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編:張宇 日期:2015-3-27
實拍槍決日本戰犯全過程1937年12月13日《東京日日新聞》特約通訊載:“日軍少尉向井敏明及野田毅二人,在若干日前開始一種競賽,相約在進南京城以前,必然殺敵100。而當12月10日進攻紫金山之際,兩人殺人紀錄居然已達105及106人。12月10日中午,兩人各執滿是缺口之刀,相聚一處。野田謂:'嗨,我已殺了105人了!你殺了多少?’向井謂:'我已殺了106人了!’兩人相互哈哈大笑,向井多贏了一個人,但不知道誰先殺到第100人。兩人乃復相約,將此賽目標擴展至150人。彼等乃于昨日開始,以期達此殺敵150人之目標。”《東京日日新聞》這篇充滿殺人血腥味的報道的標題是“百人斬大接戰”、“勇壯!向井、野田兩少尉”,并刊出兩人持刀而立的照片,其冷酷、殘忍的形象已成為日本侵略者的標志,如夢魘般地深植中國人的腦海,揮之不去。 ![]() 1947年12月18日,日本戰犯向井敏明,野田巖和田中軍吉(由左向右)在南京接受公審。
![]() 1948年1月28日,向井敏明,野田巖和田中軍吉被判死刑圖為2人手持遺書.田中要求吸煙,法庭容許所請。
![]() 向井敏明、野田毅的名字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他們就是在南京大屠殺期間進行殺人比賽的日本大兵。另一個令人發指的名字是田中軍吉,他是谷壽夫部隊的大衛中隊長,連殺中國軍民300多人。他們均被引渡至中國。圖為1948年1月28日三人被押往雨花臺刑場行途中。 ![]() 南京軍事法庭外裝有廣播器。高音喇叭下,擠滿了前來聽公審實況的群眾。在審理過程中,田中軍吉、向井敏明一再抵賴進行殺人比賽的事實。這是1948年1月28日,日軍戰犯田中軍吉、向井敏明、野田毅等待處決,這是3人在行刑前獲準抽最后一支煙。 ![]() ![]() ![]() 1948年1月28日,田中軍吉、向井敏明、野田毅三人在南京雨花臺刑場被執行槍決,這是三人倒地之后的情景。此時距離南京大屠殺已經11年時間。 ![]() 1947年3月11日,處決日本戰犯松本潔。
![]() ![]() 1947年3月27日,處決日本戰犯華南最高指揮官田中久一。 南京大屠殺的主犯谷壽夫伏法 谷壽夫被槍斃!! ![]() ![]() 南京軍事法庭1946年6月開庭審判,判處南京大屠殺戰犯谷壽夫、酒井隆、田中軍吉、向井敏明、野田巖等戰犯死刑,他們都是在南京雨花臺刑場被執行死刑。圖為1947年3月10日,南京軍事法庭在南京黃浦路口的勵志社大禮堂第三次對原日軍第六團長谷壽夫開庭。 ![]() 1947年4月26日上午,谷壽夫最后一次受審。檢察官交給他3封家書,給予紙筆,讓其復信。谷壽夫回完信后,寫下了給妻子的最后遺言:“身葬異域,魂返清鄉。”圖為1947年4月26日,谷壽夫在臨刑前寫家書。 ![]() 行刑前,谷壽夫剪下自己十個指頭的指甲和三束頭發,裝在用白手帕做成的小袋子里,并寫下絕命詩:“櫻花開時我喪命,痛留妻室哭夫君。愿獻此身化淤泥,中國不再恨日本。”之后,谷壽夫被押往南京雨花臺刑場,很多人前來圍觀。谷壽夫一槍斃命。圖為谷壽夫被押往刑場途中。 1937年12月13日,谷壽夫率部攻入南京市,當時,逃難的南京市民擁擠在主要街道上,谷壽夫命屬下官兵對無辜百姓狂擲手榴彈,用機槍掃射,數以萬計南京市民被殺。谷壽天因此獲得嘉獎。 1937年底及1938年初的南京,遭到曠古未有的浩劫。谷壽夫所率領的侵華日軍第六師團是最早攻陷南京城的侵略者,谷壽夫師團駐扎的包括雨花臺在內的中華門外一帶,是當時日軍殺人最多暴行最慘的地區之一。 1946年8月谷壽夫被武裝押到南京后,南京國民政府第一綏靖區司令部軍事法庭偵察室立即對他進行了詢問。