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式變換”教學方案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根據要求變換各類句式 ,掌握變換的方法和技巧。 2、力求在習作中巧妙運用各種句式 【教學重點】 1、了解各種句式特點。 2、理清、選用變換句式類型。 【教學難點】 1.掌握變換句式的方法。(特別是長短句互換,句子重組。) 2.培養學生正確使用句式、表達語言的能力。 【復習思路】 掌握變換句式的思路、方法,利用習題鞏固練習。 【課時計劃】:5課時 【教學過程及步驟】 第一課時 句式種類 長句短句互換 一、句式的分類: 漢語的句式多種多樣,不同角度的劃分,有不同的稱說,例如: 從句子成分或分句排列的次序看:常式句、變式句(各種倒置句等稱為變式句)。 從句子的表達性質看:肯定句和否定句。 根據表達語氣分: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 根據結構的繁簡分:長句、短句。長句:句子成分復雜,枝葉多的句子。短句:成分簡單,枝葉少的句子。 根據句式整齊分:整句、散句。 二、考試題型:從近幾年的高考試題看,關于句式變換的考查,題目一般以主觀題形式出現,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長句短句互換:短句結構簡單,詞語較少,簡潔明快。長句結構復雜,詞語較多,細致嚴密。 (2)重組句子:不改變原意的前提下,打亂句子結構,改變陳述對象,重造新句。高考常見題型:變換語序式重組和強調局部式重組。 (3)整句散句互換:整句指結構相同或相似,字數大體相等、排列整齊的一組句子。散句指結構不同,長短不齊的一組句子。 (一)長句變短句 1、【例1】把下面的長句改寫成4個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達得更清楚。(可以改變順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 俄羅斯科學家最近設計出一種外形為不透光的黑色管狀物,具有重量輕、能耗小、精確度高、抗干擾能力強的特點和數字攝像、使航天器準確識別方向等功能的新型星際“指南針”。 【解題思路】本題主要考查長句轉換短句的能力。方法:先找出句子主干“俄羅斯科學家最近設計出一種新型星際'指南針’”, 然后抽出附加成分,將它們變成按一定順序排列的短句,注意句子的前后連貫。 【參考答案】俄羅斯科學家最近設計出一種新型星際“指南針”。這種新型星際“指南針”的外形為不透光的黑色管狀物。它具有重量輕、能耗小、精確度高和抗干擾能力強的特點。它還具有數字攝像、使航天器準確識別方向等功能。 【例2】、把下面長句改成一組連貫的短句。這位在教育戰線上辛勤工作許多年的老教師的教育經驗非常豐富。 [方法]:對長句的內容進行分析,找出分點,每個分點列一個單句,原句內容上有兩個分點,一是“在教育戰線上辛勤工作許多年”,二是“教育經驗非常豐富”,按這兩個分點內容分成兩個分句。【參考答案】這位老教師在教育戰線上辛勤工作了許多年,他的教育經驗非常豐富。或:這位老教師的教育經驗非常豐富,他在在教育戰線上辛勤工作了許多年。 2、【方法指津】 長句一般有三個特點:修飾語(定語、狀語)較復雜;并列成分較多;某一句子成分本身結構比較復雜。由上述兩例可以看出,長句變短句的重點是處理定語和狀語。 解題思路:提取主干——把修飾成分改成句子——明確各修飾成分的主語。具體而言按照以下五個環節進行操作。 (1)明確目的 (2)提取主干:要準確把握句子的原意,分清主次,提取主要信息,作為句子的主干句。 (3)理順枝葉: 找出主干句的基礎上,分析句子的其他修飾成分,按照邏輯順序排列組合,才能使所改寫的句子準確表達原意。 (4)整合信息:分析句子的其他成分,分別嵌入適當的位置。長句變短句要“拆”,方法一般有四種: A剝離法。把中心語中的并列修飾成分分開,分別與句中聯系它們的共同成分組合,形成幾個并列的分句。B分述法。把中心語的附加成分抽出來,采用列舉的形式,使之單獨成句。C稱代法。如果主謂短語或者復句形式充當主語或賓語,就把它們獨立成為分句,在另一個分句中用代詞來復指它們。 