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歷代佛教藝術精賞

     百了無恨 2015-05-30

    華藏寶相·歷代佛教藝術專場



    2021西泠秋拍

    金—元·木胎漆彩自在菩薩坐像

    高:55cm

    RMB: 2,000,000-3,200,000

    參閱:

    1.金·木雕彩繪水月觀音坐像,香港佳士得2018年5月30日成交價30,100,000 HKD。

    2.12世紀木胎彩繪觀音坐像,巴黎佳士得秋拍2012年 成交價約8000萬人民幣。

    3.宋遼 水月觀音像 大都會博物館。

    4.臺灣中臺禪寺博物館藏品。


    觀世音菩薩坐著,右腿翹起,左腿交叉在身前的姿勢是“水月”的具體表現,是漢傳佛教的獨創造像題材。“水月”之名在佛教正典中是個“隱喻”化象征,《華嚴經》二七九經道:“......一切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之月,如夢,如影......”,水月觀音圖像的產生,最早見于畫史叢書《歷代名畫記》的記載:唐代周昉“妙創水月之體”,相傳他在長安勝光寺所繪一幅畫中所示,一轉圓月把觀音團團圍住,周圍有一片竹林,后世推斷這是水月觀音形象的雛形。此尊觀音右腿上抬踏于臺座,左腿橫盤,右手自然搭于右膝(已失),呈舒適自在坐,承襲了周昉所創作的水月觀音造型,一改造像的傳統姿態。




    此尊金元木胎彩繪觀音菩薩像為典型晉作風格,造型古樸,開臉祥和。觀音束高發髻,分辮垂雙肩而下,額前發絲根根可見;臉廓渾圓,兩頰豐滿,五官小巧精致,雙目微睜凝神前方,眉眼開闊,給人以神采奕奕之感,盡顯菩薩度眾生脫離苦難的樂觀心境;嘴角微含笑意,神情莊嚴寧靜,透露出觀音的慈悲憫懷。無論是金代的漁獵民族,還是元代的游牧民族,皆體格魁梧、人高力大,這些特征都在造像上得以體現,相對于宋代的秀美婉約,金元時期的造像則趨向勇猛健壯。菩薩軀體渾厚,身著U領通肩擴口天衣,此乃早期穿法,衣紋線條簡練大氣,層次豐富極具力量感,衣角迭落,折疊起伏流暢;厚實貼體的衣袍乃高古時期造像典型特征之一,顯露出造像軀體的自然起伏,尤其后背線條,將體態優美的曲線展現地淋漓盡致,同時也表現出衣袍柔軟的質感,此等高超技藝實為普通匠師所難以企及。



    此尊觀音就具有金元時期造像的渾厚、壯碩之感,頂束高髻,余發編成兩股發辮倚肩而下,發絲根根分明,花蔓寶冠上鑲嵌化佛,彰顯其觀音身份;化佛雖已風化,但依稀可看出小佛結跏趺坐于單層蓮花臺座,蓮瓣厚實飽滿。觀音軀體健碩,帶有少數民族的雄壯感。觀音面容豐腴圓潤,頭部微頷,雙目輕闔垂視以俯瞰蕓蕓眾生,唇邊笑意神秘且極富韻味,承襲了西域菩薩造像男相觀音的風格。唐代人們受禪宗思想影響,佛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觀音菩薩像宗教意義上的神性氣質減弱了,更多地融入世俗人物的特征與性格富有人情味。如榆林窟第2窟西壁門的水月觀音畫像,是西夏壁畫中的上乘之作,經常為人們所稱道。其面部身體曾貼金部分雖已經氧化變黑,但通過數字技術復制還原,從圖一依然清晰可見觀音為男相容顏,甚至還有卷曲的“八”字胡,但無論身材、坐姿還是披肩的長發,都具有女性化特征。此時的觀音已經從原來的男性轉化為非男非女的中性模樣,及至明清,徹底蛻變為女相。此尊水月觀音相貌俊朗,眉眼間皆充滿男性的魄力,呈現出男相模樣。觀音上身袒露,薄衣貼體,衣著保留了佛教東漸傳入坦胸露體的樣式,與漢地本土偏厚重密實的風格大相徑庭。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此尊觀音的風格和年代。觀音整身瓔珞華麗,蓮花型瓔珞以聯珠串連,掛滿全身,蓮花基本沿襲了從印度傳入的樣式,保留著正面綻放的模樣,也可以看作是圖案化了的睡蓮,《阿彌陀經》中提到“池中蓮花,大如車輪”,佛教審美講究“以圓為美,以圓為貴”。此時造像風格還保留了些西域傳統風格,并未完全漢化,例如每朵蓮花都呈雙層樣式,雕刻細致,栩栩如生;還有繁縟的寶冠,五葉半鏤空圓柱狀花冠是早期普遍流行的形制之一,但隨著時間推移,尤其到了明清以后,觀音寶冠和瓔珞的形制受漢地審美影響,逐漸化繁為簡。從衣飾而言,天衣質感輕薄,將菩薩優美的體態和肌肉的自然起伏完美凸顯,明顯借鑒了西域藝術的表現形式和手法,與明清保守的衣著狀態完全不同。







    2021西泠秋拍

    清乾隆·銅鎏金“乾隆御覽之寶,郊壇享祀,設卦觀象”款九龍缽式爐

    直徑:36cm 高:20cm 重:9400g

    RMB: 400,000-800,000

    參閱:美國紐約蘇富比2021年3月17日,編號258。落槌約300萬人民幣。


    初見這件滿工高浮雕龍紋缽式爐,第一個直觀感覺:應是宮廷器物無疑。然后很自然的去翻看銅爐底款,映入眼簾的,是由滿文、漢文、藏文三種文字鏨刻而成,中間為乾隆預覽之寶六個大字,上下鏨刻郊壇享祀 設卦觀象八個大字。我們先來了解下這個款的含義。郊壇指的是在古代,是皇室為祭祀所筑的土壇,設在南郊。而享祀則是祭祀的意思。



    設是設定,是假設。這里講的卦,不是八卦的卦,而是八卦的源頭,即兩儀(陰陽)與四象(太陽、少陰、少陽、太陰)。在《易傳》中“圣人設卦觀象,系辭焉而明吉兇,剛柔相推而生變化”。古人先設定卦,然后再根據八卦來觀察得出大自然的規律,形成較為抽象的觀念。



    此缽式爐周身八面開窗雕刻八龍圍繞,每條龍都刻畫的栩栩如生,呈騰龍駕云之姿。內堂正中盤踞一條龍。而每條龍對應一個方位亦或是一個卦象,這似乎是與八卦相對應。這個樣式又與之前的張衡地動儀有些類似。周身滿工江崖海水云龍紋,這似乎又在向人們昭示其皇族身份。仔細觀察我們不難發現,這件缽式爐的一些細節處依然保留著當時的鎏金,同時也體現出其本身的等級之高。



