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是怎樣建成的》手繪本,來自@羊角君 的年終美圖盛宴!感謝廣州地鐵及各位磚家,為廣大小孩大人及愛好者,用簡單通俗的圖文,揭開了地鐵的奧秘! 1地鐵的誕生 19世紀中葉,英國倫敦街頭交通堵塞嚴重。一位名叫查爾斯.皮爾遜的律師想到火車跑得很快,怎樣讓火車跑進城市呢?一次,查爾斯看到墻角的老鼠洞里,一只老鼠在跑來跑去,他提出一個妙想:讓火車在地下跑起來!1863年,這個“異想天開”得以實現——世界上第一條地鐵在倫敦誕生了!隨后,世界大城市紛紛建造地鐵。這種速度快不堵車、環保又舒適的交通工具,深受大家喜愛。 1.1建設地鐵不容易 那么,地鐵是怎樣建成的呢? 建設地鐵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哦!地鐵是高密度、特大型、綜合性軌道交通運輸系統,涉及40多個技術專業,得花好幾年的時間才能建成哦。 1.2地鐵線網,蜘蛛網一般的地鐵線路 在地鐵建造之前,工程師首先要規劃列車行駛的線路。圖中紫色的地鐵線路像蜘蛛網一樣四通八達,稱為地鐵線網。 地鐵線網規劃是在城市發展戰略、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的基礎上,根據客流預測分析,充分考慮交通與城市發展之間的關系,選擇方便市民出行、能適應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布局。 2 廣州地質構造與勘察 2.1廣州——“地質博物館” 因為地鐵一般是建在地下,所以我們還要充分了解地下世界。圖中的“大蛋糕”就是濃縮版的地質構造示意圖,可以看到地下是由很復雜的巖土構成的。 在3億多年前的古生代,廣州絕大部分地區為淺海,沉積了以碳酸鹽巖為主的巖系,之后中生代沉積了以紅色碎層巖為主的巖系,并伴隨著巖漿巖的侵入,經過多年的地質運動、水網發育,至今已形成了非常復雜的地質——位于華南板塊構造的斷陷盆地內,不同巖土類交錯組合,還有復雜的斷裂帶和地下河。廣州被稱為“地質博物館”名副其實。 2.2工程地質勘察,讓我們有了透視眼 可是我們沒有透視眼,怎樣弄清楚地下的情況呢?這時就要依靠工程地質勘察了。 鉆孔取樣勘探 使用地質鉆機在地表下鉆出深深的孔,然后用空心鉆頭將巖土樣帶出地面進行取樣分析。一般鉆孔間距為幾十米,遇到地下溶洞、孤石等復雜地質,鉆孔間距縮減為幾米。 電法勘探 根據各類巖土電學性質的差異來分析地質情況。 磁法勘探 通過觀測和分析由巖土的磁性差異所引起的磁異常,進行地質研究。 聲波法勘探 通過在兩孔間發射聲波,然后根據不同巖土分界面上反射回來的聲波進行地質分析。 3 地鐵車站的確定 列車行駛的路線確定了,那地鐵車站又要建在哪里呢? 依據城市規劃,地鐵車站一般會選擇建在住宅區、商業區等主要客流集散點,方便市民出行。同時考慮土地利用、與其它交通方式換乘便捷、周邊環境條件等因素。 4明挖法施工 4.1安全又經濟的明挖法施工 正式開工前,要準備一塊滿足施工需求的場地。地鐵車站一般是從地面自上而下進行開挖,這就是安全又經濟的明挖法施工。 開挖前,需要處理影響施工的建筑、綠化和管線等,還要增加臨時道路,以減少建設地鐵時對交通出行的影響。 A綠化遷移 施工范圍內的綠色植物,需要進行遷移,在施工完成后進行恢復。 B交通疏解 為保障交通順暢,原道路進行拓寬或改道,形成新的道路,以保障車輛和行人正常通行。施工完成后再進行道路恢復。 C房屋拆遷 為了保障施工和周邊安全,在工程施工影響范圍內的建筑,需要保護或拆遷。 D管線遷改 城市地下埋藏了錯綜復雜的管線,如電力、通信、燃氣、自來水管道等,在施工前需要進行保護或遷改。 4.2開始建造地鐵車站的“外殼” 有了施工場地后,我們開來了很多機器,準備施工啦!首先,我們來建造地鐵車站的“外殼”,例如地下連續墻,保護基坑與周邊安全。 ①成槽 使用成槽設備在基坑的周邊形成一段段深槽。 ②吊裝鋼筋籠 把一根根鋼筋綁扎成與深槽形狀吻合的鋼筋籠,再通過起重機將它吊進深槽中。 ③灌注混凝土 在吊裝了鋼筋籠的槽內,灌注混凝土,筑成一段鋼筋混凝土墻。 ④形成封閉的地下連續墻 將每一塊鋼筋混凝土墻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將基坑圍住的保護墻,防止基坑坍塌,保護周邊安全 4.3在深坑里面建造地鐵車站 在連續墻完成后,便開始一邊開挖一邊支撐,形成一個巨大的方形深坑。我們就是在這個深坑里面建造地鐵車站。 ⑤基坑開挖 在保護墻圍合的空間內進行土方開挖,基坑形狀像一個大大的長方形盒子。 ⑥搭建支撐梁 每挖到一定深度,就要在地下連續墻兩側之間架設支撐梁,保護基坑安全。 ⑦基坑底部防水施工 在基坑底部鋪設防水卷材。 ⑧綁扎鋼筋網 綁扎車站主體結構的鋼筋網。 4.4地鐵車站雛形漸漸成型 在搭好的鋼筋網上灌注混凝土,這時地鐵車站的雛形漸漸成型了。 ⑨灌注混凝土 往安裝好模板的鋼筋網灌注混凝土,依次建造底板、側墻、中板和頂板。 4.5恢復管線和道路 ![]() 車站主體建成后,就可以恢復管線和道路了。 5 鋪蓋法與礦山法施工 5.1鋪蓋法施工 ![]() 在交通疏解困難的道路上,為減少對交通的影響,有時會在地面上鋪一個大蓋板,作為臨時路面供車輛通行,底下進行施工,這就是鋪蓋法施工。 先在道路底下建造中立柱及圍護結構,在其上方搭建支撐梁,然后在支撐梁上鋪上蓋板,供車輛通行,在蓋板下方進行施工。鋪蓋法一定程度兼顧了行車與施工,但會增加施工的難度。 5.2礦山法暗挖施工 如果施工的場地周圍有很多密集的樓房和道路,那該怎么辦呢?在地址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采取礦山法暗挖施工。 建一個小小的施工豎井,施工人員從豎井下去,像“土拔鼠”一樣在地下建造車站或隧道。 5.3礦山法暗挖施工,按順序一小塊一小塊地挖 ![]() 礦山法暗挖施工時,要按順序一小塊一小塊地挖,慢慢地挖出一個地下空間來。 當遇到富含地下水的地層,無法保證支撐隧道壁的穩定時,可選擇冷凍法施工。利用人工制冷技術使地層凍結,增加其強度和穩定性后,在進行施工。 一些地鐵車站、通道、區間就是通過礦山法暗挖施工來完成的。 6“鋼鐵蚯蚓”盾構機 6.1地鐵隧道大部分用盾構法施工修建 ![]() 說完車站后,我們就開始講隧道啦!這里要用到一種非常特殊的機器,它的名字叫盾構機。地鐵隧道大部分都是用這樣的盾構法施工來修建的。 ①工人在管片廠將一片片盾構管片預制好,再運送到施工現場。 ②通過龍門吊,將管片吊入盾構始發井。 ③盾構管片搬運車將管片運送進隧道。 ④盾構機對管片進行拼裝,形成隧道。 6.2盾構機就像一條“鋼鐵蚯蚓” ![]() 盾構機就像一條“鋼鐵蚯蚓”,它經過的地方,一條長長的隧道就建成了。 A控制室 控制盾構機推力、速度、方向等掘進參數的操作室。 B螺旋排土器 螺旋排土器將刀盤切削下來的泥土和石塊運送到皮帶傳送機,最后再由渣土車運出隧道。 C管片組裝機 管片組裝機將盾構管片依次進行拼裝,一般6片管片組成一圈隧道,管片的寬度常為1.5米。 6.3“鋼鐵蚯蚓”在漆黑的地下前進不迷路 ![]() 盾構機在漆黑的地下掘進會迷路嗎? 當然不會,先進的盾構機安裝了高精度的測量系統,能夠動態顯示當前位置相對于隧道設計軸線的位置偏差,操作人員可及時調整掘進狀態,使盾構機沿著正確的方向掘進。 盾構機是只能前進不能后退的,它會挖到下一個地鐵站或豎井,完成任務后吊出地面。 7消滅“攔路虎” -- 孤石和溶洞 7.1隧道一般是兩邊高中間低,這樣有利于節能 出站的列車由于下坡而很快地提高速度,進站的列車借助于上坡來降低速度,這種建造方法在運營時更加節能降耗。 風亭:地鐵車站與隧道需要進行通風,風亭就是地鐵與地面的換風口,一直保持通風狀態,風亭排出的氣體是無害的。 防淹門:當地鐵隧道穿越江河或湖泊時,萬一遇到了水倒灌進隧道的險情,這時防淹門將緊急關閉,保護地鐵安全。 排水泵:收集隧道內的積水,排至市政管網。 7.2“攔路虎” -- 孤石 ![]() 盾構機在地下挖掘時,經常會冒出一些“攔路虎”。像孤石這種又大又硬的石頭,盾構機的“牙齒”啃不動它,這時就要把它挖掉或炸碎。 ①施工人員從地面往下鉆孔,一直鉆到孤石處。 ②填進炸藥,將孤石炸碎。 7.3“怪獸大嘴” -- 地下溶洞 ![]() 還有更危險的情況,就是遇到地下溶洞。溶洞就像“怪獸大嘴”,如果不妥善處理,盾構機會跌入溶洞,造成嚴重的事故。 ①施工人員鉆一條直達溶洞的孔。 ②在孔中灌注水泥漿,將溶洞填滿,盾構機才能通過。 8怎樣江底挖掘和保護地面建筑? 8.1其他障礙 ![]() 除了孤石和溶洞,地下還有各種各樣的障礙。 上軟下硬地層:當遇到上面軟弱、下面堅硬的地層時,由于受力不均,易造成刀盤損壞及地面塌方,需要謹慎推進或提前處理。 花崗巖殘積土:這種地層遇水則變泥漿,可能帶來地表沉降,甚至塌方的風險,需提前進行降水處理。 煤層瓦斯:遇到地下煤層瓦斯,需小心檢測,有毒氣的話,須排出后方可施工。 8.2大江邊江底挖掘危及重重 ![]() 盾構機穿過重重地質挑戰,來到了大江邊。在江底挖掘時風險很大,盾構機需小心翼翼地挖掘前行。 在江底,經常會遇到上軟下硬地層、砂層、淤泥層和承壓水等阻撓。盾構機掘進時需要做好監測,謹慎控制。盾構機一旦在江底出現故障,檢修異常困難,風險巨大。 8.3保護地面建筑同樣重要 ![]() 盾構施工時,除了要解決地下的難題,也要保護地面上的建筑,如房屋、高架橋、鐵路等。 盾構下穿高鐵:盾構機在穿越高鐵時要求很高,為防止地面沉降而影響線路運輸,需對隧道上方地層進行加固。 樁基托換:地鐵隧道需要穿過房屋或高架的樁基時,要為建筑物建造新的樁基。然后處理擋住盾構路線的樁基,新的樁基形成新的受力體系,不影響建筑物的安全。 ①在鐵路的兩旁分別建造兩個豎井。 ②在計劃建造的隧道上方,利用豎井對土體進行預加固。 ③盾構機穿過豎井和土體,完成下穿高鐵的施工。 9沉管法與高架法施工 9.1地鐵隧道與市政道路合建過江,用“沉管法” ![]() 當地鐵隧道與市政道路合建過江時,聰明的工程師想出了另外一種工法——“沉管法”。將岸上預制好的一節節隧道管段沉到江底進行拼裝,形成隧道。 ①先在船臺上或干塢中制作隧道管段,管段兩端用臨時封堵門密封。 ②將隧道管段拖運到隧道設計位置——基槽上方。 ③往管段中加載,使其沉到基槽內,并用水力壓接法將相鄰管段連接,然后拆除封堵門,使各節管段連通成為整體的隧道。 9.2地鐵跑著跑著,咦,突然就到地面高處了 ![]() 有時候,地鐵跑著跑著,咦,突然就到地面高處了!這里采用了高架法施工。 由架橋機將預制好的一段段梁片依次進行拼接,形成高架橋。 10地鐵建設的三個關鍵節點 10.1隧道、軌通、電通是地鐵建設的三個關鍵節點 ![]() 隧道完工后,要鋪設軌道、電纜、通信等設施。 隧道、軌通、電通是地鐵建設的三個關鍵節點。 10.2基礎設施都建完啦,大家是不是就可以去坐地鐵了呢? ![]() 還不行,我們還要裝修車站、安裝機電設備、系統聯調、驗收和試運行。 機電設備是各種機械和電氣設備的總稱,為列車正常安全運行和乘客便利舒適搭乘地鐵提供綜合保障。 10.3列車的家 -- 車輛段 ![]() 列車不能一直跑。它也是需要休息和養護的。我們要給它們建一個“家”——車輛段。 車輛段是對地鐵車輛進行運營管理、停放、維修及保養的場所。 那地鐵是如何做到安全、準點、快捷、舒適地運行呢?因為它有一個聰明的“大腦”——地鐵控制指揮中心。 控制指揮中心是對全線列車運行、電力供應、車站設備運行、防火報警、環境監控、票務管理及乘客服務等,全程進行調度、指揮和監控的“中樞”。 11 持續做好地鐵保護 ![]() 從開始建造一直到開通之后,我們還要持續不斷地進行地鐵保護工作,防止其它工程建設影響地鐵。 地鐵保護范圍 保護區內施工不得影響地鐵各個系統安全正常運營,范圍包括: 1.地下車站與隧道結構外邊線外側50m內; 2.地面和高架車站以及線路軌道結構外邊線外側30m內; 3.出入口、風亭、變電站等附屬建、構筑物結構外邊線外側10m內; 4.軌道交通過江隧道結構外邊線100m內。 ![]() 漫長而艱辛的施工過程結束了,第一輛地鐵列車呼嘯出發。與朋友們一起坐地鐵時,可別忘了向他們介紹地鐵是怎樣建成的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