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ps:點擊上方藍色【大家】查看往期精彩內容 ---
因為不時在微博上鼓吹降低出租車的準入門檻,有網友通過私信的方式提出了這樣一個疑問: 什么是分享經濟的本質?在我看來,是一種閑置資源的社會化利用。如果我有一輛車每天上下班,車上卻只有我一個人,一個可以乘坐5人的汽車只有一名駕駛員,對社會來說這是一種對道路資源的浪費,而對駕駛員來說也是資源浪費。從社會而言,把那些只有一個駕駛員的汽車上的剩余位置利用起來可以節約社會運行成本,因為節約了更多的路面資源;而對駕駛員來說這也是一個邊際改進,因為這個原本用于消費的私家車從理論上說已經是沉沒成本,這意味著在極端情況下只以1元錢的價格稍帶乘客也是賺錢。 事實上,在美國的已經出現了很多城市使用Uber比乘坐出租車更便宜的現象,在舊金山甚至出現使用Uber的價格和地鐵一樣!以搭乘地鐵的價格享受出租車的服務,在未有使用Uber之前,這是不可想象的景象,而這一切都是因為Uber使用了私家車,因為作為私家車主,汽車是一件消費品而不是投資品,如果出租車收這么便宜的價格估計早就破產了,但是對于私家車主來說卻無所謂,因為他不靠此營生。 把這個問題轉回到中國,那么問題就變成了,允許不允許私家車接入專車服務?如果允許私家車接入專車,那必然會對出租車造成不正當競爭——以營利為目的的出租車公司無法承受那么低的價格,必然會導致很多出租車司機因此失業。 那么問題來了,該如何權衡?到底應不應該允許私家車接入專車?我的回答是,私家車接入專車服務可能是未來大勢所趨,即便今天不允許,但明天或后天卻注定會成為現實。 為什么私家車接入專車必定會成為現實?我們不妨以打字員這個行業為例。如果時間回到20年前或者更早一些時候,像我們這樣整天和文字打交道的人都有一件麻煩事,那就是文稿謄寫:把自己想的變成文字,然后再整理成能讓別人看清楚的文稿,必須一筆一畫通過手寫。 為什么需要手寫而不是通過電腦或者是打字機打印?因為電腦非常昂貴,普通人根本無法承受其成本,于是把文字輸入電腦也就成為了一項專業活;打字機的價格或許便宜一些,但是這更加是一項專業活,未受過專業訓練的根本無法在那么多的字庫中挑選出你想要的文字。 讓我們想象一下電腦的昂貴吧。1996年,聯想公司發動了一場讓電腦進家庭的降價運動,但即便如此,價格還是普通人難以承受:一臺聯想天蝎1+1臺式電腦,其配置為“MMX166,16M內存,1.6G硬盤,15寸顯示器”,這種配置在今天幾乎低于任何一部智能手機,但是在當年其價格還是高達13000元左右,而那些相同配置的進口品牌則超過2萬。 13000元是什么概念?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1996年中國人均GDP是7157.23元,換句話說,購買一臺聯想天蝎1+1臺式電腦,需要兩個人一年的產出——注意,是兩個人的產出,而不是兩個人一年的收入。如果按照收入計算,估計需要3-4個人。或者說,購買一臺品牌電腦需要一個三口之家一年的收入。 在這種情況下,打字是一個專業活,而打字員也是一個職業,就像今天的出租車司機一樣。不過隨著電腦價格走低,在絕大多數機構人手擁有一臺電腦幾乎是標配,除了極少數單位會設有打字員這個崗位外,打字員作為一個職業已經在社會上消失。凡是會拼音、會寫字的都能夠打字了,而手機的普及更是讓文字輸入成為非文盲都能掌握的基本技能。換句話說,打字員沒有了,但是文字輸入卻成為一項基本技能。 【移動互聯網是出租行業改變的催化劑】 今天出租車和當年的打字機很像,出租車駕駛員則類似于當年的打字員。換句話說,隨著轎車進入家庭,出租車作為一個行業可能會消失,而出租車司機作為一個工種也會消失。或許很多人會對此提出疑問,為什么歐美國家轎車進入家庭已經有五六十年了也沒有讓出租車這個行業消失,而中國轎車進入家庭就會讓這個行業消失? 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移動互聯網的出現。在移動互聯網出現之前,盡管每天在大街上行駛的汽車閑置著很多座位,但是缺乏一種有效的信息將乘客的需求和駕駛員的需求進行匹配。而移動互聯網的出現使其成為可能,就像我此前在一篇短文中所分析的: 車輛作為交通工具,其本質即為交通,是幫助客戶在兩點之間實現物理的移動。所以大多數時間,車輛處于停放狀態——一輛車的閑置時間要大大高于運行時間。但是由于車輛以及司機的相對難以移動,在過往汽車租賃行業,最短的時間為日租。 而專車的出現,則打破了日租的形式,時租能使車輛在完成一個任務之后即奔赴下一任務,充分盤活閑置車輛,提高車輛使用率,降低閑置率。由于提高使用率,對于只用一趟車的人而言,大大降低了價格。 出租車行業也是如此,以往供應最為緊張的上下班高峰期可能價格會最便宜,為什么?因為通過移動互聯網的信息匹配,原先作為閑置資源的自駕族提供了運能;而平時出行時很多人也可以搭乘順風車。 出租車作為一種職業可能會消失,因為駕駛技能已經成為公眾的必備技能,汽車進入家庭,原先只有出租車司機才掌握的基本功——熟悉城市地理位置——在移動互聯網的條件下也可以通過GPS導航而輕而易舉得以解決。 更為重要的是,隨著出租車行業的消失,移動出行的成本會更加低廉,就像那位朋友所說的,“所有的私家車都可以變成出租車,供給極大增多,需求相對不變,怎么想都是價格的急劇下滑,造福社會的大好事(消費者享受到廉價優質服務,有車族順手賺外快,還節能環保)”。 問題是,政府感受到這種變化了嗎?法律準備作出應變的準備了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