    再觀其盤口雕刻三十二朵蓮瓣。從易經的數理中,數字三十二為大吉之數,有池中之龍,風云際會,一躍上天,成功可望之意。我們不得不感嘆古人對于一件器物的用心之深。縱觀這幾點,我們基本可以認為,此件應為當時皇家祭祀之器物。








    2021西泠秋拍

    14世紀·銅阿彌陀佛坐像

    高:45cm

    RMB: 1,500,000-2,800,000



    雖然13-14世紀的西藏造像仍在廣泛借鑒鄰國的造像藝術,此時的西藏藝術,已經從11-12世紀對東北印度、尼泊爾、克什米爾的單純模仿中摸索出了一條獨特的藝術道路。此件13-14世紀西藏釋迦摩尼坐像,就是一件揉合了印度與尼泊爾的藝術風格與西藏本土特色的高規格之作。



    笈多晚期合金銅佛像可能為此件西藏作品提供了創作原型。渾圓的頭部形狀,矮小的肉髻、高聳而寬闊的額頭、雙眼與眉弓之間較遠的距離、眉弓的弧度、以及耳垂的長度等都是兩件作品面部的相近之處。與大都會藏品一樣,此件造像所著佛衣似濕透般緊裹佛身,衣褶呈凸起的水波狀弧形紋路。這種對佛衣的處理源自笈多時期馬圖拉地區的石雕佛像藝術。在這件13-14世紀西藏造像中,造像者追求的還是印度笈多藝術風格。然而,尼泊爾李查唯時期的造像也在這件作品上留下了痕跡:與尼泊爾李查唯王朝造像相似,此件造像的肉髻凸起較笈多更為明顯;雙眼更為聚攏;眼裂不似笈多造像寬大;上眼瞼邊緣有一道狹窄的陰刻線;整體上臉部的塑造較笈多更為扁平。



    在這件造像中顯現出西藏造像的特色。每顆螺發的形狀并不像笈多、李查唯造像那樣扁平、圓潤,而是更為高聳、尖細。佛衣的邊緣飾有連續相對的半圓形紋樣,紋飾內邊緣嵌有一條刻有細密連珠紋的線。這件僧袍邊緣的半圓形紋飾,在扎塘寺11世紀壁畫中的一位釋迦摩尼像中與藏靴配套出現,為受中亞裝飾風格影響的西藏服飾。此件造像衣袍的裝飾,應為11世紀西藏本地風格的延續。此件阿彌陀坐像尺寸巨大,工藝精湛,保存完好,年代久遠,殊為難得。








    2021西泠秋拍

    明·銅獅熏

    高:64cm

    RMB: 400,000-550,000

    參閱:2021秋巴黎佳士得75萬歐元落錘。


    自漢代始,獅子多被賦予辟邪的含義,唐宋遼金皆是如此。明代之后,獅子的象征含義發生了變化,不僅衍生出富貴、生財的含義,還被人們賦予了兒孫滿堂及守護神等意味。風水銅獅子是我國文化中最為常見的吉祥神獸,它是智慧和力量的化身,代表英勇、王權和保護力,示意地位和吉祥?;始覍m殿、官府、寺廟殿宇門前擺放銅獅,有威嚴、震懾四方之意。達官顯貴家中門前擺放多用于鎮宅化煞、旺權助運之用。因“獅”與“事”、“嗣”諧音,所以歷史中常以象征著“事事如意””的雙獅并行。而太獅少獅為中國傳統裝飾題材,'獅’與'師’同音,意為“太師少師”,亦呼“太師少?!?。太師是從西周開始就有的官稱,少師是春秋時期楚國設立的職位,后歷代沿襲。人們借用諧音,用大小獅子組成太師少師圖,祈愿榮登三公高位,官運亨通,寓意世代享有高官之位。



    獅熏,似乎從唐代開始就有了這類器形,經過宋遼金的傳承和演變,獅熏成為了宮廷陳設及達官貴人的焚香佳器。到了宋代,熏香文化已從皇家貴族、文人士大夫以及佛家、道家擴展到普通百姓,遍及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在居室廳堂熏香祛污,宴會慶典上焚香助興,還有各式各樣精美的香囊、香袋用以佩掛。一些文人雅士還親手制香,蘇洵即有詩云:“搗麝篩檀入范模,潤分薇露合雞蘇?!秉S庭堅也常自制熏香,還曾以他人所贈“江南帳中香”為題作詩贈蘇軾。宋代的熏香器具在繼承前朝的基礎上更加豐富多彩,屢有創新。其中頗具特色的就是“獸爐”。所謂“獸爐”即是以鴨、獸造型制造的金屬熏爐,亦稱“香獸”。宋代《香譜》中記載:“香獸,以涂金為狻猊、麒麟、鳧鴨之狀,空中以燃香,使煙自口出,以為玩好?!彼卧~中歐陽修《越溪春》“沈麝不燒金鴨冷,籠月照梨花”,李清照的《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周紫芝《鷓鴣天》“調寶瑟,撥金猊,那時同唱鷓鴣詞”等狀物詠懷的句子,說的就是這種鴨、獸形的熏爐。宋代以后,熏香活動逐漸普及至尋常百姓之家,因此存世的普通香熏爐多。本獅熏爐正是其所講的“獸爐”。獅子口中生出香氣一縷,彌于眉目之高,使人心無旁騖,盡脫凡俗之氣。



    此件拍品體量碩大,銅質精粹,沉甸至極。熏爐整體鑄成,雄獅四肢健碩矯健,匍匐半臥,側回首,雙目圓睜,開口露利齒,氣勢洶洶。頸系鈴鐺,鬃髯卷曲,盤旋如螺髻。尾部及腿際鬃毛隨風飄展,雕刻入微,絲絲畢現。熏爐分體鑄造,以獅頭為蓋,腹部中空,可承香料。燃香時,熏煙裊裊飄出,設計巧妙,極為難得。自古以來,銅器皆為皇家所重視,它組成了封建宗族禮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凡是以銅為質地的器物,均代表了一定的祭祀或禮儀的內涵,自商周興起之青銅器,到戰漢時期的錯金銀銅器,銅鑄器物一旦制作出來,便是個中重器,無論陳列陳設,皆地位高貴。與此件拍品同類者于拍場極少見到,此件器物更是保藏多年后的首次露面,十分罕見。







    2021西泠秋拍

    五代·銅菩薩坐像

    高:29.5cm

    RMB: 1,200,000-1,800,000

    Provenance: 1. Lot 178, Sotheby's London, 1996.

