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地區常用150味特效山草藥歌訣(2015-01-07 19:49:55) 歌訣:寬藤苦涼、舒筋活絡、祛風止痛,跌打損傷。 性味功能:味微苦涼、舒筋活絡、祛風止痛。 主治用法:風濕骨痛、坐骨神經痛、腰肌勞損、跌打損傷、用量15-30克。 附方:⒈骨折愈合:寬筋藤20克、牛筋草15克、千斤拔20克、牛大力20克、穿破石20克、楓木根20克、大血藤20克、煲豬腳加酒服食。 寬筋藤湯: 歌訣:寬筋藤湯血寬藤,牛筋大力拔千斤,楓木樹根穿破石,豬腳酒治骨折人。 加味寬筋藤湯: 歌訣:加味寬筋七藥藤,再入尋骨兩面針。川斷雞藤骨碎補,坐骨神經痛當尋。 二、鐵包金(別名:老鼠尾、鼠乳根、老鼠耳、鴨公青、烏龍根。) 歌訣:包金澀平、鎮咳止痛,化瘀止血,散結消腫 性味功能:味澀、性平、化瘀止血、鎮咳止痛。 主治用法:肺結核咯血、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神經分裂癥、跌打損傷、風濕骨痛、疔瘡腫毒、頸淋巴結腫大、睪丸腫大、用量20-60克 附方:⒈肺結核咯血:鐵包金60克、穿破石30克、白芨12克、阿膠10克、紫珠草20克、仙鶴草20克、生地炭20克,水煎服或碎粉沖開水,每次服15克。 鐵包金湯: 歌訣:鐵包金湯破石穿,白芨阿膠止血仙。紫珠草合生地炭,肺核咯血服五錢。 腦震蕩湯: 歌訣:腦震蕩用鐵包金,勾藤川芎兩面針,三叉膽草七葉蓮,千斤白芷雞血淋。 頸淋巴結腫大方: 歌訣:淋巴結腫鐵包金,貓爪黃藥木棉根,桔梗川貝七枝蓮,八味合研山甲臨。 三、狗脊[別名:狗頭茸,金狗頭、狗脊、金狗脊] 歌訣:狗脊甘溫、壯腰溫腎、祛風通絡,陽萎效真。 性味功能:味甘溫、壯腰腎、祛風通絡止血。 主治用法:腎虧腰痛、風濕、腰肌勞損、陽萎癥。用量:15-30克 附方:⒈腰肌勞損:狗脊20克、千斤拔20克、牛大力30克、黑老虎15克(十八癥)、松筋藤20克、杜仲15克、熟地15克、兩面針15克,水煎加三粒生鹽內服,每日一劑。 四、扭肚藤(別名:硬骨藤、青皮藤)好像是筒骨藤 歌訣:扭藤苦涼、清熱解毒、腸胃炎癥,消滯止痢。 性味功能:味苦性涼、清熱解毒、消積滯、止痢。 主治用法:急慢性腸胃炎、痢疾、消化不良、用量30克。 附方:⒈痢疾:扭肚藤30克、鳳尾草20克、老鼠拉冬瓜20克、大飛揚20克、勒莧菜30克、水煎服,一日一劑,一劑見效,二劑全愈。 五、遼刁竹(別名:徐長卿 ) 歌訣:刁竹辛溫,藥有小毒,解毒消腫,通絡止痛。 性味功能:味辛性溫,有小毒,解毒消腫,通筋絡,止痛。 主治用法:風濕關節痛、腰痛、牙痛、胃痛、月經痛、毒蛇傷、跌打腫痛、皮膚病,用量5-10克 附方:⒈毒蛇咬傷:遼習竹10克、七枝蓮2克、兩面針12克、金線風12克、虎杖15克、金不換10克,水煎服,如果風毒沖灑服,火毒水煎服一日一劑。 六、兩面針(別名:入地金牛、紅心刺刀根、紅倒勾勒、兩背針、雙面刺、葉下穿針、大葉貓枝勒、上山虎、下山虎、山椒) 歌訣:兩面苦平、祛風活血、麻醉止痛、解毒消腫。 性味功能:苦、辛、平、有小毒、祛風活血、麻醉止痛、解毒消腫。 主治用法:風濕關節痛、跌打腫痛、腰肌勞損、牙痛、胃痛、咽喉腫痛、毒蛇咬傷、用量10-15克、孕婦忌服、忌酸味食物內服。 附方:⒈腸胃痛、膽絞痛、牙痛:七枝蓮10克、兩面針15克、雞骨香10克、遼習竹1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忌酸味食物。 ⒊十二指腸潰瘍:兩面針10克、華千金藤15克(大金不換)、七枝蓮12克、金線風12克、白及12克、雞血骨香12克、共末每服5-10克、開水送服。 ⒋膽道蛔蟲病:兩面針12克、龍膽木皮15克(救必應)、黃皮果根15克、穿破石15克、檸檬根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七、崗梅(別名:點秤星、秤星樹、土甘草、山梅根、假青梅、天星木、秤星樹) 歌訣:崗梅苦涼、清熱解毒、生津止渴,涼茶主料。 性味功能:苦、甘、涼、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用量15-20克。 主治用法:風熱感冒、高熱煩渴、扁桃體炎、咽喉炎、氣管炎、百日咳、腸炎、痢疾、肝炎,鮮野蕈、砒霜中毒、為涼茶主要料。 附方:⒈扁桃體炎:崗梅15克、土牛七15克、透地龍15克、救必應15克、山豆根6克、大青葉10克、金耳環1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二劑全愈, 八、雞血藤(別名:血風、血藤) 歌訣:血藤苦溫、補血行血、通經活絡,風濕痹痛。 性味功能:苦甘溫、補血行血、通經活絡, 主治用法:貧血、月經不調、閉經、風濕庳痛、腰酸痛、四肢麻木,白血球減少癥。用量15-30克,浸酒或水煎服。 附方:⒈再生障礙性貧血:雞血藤60-120克,雞蛋3-5個,紅棗10個,黃花倒水蓮60-120克。雞蛋煲熟后去殼再放入與藥一起煎,蛋與藥水內服,每日一劑。 九、陰陽連(別名:虎杖、花斑竹、酸腎桿、酸湯根、川筋龍、班杖根、大葉蛇總管、黃地榆、虎杖) 歌訣:虎仗酸涼、清熱利濕、通便解毒、散瘀活血。 性味功能:苦酸涼、清熱利濕、通便解毒、散瘀活血。 主治用法:⒈肝炎、腸炎、扁桃體炎、痢疾、咽喉炎、氣管炎、肺炎、癰瘡腫毒、毒蛇咬傷、用量10-15克、外用碎粉調敷。 附方:1,急性肝炎:虎杖15克、溪黃草15克、田基黃15克、金錢草15克、車前草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沖入白糖服,7日全退黃。 十、九里明(千里光、九里光、一掃光) 歌訣:九里苦辛、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瘡疥莫少。 性味功能:苦辛涼、清熱解毒、涼血消腫。 主治用法: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咽喉炎、肺炎、眼結膜炎、闌尾炎、淋巴結炎、丹毒、療瘡、濕疹、皮炎、痔瘡、小兒爛頭瘡,內服量15-30克,外用適量。 附方:⒈急性結膜炎:千里光30克、青箱子30克、大青葉30克、金錢草20克、七厘20克、菊花15克、蟲退10克、生地15克、紅花6克、水煎服,取少量藥水洗眼,一般一二劑全愈,特效。 十一、五指毛桃(五指榕、五指牛奶、五叉泡奶、五指香、南芪、三瓜龍、五瓜龍、五指毛桃、山狗差) 歌訣:毛桃甘溫、健脾化濕、行氣化痰、舒筋活絡。 性味功能:甘微溫、健脾化濕、行氣化痰、舒筋活絡。 主治用法:肺結核咳嗽、慢支、風濕骨痛、腰腿痛、脾濕浮腫、病后盜汗、白帶、食欲減退、用量20-60克。 附方:⒈慢支咳嗽:五指毛桃60克、靈芝40克、牛大力60克、鳳五竹60克、川貝30克、五味子30克、百部60克、百合60克、冬花60克、不出林60克、共研粉,每服15克沖蜜糖或制蜜丸,每服20克、日二次開水沖服。 十二、布渣葉(別名:破布葉、爛布渣) 歌訣:布渣酸平、清熱解毒、消食導滯,感冒黃疸。 