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從認識皮膚開始 皮膚的結構:由外往里分為:表皮層,真皮層,皮下組織。 (1)表皮層分為: 角質層:主要作用是幫助阻擋外界事物的侵襲和自然水分的流失。正常我們皮膚的水分是保持在70%左右,角質層的含水量一般是在10%-15%為健康的肌膚。同時角質層又是個彌散屏障,是半透膜狀的,就像比較密實的小網子一樣,可以阻擋外界的侵襲,同時又吸收水分,但是根據環境,氣候的影響,水分也會逐漸的流失。 角質層又分為脂質雙分子層和天然保濕因子,他們就像磚和水泥的結構,那一項的缺失都會造成皮膚出現問題,就像我們在蓋房子,磚少了幾塊的地方,時間久了就會往那邊傾斜,不牢固;水泥放的少了,同樣磚和磚之間也沒有那么結實,堅固。我們的皮膚也是一樣的道理。 脂質雙分子層主要包括:40%神經酰胺,25%膽固醇,膽固醇硫酸脂10%,25%脂肪酸。 天然保濕因子主要包括:40%氨基酸,12%吡咯烷酮羧酸,12%乳酸鈉,7%尿素,29%其他。 透明層:只存在于腳,手掌,主要增強耐磨性。 顆粒層:是由1-2層無核細胞構成的薄膜,是肌膚的防御帶。這當中有晶體角質,主要是折射紫外線,使肌膚免受傷害,太熱和堿性大的都會傷害到晶體角質。它的厚度隨角質層的薄厚而變化,角質層薄的基本沒有顆粒層。 棘層:由10層左右的有核細胞構成,使表皮中最后的一層。基底細胞不斷增加形成棘層細胞。棘層當中有棘管,它里面流動著淋巴液,可以把這些輸送給表皮,是表皮的營養供應站。 基底層:是表皮的最下層,由單層的有核細胞構成,具有不斷產生和分裂新細胞的功能。正常表皮基底細胞的分裂至脫落的時間一般在28天左右。分裂到顆粒層的最上層是14天,形成角質層到最后脫落的時間是14天。 (2)真皮:是位于表皮深層,主要是決定皮膚的彈性和張力,屬于支撐系統。厚度是表皮的7倍,含有神經和血管,是不能被修復的。其中真皮的厚度不同,手掌,足底的真皮較厚,大概在3毫米,眼瞼處最薄,大概0.6毫米;一般厚度在1-2毫米之間。 (3)皮下組織:又稱為皮下脂肪組織,對外來的壓力和沖擊有緩沖作用,才能保持體溫,供給能量。除了脂肪以外還含有豐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經,汗腺,皮脂腺和毛囊。汗腺主要是排泄汗液,幫助人體排除毒素,并且有調節體溫的作用;皮脂腺主要是分泌油脂,滋潤表皮,防止水分蒸發,且具有吸收脂溶性物質的作用,是皮膚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通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