    來源:1996年12月17日倫敦蘇富比編號178。

    參閱:見下圖。



    五代時期,南北分裂,南方的十國社會較安定,帝王熱心佛教,佛教文化興盛。北方則戰亂連年,社會動蕩,唐朝原本有極大勢力的佛像,到了五代由其是受到周世宗政權的整頓,廢拆寺院,收鐘磬鈸鐸,銷毀銅佛去鑄造銅錢,五代的銅質佛像流傳至今者極為少數。



    拍品為一尊觀音坐像,有高高的發髻,本應有冠,面部飽滿,眉眼雕刻刀法利落干脆,面相有晚唐佛像的風采。佛像全跏趺坐,手持金剛鈴和金剛杵。所配瓔珞和衣紋,包括向兩邊上翹的衣袖,具有吳帶飛袖的樣式風格,屬于五代時期北方地區的造像,因此該拍品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2021西泠秋拍

    清·“宣德年制”款銅馬槽爐

    尺寸:14.9cm×11cm 重:3427g

    RMB: 1,000,000-1,500,000

    清初文人張潮有嘆言:“物之佳者,或以人名,或以地名,或以代名,名雖不同,其為物之佳則一也。如時之壺、哥之窯、張之爐、顧之繡,皆以人名者也。如并州之剪、蒙山之茶、歙州之硯、湖州之筆,皆以地名者也。至于商彝、周鼎、秦璽、漢碑,則以代名者矣。夫以一物之微,而致煩一代之名名之,及其久也。代已亡而物尤不朽,豈物以代重耶?抑代以物傳耶?有明三百年間,物之佳者不可勝數,而宣爐一種,則誠前無所師,后莫能繼,豈非宇宙間一絕妙骨董乎?



    真宣既隱,蹤跡難覓,后世有慕名追摹,不乏經典絕倫之作。本件即如是,精煉黃銅而鑄,方折口唇,腹體長方,上部略闊,下部微狹,使四壁皆傾,更具厚重之氣勢。腹兩側對稱方戟耳,隨壁而斜,耳垂近底,如生雙翼。平底,四角承四矮折板足,居中有篆書“宣德年制”四字刻款,結字硬朗,筆力遒勁,頗得金石之味。內膛皴麻,顯然久歷爐火;外皮赤紅,內含隱耀亮斑,若云霞掩日,妙不可言;足底露銅,金黃璀璨,足見萃煉之純。本爐式俗稱馬槽,因長方斗狀故名,古籍中未見此稱,《金玉青煙》謂之“戟耳長方爐”,或為戟耳方爐之變體。宣爐多圓器,方者稀少,有說法云此式取“地方”之象,喻耿直之意,為文人所青睞。又有說馬槽爐自臺幾爐變化而來:明代呂震《宣德彝器圖譜》諸圖樣,唯“臺幾爐”作方體附耳,形制接近。而《圖譜·卷十五》“臺幾爐”一欄記載“敕賜九卿科道衙門”,通政司、大理寺、尚寶司等機構的正卿、少卿官員亦配此式。明張居正《請宥言官以彰圣德疏》曰:“竊以為科道乃朝廷耳目之官?!鼻逵赫垡嗟溃骸翱频滥顺⒍恐?,果能秉公持正,據實敷陳,方合天下之公是公非,而于朝廷政事有所裨益?!辟n與監察、司法官員臺幾爐,乃冊命其仗義執言,秉公執法,恰與“馬槽爐”耿直寓意相似。二者外觀內含都有同點,或確有演變關系。



    古代銅爐形制依“天圓地方”之傳統觀念而制,“天圓地方”是古人的宇宙概念,祭天當用圓形香爐,祭地則用方形香爐,其中以取“天圓”者多,取“地方”者少。而傳世的方爐中,最別具一格、最受人喜愛的當屬馬槽爐,馬槽爐鑄造上難度較大,且對鑄造所用之銅,較之其它形制,要求更多精煉,蓋因宣爐一體鑄成,方耳之鑄需要銅水流動性極佳,鑄得此規整形態極為不易,存世量較稀少,王世襄老先生藏有一落康熙年款的馬槽爐,形制與本品相類,但尺寸較本品略小。此爐為目前所見馬槽爐中尺寸最大者,訂制如此大器,非宮廷之力不可為,極為珍罕。






    2021西泠秋拍

    五代·葉叔重舊藏青銅漆金觀音頭像

    高:25cm

    RMB: 600,000-800,000

    遞藏:1.盧吳公司舊藏。

       2.葉叔重舊藏。

       3.顧愷時舊藏。

    來源:此拍品直接得自葉叔重先生后代,由其家屬友情提供。

    出版:《海上收藏世家》第406頁,鄭重著,上海書店出版社。



    藏者簡介:

    1.葉叔重(1903~1976),江蘇盛澤人,著名古董商人。家中排行第三,古玩界稱葉三。精于文物鑒定,擅長青銅器、陶瓷器和古玉。早先服務于盧芹齋和吳啟周合開的“盧吳公司”,后自己開設禹貢古玩店,搜集過手珍貴文物不計其數,名盛一時。

    2.顧愷時(1913~2005),江蘇啟東人。我國著名的胸心外科專家,主任醫師、教授。曾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委員、九三學社成員、上海市政協一屆至七屆委員、上海市勞動模范。曾赴美國研修外科和胸外科,回國任南洋醫院院長、上海市胸科醫院副院長兼胸外科副主任、上海市胸科醫院名譽院長。業余鐘愛收藏,涵蓋玉器、瓷器、青銅器及書畫。


    低眉如水月 千年覺有情

    葉叔重舊藏五代青銅漆金觀音頭像



    此件觀音頭像為海上著名古董商葉叔重先生鐘愛的收藏之一。青銅鑄造,面部豐腴飽滿,發髻高束,原應佩戴帽冠,帽檐下正中卷曲,其余部分絲縷成條,致密有序。額頭下陷白毫,頭、眉、額處于一個平面。雙耳碩大,眉似彎月,兩目冥閉,鼻梁修長挺拔,厚唇輕合,笑容若隱若現。面部本有漆金,因年代久遠剝落,現仍存留漆層,滿布龜裂斷紋。整像肅穆內斂,深沉靜謐,仿佛俯視著蕓蕓眾生。觀音造像在唐宋之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唐代男身女相到宋代徹底女性化,從高高在上的神祇轉為世俗鮮活的婦人,個中是社會民眾心理、審美的更替。宋以前的觀音造像多莊嚴肅穆,神色內斂,不茍言笑 ;而北宋石雕觀音已表現出面容嬌妍,嘴角微揚,自然生動。這尊觀音像風格則恰好處于二者之間,親和而不失威嚴,真實而不乏神圣,呈現出兩種風格過度的特征。民國時期,國際著名古董商盧芹齋創辦“盧吳公司”,公司名稱中的“吳”,指的是活動于上海的蘇州古董商吳啟周。