性味功能:酸、平、清熱解毒、消滯。 主治用法:感冒、食滯、黃疸。用量20-30克。 附方:⒈消化不良、食滯:布渣葉30克、火炭母30克、胡蘆茶30克、九龍藤30克、水翕花30克、山楂20克、神曲15克、麥芽15克、水煎服日一劑。 十三、大血藤(血通、紅藤、檳榔鉆、大血藤、大活血) 歌訣:紅藤苦澀、活血通經、祛風除濕、能殺腸蟲。 性味功能:苦澀平、活血通經、祛風除濕、殺蟲。 主治用法:闌尾炎、閉經腹痛、風濕筋骨酸痛、四肢麻木、鉤蟲、蛔蟲病、用量20-30克。 附方:⒈急性闌尾炎:紅藤60克、公英30克、大王15克、川樸10克、元胡10克、九里香20克、艮花15克、紅花6克、歸尾10克、水煎服,日一劑,三劑全愈。 十四、牛大力(豬腳笠、山蓮藕、金鐘根、倒吊金鐘、大力茹) 歌訣:大力平補、補虛潤肺、強筋活絡,遺精白帶。 性味功能:平、補虛潤肺、強筋活絡。 主治用法:腰肌勞損,風濕關節炎、肺結核、慢支、慢性肝炎、遺精、白帶、用量30-60克。 附方:⒈風濕關節炎:牛大力30克、千斤拔20克、五指毛桃20克、寬筋藤20克、海風藤20克、牛七15克、榕樹節30克、白丁公6克、松節12克、楓木寄生30克、買麻藤15克、水煎或浸酒2斤,每服05一,一日二次。 十五、千斤拔(別名:一條根、老鼠尾、吊馬柱、金牛尾、箭根、釘地根、鉆地風) 歌訣:千斤甘平,兼微澀平、祛風強腰,跌打損傷。 性味功能:甘微澀平、祛風濕、強腰膝。 主治用法:風濕關節炎、腰腿痛、腰肌勞損、白帶、跌打損傷、用量15-30克。 附方:⒈風濕關節炎:千斤拔30克、兩面針12克、牛大力30克、買麻藤20克、雙枝20克、橫經席20克、九層風20克、松節12克、水煎服,日一劑。 十六、萆蘚(別名:川太、無勒金崗頭、不種金崗) 歌訣:萆蘚平苦、祛風利濕,糜尿白帶、亦治蛇傷。 性味功能:味淡微苦、平、祛風、利濕。 主治用法:風濕關節炎、腰肌勞損、泌尿系感染、乳糜尿、白帶、蛇傷。量10-15克。 附方:⒈乳糜屎:萆蘚15克、益智仁15克、石昌蒲10克、烏藥10克,水煎加少許生鹽沖服。 十七、不出林(別名:矮地茶、矮茶風、矮腳樟、平行木、地青杠、四葉茶、干年不大、干年矮、五托香、火炭酸、老勿大、紫金牛) 歌訣:不出平辛、止咳化痰,跌打扭傷、皮癢漆瘡。 性味功能:辛平、止咳化痰。 主治功能:肺炎、肺結核、痢疾、急性腎炎、尿路感染、經痛跌打扭傷、風濕筋骨酸痛、皮膚癢、漆瘡。用量15-30克。 附方:⒈肺結核病:不出林200克、百部100克、白芨100克、穿破石100克、雙白50克、五指毛桃100克、牛大力100克、共末粉做蜜丸,每只10克, 每次服二只,一日二次,連服4-6個月愈,經驗方。 十八、十大功勞(別名:黃藤、土黃柏、刺黃柏、刺黃芩、水黃蓮) 歌訣:功勞苦寒。葉能滋陰、根莖解毒,炎癥莫少。 性味功能:苦寒。葉:滋陰清熱、根莖:清熱解毒。 主治用法:葉:治肺結核、感冒。根莖:痢疾、腸胃炎、急性肝炎、肺炎、肺結核、氣管炎、咽喉炎、結膜炎、癰瘡腫毒、湯炎傷。用量15-30克。 附方:⒈扁桃體炎:十大功勞15克、透地龍15克(酸味果)、土牛七15克、金耳環10克、崗枚20克、洗手果5只(燒黃成全性)、龍膽木15克。水煎服,一日一劑,二劑愈。 十九、五指風(別名:黃荊木、黃荊子、布荊、荊條) 歌訣:五指苦平,清熱止咳,清熱解毒、解毒化濕。 性味功能:根莖:苦辛平。清熱止咳。葉:苦涼、清熱解毒、解毒化濕。果實:苦辛濕、上咳平喘、理氣止痛。 主治用法:根莖:支炎、瘧疾、肝炎。葉:感冒、腸炎、痢疾、泌尿系感染、外治濕疹、皮炎、腳癬,水煎外洗。鮮葉打爛外敷,蟲、蛇咬傷根莖用15-30克,葉用15-20克,果用10克可作內服。 附方:⒈濕疹、皮炎、腳癬:五指風50克、五色花50克、香茅50克、艾葉30克、崗松50克、青蒿50克、白花丹20克、地膚子30克、蛇床子、白癬皮30克,水煎加醋外洗或浸泡。 二十、山芝麻(別名:大山麻、石稱砣、山油麻、坡油麻、山坡坡找枝) 歌訣:芝麻苦寒、藥有小毒、清熱解毒、麻疹疔疹。 性味功能:苦甘寒、有小毒、清熱解毒、止咳。 主治用法:感冒發熱、扁桃炎、咽炎、腮腺炎、麻疹、疔疹。用10-15克, 附方:⒈腎炎水腫:山芝麻15克、半枝蓮12克、糞箕石15克、蛇舌草15克、地桃花15克(癡頭婆)各種竹節60克。 二十一、扭左風(別名:過江龍、扁龍、過江扁龍、扭龍、左右扭、扭骨風、眼鏡豆) 歌訣:扭左平澀。跌打風濕、活血通絡。四肢麻木 性味功能:苦澀平。祛風濕、活血通絡。 主治用法:風濕關節炎、跌打損傷、四肢麻木,水煎服,用量15-20克。 附方:⒈風濕關節炎、四肢麻木:雞血藤20克、大血藤20克、扭左風20克、千斤拔20克、買麻藤20克、松節15克、楓木寄生30克、兩面針20克、九層風20克,水煎服,或浸酒服,一日一劑。 二十二、海金沙(別名:金沙藤、左轉藤、蛤蟆藤、羅網藤、鐵線藤、吐絲草) 歌訣:金沙甘寒、清熱解毒、結石腎炎,乙腦肝炎。 功能性味:甘寒、清熱解、利尿。 主治用法:泌尿純系結石、感染、腎炎、感冒、氣管炎、腮腺炎、乙腦、肝炎、乳腺炎、用量6-10克、全草15-30克。 附方:⒈泌尿系結石:海金沙15克、內金10克、枳殼10克、腎茶20克、三白草15克、金錢草15克、金沙牛3克(沙窩牛)水煎服一日一劑,服藥后做跳躍運動,前后做彎腰運動,每天做幾次。 二十三、楓木寄生(別名:北寄生、冬青、桑寄生、柳寄生、黃寄生、凍青寄生) 性味功能:甘苦平、祛風濕、強筋骨、養血、安胎、止咳。 主治用法:風濕關節炎、腰背酸痛、原發性高血壓、胎動、咳嗽、凍傷。用量6-12克,外用適量。 附方:⒈高血壓病:楓寄生15克、杜仲15克、枯草30克、稀簽草20克、牛七12克、勾藤15克、苦丁茶10克、菊花12克、生地30克,水煎服,日一劑。 二十四、七枝蓮(別名:重樓、金線重樓、燈臺七、鐵燈臺、蠶休、草河車、白河車、枝花頭、海螺七、螺絲七) 歌訣:重樓苦寒,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性味功能:苦寒。有小毒,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毒蛇咬傷、 主治用法:流腦、胃痛、闌尾炎、淋巴結核、扁桃體炎、腮腺炎、乳腺炎、毒蛇咬傷、瘡癰腫毒、用量6-10克、外用適量或末粉開醋外敷患處。 附方:⒈癰瘡腫毒:七枝蓮30克、華千金藤30克(金不換)、公英20克、木必子30克、一點紅(生)60克、獨蒜頭二只,共打爛加醋或濃糟外敷患處。 ⒉毒蛇咬傷:七枝蓮10克、子刁竹10克、兩面針10克、艮花藤15克、金線風15克、獨腳烏舊15克、半邊蓮15克,水煎服(如混合毒用酒沖服,火毒水煎服),用少許藥水,加棉花圍住傷口周圍,,用藥水注入棉花,留出傷口,連二一四劑全愈。 二十五、紅花勒(別名:老鼠勒[生于海邊]) 歌訣:紅花藤涼,消腫散結,解毒止痛。肝炎脾腫 性味功能:咸涼,消腫散結,解毒止痛。 主治功能:急慢性肝炎、肝脾腫大、胃痛、淋巴結腫,用量15克。 附方:⒈急慢性肝炎:紅花藤20克、田基黃12克、蛇舌草12克、黃根木20克、溪黃草20克、金錢草10克、車前草10克、虎杖15克、茵陳10克,水煎服日一劑,5-7劑全愈。 