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兒媽:楊老師你好,你的咨詢是免費的嗎? 楊永龍:是的,二十多年來我一直都是義務做心理疏導的。 云兒媽:噢,先謝謝你!我現在很痛苦,因為孩子的事情,想咨詢下你 楊永龍:你說 云兒媽:我的女兒17歲,今年高一,不好好學習不說,天天沒見過寫作業,回家就上網,之前暑假的時候因為家里沒按寬帶竟然出去網吧包宿,唉,到現在發展到不上網不行,這還是次要的,沒上高中之前的暑假為了玩出去將近一周不回家,我和他爸都急瘋了,當時的日子不知道怎么算過來了,現在放學不讓接,然后去玩電玩 楊永龍:是每天嗎 云兒媽:那倒不是,前天撒謊說和同學包宿,一夜沒回家,后來我偷看她聊天,天哪,居然和男朋友出去的?! 楊永龍:哦,這就需要和孩子好好交流一下了 云兒媽:這孩子很犟,之前為了讓她好好學習,我費了不少心思,可說什么都沒用 楊永龍:你費的是什么樣的心思呢?能詳細描述一下么 云兒媽:商量給她找個一對一的數學老師教他、鼓勵她,為了怕她厭學,總是她想出去玩會就讓她玩 楊永龍:不是無藥可救了,而是需要我們改變教育方式和方法了 云兒媽:放學回家就坐在電腦跟前聊天,怕她出去上網,還沒辦法說,一讓她寫作業就說寫完了 云兒媽:如果我沒偷看她的聊天記錄也許就不會知道真相,今天早上我偷看的,按不住氣,就狠狠的說了她,都恨不得揍她,你看我們家吧是傳統的家庭,也接受不了她這種行為,她自己怎么就不在乎不聽話呢?她這孩子好像天生冷血,我們和她奶奶、大大、叔叔一大家吃飯 楊永龍:我說的是你們需要改變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了 云兒媽:那怎么做呢?你看 楊永龍:我覺得孩子的學習和活動有爸爸來管理,當然爸爸與孩子在心平氣和交流溝通的前提之下,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 云兒媽:他爸爸不天天在家,都是我管,他爸爸也是跟孩子溝通的不夠,孩子跟誰也不說心里話,你問她干什么去了,就是玩了,天天晚上不睡早上不起,怕晚了還得給錢打車去上學,你說我下周如果不給打車錢吧,害怕她一氣, 楊永龍:從這里來看,你根本就沒有和女兒心平氣和地交流溝通過,更多的是要求孩子怎么怎么樣去做 云兒媽:我跟她心平氣和的說話不止一次了,她就在電腦跟前不動地方,你說啥她就嗯啊的,那你說我具體應該怎么去做呢?我現在好像都抑郁癥了,不知道該咋辦了 楊永龍:那你說孩子平時在飯桌上跟你們神采飛揚的聊天嗎 云兒媽:沒有,都是她自己在電腦跟前吃,不跟我們一起吃飯,怎么叫她就不動地方啊,就是說她從來不愿意和我們溝通 楊永龍:是啊,那你知道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她為什么上網聊天和朋友出去不回來呢? 云兒媽:在學校肯定不用說了,不聽話,處對象唄,說回家沒意思,老師說她腦袋聰明就是不好好學 楊永龍:是啊,在學校是老師的批評和另眼看待,在家是媽媽不停地嘮叨,這樣孩子有了負面的情緒沒處宣泄,只好網絡聊天和處對象了 云兒媽:那怎么能糾正過來 楊永龍:你的孩子的這些行為表現是她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不到被關心、被關注、被關愛,以及感受不到認可、肯定和激勵,所以就自然產生了心理需要的缺失,為了滿足這方面的缺失,所以也就有了這些個行為表現 云兒媽:啊 楊永龍:心理缺失是需要滿足和補償的,也就是說在這里得不到滿足,那么她就會尋找別的渠道來滿足 云兒媽:嗯,那我們怎么彌補呢,現在? 楊永龍:再說了孩子進入了青春期,無論是獨立意識也好,性本能也好,都覺醒了起來,孩子要從心理上擺脫對雙親的依賴,強烈要求自作主張,這種急劇而徹底的心理變化,會給孩子帶來突如其來的一時不安,產生情緒上的激動和動亂,再加上性本能的作用兒童時期平靜的心田被攪亂了,進而進入了以反抗、冷淡、橫蠻、怠慢、多變等表現為特征的否定與不安情緒之中,這個時候的孩子不僅對外界產生否定,而且對自己也都采取了“否定”的態度。 云兒媽:是啊,那怎么阻止這種情緒的延續呢 楊永龍:孩子出現逆反心理是由于父母或老師在教育的過程中過多地看到了孩子的缺點,而忽視了孩子的優點,挫傷了孩子的自尊心。