    葉叔重與葉月軒是昆仲,同為吳啟周的外甥。作為“盧吳公司”在北京的負責人,葉叔重對青銅器、書畫、佛像如數家珍,經手各類奇珍不計其數,歐美許多著名博物館的藏品,都是由他過手出境。這件青銅觀音是葉叔重自留收藏,檔次之高可見一斑。建國初期,葉叔重因看病與顧愷時相識。顧愷時,江蘇啟東人,留學美國,是著名的胸心外科專家、主任醫師、教授。曾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委員、九三學社成員、上海市政協一屆至七屆委員。顧先生對金石古物甚是癡迷,得知葉先生為經營收藏古董大家,便經常來往交流,結為摯友。隨著時光的推迻,兩家人也彼此熟悉。五十年代中期,人民政府對文物外流作出規定,整治私營文物店號,此件頭像便由葉家托付顧家保管。《海上收藏世家》一書在介紹顧愷時先生時,文中照片就有這尊觀音頭像。造像安放在書桌醒目的位置上,足見顧氏對之青睞有加。書中提到的葉叔重交與顧愷時幾件最重要的珍品中,觀音像就在其中。



    文革時期,顧家所保管的文物遭到查抄,觀音像就在其中。萬幸的是,這批文物被上海文管會接收,文革結束一并退還給顧愷時。之后顧氏夫婦赴美,將其送還給葉家。青銅觀音的幾經換手,見證了一段特殊的歷史時期,凝結了兩家人的深厚友誼。所承載的點滴故事,更能引發無盡的回味,為千年文物的傳承增光添彩。






    2021西泠秋拍

    明·銅八寶纏枝紋葵口三足熏爐

    高:66cm

    RMB: 220,000-280,000

    參閱:故宮坤寧宮陳設等。



    此銅熏爐體量較大,口沿外展呈葵口形,大腹,三足。熏爐蓋分三拿,頂部鈕做成鏤空高浮雕,雕刻壽桃和蝙蝠,意寓“福壽吉祥”。熏鈕以下兩層爐蓋逐層放大,表面均飾鏤空浮雕,以纏枝紋為地,刻“輪、螺、傘、蓋、花、瓶、魚、結”佛前八寶紋,八寶之間由浮雕鏨刻寶相花隔開,寶相花于底部纏枝相連,紋飾設計周密規整,刻畫飽滿,層次豐富,使得整器異常華美。



    蓋緣和爐緣處均刻一圈回紋,相互呼應;爐底承三足,各做成鋪首獸足,獸嘴接爐足,獸首牙尖齒利,雙目圓睜,面相威嚴。整器造型端莊凝重,古樸大度,氣象不凡,為明代熏爐中難得的佳作。






    2021西泠秋拍

    元—明·銅鎏金“錢塘陳彥清造”款地藏菩薩坐像

    高:25.5cm

    RMB: 500,000-700,000

    錢塘是江名,錢塘是地名,錢塘是城名。作為江名——錢塘江,載千古、覆萬年……它是浙江省內最大的河流。上游源出于浙、皖、贛邊境,經杭州閘口以下注入杭州灣后會納于東海。作為地名——錢塘早有美稱:[東南形勝,三吳都會]。早在秦王政25年(公元前222年)秦滅楚,便于今杭州地置錢塘縣。作為城名——錢塘是現在號稱“人間天堂”杭州城的古稱謂。上自秦一統全國后便在靈隱山麓設縣治稱錢唐,屬會稽郡。至隋王朝建立于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廢郡為州,“杭州”之名才有了第一次的出現。



    元代造像是飛來峰繼兩宋造像以來的最后一個高峰。這個高峰的突出特點是突然涌出的大量的藏傳佛教藝術作品。這些作品的出現與遠超信奉藏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在江南的傳播以及杭州的特殊地位密切相關。1276年元軍揮師南下,攻占杭州之后,為了徹底動搖南宋在江南長期統治的根基,“從精神文化上消除前宋的遺留影響”,元朝在以杭州為中心的江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開始傳播藏傳佛教。其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在杭州建立了管理江南佛教事務的總統所和行宣政院。此外,在元初,除了在杭州大力修建寺廟,許多著名的藏傳佛教高僧也活躍在江南,如沙羅巴和丹巴國師。此兩人都師從八思巴(八思巴——淳佑四年(1244年),年僅十歲的八思巴來涼州(今武威市)學習漢文化與蒙古文化,這為他以后成為大元帝師奠定了雄厚基礎。蒙哥汗三年(1253年),忽必烈從受佛戒。中統元年,世祖即位,尊為國師,即大元帝師,使統天下佛教徒。至元元年,使領總制院事,統轄西藏事務。六年,制成蒙古新字,加號大寶法王。十三年還至薩斯迦,為西藏佛教薩迦派第五代師祖。)



    因此,在元代,杭州的佛教藝術便深受藏傳佛教之影響。我們可以從杭州靈隱飛來峰的石造像來得到例證。此件地藏王菩薩的蓮瓣紋來看,蓮瓣寬大,蓮瓣頭部微微翹起,蓮心往內翻卷,與明早期造像完全不同。具有典型的元代蓮瓣紋之特征。(參閱杭州飛來峰(四臂觀音石窟造像,創作于1282-1292年)頭戴五葉寶冠,臉部方正,雙目向下微睜,眉間一白毫,與杭州飛來峰之尊勝佛母的開臉如出一轍。(參閱尊勝佛母,石窟造像,杭州飛來峰,創作于1282-1292之間)。至此,我們能否大膽的推測,此件地藏王菩薩像便是在元代時期的杭州地區)錢塘陳彥清造)在元代宮廷機構——總統所的督辦下,鑄造的一組精美的元代宮廷造像中的一尊!






    2021西泠秋拍

    清康熙宮廷·金漆夾纻菩薩坐像

    高:31cm

    RMB: 180,000-220,000



    此尊菩薩面容端莊祥和,透著一種親近感,袒露上身,豐乳細腰。雙手于胸前結印,全跏趺坐于仰覆蓮座之上,頭戴摩尼冠,帔帛自雙肩自然垂下,柔暢地繞過手臂,經膝下后垂于座上,形成華麗柔美的線條。佩戴的項鏈、臂釧、腳鐲,以及蓮座上沿的連珠紋精美均勻,自然垂下飄帶、衣紋生動流暢,雙層蓮座,上沿飾一周連珠紋,蓮花葉瓣寬大、飽滿。整體造型華麗寫實,工藝精湛繁復,承襲早期永宣造像的風格的清康熙時期造像,表現出宮廷造像一類中較高的藝術水準。

    華藏寶相·歷代佛教藝術專場

    1月22日 B廳 14:00


    ▲2021西泠秋拍

    明·夾纻金漆韋陀立像

    高:134cm

    RMB: 2,000,000-2,600,000

    參閱:


