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長句與短句交錯。長句與短句是相對而言的。用詞較多,結構較復雜的句子為長句;反之,為短句。長句的修辭效果是表意嚴謹、精確、細致,短句的修辭效果是表意簡潔、明快、有力。長短句交替使用,不但表意豐富,增強抒情效果,而且往往產生一種錯落有致的美感。 例1:先生姓劉,不喜功,不慕榮,愛讀書,愛看球,性子倔強像頭牛,不到黃河不回頭,成績不用愁。 (2007年浙江嘉興市考生《我因先生而自豪》) 三言、四言、五言參差交錯,長短相間,抒發了一個中學生對“不喜功,不慕榮,愛讀書,愛看球,性子倔強”的中學語文老師的喜愛之情,感情樸素、真實自然,毫無造作之情。 二、整句與散句結合。結構相同或相似的一組句子叫整句,如對偶句、排比句、反復句。相反,結構不整齊,各式各樣的句子交錯使用的一組句子叫散句。整句形式整齊,聲音和諧,氣勢貫通,意義鮮明。散句表達活潑生動,明快自然。整句和散句靈活搭配,交替使用,語言變化多姿,產生特殊的美感。 例2:橋是江南水鄉停住的夢,橋文化從這里蕩漾而來。那曼妙的姿態是婦人在輕舞,那奇巧的身姿是飛虹在澗邊飲水,那斑斑銹跡是歷史的沉淀,那歷久彌堅的永存是柔情的堅強在鼎立。你那嬌小而又偉岸的身軀,承載了多少的明艷歡笑、多少的國恨家仇。煙雨蒙蒙,楊柳依依,掩映著那片青房黛瓦;點點碎陽,裊裊炊煙,呼喚著晚歸的鳥篷船;河畔的那條青石板路,悠悠地通向遠處那座高高的石拱橋,船悠悠地在下穿行,人輕輕地在上行走,一如在畫中…… (2007年浙江嘉興市考生《我因生活在江南而自豪》) 句式整散靈活,讀來流暢自然,充滿了錯落美與節奏美。 三、常式句與變式句搭配。常式句就是按照主語在前、謂語在后,前因后果,先輕后重等正常語序組成的句子;變式句則是為突出表達某方面的內容,臨時改變某些成分的位置的句子。根據具體的語境,選擇恰當的句式,可以更好地表達情意。 例3:來吧,與語文同行,去汲取先賢哲人的智慧靈光!來吧,與語文同行,去品嘗各色人物的喜怒哀樂!來吧,與語文同行,去浸染人類文化的博大精深! (2006年浙江舟山市考生《語文一路伴我同行》) 把三個作謂語的動詞“來”分別提到分句的前面,使得文章氣勢如虹,神韻陡增。 四、肯定句與否定句相間。即將肯定句與否定句交錯使用,以取得特定的表達效果。 例4:朋友,在西方洋節的沖擊下,你是否還記得自己的膚色就是大地的顏色,是否還記得自己的血液里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文化? (2005年北京市考生《堅守》) 是否相間,反問句式,使文章極有說服力。 此外,陳述句、設問句、反問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倒裝句等句式交錯使用,都能以恰當的語氣表達豐富的內容。 例5:“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為自己鼓勁,我的人生之舟就不會在暗礁上擱淺,哪怕“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又如何?“樹堅不怕風吹動”,只要我步履堅定,為自己加油、鼓勁,總有一天,我會品味到“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的勝景! (2007年福建南平市考生《為自己鼓勁》) 反問句加強了語氣,感嘆句抒發了強烈的感情,引用豐富了文章的底蘊,句式上整散結合,真可謂是文采斐然,言有盡意無窮。 例6:因先生而自豪,因他不畏強勢家長的壓力,據理力爭;因他不懼高官權貴的權術,直言批評;因他不怕升學考試的威逼,堅決推行他的教學方式;因他不用題海戰術的傳統,照樣贏得滿堂彩! 萬幸,可以遇見先生這樣的老師;不幸,只能與先生相處短短三百天,但是,諍友不可少,良師無須多,得遇先生,足以使我一生銘記,一生因先生而自豪! (2007年浙江嘉興市考生《我因先生而自豪》) 少量文言色彩的詞語,使文章典雅而有氣韻。整齊的句式,讀來瑯瑯上口,富有節奏感和音樂感,平添了文章的雅致之氣。 例7:抬起頭,仰望窗外,七彩的陽光倏地照亮我的心房:漫漫人生旅途,別人的觀點時常會左右我們的視線。那么,就讓真理來擦亮我們的眼睛!駕駛小舟,揚帆起航,不論遇到多大的風浪,請讓事實和真理為你把握航向。 (2005年安徽省考生《與真理為伴》) 各種句式的靈活安排使得全文語勢順暢,承轉自如,耐人品味。 在選擇句式時要注意:(1)根據文體特點選擇句式。以議論為主的文章,可適當運用結構相對整齊、節奏感強的排比句式和加強語氣的否定句式;記敘文、散文類文章,應注重長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的交錯使用,適當運用修辭手法,注意增強語句的抒情意味。(2)合理變換句式。寫作時要變換交替,各得其所,盡可能使行文節奏鮮明,生動活潑。整散句、長短句靈活搭配,交替使用,要變化多姿,追求語言的美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