二十六、水芋勒(別名:海芋刺、海芋勒、剌勒芋) 歌訣:刺勒辛寒、苦寒小毒、跌打風濕,利水消腫 性味功能:微辛、苦寒、有小毒、清熱利水消腫。 主治用法:風濕跌打、白帶、腎炎、小便混濁。用量10-15克水煎服。 附方:⒈白帶:刺芋勒12克、一匹綢15克、三白草15克、白背葉15克、土茯苓15克、川太12克、五指牛奶15克、牛大力15克,水煎服。 二十七、余柑子(別名:油柑木、余柑樹) 歌訣:余柑澀平、解郁定痛,清利濕熱,咽炎牙痛、 性味功能:澀、平、解郁定痛,清濕熱。 主治用法:咽炎、牙痛、氣管炎、高血壓、腸炎、濕疹、蜈蚣咬。用量30克。 附方:⒈高血壓病:余柑子30克、勾藤12克、生地15克、雙寄生20克、稀簽草12克、寬筋藤15克、榕樹須15克、大血藤15克、枯草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二十八、三叉苦(別名:三椏苦、小黃散、雞骨樹、三丫苦、三枝槍、三叉虎) 歌訣:三叉苦苦、清熱解毒、散瘀止痛,肺炎蛇傷。 性能:苦、寒、清熱解毒、散瘀止痛。 主治用法:流感、腦膜炎、中暑、扁桃體炎、咽喉炎、肺膿腫、肺炎、跌打扭傷、蛇傷、癰瘡腫毒、外傷感染、濕疹皮炎、根用15-30克,葉用15-20克,外用適量。 附方:⒈防流行乙腦、流感:三叉苦100克、野菊花100克、艮花藤100克、大葉桉70克、大青葉100克、地膽頭100克、黃皮果葉100克、山芝麻100克,水煎服,可供五人服用。 二十九、穿破石(畏芝、金蟬退殼、黃龍退殼、牽牛入石、金腰帶、黃蛇根、山荔枝、千重皮) 歌訣:破石苦平、止咳化痰、祛風利濕、散瘀止痛。 性能:微苦、平、止咳化痰、祛風利濕、散瘀止痛。 主治用法:肺結核、黃疸性肝炎、肝脾腫大、胃潰瘍、風濕腰腿痛、外用骨折、跌打扭傷、用量15-30克、外用適量。 附方:⒈肺結核:穿破石100克、五指毛桃100克、牛大力100克、不出林200克、百部100克、白芨100克、雙白50克、共碎粉做蜜丸,每丸10克,每次服20克、一日二次,開水送服。 三十、鴨腳木(別名:鴨腳板、鴨腳皮、五指通) 歌訣:鴨腳木苦、清熱解毒、止癢消腫,散瘀止痛。 性能:苦、涼、清熱解毒、止癢、消腫散瘀止痛。 主治用法:根皮感冒發熱、咽喉腫痛、風濕管痛、跌打損傷、葉外用治過敏快皮炎、濕疹用量15-30克。 附方:⒈跌打扭傷:鴨腳木皮、穿破石葉、松木心、三叉苦、羌黃、入骨肖、毛老虎、盤架子葉各等份共打爛蒸熱加酒外敷效果好。 三十一、東方桔(別名:針仔勒、牛屎桔、狗桔刺、鬼柑勒)是不是牛尿茶? 歌訣:東方桔辛、祛風解表、化痰止咳、理氣止痛。 性能:辛、苦、微溫、祛風解表、化痰止咳、理氣止痛。 主治用法:感冒、頭痛、咳嗽、氣管炎、癥痰、胃痛、風濕關節炎、腰腿痛。用量根15-30克、葉10-15克。 附方:⒈咳嗽:東方桔20克、不出林20克、磨盤根20克、功勞20克、山竹蔗20克、五指風12克、杷葉10克、白牛藤15克,水煎服。 三十二、山竹蔗(別名:鳳凰竹、木本生竹葉、竹葉樹、咳嗽竹) 歌訣:山竹蔗涼、潤肺止咳、清熱涼血,扁桃體炎 性能:甘涼、潤肺止咳、清熱涼血。 主治用法:慢性肝炎、扁桃體炎、咽喉炎、病后余熱盡用20克。 付方:⒈慢性肝炎、山竹蔗20克、白背葉15克、雞骨草15克、白芍15克、丹參15克、牛大力30克、紅花勒20克、南芪30克、黨參20克、香附12克,水煎服。 三十三、紫珠草(別名:白飯果、雨傘果、紫珠、止血木) 歌訣:紫珠草辛、散瘀止痛、跌打腫痛、風濕骨痛。 性能:辛、苦、平、散瘀止痛、止血。 主治用法:跌打腫痛、風濕骨痛。 附方:⒈崩漏:紫珠草20克、旱蓮草15克、山竹蔗20克、茅根20克、柏枝炭15克、生地炭20克、地炭15克、血于炭15克、棕櫚炭15克、藕節炭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三十四、雞骨香(別名:雞腳香、矮腳豬、黃牛香、駁骨肖、滾地龍、透地龍) 歌訣:雞骨香溫、行氣止痛、祛風消腫,疝氣腹痛。 性能:苦、辛、溫、行氣止痛、祛風消腫。 主治用法:風濕關節痛、腰腿痛、胃寒痛、腹痛、疝氣痛、痛經、跌打腫痛、用量10-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附方:⒈十二指腸潰瘍:雞骨香10克、兩面針10克、海漂消10克、金線風10克、七枝連10克、華千金藤10克,煎水服。每日一劑。
三十五、屈頭雞(別名:人心果、鳳雞果、先苦后甜) 歌訣:屈頭雞寒、清熱利咽、生津止渴、止咳化痰。 性能:甘微苦、微寒、清熱利咽、生津止渴、止咳化痰。 主治用法:熱病口渴、麻疹、咽痛、食滯腹脹、中毒、解酒毒,用量10-15克。 附方:⒈小兒消化不良:屈頭雞6克、南芪6克、太子參6克、山渣6克、麥芽6克、水仙子6克、布渣葉6克、火炭母6克、共碎粉沖糖服,每次服6克。 三十六、金崗頭(別名:金崗藤、菝葜、金崗勒、金崗刺、馬加勒、紅燈果) 歌訣:菝葜甘酸、祛風利濕、解毒消腫,治糖尿病。 性能:甘、酸、平、祛風利濕、解毒消腫。 主治:根治風濕關節炎、跌打損傷、腸胃炎、痢疾、消化不良、糖尿病、乳糜尿、白帶、腫瘤、葉心治癰療疔瘡、湯火傷,根用30-60克、葉心打爛外敷患處。 附方:⒈風濕關節炎:金剛頭30克、尋骨風20克、松節15克、楓木寄生150克、雞血藤30克、大血藤30克、九層風30克、買麻藤30克、碎粉浸酒5斤,每服半一 三十七、磨盤草(別名:耳鳴草、白麻、石磨子、磨仔草、磨各根) 歌訣:磨盤甘平、疏風清熱、益氣通竅、通淋利尿。 性能:甘、淡、平、疏風清熱、益氣通竅、利尿。 主治:感冒、久熱不退、腮腺炎、耳鳴、耳聾、肺結核、小便利。用量15-30克,孕婦忌用。 附方:⒈肺結核:磨盤草30克,十大功勞20克、不出林60克、穿破石30克、百部30克、五指毛桃30克、土冬蟲草30克、牛大力50克、末粉每次服10克,開水沖蜂糖服。 三十八、龍膽木(別名:救必應、冬青、紅子樹、厚皮尺、熊膽木) 歌訣:龍膽苦涼、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水火致傷 性能:苦、涼、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主治用法:感冒、扁桃體炎、腸胃炎、風濕熱、跌打損傷、水火傷、癰瘡。用量15-30克。 附方:⒈風熱感冒發熱并發扁桃體炎:龍膽木20克、崗枚20克、磨盤草20克、艮花15克、路邊草20克、十大功勞20克、卜菏6克(后下)、金耳環10克、連召10克,水煎服。 三十九、大風艾(別名:艾納香、冰片艾、大艾) 歌訣:大風艾溫、祛風消腫、活血散瘀,皮炎濕疹。 性能:辛苦微溫、祛風消腫、活血散瘀。 主治用法:風寒感冒、風濕關節炎、產后風痛、痛經、跌打腫痛、瘡療癰腫、濕疹、皮炎,用量15-30克。 附方:⒈濕疹、皮炎:大風艾、五指風、五色枚、香茅、九里明、白花少許,各等份水煎沖醋外洗。 四十、葵扁樹(別名:棕扇樹、扇葉樹) 歌訣:葵子澀涼、涼血止血、治白血病,亦能抗癌。 