    韋馱(梵文Skanda),本為婆羅門天神,神格尊階地位極高,后被佛教吸收,成為主要護法之一。據《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記載,唐代高僧道宣大師言曾夢見此神祗,自稱:“弟子韋將軍,諸天之子,主領鬼神,如來欲入涅槃,敕弟子護持贍部(即南贍部洲,佛經中世界四大洲之一,中國在此洲)遺法”。自道宣記述韋馱護法神跡,“諸天之子”韋馱護法作為中國青年武將的形象基本固定下來,其手持金剛杵,常被安置于佛寺中央天王殿后,守護大雄寶殿內主尊釋迦牟尼佛。


    本尊韋馱體態魁梧,身著武將鎧甲,縱然其開相如赤子般天真無邪,仍不失作為第一護法的威武氣概,儼然一位顏值與實力在線的守護神形象。韋馱娃娃臉面相,五官小巧,雙頰圓潤飽滿,蘋果肌微微鼓起,眉眼彎彎,瞇起的眼眸、上揚的嘴角似掛著滿心喜悅,憨態可掬讓人倍感親切。面部刻畫精彩到位,將這位“赤子將軍”的悲憫祥和表現地淋漓盡致,與其對視頃刻,便能驅趕內心所有的陰霾。韋馱頭戴鳳盔,身著鎧甲,足蹬戰靴,護肩交領處蝴蝶結綁帶與胸前的帛帶、繩結及腰下中國結細膩精巧,自然柔軟,迎風飛揚之姿態足以以假亂真,三者相得益彰,明顯承襲了明代漢地造像注重寫實的傳統;飄帶繞過雙臂向上飄拂,好一番仙家氣派,似與飄帶相呼應,戰袍下擺飄逸,不僅突出戰袍輕柔,更柔和了盔甲的陽剛,進一步凸顯韋馱剛柔并濟,文武雙全的非凡氣度,藝術效果極強。鎧甲遍布全身,甲片密布緊湊,刻畫精良,每處范圍甲片大小不一,樣式各異:通體以山文甲為主,腰間處飾鎖子甲,背飾及戰袍下擺飾以魚鱗甲為點綴,刻畫一絲不茍,可窺見匠人心思之細膩,工藝之考究。韋馱頷首低視,左手按金剛杵,右手扶腰立于山石之上,腰胯部的“S”型曲線明顯,威武軒昂。如此靈動之體態亦是此尊夾纻胎韋馱的一大優勢之一。夾纻漆器主要由天然生漆、天然纻布及瓦灰等組成,工藝繁瑣,雖難度極高但同時可塑性也非常高,正如飄帶褶皺、鎧甲紋樣的區別、繩結樣式皆交代得一絲不茍,每處細節都做到極致,散發出蓬勃的生命力,藝術水準之高超絕非一般作品所能企及,是為明代御用監韋馱天王像。


    此尊與翰海拍賣這尊木胎韋馱凈高不含座同為120厘米,木胎為外罩髹色金漆,與夾纻胎一樣的外在裝鑾工藝,在底胎漆灰地上,黏貼金箔后罩加透明漆,采取明代黃成《髹飾錄》中的罩金髹工藝技法。不同的是此尊為夾纻胎造像,夾纻胎其主要成分是天然生漆、天然纻布及瓦灰等,制作工藝復雜,經過烘干,打磨,夾纻等48道工序完成,是漆藝中難度最高的一門手藝,用以制作工藝這么復雜的韋馱像可見之難度,此為材質方面,在技藝方面方面,翰海此尊面相偏方,眉眼、嘴唇、鼻梁棱角凸出,此尊夾纻開臉較圓潤,頭型較小,帶有少年般的天真爛漫,所謂赤子之心,整體造型上翰海身形飽滿魁偉,姿勢較直板,動態欠佳,夾纻此尊韋馱右手插腰,左手按杵,腰向左傾,呈三折腰身,側面看呈S型。細節方面,翰海這尊甲胄頗精細,夾纻這尊不僅精細于鎧甲,且注重錦袍的飄逸動態,飄揚飛動,生動畫面感的營造,不難推斷此尊為明代宮廷御用風格的韋馱天王像。


    杭州靈隱寺木胎韋馱,眼眸炯炯有神,鼻翼起棱角,嘴型亦是,腰上獅子鋪首的風格年份稍晚,總體的氣勢和身形魁梧上的表現較好,不失為當時的江南一帶精品。此尊韋馱與之相比氣勢和技藝均不凡,此尊韋馱動態上和面相的神情上刻畫更為靈動,與之對望,有會心動人之感。此動態所見韋馱名像,雙林寺的明代彩塑韋馱同樣具有動態的感染力,呈S型的處理,要處理得生動自然并非易事,彩塑材料相對好把握,而大體量的夾纻胎在形的塑造上難度非常大,所以此尊夾纻胎韋馱應是所見大體量以及精良工藝作品的代表作堪稱孤品,于學術以及市場都有極大的研究價值。





    ▲2021西泠秋拍

    明·銅鳳帽觀音坐像

    高:50cm 帶座高:70cm

    RMB: 900,000-1,200,000

    參閱:中國國家博物館藏觀音坐像。


    明代中晚期,在當時流行的凈土造像題材中,觀音菩薩表現尤其突出,他多以單獨的形式流行,是當時社會崇拜的主要題材之一。觀音菩薩具有尋聲救苦、隨類化現和協助阿彌陀佛接引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當世和來世雙重救助功用,歷來深受人們的喜愛,而此時又受到明萬歷時期慈圣皇太后的特別推崇,所以更加盛行。


    明代佛教造像藝術發展到了嘉靖時期,又回到了漢傳佛教藝術風格的道路之上,然而受藏傳造像影響的部分不但沒有消失,反而是更加融合一體,使內陸漢藏風格造像得到更好的發展。如此大尺寸精美的觀音菩薩坐像應是明代嘉靖或萬歷年間宮廷或皇家寺院所供奉的佛教造像。觀音結全跏趺坐,雙手結禪定印。面相豐頤圓潤,曲眉似彎月與鼻梁相連,眼瞼較寬,神態慈和寧靜,典型的明代漢地造像面相特征。雙眼微合,俯視前方,仿佛正在冥想之中,又似在出神聆聽,尋覓眾生求助的呼聲,應聲前去解救。頭戴花冠,冠葉雕刻精細,并向外傾斜,這與藏式風格略有不同,融合了內陸造像的審美情趣。身軀雄健,結構勻稱,體態優美,整體給人莊嚴神圣而又慈祥親切的宗教美感。袈裟自頭頂披下,衣緣處飾以精美的花朵紋飾,胸前飾瓔珞,下身著高束腰及胸長裙,此為明代漢地菩薩造像常用裝束。衣紋厚重寫實,刻劃自然流暢,衣緣上鏨刻花紋,紋飾清晰,雕刻精細,鮮明的漢地造像裝飾風格。整體形態端莊,雕刻細致入微,時代風格鮮明,為明代中晚期漢地觀音造像經典之作。





