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鞠強” ↑↑↑ 本課堂為管理者或立志成為管理者的人而設 ------------------------- 人到中年,90%的人都有中年心理危機 鞠強教授口述 學術秘書整理 中年心理危機是著名心理學家榮格提出的心理理論,這里的中年是指30多歲至50余歲之間,沒有嚴格的年齡界限,這個理論的含義是: 人到中年,物質生活有了初步的保障,或者很富裕,卻突然發現,青年時代的理想似乎是不可能實現的,人生失去了目標,產生了強烈的無意義感,這時候就要重新尋找人生的意義,在重新尋找到人生意義之前,內心彷徨、茫然,充滿無意義感,這就是中年心理危機。 許多人在青少年時代,雖然有宏大的理想,但眼前的人生任務卻是很明確的:就是努力賺錢,要生存下去!因此,感到生活是有價值的,有意義的。 但到了中年,生存的危機多半解除了,但又突然發現兒時的宏大理想也不可能實現,就不知道怎么辦了,于是苦苦尋找新的人生意義。 這段時間短則兩三年,長則十幾年,有的幾十年,才可以重新確定人生的意義,對生命和生活的評價才逐漸變得積極。 所以大量統計數字都證實:剔除個別情況,從總的情況來說,人生煩惱的巔峰是在中年,青少年時代是很開心的,老了也會重新開心起來。 所以很多人沒想到,風光無限的中年竟然有一顆彷徨、焦慮的心。 重新確定價值觀的過程,要逐漸去呼應內心深處(潛意識)的聲音,同時又要和現實條件相平衡,如果現實條件無法實現內心深處的聲音,就要設法升華。 比如,某人人生的理想是推進社會進步,有強烈的建設美好社會的愿望,這當然做政治家是最能滿足他的心理需求,但年輕的時候,此人兩袖清風、家無余財,親朋好友都指望著他呢,這個人青年時代的任務倒也非常明確,就是趕緊發家致富,解決老婆孩子的吃飯問題,爸爸媽媽的養老問題,兄弟姐妹的婚嫁鈔票問題,全家的住房問題,忙忙碌碌地干得特別起勁。 到了40歲了,這些問題都解決了,也家資千萬,在一個月黑風高之夜,喝了二兩小酒,突然悲從中來,發現兒時從政的理想越來越遠,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個實實在在的商人,對錢嘛,是有些喜愛的,同時又仿佛覺得意義不大,推進社會進步說不定被政府抓起來,于是茫然了,中年心理危機就產生了。 此君也許又尋找到了新的人生意義,比如養了一群小三,樂不可支,而且又要去賺更多的錢了,于是無價值感消失,這就是許多成功男人在中年心理危機后走的路 此君也許是另外一條路,比如升華了! 所謂升華就是找到滿足內心深處需求的替代品,而且這個替代品又被環境所允許。 比如,此君一頭扎進了區域經濟學的研究中,成立了一個地方政府經濟發展咨詢公司,到處去做各級政府發展經濟的咨詢業務,一定程度滿足了他從政的愿望和改造社會的愿望,又能發些財,于是內心矛盾消除了,中年心理危機解除了,當然,這條路算是比較好的,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找到既能一定程度呼應內心的呼喚,又能被現實環境所容許的人生之路。 解除中年心理危機,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是拜師,當然要拜高手為師,這個師父并不是給你人生的意義,人生意義是不能從外界給的,而是要呼應內心深處潛意識的呼喚,這個老師是幫助你、啟發你,去自己尋找人生的意義,這種拜師的方法主要適合于高層次的人。 有的人,突然沒了老師,還會形成新的中年心理危機,榮格本人就是這種情況,他本來的人生意義是追隨他的老師弗洛伊德搞學問,而且當時弗洛伊德和榮格治療心理病人是很來錢的,榮格既做自己喜歡的事,又能來錢,當然快活得很。 而且弗洛伊德也把榮格封為他學術領域的皇太子,弗洛伊德門徒無數,都把榮格當大師兄看。 后來由于種種原因,這對師徒鬧翻了,榮格頓時失去了人生的意義,足足在家里空了好幾年,慢慢地才走出陰影,所以就發明了中年心理危機這個學說。 后來,榮格又尋找到了新的意義,拋棄了弗洛伊德的學說,創立了一個新的學派,叫榮格心理學派。 總的來說,智商高的人群比智商低的人群有更多比例的中年心理危機;學歷高的人群比學歷低的人群有更多比例的中年心理危機;男人比女人有更多比例的中年心理危機;有思想深度的人比沒思想深度的人有更多比例的中年心理危機;各種機構的管理者比普通老百姓有更多比例的中年心理危機。 另外,還要恭喜的是,假定你現在窮得叮當響,生存都很有問題,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也許你一輩子的注意力都在救亡圖存,自然就沒什么中年心理危機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