D反復法。對一些長句中的復雜短語,可以用相同的結構形式反復出現,將復雜短語拆分成幾個分句。通過反復使用中心詞的方式,使之單獨成句。 (5)潤飾答案:對大致變換出來的句子從語意和表達兩個方面進行檢查。句式的變換不同于句式仿寫,它只是形式上的改變,而不改變原句的基本意義。不能改變句子的原意,這是句式變換的原則。如果變換后的句子讀起來不夠通暢,就要在保持原意的基礎上適當地增添一些詞語,使整個句子連貫流暢。 (二)短句變長句 恰好是解答長句變短句的逆過程,短句改長句可按兩種類型來進行: 1、一般類型的短句改為長句 【步驟】:(1)先在短句中找到一個表達中心意思的支撐句。 (2)將其他有關的短句看成句子成分,將短句改為短語,插到狀語、定語的位置上(多是插到賓語的定語這個位置上)。 (3)改后對句子進行調整,注意句子之間的關系。 【例1】將下面3個句子整合為一個單句。(可調整語序、適當增刪詞語,不能改變原意)(4分) 王力先生認為,中國舊體詩以音步、平仄相間構成抑揚美。 王力先生認為,中國舊體詩的音樂美分為抑揚美和回環美。 王力先生認為,中國舊體詩以同韻字來來回回的重復構成回環美。 【參考答案】王力先生認為,中國舊體詩的音樂美分為以音步、平仄相間構成的抑揚美和以同韻字來來回回的重復構成的回環美。 2、整合句子成單句,給概念下定義 提取所給材料中的要點,整合成一個單句,給某個概念下定義,是近兩年出現較多的短句改長句的形式。下定義是揭示概念內涵的邏輯方法,就是把概念所反映對象的本質屬性揭示出來。形式為“種差+鄰近的屬概念=被定義概念(種概念)”。 【例1】 提取下列材料的要點,整合成一個單句,對“二十四史”作一解說。(可適當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 (1)為封建統治階級提供歷史借鑒是二十四史的編撰目的 (2)封建統治者稱二十四史為“正史” (3)紀傳體是二十四史采用的體例 (4)對中國四千多年來的歷史,二十四史所作的記錄是比較系統的 [答]“二十四史”是 【解題思路】 本題實際考查了單句知識,同時也考查了信息篩選和組合能力,較為新穎。題目要求用單句,對二十四史作一解說,先明確句子的主干,“二十四史是……的史書”,然后把其他信息全部變成“史書”的修飾限定成分,按一定邏輯順序放進去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要保持話題、陳述對象一致。 【參考答案】二十四史是為封建統治階級提供歷史借鑒而編撰的,對中國四千多年的歷史作了較系統記錄,被封建統治者稱為正史的紀傳體史書。 【例2】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話改寫成一句話,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減詞語)。 《紅樓夢》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長篇小說。 曹雪芹是長篇小說《紅樓夢》的作者。 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沒落被《紅樓夢》揭露了。 ①以《紅樓夢》為主語 答: ②以曹雪芹為主語 答: 【參考答案】 ①《紅樓夢》是曹雪芹創作的以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沒落為主題的我國古代最偉大的長篇小說。 ②曹雪芹是以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沒落為主題的我國古代最偉大的長篇小說《紅樓夢》的作者。 3、【現場練兵】將下面的句子重組為一個單句,不能改變句子的原意。 如果說,蘇東坡的蓋世才華是他讓無數的后人崇敬和偏愛的首要因素,那么他的儒雅與豪放、既富于正義又富于情感的天性則是令人崇敬與偏愛的又一個原因。 【參考答案】:蘇東坡讓無數后人崇敬和偏受的原因是他的蓋世才華和儒雅豪放、既富于正義又富于情感的天性。 第二課時 重組句子 一、考點說明:重組句子就是根據題目要求,在不改變原意的條件下,打亂句子的結構,改變陳述的對象,重造一個新句子。它是近年高考常見的題型。