谷壽夫對南京大***的情況避而不談。他傲慢地說:“什么叫‘南京大***’?我不知道!打仗嘛,死人是無所謂的,日本人也死了不少啊!” 預審軍法官當即對谷壽夫的謬論提出反駁,并對他的傲慢態度予以嚴厲警告。1946年10月19日,軍事法院第二次對谷壽夫進行偵詢。谷壽夫仍然否認在南京進行大***的事實。1947年2月6日至8日,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對谷壽夫進行為期三天的公開審判。公訴人陳光虞宣讀了長達兩個小時的起訴書,歷陳谷壽夫在南京大***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宣讀過程中,庭內外旁聽者大多痛哭失聲,公訴人讀完起訴書時,亦已淚流滿面。法庭還當庭放映了南京大***時日軍自己拍攝的新街口***現場的紀錄片,以及美國駐華使館新聞處實地拍攝的記錄有谷壽夫部隊暴行的影片;并出示了被谷壽夫師團殺害的中國民眾的遺骨。面對鐵一般的事實,谷壽夫只好承認了縱容和唆使部隊***南京平民和俘虜的犯罪事實。 4月26日上午11時,谷壽夫被從國防部法庭看守所提出,押赴雨花臺刑場。囚車抵達刑場時,谷壽夫已經嚇癱了,連站都站不穩。行刑憲兵將他架下囚車,面對中華門方向跪下。正義的槍聲響了,谷壽夫倒在血泊中。 谷壽夫已經嚇癱了,連站都站不穩。行刑憲兵將他架下囚車,面對中華門方向跪下 ![]() 正義的槍聲響了,谷壽夫倒在血泊中。 “血債要用血來還!”“偉大祖國萬歲!”的口號聲,好像一陣陣滾動的雷聲,又像是雷雨和暴風雨期間大海的怒吼聲,此起彼伏,驚天動地! 愿身死在南京城內外的無主孤魂請您們安息吧! ![]() ![]() 日本投降后,中國在一些主要城市設立軍事法庭,對2357名日本乙、丙級戰犯進行審判。審判的結果是149名戰犯被處以死刑,145名戰犯執行死刑。圖為1947年6月11日,南京雨花臺刑場,日軍戰犯松本潔伏刑時,行刑士兵向其頭部開槍的場景。 ![]() 1946年2月15日,中國政府正式成立國防部審判戰犯軍事法庭,任命石美瑜為庭長。圖為1946年12月31日,南京雨花臺刑場,日軍戰犯鶴丸光吉被槍決的瞬間。鶴丸光吉為較早遭到槍決的日軍戰犯,罪名為虐殺無辜的平民百姓。 ![]() 上海軍事法庭1946年4月開庭審判,共審判日本戰犯116人,其中判處死刑14人。圖為1947年6月17日,在上海軍事法庭被判死刑的侵華日軍江陰憲兵隊軍曹下田次郎和常熟憲兵隊隊長米村春喜,在游街示眾后被押赴刑場。 ![]() 日本戰犯在臨刑前的心理活動我們不得而知,據當年報道南京審判的《中央日報》記者容又銘回憶,谷壽夫臨刑前面色死灰,雙手顫抖。圖為1946年12月31日,日本戰犯鶴丸吉光在被押至南京雨花臺行刑前整理衣物,請求中方代轉家人。 ![]() 在審判戰犯的過程中,很多戰犯矢口否認自己的罪行。法庭就發動百姓檢舉戰犯的行為,同時,用各種方式搜集戰犯犯罪證據。圖為1947年1月28日,南京中華門外,南京戰犯法庭主審官石美瑜指揮收集大屠殺受害人的遺骸。中華門外是日軍屠殺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 除了2000多名戰犯,戰后全國各地還有105萬日軍戰俘。當日本天皇“玉音放送”宣布投降時,中國戰場還有部分日軍繼負隅頑抗。這是1945年12月,日軍戰俘在集中營里百無聊賴,他們的軍裝和水壺掛在頭上。 ![]() 日軍繳械后,生活上實行自治,日俘配戴著臂章,能夠自由地上街購物。日俘每天糧食定量是17兩米、8兩面、16兩菜。日俘患病后,輕者在營房里休息,重者則可住進傷病收容所。圖為1945年12月,日本戰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