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義概況: 八一南昌起義常簡稱南昌起義或者八一起義,國民黨稱南昌暴動、南昌兵變。它指的是1927年8月1日,中國江西南昌,由中國共產黨勢力的軍隊針對中國國民黨的反共政策而發起的武裝反抗事件。 南昌起義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共聯合國民黨左派,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由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譚平山領導。賀龍在事件后加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當中還有第20軍的蘇聯軍事顧問庫馬寧。 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根據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6月30日的建議,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從此,8月1日成為中國工農紅軍和后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 1、背景: (1)大革命失敗以后,國民黨反動派對革命人民進行了極端殘酷的鎮壓,中國革命進入低潮。 (2)為挽救革命和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我黨決定在南昌發動起義。 (3)選擇南昌作為起義的地點是由當時南昌敵我力量對比決定的。 2、經過: (1)時間:1927年8月1日 (2)領導人:周恩來、賀龍等 (3)軍隊:國民革命軍 (4)過程:南昌起義→南下廣東→分兵作戰(湘南和海陸豐) (5)結果: (1)直接:占領南昌城 (2)最終:南下途中遭到敵人封堵,損失嚴重;一部分由朱德、陳毅率領,轉戰湘南,堅持斗爭;另一部分進入海陸豐,與當地農民軍會合。 3、意義: (1)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 (2)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始。 4、教訓: (1)奪取城市和鞏固中心城市的革命道路不符合中國民主革命的實際情況,所以不能成功。 (2)革命武裝力量沒有同中國人數最多受壓迫最深的農民、同農民對于土地的需求結合起來。 小練習: 仔細觀察下列圖片,如果用一個主題概括圖中事件的教訓,最突出的應該是 A.必須盡快解決農民土地問題 B.必須掌握革命的領導權 C.必須走適合國情的革命道路 D.必須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