它又分為兩類:變換語序式語句重組和強調局部式語句重組。 二、(一)變換語序式語句重組 1、【例1】用“儒、道、佛”作開頭,重組下面這個句子,不得改變原意。 蘇軾的生活與創作充滿了矛盾,因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響,思想比較復雜。 [答] 儒、道、佛 【解題思路】此題要求重組句子,首先是陳述主體的改變,由“蘇軾”變為“儒、道、佛”,其次是由此帶來的句式改變,由原來的被動句式改為主動句式。在改變句式時,還要把握“思想比較復雜”與“生活與創作充滿矛盾”之間的關系。這里有個因果關系,不能倒過來說:由于“生活與創作充滿矛盾”,所以“思想比較復雜”。 【參考答案】 儒、道、佛各方面對蘇軾都有影響,使得他思想比較復雜,生活與創作充滿了矛盾。 【例2】以“地上的獅、虎”為開頭,重組下面的句子。(可適當增刪詞語,但不能增減信息) 天鵝在水中為王,是憑著一切足以締造太平世界的所有美德,如高尚、尊嚴、仁厚等等;而地上的獅、虎,空中的鷹、鷲就不是這樣,都只以善戰稱雄,以逞強行兇統治群眾。 答:地上的獅、虎 【思路分析】:先分析整個句子的結構:轉折關系,其次分析作為開頭的“地上的獅、虎”在句中的位置,以此開頭可知將“而”字后面的分句要調到前面。 【參考答案】:地上的獅、虎,空中的鷹、鷲,都只以善戰稱雄,以逞強行兇統治群眾,而天鵝就不是這樣,它在水中為王,是憑著一切足以締造太平世界的所有美德,如高尚、尊嚴、仁厚等等。 2、【方法指津】:重組句子一定要分析句子間的邏輯關系,是因果關系,還是條件關系?是并列關系還是遞進關系?關系弄清楚,重組句子的思路才會清晰。解題思路為: 第一、分析原句(幾層意思,句間關系); 第二、弄清重組句子開頭的詞語在原句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檢查轉換后句意是否完整,語意是否一致,其中最關鍵的是看清原句的句間關系,根據要求進行轉換。 【課堂演練】 用“獨特的生活經歷”作開頭, 重組下面這個句子, 可適當增刪詞但不得改變原意。 顏之推的《顏氏家訓》成為關于六朝后期生活的獨一無二的文獻, 因為作者深受獨特的生活經歷的影響, 熟悉時代生活的各個方面, 對時代社會政治境況觀察敏銳, 批評中肯。 【答案】:獨特的生活經歷深深地影響著顏之推, 使他熟悉時代生活的各個方面, 對時代社會政治境況觀察敏銳, 批評中肯, 因此《顏氏家訓》成為關于六朝后期生活的獨一無二的文獻 。 (二)強調局部式語句重組 1、局部強調語句型的試題,既有要求對單句中某個成分的強調,又有要求對復句中某個分句的強調。 按表達要求在規定空格內將下列詞語組成句子。(不能增減詞語) 5月3日 校長 是 在會上 向災區 提議 捐款 全校師生 (1)以“5月3日”為表達重心 答: (2)以“校長”為表達重心 答: 答案:(1)校長是5月3日在會上提議全校師生向災區捐款。(或:校長在會上提議全校師生向災區捐款是5月3日。) (2)是校長5月3日在會上提議全校師生向災區捐款 2、【課堂演練】下面這個句子是寫連續大雪所造成的影響和結果的。如果突出連續大雪那種氣吞萬里的猛烈氣勢,這句話應該如何寫? 在連續36個小時的大雪之后,整個東北地區被白雪覆蓋,氣溫下降到15年來的最低點。 解析:大雪連續下了36個小時之后,覆蓋了整個東北地區,造成氣溫下降到15年來的最低點。 3、【備考錦囊】:強調局部式語句重組的方法 (1)改變原句中語句的位置,或提前,或置后,或重新排列組合。 (2)通過挖掘題中隱含的信息,找出該題中需要突出強調的部分。 (3)對照題干的要求,通讀一遍改寫好的句子進行檢驗。 4、【鞏固練習】:把下面句子改寫成一個強調《詩經》內容的句子,要求不改變原意。 中國周代時期的社會生活,中國奴隸社會從興盛到衰敗時期的歷史面貌,在《詩經》中得到了全面的展示和真實的反映。 答: 答案解析:《詩經》全面地展示了中國周代時期的社會生活,真實地反映了中國奴隸社會從興盛到衰敗時期的歷史面貌。 第三課時 整句散句互換 一、概念導入:“整”和“散”都是指句子的結構形式。形式整齊勻稱,結構相同或相似的,叫整句;形式不同,長短不一,叫散句。 二、解題思路:整散變換,主要考慮的是重復性詞語的處理問題。 ◇整句變散句,需將整句中重復使用的提示詞去掉,使相關內容變為細小成分。 ◇散句變整句,就是把長短交錯的句子,改為相同的句式,或都改為長句,或都改為短句。能夠體現結構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最常見的是排比句和對偶句。 三、整句變散句:(1)去掉重復性詞語。(2)分別合并內容相關或相近的語句。(3)將合并后的同類語句作為句中的某一個句子成分。 練習①:把下面的畫線部分改為散句。 海之所以為海,是因為本色如一,從不改變自己的特色。在長江面前,大海是蔚藍的;在黃河面前,大海是蔚藍的;在其它江河湖泊面前,大海也是蔚藍的。 【解析】:海在長江、黃河面前,還是在其它江河湖泊面前,她都是一樣的蔚藍。 四、散句改整句: 1、觀察分析發現句子的內在聯系,確定可以進行句式變換的部分。 2、按照前后連貫或邏輯先后原則,先對要求變更部分進行排序; 3、選擇要求變更部分中的一句作基準句,再將其他句子改寫成基準句式的結構。 例1、把下面句子中畫線的部分變為整句。 度過了討飯的童年生活和在財東馬房里睡過覺的少年時代,青年時候又在深山遠林里打過短工,他簡直不知道世界上什么叫困難。 【參考答案】他童年時候討過飯,少年時候在財東馬房里睡過覺,青年時候又在深山遠林里打過短工,他簡直不知道世界上什么叫困難。 例2、把下面散句變成整句。天上一彎月,地上燈萬盞。(改成整句) 【參考答案】天上一彎月,地上萬盞燈。 散句變整句【技法小結】:1、找標志性詞語2、形成排比或對偶句式3、按序排列分句。 五、加強鞏固練習:把下面句子中畫線的部分改為三個分句組成的雙重否定式排比句。 閱讀教學需要朗讀。朗讀,方足以體會文章的音韻之美,文字之精,情感之切,意蘊之深,風格之新,手法之巧。朗讀時,要調動目、口、耳、心,也就是目觀其文,口誦其聲,耳聞其音,心通其意,形成目觀、口誦、耳聞、心通的綜合效應。 【參考答案】不朗讀,不足以體會文章的音韻之美,文字之精;不朗讀,不足以體會文章的情感之切,意蘊之深;不朗讀,不足以體會文章的風格之新,手法之巧。 第四課時 練習鞏固 一、要點歸納:通過上述幾節內容的復習,不難歸納出變換句式的一般解題要領: 1.認真審視題目要求,明確做題“方向”。 2.依據句式特點,進行句式變換。解題時要仔細分析原句的句式特點,各種句式都有相應的同義句式,如長句與短句相對應,主動句與被動句相對應,句式變換時要按照相對應的關系去變換句式,不能混淆句式分類的界限,避免張冠李戴。 3.不改變句子原意。這是進行句式變換必須遵循的原則。因為變換句式是在同義句中間進行的,所以變換后的句子一定要保留原意。為此,同考點(句式變換)無關的文字可原封不動,必要時個別文字可以變動(增刪換調),但變動不要太多。 4.改后檢查,看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同語境協調,一定要注意使變換的部分在內容上、形式上都要與上下文連貫,改后的句子不能出現語病,不能雜亂無章。 5.解答重組句子試題,要特別注意分析原句的層次關系,找到合理的表達思路。 例1、把下面這個長句改成幾個較短的句子,可以改變語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5分) 巴黎之行讓我對法國作家和詩人維克多·雨果為建立法國文學創作者的著作權保護機構--法國文學家協會所做的工作,為促成制定保護文學藝術作品著作權的國際公約——伯爾尼公約做出的杰出貢獻有了更深的了解。 【解析】:抓住句子主干并單列為一個分句,然后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句中的定語或狀語。注意使用“潤滑劑”——介詞、副詞和關聯詞。長句變短句要抓住最難于理解的成分,使變后的文段語序合理,意思明了,前后通順。【答案】:巴黎之行讓我對法國作家和詩人維克多·雨果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在著作權保護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貢獻。他促成了法國文學創作者的著作權保護機構——法國文學家協會的建立,促成了保護文學藝術作品著作權的國際公約——伯爾尼公約的制定。 