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津液不足,如麥門冬湯證;這種情況誤汗會更傷津液,所以不可汗; <2>.水飲不化津液,如五苓散證;這種情況誤汗會激動水飲上逆,發汗則動經。 而咽痛一癥只要尚屬表證,就可以用解表法治之,如少陰的咽痛可以用麻黃附子甘草湯,麻黃附子細辛湯等對治, 還有例如半夏散及湯證的咽痛也不避用溫散發表的桂枝的。 當然,如果還有少陽陽明厥陰等綱夾雜時還需要權衡表里陰陽之輕重而施治之。 少陰咽痛證有三:客寒(半夏散)、客熱(甘草湯、桔梗湯)、陰虛(豬膚湯),故可汗不可汗不能以咽痛咽燥來分,決定方子后一定要反方論證,避免犯虛虛實實之病 作者回復: 半夏散——以表為主,寒熱為次,太陽或少陰輕癥;甘草湯——少陽或陽明輕癥,病位偏半或里位; 桔梗湯——陽明里熱輕癥癥; 豬膚湯——陽明里熱重癥。 也就是說, 1、這一系列方證, 與少陰沾邊的只有半夏散一個。 2、我的帖子早已說明——"咽痛一癥只要尚屬表證,就可以用解表法治之,如少陰的咽痛可以用麻黃附子甘草湯,麻黃附子細辛湯等對治, 還有例如半夏散及湯證的咽痛也不避用溫散發表的桂枝的。 當然,如果還有少陽陽明厥陰等綱夾雜時還需要權衡表里陰陽之輕重而施治之。" 換句話說,也就是咽痛可以有表證的咽痛,可以用發汗的方式驅邪而對治,而沒有表證自然不能強求汗之,例如少陽和陽明的咽痛是絕對禁汗的! 但是咽燥一證絕對不可以發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