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4-23 當年上海有一個沈京似,是個叼嘴的大吃家。把祖輩留下的家業吃得精光,賣房子賣地也要吃。一般南北名廚到上海打天下,別人都可以不見,但沈先生卻是一定要會一會的。沈先生當然不是有吃就到場的人,一般他要看請的什么人,誰燒的菜,嘴叼得怕人。他是潛身研究“吃”的一代滬上美食家,在社會上頗具聲望。 后來沈先生窮下來了。什么也不會,就會吃。上海剛解放時,沈先生出去登記找工作,軍管會問他:“你有什么特長?會干什么?”他說:“我會吃”。“誰不會吃?”軍管會一幫工作人員聽了肚皮都笑破了。只好將這個事反映給陳毅市長。匯報說,有一個怪人光會吃,看給安排個什么工作合適。陳毅市長聽過介紹,笑哈哈地對工作人員說:“哦,那算得好漢子。吃了一輩子,散盡家財去吃,美食家也不容易啊!讓他到國際飯店工作吧。就專門做菜的品嘗工作”后來上海國際飯店的菜一直質量很高,與他這張叼嘴的貢獻是分不開的。當時給他開出的工資是兩百元左右,相當于專家教授。 沈先生的烹飪研究具有很高的藝術鑒賞水平。六十年代由他主持編輯了《菜譜集錦》一書,廣泛應用于上海和全國各地大賓館,為我國餐飲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成為烹調界公認的權威。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的一生不需要很多,只要能把一件事做精致就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可嘆世上不知多少自以為聰明的人,一生都沒有像沈先生那樣做好一件事。因此,也就難以成就輝煌的事業,創造出有價值的精彩人生。(文/閱讀時間網作者·李蘇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