例2、 把下面的這個長句改寫成幾個較短的句子,可以改變語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4分) 總結是一個組織或個人在工作、學習告一段落后,進行回顧、檢查、分析和評價,從中找出成功的經驗或失敗的教訓,悟出個中的道理、得出規律性的認識,并用以指導今后的工作而形成的書面材料。 答: 【解析】:(1)總結是為今后的工作而 形成的書面材料; (2)它是一個組織或個人在工作,學習告一段落后總結的。(3)目的是進行回顧,檢查,分析,從中找出成功的經驗或 失敗的教訓,悟出個中道理,并得出規律性的認識。 例3、把下面這個長句改寫成幾個較短的句子,可以改變語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5分) 他的著作用康德、叔本華的美學思想,就境界的主客體及其對待關系、境界的辯證結構及其內在的矛盾運動、境界美的分類與各自特點,對境界這一中國傳統的美學范疇進行了詳細的闡釋。 【答案詳解】:他的著作對境界這一中國傳統的美學范疇進行了詳細的闡釋,闡釋的依據是康德、叔本華的美學思想,闡釋的內容既有境界的主客體及其對待關系,也有境界的辯證結構及其內在的矛盾運動,還有境界美的分類與各自特點。 例4.請根據要求表達對以下事件的看法。 北京大學自主招生試行“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目前被推薦學生的名單都已公布,除了江蘇無錫天一中學少年班年僅14歲的洪欣格以“寫作水平突出”引人注目外,獲得推薦的學生,大多是各自學校公認的分數尖子生。 (1)請以一位應屆高三普通學生的口吻,用一個遞進關系的復句表達對事件的看法。 (2)請以其他高校一位校長的口吻,連續用兩個反問句表達對事件的看法。 【答案】:(1)贊同:推薦學校公認的分數尖子生,不僅顯示了此次推薦的公正性,而且對自主招生中可能出現的暗箱操作有警示作用。反對:推薦學校公認的分數尖子生,對于我們不僅沒有激勵作用,而且限制了我們自主發展的可能。 (2)這樣的推薦有利于怪才、偏才脫穎而出嗎?有利于學生主動重視創造力的培養嗎?有利于中學乃至全社會關注有特殊才能的人才的成長嗎?難道這就是高考招生改革的恰當做法?這樣的推薦難道沒有違背“校長實名推薦”的初衷?這豈不是在提前“掐尖”? 例5、將下面四個短句轉換為一個長句,要求不改變原意,可以適當改變個別詞語。 ①美國大學教授馬克·鮑爾因曾提出這樣一個問題: ②為什么當代青年擁有網絡資源卻沉浸于自我的小世界? ③他悲觀地認為人類或許將進入一個黑暗無知的時代。 ④在這樣一個時代里將只剩下娛樂和成功。 【解析】:本題考查句式變換中的短句變長句。先在所給句子中找出一個中心句,以此句作為新句子的主干,再把其他的句子作為新句子的修飾成分(如定語或狀語)添加進去。 【答案】:曾提出“當代青年擁有網絡資源卻沉浸于自我的小世界”這一問題的美國大學教授馬克·鮑爾因悲觀地認為人類或許將進入一個只剩下娛樂和成功的黑暗無知的時代。 例6.把下面的句子改寫一下,使之成為既有排比又有反問的句子。 原句:生活中時常有些東西觸動你的心,使你激昂、歡樂、憂愁、深思,這就是詩啊! 改句:________ 【解析】:解答本題,關鍵是要找出適宜于改寫的部分。【答案】:生活中時常有些東西觸動你的心,使你激昂,讓你歡樂,令你憂愁,促你深思,這難道不是詩嗎?(連用四個“使”也可以) 例7.將下面散句改為整句。 在馬克思的故居,我們看到了馬克思著作的各種版本,我們對馬克思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勞動十分敬佩,他為人類作出的卓越貢獻令我們十分景仰。 【答案】:來到馬克思的故居,看到馬克思著作的各種版本,我們十分敬佩他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勞動,十分景仰他為人類作出的卓越貢獻。 例8.提取下列材料的要點,整合成一個單句,為“低碳經濟”下定義。 ①低碳經濟是一種新型的社會經濟發展模式。 ②低能耗、低排放是低碳經濟所具有的基本經濟特征。 ③能源的清潔開發與高效利用是實行低碳經濟的基礎。 ④這是可持續發展理念所提出的要求。 