主治用法:慢性肝炎、白血病、各種癌癥、用量20-30克。 附方:⒈肝癌:葵子30克、七枝蓮15克、黃藥子15克、半枝連15克、蛇舌草15克、溪黃草15克、丹參30克、田基黃15克,水煎服,一日一劑, 四十一、九里香(別名:石辣椒、九秋香、萬里香、過山香、黃金桂、山黃皮) 歌訣:九里香溫、麻醉鎮驚、解毒消腫、祛風活絡。 性能:辛、苦、微溫、麻醉、鎮驚、解毒消腫、祛風活絡。 主治用法:跌打腫痛、風濕骨痛、胃痛、牙痛、破傷風、乙腦、蟲蛇傷、局部麻醉、用量根10-15克、葉10-12克、鮮花30-50克、外用將葉打爛加酒外敷。 附方:⒈跌打腫痛:九里香葉、燈臺樹、七枝連、七葉蓮、透骨肖、大小駁骨、黃羌、毛老虎共打爛加酒蒸熱外敷。 四十二、九龍藤(別名:羊蹄藤、烏朗藤、過崗圓龍、龍須藤、五花血藤、枚花入骨丹、燕子尾、黑皮藤、紅丁公) 歌訣:龍須藤平、祛風除濕、活血止痛、健脾理氣。 性能:苦、澀、平、祛風除濕、活血止痛、健脾理氣。 主治用法:風濕關節炎、腰腿痛、跌打損傷、胃痛、小兒癱疾,用量15-30克。 附方:⒈骨折:龍須藤葉、桃子根皮、鵝不食、大小駁骨、透骨、田基黃、羌黃、毛老虎各等份,打爛蒸熱外敷患處,必加酒同用。 四十三、白背葉(別名:野木桐、葉下白、白背葉、白背娘、吊粟木) 歌訣:白背葉平。根能活血、健脾化濕、葉能消炎。 性能:微苦澀、平。根:柔肝活血、健脾化濕、收斂固脫、葉:消炎止血。 主治用法:根治慢性肝炎、肝脾腫大、子宮脫出、脫肛。白帶、妊娠水腫。葉治中耳炎、療腫、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用量15-30克,葉用適量(打爛外敷)。 附方:⒈慢性肝炎、肝脾腫大:白背葉根60克、蛇舌草15克、雞骨草15克、溪黃草15克、鐵包金30克、紅花勒30克,水煎服或為末做蜜丸,每只10克,每次二丸,一日二次。 四十四、馬纓丹(別名:五色枚、紅彩花、頭暈花、如意花、溴屎果) 歌訣:五色淡涼、根能解毒、散結止痛。枝葉止癢。 性能:根:淡、涼、清熱解毒、散結止痛。枝葉苦涼、有臭味,有小毒、祛風止癢,解毒消腫。 主治用法:根治風熱感冒發熱、久熱不退、淋巴結核、風濕骨痛、胃痛、跌打腫痛、枝葉外用治濕疹、皮疹、皮膚搔癢、療瘡、跌打腫痛。 用量:根用30-60克,枝、葉外用適量,水煎加醋外洗。 附方:⒈感冒高熱:五色枚30克、崗枚根30克、路邊青3克、艮花10克、竹葉10克、板蘭根20克、磨盤根20克、卜荷10克(后下) 四十五、木棉(別名:英雄樹、攀枝花、紅棉樹、木棉花) 歌訣:木棉花涼、清熱利濕、樹皮微涼、活血消腫。 性能:花甘涼、清熱利濕、解毒、解署。樹皮:微苦、涼、祛風除濕、活血消腫、根、微苦、涼、散結止痛。 主治用法:花:胃腸炎、痢疾、署天可作涼茶飲。樹皮治風濕庳痛、跌打腫痛,根治頸淋巴結核。用量15-30克、皮用30-50克。 附方:⒈痢疾:木棉花15克、艮花15克、鳳尾草15克、白頭翁12克、大飛揚10克,水煎服。 四十六、野牡丹(別名:倒罐草、毛足桿、紅暴牙狼、烽腰果、豬母捻、高腳捻) 歌訣:野牡丹平、清熱利尿、消腫止痛、散瘀止血。 性能:甘、酸、澀、平、清熱利尿、消腫止痛、散瘀止血。 主治用法:根:消化不良、腸炎、痢疾、急性肝炎、出血癥、脈管炎。葉治跌打損傷、外傷出血。根用30-50克,葉適量。 附方:⒈痢疾:野牡丹60克、火炭母60克、大飛揚30克、硬骨藤30克,水煎服。 四十七、葫蘆茶(別名:剃刀柄、金劍草、咸魚草、百菊舌、鯪鯉舌) 歌訣:葫蘆茶涼、清熱解毒、消積利濕、殺蟲防腐。 性能:微苦、澀、涼、清熱解毒、消積利濕、殺蟲防腐。 主治用法:預防中署、感冒發熱、咽痛、腎炎、黃疸肝炎、腸炎、痢疾、小兒疳積、妊娠嘔吐、菠蘿中毒、小兒硬皮病、用量15-60克、外用 適量、用于腌制咸魚、肉類,可防止發蟲。 附方:⒈急性肝炎:葫蘆茶60克、野牡丹50克、田基黃30克、蛇舌草30克、溪黃草30克、虎杖20克、金刀草15克、車前草20克,水煎服。 四十八、鬼劃符(別名:黑面葉、黑面神、暗鬼木、青匯木、鐵甲將軍、四眼草) 歌訣:黑面葉涼。清熱解毒、散瘀止痛、止癢有毒。 性能:苦、澀、涼。有小毒、清熱解毒、散瘀止痛、止癢。 主治用法:根:急性腸胃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尿路結石、產后子宮收縮疼痛、風濕關節炎、湯火傷、濕疹、過敏性皮炎、皮膚搔癢、陰道炎,用15-30克外用適量。 附方:⒈產后子宮收縮疼痛:黑面葉20克、元胡10克、九里香15克、雞骨香12克、烏藥10克,水煎沖酒服。 四十九、白勒(別名:五加皮、倒鉤勒) 歌訣:白勒苦澀、祛風除濕、散瘀止痛,跌打扭傷。 性能:苦、澀、清熱、祛風除濕、散瘀止痛。 主治:肝炎、關節炎、胃痛、跌打扭傷。用量15克一30克 附方:⒈跌打扭傷:白勒心、假 ⒉白帶:白勒根15。-匹調15、三白草12、刺芋勒10、白背葉根15、川太15、黃柏10、甘草6水煎服。 五十、三白草(別名:白面姑、白舌骨、塘邊藕) 性能:甘辛寒、清熱利水,解毒消腫。 主治:尿路感染,尿路結石、腎炎、白帶、濕疹、蛇傷5- 付方:⒈急性腎炎:三白草12、金刀草10、腎茶10、車前草10、山芝麻10、刺芋10、金沙荇10、蛇舌草10、萆蘚10、甘草6水煎服,特效。 五十一、洗手果(別名:洗手果、木患果) 性能:甘辛寒、有小毒、根清熱鮮苦涼、除利咽止瀉、化痰、散結,根、果3只。 主治:果:治白喉(炒炭)扁桃體炎、支炎、腸炎、根高熱、咳痰、白蛇傷。根用,果3-5只 付方:⒈急性扁桃體炎、咽炎:洗手果(煨)5只、金果欖10、竹蜂5、崗枚10、土牛七10、透地龍15,煎水分二次服,一劑全愈。 五十二、黃柏 歌訣:黃柏苦寒、清熱解毒、瀉火燥濕,痢疾腸炎。 性能:苦、寒、清熱解毒、瀉火燥濕。 主治:痢疾、腸炎、肝炎、口瘡、關節炎、尿路感染、遺精、白帶、結膜炎、湯火傷、黃水瘡、用10-15克。 附方:⒈湯火傷:黃柏20、地于20、龍膽木20、虎杖20、大王20共未粉,調或香油、麻油外涂。 五十三、黑老虎(別名:冷飯團、酒飯團、大鉆、鉆骨風、大葉南五味。十八癥) 歌訣:黑老虎溫、行氣止痛、祛風活絡、散瘀消腫 性能:辛、微苦、溫、行氣止痛、祛風活絡、散瘀消腫。 主治:胃潰瘍、胃炎、腸炎、關節炎、跌打腫痛、經痛、產后瘀血腹痛、10-15克。 附方:⒈慢性胃炎、潰瘍病、黑老虎15、山羌15、陰香皮(假桂皮)10、良羌10、香附6、華千金荇15(金不換)水煎服。 五十四、九龍藤(別名:羊蹄藤、龍須藤、五花血藤、燕子尾、黑皮藤) 歌訣:龍須藤平、祛風除濕、活血止痛、健脾理氣。 性能:苦,澀,平、祛風除濕、活血止痛、健脾理氣。 主治:風濕痛、腰腿痛、跌打損傷、胃痛、小兒疳積、15-30克 附方:⒈骨折:龍須藤根皮,桃子樹根皮、竹葉椒葉、鵝不食、大小駁骨、黃羌、小葉榕葉、透骨肖各等份打爛加酒吹熱外敷。 五十五、天麻藤(別名:竹節藤、脫節藤、大節藤、木花山、五層風) 歌訣:天麻藤溫、祛風活血、消腫止痛、化痰止咳。 性能:苦、微溫、祛風活血、消腫止痛、化痰止咳15-30克 主治:風濕骨關節痛、腰肌勞損、筋骨酸痛、跌打損傷、支氣管炎、潰瘍出血、蛇傷、骨折。 