老北京人就有初四忌門的習俗。 由于羊日是在正月初四,正月初四是民間習俗里迎神以及為開市做準備的日子。中國傳說中,神明上天述職,稟報人間善惡,到了大年初四的羊日會再返回人間,繼續接受祭拜與監察人間的善惡,因此該日必須非常謹慎地迎接神明下凡,故稱為“接神日”。俗諺云:“送神早,接神遲”,接神在下午四點鐘左右。家家戶戶備牲禮果菜,并焚香、燒金紙、放鞭炮以示恭迎。 吃折羅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羅,所謂折羅,就是把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打掃年貨。室內撣塵,屋內掃地,垃圾堆到院中準備“扔窮”。 商店分紅包舊時一般商店要在初四晚上宴請大小伙計,分發紅包。過去北京有句老話:“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初四晚上掌柜的說官話?!毖鐣芯朴胁耍坪髴T例是吃包子。掌柜這時舉杯祝賀,向大家道“辛苦”,這就叫“官話”。官話講完后包子端上來,掌柜的親自夾包子,包子放誰碗中,誰就被暗示已被解雇,被辭退之人飯后自動收拾行李告辭,所以這頓便宴俗名叫“吃滾蛋包子”。 接請五路財神初五是俗傳財神生日,由于民眾求利心切,都想自己比別人早一點迎到財神,于是,民眾們就提前迎接,甚至有的提前到初四早晨,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很多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