老師和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往往是批評多于表揚,指責多于鼓勵,懷疑多于信任。孩子逆反心理的出現,是我們父母在教育過程中的失誤,所以我們要反思自身,注意從自身行為改變做起,也就是先改變自己,然后以自己行為的改變來影響、誘導和激勵孩子的轉變。有句話叫做孩子的問題,100%是家長的問題,所以我們對待孩子行為上的轉變才是關鍵中的關鍵。我們知道,孩子成長和成功需要父母的鼓勵、支持和肯定。所以創造一個和諧融洽的家庭生活氛圍,多與孩子心平氣和的交流,走進孩子的內心對癥下藥給予相應的理解、尊重、支持和信任,進而調動和激發孩子的積極情緒來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所以我們在與孩子交談的過程中千萬不要著急,也千萬不要強迫孩子,也不要表示出對孩子的失望,讓孩子將自己的感覺、想法等全部說出來。 云兒媽:啊,你說的對!我們怎么做才對呢? 楊永龍:以積極心理和行為來給予孩子理解、尊重、支持和信任,讓孩子以積極樂觀的心態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之中去。不要打擊孩子,時常贊賞孩子,每當孩子取得一些進步時應該給予肯定,幫孩子共同營造成就感,讓孩子在享受快樂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轉變自己的心態。就拿你的孩子上網聊天來說,假設你是心平氣和、細聲細氣的問孩子,是不是最近又遇上什么煩惱和想不開的事兒了,給媽媽說說,說不定與媽媽分析交流會把所遇到的事兒圓滿解決了。教育孩子最關鍵的是要看效果,過去我們常說“良藥苦口利于病”,現在時代變了,現在是“良藥甜口更利于病”,所以現在絕大多數的藥片上都加了糖衣,那么我們對待孩子的教育是不是也要加糖衣呢?這個糖衣就在我的博客中“培養優秀孩子”的逐條中,你可以去看看 云兒媽:她吧心理上對我有抵觸情緒,不愿意和我說事,即使我問了她也可能說沒有,你幫不了忙 楊永龍:對于孩子的逆反心理,這是急不得的,所以我們不要去要求孩子立馬轉變,這是有一個過程的,我們的轉變也是有一個過程的,但必須記住自我們任何時候都要閉上挑剔孩子缺點的嘴巴和眼睛,而要永遠張開發現孩子優點和欣賞孩子的嘴巴。 云兒媽:那你說上網這事,晚上一直上到我催他好多遍才狠狠的摔著下了,這得怎么商量啊 楊永龍:我們要自覺地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眼光、心理來看待和考慮問題,同時盡最大可能與孩子的心理保持步調一致,這樣孩子才能感受到我們對他的理解、尊重、支持和信任,也只有這樣當孩子遇到困難、障礙的時候,才能以良好的自信心和強大的堅毅力來突破之。只有潤物細無聲的和風細雨,家庭教育才能真正的取得應有的效果。所以我們平時在家庭要創造和諧、溫馨和關愛的環境,在飯桌或其他閑暇時間家庭成員之間就像與要好的同事、朋友在一起一樣能暢所欲言,這樣你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在恰當的時間、恰當的環境和恰當的氛圍中給予孩子恰當的誘導,進而使其走向我們所期望的方向。 云兒媽:嗯,你的開導很好,我會慢慢的照你說的去做,謝謝你無私的幫助! 楊永龍:社會心理學家認為:在人們的心靈深入,最渴望他人的贊美。贊美是一種鼓勵,它在人們心屢深處植入的是信心和力量,播種的是奮進向上的種子;它是一種興奮劑,讓人更加充滿活力和精神;贊美還是一種認可,一種肯定,能使人們堅定發展的方向。所以要多多運用“0×0教育模式”--指出孩子的優點(0),然后由“如果”或“假設”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最后進一步肯定(0)——進行褒揚、鼓勵和贊美,比如,孩子遇到困難時要關心、支持、鼓勵;孩子出現進步行為表現時及時給予表揚、激勵和肯定(比如,努力程度、按時完成作業、寫作業又快又好等),鼓勵和支持孩子尋找適合于自己的學習方法,逐步找到適合自己、獨立的學習模式,最終達到良好的學習狀態;利用孩子的特長、興趣以及其他表現良好的地方,充分運用“0×0”教育模式來化解孩子消極的心理表現,在贊揚和鼓勵中幫助孩子建立對健康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云兒媽:好的 楊永龍:家長在家創造良好、民主的家庭環境,和孩子交朋友,多鼓勵、表揚,少批評、責罵,合理對待孩子的需求,不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尊重孩子,信任孩子。