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 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 功效助記:廣東的夏天一半都是在降雨,出門的時候晴空萬里,沒有帶傘,走到半路突然蓬勃大雨,讓人防不勝防,結果被淋的一身濕透。 夏雨降,小姐濕 夏——半夏 降——降逆止嘔 濕——燥濕化痰 小姐——消,結——消痞散結 【來源】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的塊莖。東北、華北及長江流域各省區均產,以四川、浙江產者量大質佳。夏秋兩季均可采挖,洗凈泥土除去外皮及須根,浸入2%的明礬水中,漂半小時撈起,曬干或烘干,即得生半夏。 【炮制】 清半夏 取半夏大小分開,先淘洗干凈,然后置缸內加清水浸漂7-1O日,每日換水2-3次。如起白沫,每100公斤半夏加白礬粉2公斤,泡1日再換水,漂至規定天數,取出置鍋內,加入白礬(半夏100公斤,用白礬12.5公斤)與水共煮,先武火后文火,不斷攪拌,約2-3小時,至內無白心、口嘗稍有麻辣感為度,撈出晾至六成干,切成薄片,晾干。 姜半夏 取半夏,按清半夏法浸泡。另取生姜切片煎湯,加入白礬(半夏100公斤,用生姜25公斤,白礬12.5公斤),再與半夏共煮至內無白心,取出晾至半干,切成薄片,晾干。 法半夏 取半夏,按清半夏法浸泡,取出稍晾。另取甘草片煎湯,再將生石灰塊投入湯中(半夏100公斤,用甘草16公斤,生石灰塊20公斤)攪拌,略經沉淀,濾取上清液,將半夏投入其中,浸泡約4-5日,每日攪拌1-3次,至藥材顏色變黃、內無白心、嘗之微有麻辣感為度,撈出沖洗干凈,陰干,用時搗碎。 【處方名】制半夏法半夏姜半夏生半夏。 【性味歸經】辛,溫;有毒。歸脾、胃、肺經。 【功效】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 【應用】 用于濕痰冷飲,咳嗽氣逆,風痰眩暈,痰厥頭痛,惡心嘔吐,胸脘痞悶,梅核氣,癭瘤淡核等癥。生用外治癰腫痰核。【用法用量】煎服3-10克。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嘔。;外用以生半夏適量,研末用酒調敷患處。 【注意】陰虛燥咳、出血癥不宜用,孕婦慎用;反烏頭、附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