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認識高血壓 (一)高血壓的危害:高血壓病患者由于動脈壓持續性升高,引發全身小動脈硬化,從而影響組織器官的血液供應,造成各種嚴重的后果,成為高血壓病的并發癥。在高血壓的各種并發癥中,以心、腦、腎的損害最為顯著。中風、腎動脈硬化和尿毒癥、高血壓性心臟病、冠心病等已成為威脅高血壓人群生命的高危并發癥。 (二)高血壓與膳食營養因素的關系: 1、鈉。人群調查發現,隨著食鹽攝入量的增加可引起血壓升高;鈉攝入量每降低100mmol/日,高血壓者的收縮壓下降5.8mmHg,舒張壓下降2.5mmHg;血壓正常者的收縮壓下降2.3mmHg,舒張壓下降1.4mmHg。 50歲以上的人及家族性高血壓者對鹽敏感性較正常人高。過多攝入食鹽還可改變血壓晝高夜低的規律,是老年高血壓發生腦卒中的危險因素。 2、肥胖。成年人體重增加是導致高血壓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隨著體重的增加,出現高血壓的趨勢也增加,尤以20-40歲開始增加體重者危險性最大。 3、酒精。過量飲酒與高血壓升高有密切關系。 4、鉀。低鉀飲食是血壓升高的因素之一,如同時習慣高鹽飲食對血壓的影響更大。 5、鈣。鈣攝入量低可以增強高鹽膳食對血壓的升高作用。 6、鎂。膳食鎂與血壓呈負相關。素食者通常攝入的鎂和膳食纖維含量高,其血壓比非素食者傾向低。 7、脂類。脂肪攝入過多可引起肥胖,過多脂肪可引起血脂異常和動脈粥樣硬化,相繼引起高血壓。 8、膳食纖維。膳食纖維能減少脂肪吸收,減輕體重,間接輔助降壓。 二、高血壓的日常調養 高血壓的日常調養法則可概括為以下32字: 飲食調理方面:平衡膳食、食物多樣、低鹽低脂、補鉀排鈉 生活習慣方面:規律作息、保持愉悅、戒煙少酒、適量運動 (一)藥物治療:每日按時服藥、堅持長期服藥,能夠將血壓控制在一個比較穩定的范圍內,血壓穩定可明顯降低高血壓并發癥的發生率。 (二)生活干預: 1、習慣調理: (1)飲食習慣: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吃飯要細嚼慢咽、少吃或不吃零食,如巧克力、炸薯片、甜點等。 (2)生活習慣: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減重(或保持正常體重),不熬夜,不吸煙, (3)心理因素:保持愉悅的心情,避免生氣、激動等不良情緒的產生。 2、飲食調理: (1)減少鈉鹽的攝入,少吃或不吃腌制品,食用鹽可選購鉀鹽或低鈉鹽代替日常食用的普通鈉鹽。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健康人每日攝取鹽量不宜超過6克。高血壓患者應酌減。 每100克高鹽食物折合成食鹽量 腌芥菜頭 19克 醬蘿卜 18克 醬 油 15克 榨 菜 11克 黃 醬 9克 腌雪里蕻 8.5克 香腸、火腿 4克 (2)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攝入,減少飽和脂肪酸以及總脂肪的攝入。水果和蔬菜當中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以及膳食纖維,是預防及治療心血管疾病必不可少的條件。尤其應適當增加富含鉀和鈣的食物,每天應食用不少于500g蔬菜和200g水果,最好每天食用250ml奶。肥肉中的飽和脂肪酸含量非常豐富,應避免食用。日常飲食應以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代替動物性油脂。