    ▲2021西泠秋拍

    清乾隆·宮廷夾纻菩薩像

    高:77cm

    RMB: 600,000-800,000

    參閱:

    1.法國吉美博物館藏品。

    2.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品。



    寶光虛空藏菩薩,是由寶生如來入如意寶珠三昧耶顯現的。換句話說,寶光虛空藏菩薩就是寶生如來所變。另有稱寶光虛空藏菩薩為南方滿愿菩薩主富貴、財富。


    相傳如為國家修習五大虛空藏秘法,可以預防天變、增益國運。如為個人所修,也有延年益壽、消災增福、滅七難、興財富、得官位、消王難、滅疾病、興眷屬、得貴人人緣等。此尊菩薩與法國吉美博物館中一件清康熙夾纻觀音類似,可能為同一組。




    ▲2021西泠秋拍

    清乾隆·唐英制琺華釉送子觀音立像

    高:48.5cm  帶座高:56cm

    RMB: 180,000-220,000

    參閱:

    1.私人藏家收藏。

    2.清乾隆 唐英制像生瓷鴨,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16年6月7日,成交價:3,680,000 RMB。

    3.清乾隆 唐英制白釉觀音坐像,中貿圣佳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19年6月7日,成交價:460,000 RMB。


    乾隆在位六十年,時處清王朝鼎盛時期,其制瓷業也達到了歷史頂峰。器物造型精美,色彩繽紛,圖案新穎,華褥多姿,產量巨大,制作精良,工藝新穎,有鬼斧神工之妙,特殊品種更為一代之奇。瓷器造型承襲康熙、雍正,并有創新。紋飾豐富多彩,尤多封建倫理和寓意畫面。乾隆一朝瓷藝精進,督陶官唐英殫心竭慮,仿古采今,集歷代名窯之大成,括中外良器之精萃,鑄就千古不遇之輝煌。乾隆皇帝愛好廣博,藉以御窯廠之能工巧匠,以瓷為胎,敷設彩釉,仿制諸式材質的陶瓷作品。懷著對盛大、新奇的追求和對西洋技藝、美術的狂熱,在御瓷燒制領域,唐英在任期間“用杜門、謝交游,聚精會神,苦心竭力,與工匠同其食息者三年”的努力來精進技藝,在乾隆皇帝的督促下多次按“洋彩之花樣,吉言新式”的設計要求,進呈御覽。


    佳器必出良工之手,本品當為雍干時期督陶官唐英所督制。唐英字俊公,號蝸居老人、陶成居士,堂號陶成堂,沈陽人,漢軍正白旗,生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卒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自雍正六年(1728年)佐理窯務,先后榷窯二十余年,是御窯廠歷史上督窯時間最長、成就最高的督陶官,督陶所制史稱“唐窯”。此件清乾隆唐英制琺華釉送子觀音立像是為乾隆盛世典雅的清宮佛像造型。又因成形復雜,燒造難成,因此其藝術價值和制作難度均在金銅佛像之上。佛像面部及衣褶細部處理非庸手可為之,運用雕塑、駁接等技法完成,處處需要異常審慎,而燒造過程更難人為控制,極容易變形疵裂。乾隆十三年唐英曾承命燒造觀音,久造無成,乾隆皇帝就斥責唐英“燒造的觀音如何還不得?”、“想是唐英不至誠,著他至'誠’燒造?!保ㄒ娗∈晡逶鲁跻弧肚鍖m內務府造辦處活計檔》之《記事檔》)以唐英督領下御窯廠水平之高獨步有清一代,縱然如此尚有難為之處,可想神仙塑像燒造之不易。出于對神靈的敬畏,此類雕塑神像多不具年款,有別于鎏金銅像落“大清乾隆年敬制”款者。


    本品工藝精湛,衣飾華美,流傳至今,殊為珍貴,查閱公私收藏資料,在此式唐英造像中僅見,極為特殊珍貴。此作存世罕見,見證了干隆皇帝禮佛敬佛的精誠之心,是為曠世精絕之品。且常見的唐英制觀音尺寸為20-30厘米,如此大尺寸的觀音立像也是目前僅見。唐英這位影響著清代御窯制瓷發展的重要人物,佳作頻出。本品形色韻俱佳,具有著乾隆御窯也無法比擬的藝術價值及收藏價值的根本。




    ▲2021西泠秋拍

    明·夾纻漆金釋迦坐像

    高:83cm

    RMB: 500,000-800,000

    這是一尊晚明時期京工地區宮廷風范的釋迦牟尼佛像,兼有漢藏特點,實為傳世中的精品。傳世的各類造像中,精品夾纻造像大多已于晚清民國時期流失海外,加之歷史上綿延不斷的戰火和社會動亂,能留存至今的實為彌足珍貴。夾纻造像遍布中國各個地區,各地造像風格不同,形成獨自的地域特色,而京工地區宮廷風范的造像,則是集合了各個地區的能工巧匠并且在不惜成本的工藝下制作完成。該尊佛像其螺形發髻細密規整,大耳垂肩,面形圓潤,額部寬廣;雙目低垂,眉眼到鼻翼的處理過渡得自然流暢;兩頰隆滿,下頜圓凸,顯現了佛陀超于凡俗的莊嚴和寂靜的圓滿法相。其上身著袈裟,下身著僧裙,整體渾厚健碩,身姿挺拔,腹部束腰,上身的衣紋翻卷猶如絲織物般有質感,靈動飄逸,極富層次感,突出軀體的自然起伏變化;右手結說法印,左手置膝結禪定印, 正是釋迦牟尼佛成道說法的姿勢和形像;手臂圓潤自然,柔然而富有彈性,下身呈跏跌座,盤腿的處理健碩有力。整尊造像工藝精湛,制作考究,內披麻掛灰,外上大漆貼金箔,乃典型木質宮廷風格造像。


    因年歲久遠漆質開片呈蛇腹紋,整身體量巨大,品相完美,雕刻藝術水平極高,更完美詮釋了佛陀「相好」的特征,不僅面部神態莊嚴、慈祥,身姿同樣富有美感。流暢的服飾線條與斑駁的歲月之痕,盡顯佛像歷經的悠悠歲月,成就了一件典型的宮廷風格古代雕塑藝術品。夾纻佛像本身具有生命力,漆料獨特的質感,與人一種親近感,數百年的時光也如賦予材質獨特的韻味,這種韻味封存在造像的「包漿」或「皮殼」中。塵灰、汗水、空氣中的水分、經久的摩挲擦拭、煙熏火燎,在佛像表面上層層積淀,逐漸形成表面的皮殼。這些以造像為 載體的歲月留痕,顯露出溫存的舊氣,更自然 溫潤,更能打動心靈。