低碳經濟是______ 【解析】:本題考查句式變換中的短句變長句。解答思路是:先在所給句子中找出一個中心句,以此句作為新句子的主干,再把其他的句子作為新句子的修飾成分,如定語或狀語,添加進去。 【答案】:一種借助能源清潔開發與高效利用以達到低能耗、低排放的可持續發展理念要求的新型社會經濟發展模式。 第五課時 變換句式與作文文采 一、導語設計:通過同學們對句式變換的復習和掌握,我們也可以在作文中學以致用,其實進行句式變換,有時是為了增加文采氣勢,如排比;有時是為了強調,如句子成分的移位;有時是為了連貫,如為了話題的銜接而進行的主語、賓語的調整;因此,熟練掌握句式變換的內容方法。可以讓我們的作文詞采飛揚。 二、【方法指津】 (一)整散結合,錯落有致。整句是指結構相同或相似、形式比較勻稱的句子,如排比句、對偶句等,古稱駢句。寫作時要整散結合,富于變化,形成錯落之美。例如:“凡是有生命的東西,和時間較量的結果都是失敗。有的敗得輝煌,有的敗得悲壯,有的敗得美麗,有的雖敗猶勝,有的敗得合理,有的敗得凄慘,有的敗得齷齪”。(蔣子龍《時間》) 作者先點出自己的觀點,然后用整句強化自己的觀點。這樣寫的好處是:突出論點,擴充文章的氣勢。 【規律】:1、先散后整: 論點(散句)+整句闡釋。例舉 如果你是一滴水珠,就不要渴望一夜之間匯入蒼茫大海,在奔流的路上需要停下腳步積蓄力量; 如果你是一條小魚,就不要奢求一躍成龍,在奮斗的旅途中要學會慢慢地等待時機…… 生命是生生不息的,但人一定要生有所息! 不要讓歲月的流逝使你成為一個匆匆的過客,不要讓時間的無情讓你變得冷漠不已,在這個紛紛擾擾的世界里學會做一個懂得“生有所息”的人吧! 只有這樣,鮮花才會開滿你人生的旅途,陽光才會普照你所有的日子; 只有這樣,一切開始才有美好的結局,一切困難才會迎刃而解; 只有這樣,我們的未來才將不是夢,一切才皆有可能。 《箏不斷線》 2.先整后散 :比喻(整句)+議論(散句)。如“有青翠高大的松柏,有玲瓏芬芳的野花,高與低、綠與紅,點染完美的畫卷;有如云朵飄飄的風帆,有如赤鱗翔浪的木船,枝與本,動與靜,成就遠航的輕騎。燦爛的陽光下,有'萬類霜天競自由’,也正是魚與鳥、人與獸、雷與電、風與雨,補起乾坤中萬象爭榮的盛景。讓參差交合,長短互補,在競爭的天地間,讓前進的齒輪運轉!”作者先用瑯瑯上口的整句營造一種美麗的抒情氛圍,然后借散句引出自己的觀點,這樣寫的好處在于:在生動形象的描述中,吸引讀者的眼球,讓論點的產生變得水到渠成。 3.散——整——散 分論點(散句)+整句+評析(散句):如“競爭中的雙贏是和諧的表征。春花與秋月共同詮釋的是古典文化的馨香;詩詞與歌賦共同點綴了華夏青銅般的滄桑藝韻。鼓角與絲竹,各自有著不同音韻,然而各異的聲響,不只為著其自身存在的價值,還應有合奏鳳鳴凰吟般悠遠樂曲的意義。競爭中的雙贏,為著打造一片共同的的藍天和一只有力的齒輪。”作者先表達自己的觀點,然后用富有詩意的比喻性整句對觀點進行闡述,接著再用散句進行評析,這樣寫的好處在于:除了語言上抑揚頓挫的美感效果外,還起到了深化文章觀點的作用。 (二)長短結合,各盡其妙。長句容量大,表達周密、詳盡,短句字數少,表達簡潔、明快,使用時應富于變化,講究平衡,交錯使用,各盡其妙。在考場作文中,我們應注意長句與短句的結合,這樣可以使句子形式富有變化而形成跌宕之美。 如習作《云歸何處》:“細凝眸,卻見那綠樹已不再成陰……曲徑通幽、藏名園、蘊明珠的深深小巷,如今雞犬喧鬧,桑麻盈目……”此段交錯使用長短句,緩急相間,使語言活潑而不顯呆板,讀來朗朗上口,給人一種錯落之美。 又如:高尚的思維造就永恒的幸福。縱觀古今,歷覽中外,楚之屈原,于“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中不合流同污而投身汨羅江,死亡的雖然是血肉的身軀而升華的卻是永恒的幸福。毛澤東在敵人的圍剿之下,最后毅然決定長征,一個高尚清晰的思維就造就了新中國十幾億人的幸福。被流放的鄧小平走在鄉間的小路上,然而思維的火花卻在他的腦中飛揚——改革開放,一個讓億萬中國人富起來的制度就這樣產生了。至此,我們不得不說,思維的方式決定了人類文明的幸福,幸福需要思維的解讀。(《思維解讀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