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養該知道的4個關鍵點(0~1歲) 對于新生的寶寶而言,吃奶是他們的頭等大事。然而,想要做一個成功的母乳喂養媽媽并非易事,這不僅需要與生俱來的母愛,還需要知道一些母乳喂養的必備秘訣,這樣才能事半功倍地幫助寶寶順利度過哺乳期。 Point 1:別讓孩子錯過第一口“初乳”。 新媽媽生完寶寶后的1天~3天便會分泌乳汁,即初乳。它呈微黃色,濃稠,量少,但富含特別多的抗體,主要成分為IgA(免疫球蛋白A)。此外,抗體成分IgG(免疫球蛋白G)和IgM(免疫球蛋白M)也以初乳中的含量最高。新生兒通過食用初乳,不僅可以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還能預防腸道感染,并有助于胎便的排出。一般而言,第一次哺乳時,新生兒會不太習慣吸吮母親的乳頭,此時新媽媽一定要有耐性,絕不要放棄,因為經過幾天后,初乳就會漸漸變稀,最后成為普通的乳汁。所以,千萬不要讓寶寶錯失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口“黃金糧”。 Point 2:想要早開奶,就得讓寶寶早吮吸。 有些新媽媽總覺得自己的奶水太少,寶寶不夠吃,或是有些新媽媽剛生產完,奶水還未下來,于是就心急地想找開奶師,有些甚至開始試用各種偏方來追奶。其實,早開奶的關鍵是寶寶的早吮吸。乳汁分泌的過程是當寶寶吮吸媽媽乳頭時,這一親密接觸的刺激會傳達到媽媽的大腦,進而使得媽媽體內的催乳素得以釋放,而奶水就會源源不斷地開始分泌,而且寶寶吸得越多,媽媽產奶量就會越多。一般而言,每天至少讓寶寶吸吮8次~12次,每次時間在11分鐘~17分鐘。 Point 3:新媽媽別顧著睡覺而忘了夜間哺乳。 有些新媽媽覺得喂奶要定時,這樣能讓寶寶從小養成好習慣,甚至有些新媽媽會覺得,孩子夜間醒得太頻繁會影響睡眠,干脆多添加些奶粉讓孩子吃飽睡足。其實,根據醫學研究發現,新生兒的月齡越小,淺睡眠所占的比例就會越大,這主要源自于淺睡眠可激發大腦發育,對新生兒的成長發育有好處。此外,夜晚是新媽媽分泌催乳素的高峰期,乳汁也很充足,寶寶在此時頻繁醒來是為了在夜間得到適時的哺乳。反之,如果媽媽不及時授乳會有引發奶漲、奶結,甚至是引發乳腺炎的風險。所以,夜間哺乳應當是不設限的,當孩子醒來要吃時,新媽媽就應該及時哺乳。雖然一開始新媽媽會覺得特別辛苦,但是時間久了,母乳喂養就會形成固定的時間周期,新媽媽和寶寶都會漸漸習慣,并最終達到母子間和諧哺乳的美好結果。 Point 4:寶寶吮吸乳頭就痛,其實是哺乳姿勢不對。 很多新媽媽都會在最初哺乳的階段感到乳頭疼痛,一旦看到寶寶張嘴要吃奶時就開始心里發慌,有些新媽媽的乳頭甚至還會被寶寶吮吸至皸裂。其實,之所以會造成這樣的結果,主要原因在于哺乳姿勢不正確,寶寶含乳的方式不對。 哺乳的正確姿勢: ①媽媽先全身放松,以最舒適的姿勢坐穩,可以用枕頭或是靠墊支撐住自己的背部,還可以事先用溫毛巾熱敷乳房; ②躺在媽媽懷中的寶寶,要保證他的耳朵、肩膀和臀部呈一直線,并且以一只手臂或是一個哺乳枕來支撐住寶寶的背部和頸部; ③哺乳時,先用乳頭觸碰到寶寶的下唇,當寶寶嘴巴漸漸張大時,將他貼近乳房,并且讓他從下往上地含入乳頭和大部分乳暈; ④一旦媽媽感覺乳頭疼痛,就要立即糾正哺乳姿勢或是寶寶的含乳方式,以免他養成不好的吮吸習慣; ⑤哺乳完后,媽媽用手放置在寶寶嘴角處,輕輕按壓下乳房,留出間隙后就中斷吸乳,千萬不要強行拉出乳頭,以免造成乳頭傷害。 以上文字來源:Gymboree金寶貝橙面書-成長系列之《愛的細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