附方:⒈筋骨酸軟:天麻藤12、五加皮10、千斤拔15、龍須藤15、牛七12、碎 五十六、紅魚眼(別名:魚眼精、龍眼睛、飛天七) 歌訣:魚眼淡澀、藥有小毒、祛風活血、散瘀消腫。 性能:淡澀、有小毒、祛風活血、散瘀消腫。 主治:風濕關節炎、跌打扭傷、用量15g -20g。 附方:⒈風濕骨痛:紅魚眼15、三葉青15、九層風15、山風10、雞血藤15、倒水蓮30、南芪15、千斤拔15水煎或浸酒服。 ⒉跌打扭傷:紅魚眼、大小駁骨、小榕樹葉、七葉連、透骨肖各等份打爛吹熱敷。 五十七、桃金娘(別名:崗枚捻、捻子。) 歌訣:捻子澀平、果治貧血,根治腸骨炎、風濕骨痛。 性能:根澀平、果甘平、根治腸骨炎、痢疾、風濕骨痛,果貧血、風濕15-20克。 五十八、豆豉羌( 山椒子、山蒼子、黑骨樟) 歌訣:豆鼓羌溫、祛風散寒、理氣止痛、腰痛跌打。 性能:辛、苦、溫、祛風散寒、理氣止痛、 主治:風濕、四肢麻木、腰痛、跌打、胃寒、蛇傷15-30g 附方:⒈豆鼓羌10、龍須藤15、過山龍12、龍骨風15、路路通12、南芪15、千斤拔15、倒水蓮20、雞血藤20、主治風濕寒。 五十九、烏藥(別名:油渣樹、樟鬼樹) 歌訣:烏藥辛溫、理氣止痛、風濕骨痛,尿頻跌打。 性能:辛、溫、理氣止痛、風濕寒。 主治:胃痛、經痛、疝氣、風濕骨痛、尿頻、跌打、內出血5g 附方:⒈胃寒痛:烏藥10、金不換10、良羌6、木烏6、砂仁6、元胡10、黨參15、茯苓15、冬術12水煎服。 六十、大飛揚 歌訣:飛揚性酸涼、利濕止癢,痢疾腸炎,消化不良。 主治:痢疾、腸炎、滴蟲病、消化不良、支炎、腎炎、濕疹。 附方:⒈痢疾:大飛揚10、鳳尾草12、扭肚藤12、刺莧菜15、馬齒莧15水煎服。 六十一:扛板歸(別名:找棺、勒麥) 歌訣:扛板歸酸、清熱利尿,支氣管炎,腎炎水腫。 性能:酸、涼、清熱、利尿15g 主治:支氣管炎,腎炎水腫。 附方⒈支氣管炎:扛板歸10、不食林10、功勞15、竹葳15、麻正6、麻盤草10、東方桔12、甘草6水煎服。 六十二、三十六根(別名:三十六湯、雙飛蝴蝶、志虎須、藤細辛) 歌訣:藤細辛溫、祛風除濕、跌打腫痛、能解蛇毒。 性能:辛、溫、有毒、祛風除濕、散瘀止痛、止咳定喘、解蛇毒。 主治:風濕筋骨痛、跌打腫痛、咳嗽、哮喘、毒蛇咬傷0·6-10g ,外用外敷。 附方:⒈毒蛇蛟傷:三十六根10、七枝連10、金錢風10、兩面針對12、竹10水煎服、外用好藥水洗患處,留出傷口。 ⒉跌打腫痛:三十六根、徐長鄉、紅花、樟腦3、冰片3、未粉浸酒外擦。 六十三、夜交藤(首烏藤,何首烏) 歌訣:夜交藤平,養心安神,祛風勝濕,神經衰弱。 性能:甘,平,養心安神,祛風濕。 主治:神經衰弱,失眠多夢,全身酸痛,外用治癬搔癢10一15克, 附方:神經衰弱[腎陰虛]夜交藤15克,棗仁15克,酢醬草15,茯苓12克,知母10克,川芎6克,甘草6克,紅棗6克,水煎服。 六十四、朱砂根(大羅 歌訣:朱砂根平、行血祛風、解毒消腫,腰痛跌打。 性能:苦辛平、行血祛風、解毒消腫。 主治:支氣管炎、扁桃體炎、咽炎、關節炎、淋巴炎、腰腿痛、跌打傷10-20 六十五、白牛藤(大涼藤、土五加皮) 歌訣:白牛藤涼、潤肺止咳,中署肺炎、痔瘡出血。 性能:甘涼、解毒、潤肺止咳。 主治:中署、肺炎、胃炎、痔瘡出血、濕疹、泡疹10-20g 附方:⒈肺熱咳嗽:白牛藤15、山竹蕨15、不出林10、十大功勞12、五指風10、甘草6水煎服。 六十六、膠股蘭 歌訣:古蘭止咳,宣肺平喘、亦能止瀉、蛇蟲咬傷 性味:不詳 功能:止咳平喘、止瀉、蛇傷。5-10g 附方:⒈支氣管哮喘:膠古蘭10、麻王6、批杷葉10、百部10、子犬10、冬花10、甘草6、不良林10水煎服 六十七、地膽頭(坐地涼、苦地膽) 歌訣:膽頭苦涼、清熱利尿,扁桃體炎、腹水腎炎。 性能:苦、涼、清熱利尿 主治:扁桃體炎、百日咳、肝腹水、腎炎水腫10-15g 附方:扁桃體炎:地膽頭透12、土牛七12、崗枚15、金果欖10、竹蜂5、無患果(煨存性)3只、未粉每次10g 開水沖服。 六十八、扭左風(別名:過江龍、扁龍、過江扁龍、扭龍、扭骨風、眼鏡豆) 歌訣:扭左風平、利濕消腫,風濕肢、跌打損傷。 性能:藤微苦、澀平、利濕消腫。 主治:藤:風濕關節炎、跌打損傷、四肢麻木10-30g 附方:⒈四肢麻木:扭左風12、龍須藤12、倒水連20、千斤拔15、雞血藤15、南芪15、牛大力20、梁骨風10水煎服。 六十九、半風荷(別名:翻白葉樹、紅半楓荷、大葉半楓荷、白背楓、陰陽葉) 歌訣:半楓荷溫。祛風除濕、舒筋活絡、慢性腰痛。 性能:甘、溫。祛風除濕、舒筋活絡、活血。 主治:風濕關節炎、類風濕、腰肌勞損、慢性腰腿痛、半身不遂、跌打損傷15-30g 附方:⒈類風濕:半楓荷15、黑骨走馬10、白丁公6、走馬胎12、雷公藤6、倒水蓮30、雞血藤20、天麻藤12、南芪15、橫經席15水煎服、 七十、含羞草(炸死草) 歌訣:含羞草涼、清熱利尿、化止咳安神、止痛排石。 主治:結膜炎、 性能:甘、澀、涼、有小毒、清熱利尿、化痰止咳、安神、止痛、排石 主治:結膜炎、支氣管炎、尿路結石、神經衰弱、跌打損傷。5-10g 七十一、九層風(地靈莧) 歌訣:九層風平、祛風利濕,風濕關節、腸炎痢疾。 性能:淡平、祛風利濕 主治:風濕關節炎、腸炎、痢疾。10-15g 七十二、黃藤 歌訣:黃藤苦寒、清熱解毒、化濕消滯,消腫止痛 性能:苦寒、有小毒、清熱解、化濕消滯,消腫止痛。 主治:肝炎、骨折、湯火傷。胃痛、蛇傷、膽石癥。 七十三、金果欖(金牛膽) 歌訣:果欖苦寒、清熱利濕、扁桃體炎、膽中炎效。 性能:苦寒、清熱利濕、利咽。 主治:扁桃體炎、咽炎、膽中炎(特效)胃痛。10-15g 七十四、黃牙木(黃牛木) 歌訣:黃牙林涼、清熱解署、署熱口渴、聲嘶喉啞。 性能:甘、淡、微苦、涼、清熱解署、化濕消滯。 主治:署熱口渴、聲喉啞、食積腹脹。用10-15克 附方:⒈聲喉啞:黃牙林10、千層紙6、山竹葳15、白牛藤10、崗枚15、洗手根15水煎服 七十五、腫節風(別名:接骨金粟蘭、九節茶、九節花、九節風、竹節茶、接骨連。) 歌訣:腫節風平、清熱解毒、通絡接骨,肺炎痢疾。 性能:辛、苦、平、有小毒、清熱解毒、通絡接骨。 主治:流行性感冒、乙腦、麻疹、肺炎、痢疾、闌尾炎、瘡癰腫毒、骨折、跌打損傷、風濕關節炎。用10-15克,多種炎癥煎水服或外洗。 附方:⒈骨折:腫節風120、鴨腳木120、透骨肖100、大小駁骨各120、陰香120、七葉連120、腫風120共打爛加酒吹熱外敷,特效。 七十六、一點紅(別名:紅背葉、葉下紅、羊蹄草) 歌訣:一點紅涼、清熱解毒、散瘀消腫。咽喉發炎。 性能:苦、涼、清熱解毒、散瘀消腫。 主治:扁喉咽喉炎、口腔潰瘍、肺炎、腸炎、痢疾、泌尿系感染、睪丸炎、乳腺炎、瘡癰腫毒、皮癢、跌打扭傷、用15-30克。 附方:⒈癰瘡:一點紅、華千斤藤、七枝連、黃藥子、獨蒜頭共打爛外敷。 七十七、七枝連(別名:重樓、燈臺七、蚤休、草河車) 歌訣:重樓苦寒、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毒蛇咬傷。 性能:苦、寒、有小毒、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主治:流腦、胃痛、闌尾炎、淋疤腫、未粉沖開水或醋外敷。