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 元稹 小寒連大呂,歡鵲壘新巢。 拾食尋河曲,銜紫繞樹梢。 霜鷹近北首,雊雉隱叢茅。 莫怪嚴凝切,春冬正月交。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小寒,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 “寒”字下面兩點是冰,對于中國而言,小寒標志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白日隱寒樹,野色籠寒霧,這寒氣其實是陽氣上升,逼迫陰氣所為。此時舊歲近暮,新歲即將登場,寒冷鴻飛疾,蟄伏在自然界的生命活力已經開始醞釀。 年節將至,年味漸濃,人們開始著手采購年貨、寫春聯、剪窗花……全國上下一起為春節做著準備,也是人們最感溫暖的時刻。 初候雁北鄉,小寒二陽之際,雖然是冰天雪地,但是陽氣已動,因此候鳥大雁感陽出現向北飛的跡象。 二候鵲始巢,禽鳥最早得知氣候變化,此時喜鵲已得來年之氣,開始銜草筑巢,準備孕育后代。 三候雉始鴝,羽毛漂亮雉鳥也被稱為“陽鳥”,它們會感陽氣的萌動而雌雄同鳴。 >探 梅< 小寒的時候,天氣正冷,臘梅花卻迎著風雪綻放了,此花的開放,也許是為了給蟄居的人們一個走出來的理由。紅梅含苞待放,挑選有梅花的絕佳風景地,細細賞玩,鼻中有孤雅幽香,神智也會為之清爽振奮。 >南京:吃菜飯<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會煮菜飯吃。菜飯的內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腳黃青菜與咸肉片、香腸片或是板鴨丁搭配,再剁上一些生姜粒與糯米一起煮,香鮮可口。 >廣州:吃糯米飯< 廣州傳統,小寒早上吃糯米飯。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加40%香米,把臘肉和臘腸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蔥白,拌在飯里面吃。 >天津:吃黃芽菜< 據《津門雜記》記載,天津地區舊時有小寒吃黃芽菜的習俗。黃芽菜是天津特產,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將白菜割去莖葉,只留菜心,離地二寸左右,覆蓋勿透氣,半月后取食,脆嫩無比,彌補冬日蔬菜的匱乏。 減甘增苦 小寒因處隆冬,土氣旺,腎氣弱,因此,飲食方面宜減甘增苦,補心助肺,調理腎臟。 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但小寒時切記不可大補。在飲食上可多吃羊肉、牛肉、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葡萄干等,也可結合藥膳進行調補。 禁忌吃什么? 1.少食性寒涼的中藥,如金銀花、薄荷、西洋參等,以免傷脾胃陽氣。 2.切忌各種黏硬,生冷瓜果、冰淇淋、冰凍飲料等。 3.忌各種寒涼食物,如綠豆、綠豆芽、柿子等。 適宜吃什么? 1.日常飲食可選擇高熱量、性偏溫的食物,如芝麻、栗子、牛奶等。 2.這個季節的養生原則是斂藏精氣,固本扶元,以“防寒補腎”為主,進補食物可選擇栗子、大棗、桂圓肉、淮山、蓮子、枸杞等。但體質偏熱、偏實及容易上火者,則注意涼熱的合理搭配。 小寒正處于季冬之月,此時陽氣潛伏。在精神調養方面,應寧神定志,避免情緒過于激動,保持心態樂觀,莫要勞神憂事。 【起居“三防”】 防寒 ——要護頭 “寒性凝滯,寒性收引”。小寒時節,保暖是第一要務,尤其要注意頭部保暖,外出記得帶帽。因為頭部是人體的神經中樞所在,并且頭為諸陽之會,所有的陽經都上達于頭部。 還要在精神上宜靜神少慮、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心態平和。比如可以抽出時間安靜地看看書或是聽聽音樂。 除頭部外,腹部保暖可以減少因寒冷造成的腹痛腹瀉等疾??;膝關節保暖也很重要,不宜為了追求美觀而過多暴露膝關節。腳部保暖除了穿厚實的鞋襪,還可以采用熱水泡腳的方法。 防感冒 ——常伸腰 小寒是風寒感冒多發的時節。除了注意保暖,還要多做肢體伸展運動,振奮陽氣,固表防感。此外,還可在每日洗臉后用雙手摩擦面部致生熱,增強御寒能力。
防燥 ——內服+外用 內服:除了多飲溫水之外,還應適量補充蛋白質及脂肪,如滋補湯品、牛奶、酸奶、各類粥品,將水分“鎖住”。 外部保濕:可以使用加濕器。此外,還可以在暖氣片旁邊放置清水,或將干凈的濕布放在暖氣片上。也可以使用噴壺在你覺得干燥時或每隔2小時左右在屋內噴灑干凈的清水。 【 冬練三九 】 小寒至大寒的這段時間,正值三九,適當的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能夠增強身體御寒能力。 俗話說“冬練三九”,但小寒時節的運動原則是,一要在日出后才開始鍛煉,二是準備運動不可馬虎,應待身體暖和后再脫衣鍛煉。 運動要適度,以養胃氣,莫要練到大汗淋漓。鍛煉后要及時穿衣,避免寒邪侵襲。 懶惰會讓人心情越來越糟糕,當中午或下午有溫暖的陽光和清新干爽的空氣時,不妨多到戶外去散散步,你會感到精神煥發,思路清晰。 小寒將至,氣溫雖冷,人心不寒。年味漸濃,思鄉心切,游子們出門在外不忘給家里報聲平安,提醒家人小寒時節注意保暖,及時補養身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