    ▲2021西泠秋拍

    清康熙·銅鎏金釋迦坐像

    高:40.5cm

    RMB: 900,000-1,200,000

    清宮崇佛之風盛行,康、雍、干三帝佛學造詣頗深,信仰彌篤,加之國運昌隆,宮中佛像之造作御制銅鎏金釋迦牟尼佛造像,堪稱清代宮廷造像中的一件曠世絕品。不計成本,工藝考究精益求精,其杰出的品質代表了清代宮廷造像的最高水準。此尊罕見清康熙宮廷新的風格??v觀中國宮廷佛教造像藝術之歷史,清康熙宮廷造像有著承上啟下的節點地位,材質奢華以此三朝為盛。清康熙一朝,開清代宮廷佛造像之先河,既承繼明代造像特點,又開創了清代造像嶄此尊釋迦牟尼佛右手下垂施觸地印,左手結禪定印,再現了2500多年前佛陀戰勝魔羅證得佛果的上的右手,以食指觸碰大地,并說:與脫離輪回獲得最后的解脫,魔羅提出了質疑。于此覺悟的關鍵時刻,禪定坐姿的釋迦牟尼佛移動膝為所動。


    根據傳統記載,魔羅展開了最后的攻勢,試圖動搖佛陀的決心。對佛陀追尋心靈覺醒的理想的種種誘惑,以阻礙佛陀證悟世間的真相。而對于一切試圖破壞佛陀追求理想的種種誘惑,佛陀均不直到悟透真理實相,證得無上佛果。此時,魔羅帶領三位魔女來到了他面前,作出了試圖讓佛陀分心偉大瞬間。那時,佛陀于菩提樹下面東而坐,作出了堅固如金剛的決心,誓愿保持禪定冥想的姿態,“大地是我的證人?!痹诖怂查g,天神、地神紛紛涌現,齊聲喝到:“我等愿為作證。”魔羅、魔軍、魔女見此狀遂四散敗逃,留下佛陀獨自在菩提樹下的金剛座繼續偉大的覺悟。于是,世間有了佛陀。


    康熙宮廷佛像的佛衣吸取了明代造像的特點,線條流暢排布,塑造出紡織物的垂墜感,在佛衣的邊緣和裙角喜用陰刻花紋。此尊佛陀身披袒右肩式袈裟,腰系長裙,衣褶貼合身體結構,弧線如行云流水,紋線分布優美,造型立體靈動,將衣料柔然、垂墜的質感表現得淋漓盡致。腿部衣紋呈放射性在蓮座頂面鋪開,衣料如波浪向兩側蔓延、伸展,呈現出如在梵天凈土般的莊嚴與靜謐。此尊衣料上鏨刻有繁密的紋飾,以細致優雅的線條刻畫出盛放的蓮花、牡丹等各色花卉,這種精致的卷葉蔓紋與盛開的花瓣常見于同時期的官窯瓷器,參見故宮博物院藏,清康熙御制藍地琺瑯彩纏枝牡丹紋碗,以及臺北故宮院藏,清康熙御制黃地琺瑯彩牡丹紋碗。除了富有康熙宮廷特色,此尊佛衣紋飾的另一特點,在于花卉種類豐富,數目亦繁多,且姿態各異,不見重復;刀法靈動,在嚴謹細膩中見飄逸之美,富麗堂皇的同時又富有生機和活力,用極致的工藝呈現出頂級宮廷藝術品的豐美與華麗。




    ▲2021西泠秋拍

    明·銅鎏金觀世音菩薩坐像

    高:54cm

    RMB: 1,000,000-1,300,000


    觀音是印度梵語意譯簡稱,全稱“觀世音”,又稱“觀自在”、“觀世自在”、“光世音”,德號“圓通大士”。她是印度佛教中的著名菩薩、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之一。在佛教各大菩薩中,她以慈悲著稱,是佛教慈悲的化身。千百年來,她以慈悲的功用受到了印度、中國及東南亞各國佛教信徒的廣泛崇信,被譽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


    這尊像是明代中晚期漢地觀音造像典型樣式。觀音頭戴天冠,冠正面有化佛阿彌陀佛,頭頂梳成高髻,高額寬面,五官端正。雙肩橫披天衣,胸前飾瓔珞,下身著裙。結跏趺坐,左手于臍前托凈瓶,右手拇指與中指相合,持一楊柳枝,做出以楊枝醮水向外揮灑的姿勢,表示以大慈悲遍灑甘露水,為眾生消災避難。身下是八層滿蓮瓣蓮花座,朵朵蓮瓣向外伸展,剛勁有力,整體造型完美,金水保存完好,體量高大,工藝精湛,十分難得。




    ▲2021西泠秋拍

    明·御制木胎髹漆金護法像

    高:130cm 帶座高:158cm

    RMB: 2,000,000 -2,600,000

    參閱:北京東正2016春拍明銅道教水將216CM成交價8970萬。


    此尊護法頭戴寬沿帽盔,劍眉倒豎,雙目炯炯,長髯飄逸身軀挺拔硬朗,肌肉勁健結實,身著精美的鎧甲,雕刻精致、繁復、細膩、生動。鎧甲及其上的鱗片與裝飾皆以極其細膩、高超的手法一絲不茍地予以表現,樣式繁復別致,造型生動自然;特別是鎧甲上密布的鱗片凸起如峰,崢崢而立,透著一股威武剛健的霸氣,尤為引人注目。罩紗的衣紋簡括自然,袍袖飄拂,顯得飄逸自然,而又不失嚴謹,于端莊凝重中透出律動感。左手曲于體前,原應執法器,現已遺失,故不能準確判定是哪尊護法。右手垂放體側,以三七步站姿巍然而立。整像雕工流暢,如行云流水,一氣呵成。細節刻劃一絲不茍,特別是面部表情,刻劃入木三分,流露出忠勇的神韻。整體造型規范,結構合理,給人嚴謹、規范、勻稱、大方的藝術美感。


    在精致、繁復、細膩和生動的藝術表現上,此尊護法都明顯優于目前所見的大部分明代武像,相似的造型與裝飾可參見北京翰海2012春拍的木胎韋馱,其造型和技藝極為相類,不論造型體態,壯碩厚實,乃至于木雕材質,髹色金漆等,都與本件天王木雕拍品如出一轍,具備明代宮廷御用監制作工藝特征。此像代表了古代雕刻的高超藝術水平,極有可能出自皇家造像機構,只有具備足夠財力、物力和優秀工匠的皇家機構,才能夠創造出如此偉大的藝術作品,雖歷經數百年的時代變遷與風雨滄桑,依然掩飾不住他的藝術輝煌,令人贊嘆。