5-10克 附方:⒈毒蛇咬傷:七枝連10、了子竹10、三十六根6水煎服。 七十八、黃藥子(黃毒、雷公芋) 歌訣:黃藥子涼、祛風涼血、解毒消腫、化痰散結。 性能:苦、辛、涼、祛風、有小毒、解毒消腫、化痰散結、涼血。 主治:甲亢、咽炎、吐血、百日咳、咽癌、癰瘡腫毒。10-15克 附方:⒈咽喉癌:黃藥子15、七枝連10、蛇知草10、半枝連10、金不換15、葵子15水煎服 七十九、苦里根(稱星木、稱星根) 歌訣:苦里根寒,殺蟲止癢。皮膚濕疹、疥瘡泡瘡。 性能:苦、澀、寒。有毒、殺蟲止癢。治皮膚濕疹、疥瘡、膿泡瘡。10-15克 附方:⒈疥瘡:苦里根、假青崗、地夫子、蛇床子共未粉開酒精外涂。 八十、余甘子(油柑樹、油甘葉) 歌訣:柑子澀平、解郁定痛、清利濕熱,治高血壓。 性能:澀平、解郁定痛、清濕熱 主治:咽喉痛、牙痛、支氣管炎、高血壓、腸炎、濕疹、蜈蚣咬。用30克 付方:⒈高血壓:余柑根20、寬筋藤15、草決明20、稀簽草10、生地30、寄生20、甘草6水煎服 八十一、腎茶(貓須草) 歌訣:腎茶苦涼、清熱利濕,尿路感染、膽石結石。 性能:苦、涼、清熱利濕、排石利尿。 主治:腎炎、尿路感染、泌悄系結石、膽結石、常用30-60克。 附方:⒈腎尿路結石:腎茶20、海金沙10、金錢草15、雞內金10、車前10、金沙牛6、含羞草12、刺芋勒12、三白草12水煎服或做成水丸,每項次服12克,服藥前30分鐘飲天水300cc ,服藥后服速尿654-2(西藥片)并做彎腰運動、跳躍運動。服6天藥隔2-4再服藥,2-6個療程,結石即排石全愈,36天6個療程-36天。 八十二、黃根木(黃根、狗牡骨) 歌訣:黃根木平、去瘀生新、治白血病,利濕退黃。 主治: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牙根出血、肝炎、尿路感 性能:苦、辛、平、去瘀生新、強筋骨、涼血止血、利濕退黃。 主治: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牙根出血、肝炎、尿路感染15-30克 附方:⒈白血病:黃根木30克、三尖杉20克、當歸20克、倒水連150克、雞血藤30煲豬骨服,不準加油、鹽。 八十三、橫經蒂(別名:跌打將軍、碎骨連、皮子黃、齒樹、細密梳) 歌訣:將軍苦平、祛瘀止痛、補腎強腰、跌打調經 性能:微苦平、祛瘀止痛、祛風濕、補腎強腰、跌打調經。 主治:風濕痛、腰痺痛、跌打止痛、月經不調、痛經、黃疸。 附方:⒈跌打傷內臟:跌打將軍15、兩面針12、烏藥12、徐長方10、黑老虎10、田基黃10、川破石15、水煎沖酒服。 八十四、杜仲藤(別名:藤杜仲、土杜仲、雞腿藤、牛腿子藤、白皮膠藤) 歌訣:杜仲藤平、祛風活經、強筋壯骨,跌打損傷。 性能:苦、微辛、平、有小毒、祛風活經、強筋壯骨 主治:風濕痺痛、腰肌勞損、腰腿痛、跌打損傷。10-15克 附方:⒈腰肌勞損:杜仲藤15、牛大力20、十八癥12、狗脊12、雙寄生20、兩面針12、牛七15、水煎沖少許生鹽送服。 八十五、楓樹(別名:楓香樹、大葉楓、三權楓、白膠香[樹脂]) 歌訣:楓根苦溫、祛風止痛。葉苦辛平、解毒生肌。 性能:根:苦、溫、祛風痛。葉:苦辛平、解毒生肌、止血止痛。 主治:根:風濕關節炎、牙痛。葉:腸炎、痢疾、胃痛、蜂刺傷、皮膚濕疹。果(路路通)乳汁不通、月經不調、風濕骨痛、腰腿痛、小便不利、麻疹10克,白膠香、外傷出血、跌打疼痛,根用15-30克,白膠香5-3克。 八十六、松樹(松香、松塔、松節、松花粉、松針、松樹皮、松梢、松仁) 歌訣:松香甘溫、生肌止痛,全身是寶,功效不同。 性能:㈠松香:苦、甘、溫,有小毒、燥濕祛風、生肌止痛。 主治:外用:瘡癰、癤瘡瘍、濕疹、外傷出血、燒湯傷,入藥咸粉未外敷。 付方:⒈骨髓炎、骨結核、松香一斤,樟腦4、血結4、銀朱6、沿粉6,石羔0·5斤,冰片2、蓖麻子2做成羔狀(叫千打羔)外敷患處。 主治:風濕關節痛、腰腿痛、大骨節病、跌打腫痛,15-30克 附方:木茹中毒:松梢60克、韭菜60、鋪地蜈蚣60共打爛取汁服。 附方:干咳、松子仁、核桃仁、共打成羔狀,加蜜糖蒸熱飯后服、半湯送下。 八十七、紫珠草(別名:大葉紫珠、大風葉、趕風紫、紅大白、假大艾) 歌訣:紫珠苦平、散瘀止血、葉止出血、根主跌打。 性能:辛、苦、平、散瘀止血、消腫止痛。葉:吐血、咯血、衄血、便血。根:跌打腫痛、風濕骨痛。15-30克。 附方:⒈血山崩:大葉紫珠葉12克、鐵包金20、側柏炭15、地于炭15、生地炭20、毛發炭10、龍須板10水煎服特效。 八十八、核桃(山核桃、胡桃楸) 歌訣:核桃甘溫、斂肺定喘、溫腎潤腸,遺精陽痿、 性能:種仁:甘、溫、斂肺定喘、溫腎潤腸。 主治:體質虛弱、肺虛咳嗽、腎虛腰痛、便秘、遺精、陽痿、尿路結石、乳汁缺少。內服20-50克。 附方:⒈神經衰弱、頭暈頭痛:核桃仁60、紅棗15、花生仁60、雞蛋兩只、白糖二水煎服。 八十九、走馬胎(別名:血楓、山鼠、山豬藥、走馬風) 歌訣:走馬胎溫、祛風活血、消腫止痛,跌打腫痛。 性能:苦、微辛、溫、祛風活血、消腫止痛。 主治:關節炎、腰腿痛、跌打腫痛。用10-30克 附方:⒈關節炎:走馬胎30、半楓荷30、五加皮30、楓寄生30、松節20、橫經席30、千斤拔30、雞血藤30、紅丁公(九龍藤)、兩面針15浸酒2斤,每次20ml ,日二次(風濕寒效果好) 九十、金英根(別名:糖干子、刺頭、倒掛金鉤、黃茶瓶) 歌訣:金英根平、補腎固精,活血散瘀、祛風除濕。 性能:果:甘、酸、平、補腎固精,根:甘、淡、平、活血散瘀、祛風除濕、解毒收斂、殺蟲。 主治:果:性神經衰弱、高血壓病、神經性頭痛、久咳、自汗、盜汗、脾虛瀉泄、慢性腎炎、遺精、遺尿、白帶、崩漏、 附方:⒈腎孟腎炎:金英根15、金不草15、腎茶15、海金沙10、胡蘆茶5、車前草10、刺芋10、三白草12、山芝麻12水煎服。 九十一、水翁花 歌訣:水翁花寒、清署解表、去濕消滯、消炎止癢。 性能:苦寒、清署解表、去濕消滯、消炎止癢 主治:花:感冒發熱、痢疾、腸炎、消化不良、根:肝炎、皮外治湯火傷、麻風、皮膚搔癢、腳癬10-15克 附方:⒈消化不良:水翁花10、布渣葉15、火炭母15、胡蘆茶15水煎服。 九十二、溪黃草(別名:熊膽草、山熊膽、風血草、黃汁草、線紋香茶草) 歌訣:溪黃草寒、清熱利濕、涼血散瘀,腸炎痢疾。 性能:苦、寒、清熱利濕、涼血散瘀。 主治:黃疸肝炎、膽囊炎、腸炎、痢疾、跌打腫痛15-30克 附方:⒈急性黃膽性肝炎:溪黃草15、田基黃10、金不草10、茵陳10、紫胡10、郁金12、茯苓12、紅花勒15、虎杖15水煎服。 九十三、蛇舌草(別名:蛇舌 歌訣:蛇舌草涼、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活血止痛 性能:甘淡涼、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活血止痛 主治:惡性腫癌、闌尾炎、尿路感染、支氣管炎、扁喉炎、跌打損傷、蛇傷。30-60克。 