經常鼓勵孩子為自己的目標而努力,使孩子在學習上有個明確的目標,讓孩子充分感受親人的關心、關注和關懷自己,這樣一來孩子就會慢慢地消除對立情緒。要正確對待孩子的逆反心理,避免直接批評,不要與孩子發生正面沖突,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剛的教育和引導方式。當所說的話、所做的事不合情理時,家長首先要心平氣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耐心幫助孩子分清是非,意識到自己所說的話、所做的事不合情理,這樣他就會在以后的生活中主動地去改正。平時要多留意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經常與孩子交流、溝通,深入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幫助孩子解決青春期的煩惱。 云兒媽:嗯,照你說的去做,今天晚上找她好好談談,心平氣和的,今天剛才說和同學吃完飯回來 楊永龍:下面還有一個內容需要你學習——你是合格的家長嗎? 1.當眾批評孩子( 2.很少去表揚孩子( 3.常以學習成績好的孩子為例批評自己的孩子( 4.經常用自己年輕時的經歷教育孩子( 5.總對孩子說自己的付出全是為了他或她( 6.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寄托在學校和家教上( 7.常依自己的標準給孩子定目標( 8.把物質刺激當成激勵孩子的重要方法( 9.對孩子的困惑不聞不問不感興趣( 10.對孩子的事什么都想知道( 11.不愿鼓勵孩子或不會鼓勵孩子( 12.經常斥責孩子的缺點( 13.在教育孩子方面夫妻意見不統一( 14.常在孩子面前吵架( 15.沒有明確的生活目標( 16.你的情緒跟著孩子的分數走( 17.認為滿足了孩子的物質需求孩子就應該努力學習( 18.認為孩子能聽懂你講的道理,卻故意不去做( 19.不認為自己的行為對孩子有決定性影響( 20.孩子學習成績與自己文化水平有必然聯系( 21.為孩子做所有的事情認為是處處關心孩子( 22.相信各種速成班( 23.認為孩子學習必須有人看著是正常的( 24.教孩子要誠實自己卻在他人面前說謊( 25.認為一味的表揚孩子會導致孩子驕傲( 26.限制孩子玩,自己卻經常出去玩( 27.當孩子不聽話時常打罵孩子( 28.常在孩子面前評說別人長短( 29.認為孩子的缺點必須用批評才能改正( 30.常說:“你怎么這么笨?” 31.常在生氣時斥責孩子“你啥也不是” 32.你認為學習是痛苦的( 33.常說:“只要你好好學習啥條件都答應你” 34.認為孩子學習的好環取決于他的聰明程度( 35.認為孩子將來的命運是他自己造成的( 36.認為人的性格是不可改( 37.認為成年人是不可改變的( 38.當孩子說一件得意事時你卻警告他別驕傲( 39.認為自己該做的事都做了好壞全在孩子了( 40.認為孩子在學習上一點不著急自己卻急的團團轉( 云兒媽:你這些題目大多數是我目前的想法,我一定是不合格的家長了,從現在我就得改改了,為了孩子的將來,謝謝你在百忙之中幫我解惑,以后還會麻煩你的 楊永龍:以上問題: 云兒媽:啊,可怕啊,肯定有20項了,我們一定努力! 楊永龍:這就是我所說的要想轉變孩子,那么就需要首先轉變我們自己,只要我們轉變了,孩子是可以感受到的,改變了我們自己對待孩子的方式方法,那么孩子也就會出現令我們愉悅和快樂的轉變。另外請你到我的博客好好學習一下《父母是什么樣子孩子就會是什么樣子》 云兒媽:嗯,你說的對,你的關心和教誨我們很感激,謝謝你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