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到達黃經285度為小寒。它與大寒、小暑、大暑及處暑一樣,都是表示氣溫冷暖變化的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小寒”的意思是天氣已經很冷。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小寒和大寒期間一般是最冷的時期。“小寒”一過就進入“出門冰上走”的三九天了。

>小寒三候 ------------ 我國古代將小寒分為三候:“一候雁北鄉,二候鵲始巢,三候雉(zhì)始鴝(qú)”。古人認為大雁這種候鳥是順陰陽而遷移的,此時陽氣已動,所以大雁開始向北遷移;此時北方到處可見到喜鵲,它們感覺到陽氣上升,便開始筑巢;“鴝”為鳴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時因感陽氣生長而開始鳴叫。

>大寒、小寒誰更寒? ------------ 《授時通考》引《三禮義宗》說:“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望文生義,大寒應該冷于小寒。 但也有“小寒勝大寒”的說法。古代的“九九歌”有所謂“冷在三九”、“三九四九河上走”、“三九四九凍死狗”的說法。小寒和大寒到底哪個更冷?其實并沒有一個確切答案。一般來說,北方大寒冷過小寒,南方反之。氣候專家認為,某個地方是大寒冷還是小寒冷,影響的因素很多,要具體進行分析。
>小寒風俗知多少

>>南京吃菜飯 ------------ 小寒這天,老南京一般會煮菜飯吃,菜飯的內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腳黃青菜與咸肉片、香腸片或是板鴨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與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鮮可口。

>>廣州吃糯米飯 ------------ 廣州傳統,小寒早上吃糯米飯,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臘肉和臘腸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蔥白,拌在飯里面吃。

>>天津吃黃芽菜 ------------ 天津地區舊時有小寒吃黃芽菜的習俗。黃芽菜使天津特產,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將白菜割去莖葉,只留菜心,離地二寸左右,以糞肥覆蓋,勿透氣,半月后取食,脆嫩無比,彌補冬日蔬菜的匱乏。
>小寒詩詞欣賞

>>詠廿四氣詩 小寒十二月節(唐·元稹)
小寒連大呂,歡鵲壘新巢。
拾食尋河曲,銜紫繞樹梢。
霜鷹近北首,雊雉隱叢茅。
莫怪嚴凝切,春冬正月交。

>>望梅(無名氏) 小寒時節,正同云暮慘,勁風朝烈。信早梅、偏占陽和,向日暖臨溪,一枝先發。時有香來,望明艷、瑤枝非雪。想玲瓏嫩蕊,綽約橫斜,旖旎清絕。 仙姿更誰并列。有幽香映水,疏影籠月。且大家、留倚闌干,對綠醑飛觥,錦箋吟閱。桃李繁華,奈比此、芬芳俱別。等和羹大用,休把翠條謾折。
>>蠟梅香(宋·喻陟) 曉日初長,正錦里輕陰,小寒天氣。未報春消息,早瘦梅先發,淺苞纖蕊。揾玉勻香,天賦與,風流標致。問隴頭人,音容萬里。待憑誰寄。
一樣曉妝新,倚朱樓凝盼,素英如墜。映月臨風處,度幾聲羌管,愁生鄉思。電轉光陰,須信道、飄零容易。且頻歡賞,柔芳正好,滿簪同醉。

>>駐輿遣人尋訪后山陳德方家(宋·黃庭堅)
------------ 江雨蒙蒙作小寒,雪飄五老發毛斑。 城中咫尺云橫棧,獨立前山望后山。

>小寒諺語 ---------- 小寒大寒,冷成冰團 小寒不寒,清明泥潭 小寒雨蒙蒙,雨水驚蟄凍死秧 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開裂 小寒大寒寒得透,來年春天天暖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