九十四、田基黃(別名:地耳草、小姐基黃、黃花草、黃花仔、對葉草、細葉黃) 歌訣:田基黃涼、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散瘀消腫。 性能:甘、微苦、涼、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散瘀消腫。 主治:肝炎、早期肝硬化、闌尾炎、結膜炎、扁桃體炎、帶狀泡疹、毒蛇咬傷、跌打損傷用15-30克 附方:⒈急性肝炎:田基黃10、半邊連10、茵陳10、虎杖10、雞骨草12、金不草10、溪黃草15、車前草10水煎白糖沖服。 九十五、銀花藤(忍冬藤) 歌訣:銀花藤寒、清熱解毒、扁桃體炎、肺炎闌尾。 性能:甘寒、清熱解毒、支氣管炎、扁桃體炎、肺炎、闌尾炎、宮頸炎、 九十六、金錦香(天香爐、昴天盅) 歌訣:金錦香平、消腫止痛、止咳化痰、亦治痢疾。 性能:淡、平、消腫止痛、清濕熱、止咳化痰、治痢疾、咽炎、文炎、哮喘、口腔炎、咯血、闌尾炎、蛇傷、15-30克 附方:⒈口腔炎:金錦香15、麻王6、蘇子10、川樸10、杏仁12、前胡10、子犬10、冬花10、甘草6水煎沖蜜糖服。 九十七、燈臺樹(別名:面條樹、糖膠樹、盤架子、鴨腳樹、鴨腳木、盤架樹、面架樹) 歌訣:燈臺根平、消炎止痛、止咳化痰、葉治骨折。 性能:淡平、有小毒、消炎、止咳化痰、止痛、葉治骨折。 主治:支炎、百日咳、胃痛、腹瀉、痢疾、葉跌打骨折10-15克 附方:⒈胃痛:燈臺樹根15克、七枝連15克、金線風12克、金不換15克(華千斤藤)、兩面針15克、元胡15克、川棟子15克、香樹10克,共碎粉,每次服10-15克,開水送服加蜂糖內服。 九十八、玉葉金花(別名:白紙扇、小涼藤) 歌訣:玉葉花涼、清熱利濕、斷腸木茹,蛇蟲解毒。 性能:苦、苦、涼、清熱利濕、解毒消腫 主治:中署、麻疹、腎炎水腫、支氣管炎、斷腸草中毒、木茹中毒、野菌中毒、毒蛇咬傷、30-60克 九十九、鵝不食草(別名:石胡姜、珠不草) 歌訣:鵝不食溫、祛風開竅、消腫止痛,鼻炎有功。 性能:辛、氣香微溫、祛風開竅、消腫止痛。 主治:風寒感冒、百日咳、鼻炎、小兒疳積、毒蛇傷、跌打扭傷。 附方、鼻炎:鵝不食10、紅貝酸10、雙飄蛸10、各香5、薄荷5、辛夷6克、蒼耳10共為未沖豬膽水曬干細未備用噴鼻。 一零零、黎頭草(中花地丁) 歌訣:黎頭草涼、清熱利濕、涼血解毒,草毒蛇傷。 性能:甘、微苦、涼、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用30-60克 主治:急性肝炎、結膜炎、闌尾炎、毒蟲蛇傷、乳瘡(斷腸中毒) 一零一、南蛇勒(石連藤、苦石連子) 歌訣:蛇勒苦寒、清熱解毒、祛瘀消腫、殺蟲止癢。 性能:苦寒、清熱解毒、祛瘀消腫、殺蟲止癢。 主治:風熱感冒、尿路感染、腸胃炎、痢疾、跌打骨折15-30克,癰瘡、諸骨硬喉濕疹療瘡。孕婦忌服。 一零二、崩大碗(雷公根、老鴉碗) 歌訣:大碗苦寒、清熱鮮毒、利尿散瘀,茹草中毒。 性能:甘、苦、微寒、清熱鮮毒、利尿、散瘀。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胸膜炎、疸黃肝炎、痢疾、腹瀉、鼻出血、尿路感染、瘡癰、蜈蚣、野菌、木茹、消藥、斷腸、中毒、用鮮草打爛取汁內服,用4-6取汁。 一零三、透地龍(酸味果) 歌訣:透地龍平。口咽喉炎、腸炎痢疾、閉經帶下。 性能:根、葉、酸澀平。 主治:口腔炎、咽喉炎、扁桃體炎、腸炎、痢疾、閉經、帶下、跌打20-30腫瘤:果:貧血60克。子宮下垂:果用30-60克 一零四、龍葵(白花果) 歌訣:龍葵苦寒、解毒涼血、清熱利尿、抗癌降壓。 性能:甘、苦、微寒、有小毒、涼血、清熱利尿、抗癌、降壓。 主治:小便不利、膀胱炎、白帶、痢疾、感冒、結膜炎、牙痛、白喉、用1-2。氣管炎、高血壓、狂犬咬傷、肝癌、食道癌、癰腫、跌打損傷、濕疹。 一零五、狗肝菜(路連青、假紅蘭) 歌訣:狗肝菜寒、清熱利尿、涼血解毒,目赤腫痛 主治:風熱感冒、肺熱咳嗽、目赤腫痛 性能:苦、甘、寒、清熱利尿、涼血解毒 主治:風熱感冒、肺熱咳嗽、目赤腫痛。用15-30克 一零六、風荷桂(半楓痺) 歌訣:風荷桂淡、祛風勝濕、半邊不遂,腰腿扭傷。 主治:風濕節炎、腰腿痛、半身不遂。 性能:甘、淡、微、祛風濕、半邊不遂。用15-30克,扭傷 主治:風濕節炎、腰腿痛、半身不遂。 一零七、鬼針草(別名:一包針、盲腸草、刺針草、金盞艮盤) 歌訣:鬼針草苦、清熱解毒、祛風活血,黃疸肝炎。 性能:苦、平、清熱解毒、利濕、祛風活血 主治:呼吸道感染、咽喉炎、急性闌尾炎、黃疸肝炎、胃腸炎、消化不良、風濕關節炎、蛇傷、瘡療、跌打外傷。15-60克。 附方:急慢性肝炎:⒈鬼針草50煎水服特效 ⒉急性肝炎:鬼針草50、溪黃草60、田基黃20、蛇草20、金錢草15、茵陳15、支子15水煎服白茅根 一零八、夏枯草(夏枯球) 歌訣:夏枯草涼、涼血鮮毒、肝炎血壓、淋巴結核。1 性能:苦、涼、涼血鮮毒、消腫散結、治結膜炎、肝炎、高血壓、淋巴結核。10-15克 一零九、野芋頭(海芋、狼毒) 歌訣:海芋淡寒、清熱解毒、排膿消腫,感冒效用。 主治:感冒、氣管炎、肺結核、癰瘡、使用生姜炒 性能:淡、寒、有毒、清熱解毒、排膿消腫。 主治:感冒、氣管炎、肺結核、癰瘡、使用生姜炒至黃色或用生鹽炒黃即可水煎10-15克 一二零、白茅根(黃茅根) 歌訣:白茅根涼、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暑熱利尿。 性能:甘、涼、清熱解毒、利尿涼血、止血、用30克 主治:咯血、吐血、鼻血、血尿、急性腎炎、麻疹毒未盡、暑熱小便不利。 一二一,走馬箭(黑節楓,過墻楓,接骨丹,走馬楓) 性能:平酸利尿消尿消腫,活血通經。 主治:關節炎,跌打損傷,骨折,手足疼痛,用根30一60克。水煎服,煲雞腳。 附方:⒈骨折、扭傷:走馬箭、九節茶、鵝不食、透骨肖、大小模骨、黃恙、假桂葉。共打攔加酒吹熱外敷神效。 一二二、稀薟草(黃花草) 性能:苦、涼、小毒、平肝涼血、祛風活絡 主治:肝炎、高血壓、腸炎、遍癱、風濕痺痛。30-60克。 付方:⒈高血壓:稀簽草20、榕須(勾藤)12、生地5、雙寄20、寬筋藤12、余柑子藤15,水煎服。 一二三、黑心姜(黑肉姜、藍姜) 性能:苦、辛、性溫、祛風除濕、消腫止痛。 主治:風濕痛、頭風痛、胸脅痛、脹腹痛、跌打腫痛、瘀血腫痛、外用或內服10-15克。 付方:⒈跌打扭傷腫痛:黑心姜、黃姜、大小駁骨、九節茶、透骨肖、毛老虎、各等份共打爛加酒吹熱外敷。 ⒉頭風痛:黑心姜60、川芎10、血芷10、毛麝香30、大風艾、五指風、艾葉各等份煎水外洗或內服。 一二四、海金沙(金沙藤、牛斗絲、洗鍋把) 性能:甘、涼、清熱利水、通淋。 主治:尿路感染、尿路結石、腎炎水腫、金草30-60克、黃疸肝炎、痢疾、腸炎、發熱30-60克。水煎服。另外湯火傷,蜂刺傷用鮮葉打爛外敷患處。 一二五、無根藤(無節藤) 性能:淡、涼、清熱利水,涼血止血、消腫止痛。 主治:黃疸肝炎、腎炎水腫、尿路感染、跌打損傷,用30-60克水煎服外用。 一二六、糞箕篤 性能:苦寒、清熱毒、利水消腫。孕婦忌服。 