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服是指對當下時刻臣服,而不是對一個你為了詮釋這一刻所杜撰的故事臣服,然后你還試圖說服自己相信這故事。 比如,你也許有了殘疾,再也不能行走。情況就是這樣。 也許你的頭腦正在杜撰一個故事:“我的生命走到這步田地。我在輪椅上了結了此生。生命待我如此殘忍不公。我命不該此。” 你是否能夠接納此時此刻的實相,而不將它與頭腦圍繞這實相編造的故事混為一談? 當你不再問:“為什么這種事會發生在我身上?”,臣服才會真的來臨。 即使是在看上去最難以接受,最痛苦的情形里,也隱藏著一個更深的善,在每一個災難之中都包含著恩典的種子。 縱觀歷史,曾經有一些男人或女人,在面臨巨大的損失、疾病、牢獄、或突如其來的死亡時,接納了那個看起來無法接納的,從而發現“那超越一切理解的寧靜”。 接納那個無法接納的是這世上的恩典的最大來源。 ***************** 有些時候所有的回答和解釋都不起作用。生命變得難以理解。或者有位身處痛苦之中的人來找你尋求幫助,而你不知道該做些什么,說些什么。 當你完全接納自己不知道,你放棄使用有限的思考的頭腦來苦苦尋找答案,正是在這個時候,一個更偉大的智慧能夠通過你運作。即使是思維也能從中獲益,因為這偉大智慧可以流入思維,啟發思維。 有時臣服意味著放棄總是試圖理解的努力,變得對不知道感到舒服自在。 你是否認識某個人,他生命中的主要功能仿佛就是使他們自己和別人感到痛苦,到處散布不快樂?原諒他們吧,因為他們同樣也是人類覺醒過程的一部分。他們扮演的角色代表著自我意識的噩夢的加劇,代表著不臣服的狀態的加劇。這一切之中沒有什么與個人有關。這不是他們的本來面目。 臣服可以說是內在轉變,從抗拒到接納,從“不”到“是”。當你臣服,你的自我感覺發生了轉變,從對一個反應或是頭腦的評判的認同,轉變為成為這反應或評判的周圍的空間。這是從對外在形式 – 思維或情緒 – 的認同,轉變為意識到你自己作為一個無形的 – 廣大的覺知 – 的存在。 無論你完全接納的是什么,它都將帶你進入寧靜,包括接納你的不接納,接納你正在抗拒。 任憑生命如實存在。順其自然。
————————埃克哈特托利 《寧靜在說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