    ▲2021西泠秋拍

    明·木胎接引佛立像

    高:134cm

    RMB: 1,200,000 -1,600,000

    參閱:山中商會藏,明早期木雕金漆站姿佛陀。



    佛陀頭上飾螺發,肉髻隆起,髻頂安寶珠;額際高廣,大耳垂肩,面相飽滿圓潤,五官刻畫精細入微;雙眉似彎月,眉間飾圓形白毫,雙目直視前方,目光有神,隆鼻方口,小巧秀麗;神態寂靜端莊,莊嚴中又蘊含著慈善之意。雙肩寬厚,腰部收束,軀體柔軟,肌肉飽滿有力。身著袒右式袈裟,袈裟緊貼身體,衣紋線條流暢優美,以寫實手法生動地表現出絲織物本有的質感。左手置于胸前結禪定印,右手下垂做接引印。接引印亦為與愿印,表示他能滿足眾生的愿望,接引眾生死后去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雙腿直立,雙足微微分開,跣足而立。雙手雙足,飽滿而豐有彈性,手指腳趾靈巧生動。整體造型端莊,比例勻稱,工藝精細,法相莊嚴;合金銅鑄造,銅質細密,表面金色飽滿悅目,雖局部脫金,但仍然顯示出富麗堂皇的氣象。


    這尊造像表現的是阿彌陀佛接引像,阿彌陀佛是主持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據《阿彌陀經》說,西方極樂世界是瓊樓玉宇,蓮池中寶蓮盛開,到處是奇花異卉,鳥語花香。人死后靈魂往生到那里,有仙人歌舞奏樂,衣食供養。接引佛為阿彌陀佛在漢地寺廟中的一種表現形式,因其能接引念佛之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得名。明代宮廷造像是由明代宮廷造像機構和皇家御用工匠精心雕造的佛教造像。




    ▲2021西泠秋拍

    明·銅漆金關公關平周倉一組

    高:36cm 27cm 28.5cm

    RMB:700,000-800,000

    此組造像以精銅鑄成,銅質精治重沉,質色具美,包漿醇厚,肥潤老到,觸手細潤,光華暗蘊。關公正襟危坐于臺座之上,膀闊腰圓,面龐方闊,眉眼上挑,濃眉交蹙,鳳目微合,挺鼻豐唇,飽滿威儀。留有五綹長髯,美須垂胸,右手輕捻長髯,氣宇軒昂,儀態威嚴??坍嬌鷦樱痛沟碾p目和倒立的劍眉顯露出一派威嚴和正氣。關公頭戴寶冠,身披戰袍,內著甲胄,足蹬云頭高靴,形象威武彪悍。腹、腿皆用鱗甲覆蓋,手腕、足腕配有護套。左臂微屈扶于大腿之上,右臂舉起捋須。儀態氣宇軒昂,于靜謐中透出威嚴。頭冠、衣飾、鎧甲雕刻的精細入微,且頗為寫實,不同于傳統造像的程序化處理。衣紋刻畫簡括自然,肘部衣袖隨風飄起,戰袍在雙腿間自然下垂,整體姿態雄健有力。胸前護心鏡采用寶石鑲嵌,寶相端莊,更添貴重尊榮,體現了我國傳統對關公的崇拜敬仰之情。雕鑄工藝精湛,紋飾層次飽滿,圖飾精美細致,甲胄紋理清晰,刻畫精細,繁而不亂,層次分明,打磨光滑,具有極強的立體感。關羽一生忠義勇武,忠貞不二,歷代帝王均將關羽當做“忠義”化身,由侯而王,旋而進帝,最后被尊為武圣人而受世人崇拜。關公在漢傳佛教中被奉為伽藍菩薩,即寺院和守護城關的神。藏傳佛教則認為他是密宗護法赤東贊的化身,道教尊之為關圣帝君,并賦予司財的職能,被尊為武財神。關羽為儒、釋、道三教崇信,被尊為戰神、財神、文神、農神,全方位的萬能之神,為歷代統治者和百姓萬民所共仰,這種受到不同階層、不同宗教崇拜的古代人物頗為少見。關公的封誥歷朝不同,但有兩個統一的評價貫徹始終,那就是“勇”和“義”,這也是關公像廣受崇祀的原因之一。此組造像最難得之處在于,關公、關平、周倉為原始一組。殊為難得。





    ▲2021西泠秋拍

    明·銅鎏金托塔天王像

    高:42cm

    RMB:900,000-1,200,000


    托塔天王是佛教中最為著名的護法神,尤以四大名著《西游記》中的形象廣為流傳。他原是印度佛教四大天王之一的北方多聞天王,傳入中國之后受到中國文化和審美意識的影響而表現出了顯著的中國文化特征。在中國四大天王形象中,唐代時鎮守邊關的大將李靖被認為是多聞天王的化現,宋元時期幾乎將李靖與托塔天王合而為一了,而明清以后托塔李天王成為單獨的天王造像被廣泛供奉。


    此尊造像為典型的明代漢傳佛教所供奉的托塔天王像。雙腿站立于巖石形臺座之上,右手持三叉戟,左手舉托寶塔。寶塔和三叉戟是托塔天王身份的重要標識。天王頭戴寶冠,頂束高髻,耳側繒帶飛揚。面部肌肉凸顯,雙眼怒目圓睜,鼻梁短蹙,下頜及兩腮蓄有濃密須胡。身著甲胄,足蹬云頭高靴,形象威武彪悍。甲胄的形制完全依仿古代武士裝束,其胸、背有兩塊銅鏡保板,腹、腿及臂部用鱗甲覆蓋,兩肩、手腕及腳踝上配有獸頭護套。形式雖然紛繁復雜,但刻畫精細,層次分明,而且具有極強立體感。身后披有飄曳大帔帛,突出了天王不同于一般武士的宗教神性。造像整體造型大方,形象生動,雕工精細,品相完美,體現了明代中晚期漢傳佛教造像鮮明特點。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影院| 国产裸体美女视频全黄| 野外做受三级视频| 国产揄拍国产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成人| 国产美女自卫慰黄网站| 欧美黑人又粗又大又硬免费视频| 99欧美日本一区二区留学生|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网| 午夜免费国产体验区免费的| AV无码中文字幕不卡一二三区| 精品国产中文字幕懂色| 东京热大乱系列无码|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在线| 成人网站国产在线视频内射视频| 国产日产欧产精品精品| 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九九电影网午夜理论片|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国产资源精品中文字幕| 啊轻点灬大JI巴太粗太长了欧美| 全国最大的成人网站| 亚洲V天堂V手机在线 | 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A| 天堂资源中文最新版在线一区| 男人猛进出女人下面视频| 人人妻人人藻人人爽欧美一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专线|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小说| 国产宅男宅女精品A片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视频| 日本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水牛影视 | 日本55丰满熟妇厨房伦| 中文字字幕在线乱码视频| 国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免费| 少妇富婆高级按摩出水高潮| 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 午夜成人性爽爽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