主治:急慢性腎炎、腎于腎炎、膀胱炎、尿道炎、痢疾。30-60克水煎服。 一二七、炎炭母(火炭公)火炭母? 性能:酸澀、涼、清熱利濕、涼血解毒、去腐生新。 主治:痢疾、腸炎、消化不良:20-50克,水煎服。 一二八、金錦香(天香爐、印天鐘) 性能:酸、澀、微溫、收斂止血、活血解毒。 主治:利疾、腸炎、肺結咳血、血帶、痔瘡出血,15-30克,口腔潰瘍。水煎服。 一二九、閉消姜(樟老頭、山冬窘) 性能:酸辛、微寒、小毒、利水消腫、清熱解毒。 主治:百日咳、腎炎水腫、尿路感染,15-30克外用內服,干品水煎服10-15克。 一三零、紅心烏舊樹(山烏木間木) 性能:苦、澀、溫、有小毒、殺蟲止癢,通便利水。 主治:跌打腫痛,大便秘結、蛇傷、皮膚癢、過敏性皮炎、根15-20克水煎服或外用水煎外洗。孕婦忌服。腹水腫。 一三一、一匹綢(白面水雞藤、白背絲綢) 性能:微苦甘平、理血、祛風除濕、活絡散瘀。 主治:內傷出血、白帶崩漏、跌打損傷、百日咳20-60克水煎服。 一三二、木蝴碟(千層紋、土黃梅) 性能:苦辛、微溫、行氣止痛、祛風活血。 主治:跌打腫痛、風濕骨痛、骨痛、牙痛。15-20克。 付方:跌打腫痛:九里香葉、七葉連、大小駁骨、榕樹葉、面條樹、黃姜各等份。共打爛加酒飲熱處敷。用15-30克。 一三三、水八角(大葉石龍尾、水茴香) 性能:苦辛、氣香、溫、有小毒、行氣止痛建脾、燥濕。 主治:慢支、胃寒痛、慢性鼻炎、中耳炎、濕疹、癰瘡潰爛、跌打瘀腫、骨折、蛇傷、蜈蚣咬傷,10-15克。 付方:水八角、蒼耳子10、辛夷花10、鵝不食15、雙漂蛸10、煅炭各香10、卜荷5共末粉,調蜜糖,用棉球蘸藥塞進鼻內,主治慢性鼻炎。 一三四、五月艾(艾葉) 性能:苦、微辛、溫理氣行血、逐瘀調經、安胎止血。 一三五、旱蓮草(墨草、黑汁草、黑墨草) 性能:甘酸涼、養陰清熱、涼血止血。 主治:肝炎、結核咯血、腸胃道出血、尿血、鼻血、子宮出血、血小板感少出血、肝炎、腎炎、用15-30克、氵七過過敏,榴田皮炎、湯炎傷、癤腫、腸炎痢疾。15-30克。 付方:⒈暗瘡:旱連草5、茅根15、丹皮12、赤芍12、桃仁12、紅花10、當歸10、川芎8、生地20、白芍15克、水煎服特靈。 一三六、大葉紫珠(白骨風、大風葉) 性能:微苦、辛平、止血生肌、散瘀消腫。 主治:咯血、吐血、鼻血、便血、外傷出血、扭傷腫痛、用葉15-30克,外用適量。 活血藥 一三七、排錢草(串錢草) 性能:淡、澀、涼、小毒、祛風、活血散瘀。 主治:發熱、痢疾、肝脾腫大、跌打腫痛、風濕骨痛、白帶。15-30克,急性肝炎。 付方:急性肝炎:排錢草20、田基黃10、虎杖12、車前草10、金錢草10、溪黃草10、蛇舌草10,水煎服,五劑退黃。 一三八、穿破石(黃龍退殼) 性能:淡、微涼、活血通經絡。用15-30克,舒筋活絡祛風。 主治:扭傷、骨折、風濕性腰痛、肺結核、閉經、黃疸。 付方:肺結核:川破石15、百部12、不出林12、五指牛奶15、牛大力20、鐵包金15、雙白8、白芨10,水煎服。(特效) 一三九、劉寄奴(別名:鴨腳菜、紅艾) 性能:苦、辛、溫、活血散瘀、理氣止痛。用10-15克(八心經) 主治:慢性肝炎、急性腸胃炎、月經不調、閉經、扭傷、燒傷。 一四零、白花丹(別名:白雪花、火藥根) 性能:辛、苦、溫、有小毒、散瘀、消腫、祛風殺蟲。 主治:風濕骨痛、癰瘡腫毒、跌打扭傷、外敷至皮膚發熱,除去藥(加少許鹽共打爛)以免起泡,牛皮癬用葉打爛敷至有熱辣時除去。待患處脫痂后,重復用藥敷。 一四一、大小駁骨 性能:微酸、平、無毒、續筋接骨、祛骨濕。 主治:扭傷、駁骨、風濕骨痛,用15-20克。 付方:骨折:大小駁骨、透骨消、姜黃、七葉連、盤架子、陰香、榕樹葉,共打爛加酒吹熱外敷4小時,重復用藥。 一四二、透骨消“(連錢草、鉆地風) 性能:辛、涼、清熱利尿、通經活血。 主治:尿路感染、尿路結石、小兒陰莖水腫、痛經、小兒麻痹癥后遺癥、風濕痹痛、跌打損傷、慢性膽囊炎、紅棗10只,共煎水服一個療程,30天。 付方:慢性膽囊炎30克、紅棗10只、溪黃草15克水煎服。30天。 一四三、毛麝香(毛老虎山香) 性能:辛、苦、氣香、平、無毒、散瘀止痛、祛風解表。 主治:麻痹癥、風濕痹痛、跌打腫痛、瘡癰腫毒,尋麻疹,刀傷出血、蛇傷、蟲傷、癬葉打爛外敷患處,留出傷口不敷藥,感冒發熱。用金錢草10-15克水煎服,外洗外敷也可。 一四四、益母草(益母艾、坤草) 性能:苦、辛、微寒、活血調經、祛瘀生新。 主治:跌打損傷,尿血,便血,附件炎,腎炎水腫,高血壓,結膜炎,角膜出符電,角膜混濁,用種子10-15克水煎服。 一四五、馬尾松(松樹) 性能:苦、澀、微甘、溫、松粉祛風止痛,松葉祛風燥溫,殺蟲,止痛,為外用生肌藥,松節油舒筋活絡,止痛消腫。 主治:花粉治胃痛、風濕痛、水火湯傷。用量15-30克。 付方:跌打扭傷:松木心、大駁、小駁骨、黃姜、九節茶、透骨肖打爛加酒吹熱外敷。 一四六、枇杷葉(盧桔) 性能:甘、苦、平、化痰止咳、和胃降氣。 主治:支炎、肺熱咳、胃熱作嘔吐,用6-10克。 付方:久咳:黨參15、茯苓15、白術12、子犬10、冬花10、瓜蔞仁15、前胡10、天冬15、麥冬15、枇杷葉8、不出林10、南芪15、大力茹15,水煎服(特效) 一四七、蓖麻 (性能:甘、辛、平、有小毒、消腫拔毒、滑腸通便、殺蟲。 主治:癰瘡腫毒、乳瘡、用葉打爛外,打膿頭用種子打爛外敷,破傷風、脈管炎、用根10克水煎服,面神經麻痹,用種子打爛外敷,子宮下垂用葉打爛炒熱敷頭頂百會穴和關元穴。胎衣不落用種子打爛敷足心、涌泉穴,胎衣下后便結用蓖麻油10-20克內服。 一四八、錫葉藤(雪藤、澀葉藤、澀沙藤、大澀藤) 性能:澀、平、收澀、止瀉、固脫、消腫止痛。 主治:腸胃炎腹瀉、痢疾、脫肛、子宮下垂、遺精、白帶用根15-30克水煎服,跌打腫痛用葉打爛炒熱加酒外敷。 一四九、鹽膚木(鹽膚樹、五培子樹) 性能:果酸咸、根微咸、性涼、性平凍、涼血解毒、活血散瘀,五培子、酸咸、性平、固脫斂汗、殺蟲止癢。 主治:感冒發熱、咽喉炎、食滯用瀉、蛇傷、痔瘡、跌打骨折、出血30-60克,蜂刺傷,用葉皮打爛外敷,皮膚濕疹,牛皮癬用葉五培子水煎外洗。 付方:痔瘡:鹽膚木30、刀昌木30、地于20、川連10、刺胃皮20克、決明子30、木兔花30、華千斤藤20、七枝連15共末粉,每次內服10克,日二一三次,開水送服。(特效) 一五零、望江南(假決明、公鵝茶、降血壓) 性能:甘、苦、平、有小毒、清熱解毒、潤腸通便、降血壓。 主治:習慣性便秘、高血壓、結膜炎:用種子15-30克,蛇傷用癬葉打爛取汁涂傷口周圍,留出傷口。 付方:高血壓:望江南米30克、稀簽草20克、搽甘樹根30克,白花20克、生地30克,水煎服。 一五一、落地生根(刀斬葉、葉落生根) 性能:淡、酸、寒、涼血消腫、拔毒生肌。 主治:外傷出血、癰瘡腫痛、湯炎傷、葉打爛外敷,中耳取汁 一五二、木芙蓉 性能:微辛、性涼、消腫排膿、散瘀止血、清熱解毒、 主治:癤瘡癰腫、淋巴結核、乳腺炎、腮腺炎、湯火傷用葉末粉調蜜糖外涂,肺結核咳血,肺膿腫,月經過多,用花15克水煎服或沖蜜糖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