另外,魚類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也較為豐富,可適當多吃。 (3)日常飲食著重補“鉀”排“鈉”。鉀有利于人體內鈉的排泄,因此,多吃富含鉀的食物可降低血壓,預防心血管疾病。 (4)限制飲酒。過量飲酒會增加患高血壓腦卒中的危險,而且飲酒可降低降壓藥物的療效。 ◆推薦降壓菜品: ① 涼拌青椒絲:將青椒、洋蔥、芹菜莖、熏豆干切成細絲,再加入適當調味品調拌即可。該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尤適宜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病人食用。 ② 涼拌金針菇:將金針菇擇洗干凈后在熱水中燙熟,芹菜切成菱形薄片,一起涼拌食用。該菜清淡可口,營養豐富,尤適宜食欲欠佳,肥胖和高血壓、高血脂患者食用。 ③ 黑木耳大棗湯:將黑木耳、紅棗洗凈,豬里脊肉洗凈切成小塊,一起放入壓力鍋內,加入蔥、姜、花椒、鹽、雞精和香油,蓋上鍋蓋,高火12分鐘即可食用。該湯尤適宜貧血、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人食用。 ④ 黃豆燉海帶:將干海帶泡開、切絲,黃豆泡發,與豬瘦肉同燉。加入適量大料、蔥、姜、料酒、精鹽調味。該菜對高血壓、肥胖、高血脂、高血糖患者均有益處。 ⑤ 水果沙拉:將梨、獼猴桃、西瓜塊放入容器內,加入適量低脂色拉醬拌勻即可。該水果沙拉尤適宜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體重的人食用。 ◆推薦降壓食療方: ① 香蕉皮或果柄或根60克,煎水代茶飲,治高血壓。 ② 大棗10枚,洋蔥30克,芹菜根20克,糯米適量,煮粥常食。 ③ 嫩柿葉以開水泡,代茶飲,能軟化血管、降低血壓、防止動脈硬化、并有清熱健胃、助消化的作用,對高血壓、冠心病有一定的療效。由于嫩柿葉有利尿作用,所以柿葉茶還可以用來解酒。 ④芹菜葉榨汁,每晚服用300ml,連服半個月,可使血壓顯著降低。 3、堅持體育鍛煉,定期進行健康檢查。體育運動既能愉快情緒,調節神經,松弛肌肉,擴張血管,又能減肥,減少膽固醇阻塞血管,還能使體內產生具有擴張血管的三磷酸腺苷和組織胺等生化物質。這些,都能促進血壓下降。 ◆適合高血壓患者的幾種體育運動是: ① 散步:到戶外空氣新鮮的地方去散步,有利于防治高血壓,是簡單、易行和有效的運動方法。進行較長時間的步行后,舒張壓可明顯下降,癥狀也可隨之改善。散步可在早晨、黃昏或臨睡前進行,時間一般為15~50分鐘,每天1~2次,速度可按每人身體狀況而定。 ② 慢跑或長跑:適用于輕癥患者。患者慢跑時的最高心率每分鐘可達120~140次,血壓略有上升,但運動終止后血壓及心率會回落。跑步時間可由少逐漸增多,以15~30分鐘為宜。患有冠心病則不宜長跑,以免發生意外。在室內,借助跑步機鍛煉也是不錯的選擇。 ③ 太極拳:太極拳動作柔和,能使全身肌肉和血管放松;有助于消除精神緊張因素對人體的刺激;有助于改善高血壓患者動作的平衡性和協調性。 ◆高血壓患者運動注意事項 體育鍛煉時間不宜太長,以半小時為適。運動項目宜“靜”不宜“動”(劇烈運動)。若有嚴重的心律不齊、心跳過速、腦血管痙攣(如暈眩、頭痛、惡心、嘔吐等)或心絞痛等現象時,則不宜進行體育療法。即使患中低程度高血壓的患者,不論進行何種程度體育鍛煉,也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并應記住以下幾點: ① 不要做過分低頭、彎腰的動作; ② 不要做大幅度的快速動作;在運動中若出現任何不適,均應停止運功; ③ 不要輕易停止藥物治療,運動治療只是原發性高血壓的輔助方法。 ④ 運動訓練的降壓效果具有可逆性。如果停止鍛煉,訓練效果可能在兩周內完全消失。因此,運動鍛煉必須持之以恒,這樣才能達到滿意的效果 ◆高血壓病的保健運動操 只要堅持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鐘,并配合藥物治療,可獲良好效果。 ① 按摩頭面:兩手擦熱,擦面數次,然后自額前兩側顳部向后至枕部,再沿頸部向下分按兩肩轉至額前,再向下按摩至胸部,反復按摩20次左右。 ② 甩手:自然站立,兩臂前后自然放松搖動100~200次。 ③ 按摩肚臍:用雙手掌心交替輕摩肚臍,因肚臍上下有神闕、關元、氣海、丹田、中脘等穴位,輕摩有降壓作用和輔助治療中風。 ④ 伸展四肢:兩腳和兩手伸屈運動(目的是通過伸屈四肢活動,使存留四肢過多的血液迅速回流心臟,供給心腦系統足夠的氧與血,可防急慢性心、腦血管疾病,并可增強四肢大小關節的靈活性),然后兩腿慢慢下蹲成全蹲,兩臂上提,反復做5~10次。 ⑤ 平舉運動:兩腳自然開立,左臂前舉,右臂側舉,然后左臂經下向外繞環至前舉,右臂經下向內繞環至側舉,右臂和左臂重復上述動作,連做5~10次。 ⑥ 捶背:兩腳自然開立,兩手半握拳由下向上,同時捶擊腰背部,手法輕柔、不可用力過大,兩拳再由上到下捶擊10次。 ⑦ 拍打胸部:兩腳自然開立,上肢右轉,同時帶動兩臂彎肘,右掌心在心前區拍打,左手背在后心區拍打,拍打10~15次。 ⑧ 蹬摩腳心:仰臥以雙足跟交替蹬摩腳心,使腳心感到溫熱。因腳心有涌泉穴,被稱之為“第二心臟”。蹬摩腳心后可使全身血液循環,有活經絡,舒體腿強身、疏通經絡等功效。 (尐靈兒) 降壓7原則 防治高血壓,就要“管住嘴”。科學的飲食習慣,應以低鈉、低脂,補充適量優質蛋白、鈣、鉀,多吃蔬菜、水果,戒煙戒酒為原則。 1.控制能量攝入。清淡飲食,多吃粗糧、雜糧。提倡吃復合糖類如淀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適當增加海產品攝入,如海帶、紫菜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每天新鮮蔬菜不少于400克,水果100—200克。 2.限制脂肪攝入,總脂肪熱量小于總熱量的30%。少吃豬油、油膩食品,可選用植物油,可多吃海魚。 3.適量攝入蛋白質。每日蛋白質的量為1克/每公斤體重為宜。蛋白質占總熱量15%左右。每周吃2—3次魚,可改善血管的彈性和通透性,增加尿鈉排出,從而降低血壓。若有高血壓合并腎功能不全,應限制蛋白質攝入。 4.多吃鉀、鈣豐富而含鈉低的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帶、萵筍等。含鈣高的食品有牛奶、酸奶、蝦皮等。少喝肉湯,因為肉湯會促進體內尿酸增加,加重心、肝、腎的負擔。 5.限鹽。每日應逐漸減至5克以下,大約是一個牙膏蓋的含量。臨床試驗表明,高血壓病人每日食鹽量由原來的10.5克降低到4.7—5.8克,可使收縮壓降低4—6毫米汞柱。 6.戒煙、戒酒。煙、酒是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嗜煙、酒有增加高血壓并發心、腦血管病的可能,酒還會降低病人對降壓藥的反應。 7.一日三餐飲食定時定量,不過饑過飽。每天食譜可安排為:主食300—400克,新鮮蔬菜400—500克,水果100克,食油20—25克,牛奶250毫升,高蛋白食物3份(每份指瘦肉50—100克,或雞蛋1個,或豆腐100克,或雞、鴨100克,或魚蝦100克,雞蛋每周4—5個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