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身體一直是我們的追求,只有健康的身體我們才能夠有機會去實現自己的夢想。追求健康的方法有很多,運動、按摩、足療等等,但我們平時都忽略了手的作用,手上同樣有穴位,手也會流汗,如果在手掌內添加一劑中藥是不是就可以治病了?今天我們就一同看一下穴位、汗水和中藥能夠給健康帶來什么幫助。 一、穴位、中藥和汗水的作用原理 ![]() 其實手掌的穴位和汗水、中藥相互作用的方法稱為掌心服藥法,中醫中又稱為握藥法。其作用原理是利用藥物的滲透性,使藥物通過皮膚進入體內,通過血液循環將藥物的有效成分運送至體內各個部位,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作用。手掌的穴位,可以增加藥物作用的效果,而汗水是體溫高,血液循環快,促進藥物的吸收和在體內的循環。 其實這和足療的原理很相似,既然足療可以治病,那么手掌中也有穴位,手是身體內臟的反射區,并且三陰經和三陽經在手上交匯,通過藥物來刺激這些穴位同樣可治病。 二、手中的藥物怎么選擇 其實手中的藥物選擇需要根據疾病來對癥下藥,但是操作時需要將藥物制成丸狀或散劑,這樣方便掌握,并且和手接觸面大,增大藥物療效。 一般握藥法時要以出汗為目標,如果沒有出汗,可以和姜湯促進發汗。而嬰幼兒一般需要用紗布將藥物固定在掌心。 不管選擇什么中藥,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調節機體功能,抗病祛邪達到治病目的。避免打針、吃藥甚至手術的痛苦。 ![]() 1.增強免疫力握藥法 任何季節都有可能染上傳染病,并且流感在任何季節都會盛行。選擇具有抗菌消炎、祛邪治病的中藥:麝香、蒲公英、板藍根、青蒿、荊芥、防風和青蒿一同和黃酒制成丸劑,經常握在手中,可以起到抗病治病,增強身體免疫力。可以預防流感和一些傳染性疾病。 在這里黃酒是為了增加藥物的滲透性,同時有助于將藥物做成丸劑。 2.手握中藥排毒法 宿便是造成體內毒素堆積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宿便不僅僅毀容,長期如此還會造成身體疾病,甚至是腸癌。除了利用飲食調節,握藥法更顯得簡單易行。 用巴豆霜、良姜、干姜、白芥子、甘遂、硫磺和檳榔一同研磨成散劑,用水做成丸劑。為了增加藥物的滲透性,早晨用花椒水洗手在用麻油涂抹掌心的勞宮穴,再握藥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勞宮穴屬于手厥陰心包經穴,為心包經之“滎穴”,刺激這個穴位,可以清熱去肝火,調血潤燥,可以治療身體火氣旺出現的便秘,同時還可以調節身體機能,減少便秘的產生。 而上文中除了治療便秘的藥物,干姜和良姜一方面是為了加強藥物對勞宮穴位的刺激,另一方面可以驅寒,治療虛寒無力造成的便秘。此法在《理瀹駢文》)有記載。 ![]() 3.掌中敷藥治療消化不良 上文中提到了宿便,便秘給人體帶來的危害。同樣消化不良也會給人體造成危害,消化不良容易導致胃部積食,引起脾胃失調,胃火大。胃火大會出現食欲不振或者是食欲過于旺盛,這也是導致人體肥胖的原因。所以解決消化不良至關重要。 用蘿卜末、生姜、香附一同做成丸,只要兩只手抓握20分鐘左右就可以解決消化不良的問題。一般適用于飯后吃多造成的消化不良。此法在《中醫外治法簡編》有記載。 其中的蘿卜具有下氣,通便的作用,而生姜可以刺激手掌穴位和暖胃,而香附可以調理脾胃氣滯,止痛。各位寶寶的媽媽可以利用此法,解決兒童消化不良又不愿吃藥的問題。 手中握藥還可以治療很多疾病,如利用丁香、茴香、牡蠣、干姜等煅性存研末和黃酒調和,手握至出汗,可以治療受涼引起的腰痛,關節痛等。 只要根據病情將藥物制成散劑或丸劑就治療不同的疾病,不需要打針吃藥,同時可以將藥物事先研末,需要時在進行調和。 三、手中三物也有禁忌 1.穴位、中藥、出汗,是三方面同時作用才出現效果。不出汗則沒有效果,藥物沒有充分運輸到身體各個部位,所以握至出汗很重要。 2.掌有潰爛不可用此法,握藥法多用開竅,辛辣藥物助其他藥物有效成分進入體內,如果手有破皮等現象會出現疼痛,傷口不愈合。 ![]() 結語:追求健康的中醫療法有很多,針灸、按摩和足療等都需要通過醫生或固定地點才可完成,既費時有費錢。利用藥物刺激人體手掌穴位的握藥法不僅可以省時省力,還可以避免找不到穴位的痛苦,自己在家也可治病。并且適宜不愿吃藥或不宜吃藥的兒童,是各位媽媽的幫手。握藥法也屬于中醫中的自然療法,中醫的自然療法還有很多,下次再為大家一一介紹。 來源:三九養生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