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魯仁徐 徐姣姣 記者 姜濤 制圖 袁亮 漫畫 沈江江 在長達八年的抗戰中,新四軍和八路軍等在揚州地區的抗日斗爭中多次重創日偽軍,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資料顯示,八年抗戰期間,揚州境內蘇中一二分區軍民對日偽頑強作戰868次,其中最著名的有儀征月塘集戰斗、江都郭村保衛戰、寶應曹甸戰役、三垛河口伏擊戰、高郵戰役、車橋戰役等,共斃傷俘日軍3400人、頑軍43636人,軍分區部隊亦傷亡2551人。市黨史專家陳榮坤詳解了揚州境內14大戰役。 1 施家橋戰役 1937年12月13日凌晨,侵華日軍松井師團天谷支隊從鎮江乘坐數艘軍艦,橫渡長江后從都天廟廢堡和六圩渡口嘉興橋登陸,沿鎮揚公路向揚州進犯。 日軍登陸后,首先遭到了駐扎在這里的國民黨57軍111師常恩多部隊666團兩個營的迎頭痛擊,保衛揚州的第一槍打響了。戰斗從13日凌晨持續到14日中午,日軍又一部從霍家橋登陸,對常恩多的111師形成了夾擊之勢,為避免過多的傷亡,常恩多奉命撤出戰斗,率部退至江都仙女廟,日軍一路搜索前進,最終占領了揚州。由于實力懸殊,揚州人民的抗日第一戰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是,它卻打亂了日軍的侵略計劃。 由于揚州軍民的抗戰,日軍北進的計劃推遲了整整2年。 2 夜襲日偽機場 1938年正月初二,揚州抗日義勇團團長陳文偵察得知揚州日軍守備力弱,飛機場戒備松弛,當即決定夜襲揚州日偽軍用機場。天快亮時,陳文率部來到日偽機場,先搞掉日軍的崗哨,接著用醮好煤油的棉花點燃飛機場的汽油桶。一部分戰士朝飛機駕駛室里扔進手榴彈,頓時火光沖天,飛機被燒毀。揚州日軍急奔機場救援,又遭陳部伏擊,打死日軍20 多人。夜襲日偽揚州機場有力地打擊了駐守揚州日偽軍的囂張氣焰。 3 公道之戰 1938年2月初的一天,時近傍晚,一支100余人的日軍小隊從揚州方家巷出發,兵分三路,分別從東、西、南面向公道橋鎮包抄過來。陳文命令駐婁莊的部隊撤掉橋頭封鎖線,放鬼子進鎮進行巷戰。日軍以為陳團抵擋不住,便長驅直入。陳團盧海濤部的一部分士兵在鎮外伏擊,另一部分在鎮內與日軍進行巷戰。這次戰斗繳獲敵三八式步槍20多支、短槍5支。敵人棄尸40余具,連夜逃回揚州。 4 月塘集保衛戰 1939年12月18日,800多日偽軍從揚州、六合、儀征等地出動,企圖分進合擊駐守在月塘集的新四軍。新四軍蘇皖支隊司令員陶勇得知這一情報后,立即將部隊轉移到移居,設下埋伏圈,誘敵深入,待機反擊。中午日偽軍進入埋伏圈,遭新四軍迎頭痛擊,打得敵人落荒而逃,退守月塘。蘇皖支隊趁勝追擊,把日偽軍包圍在月塘集北側大廟。月塘集一戰斃傷日軍30多人、偽軍60多人,繳獲武器40多件。月塘保衛戰的勝利,使蘇皖支隊在月塘集站穩了腳跟。 5 新春大捷 1940年2月初,日軍從揚州、高郵等地調集兵力到江都大橋地區實行“掃蕩”。新四軍挺進縱隊副司令員葉飛得知這一情報后,立即將粉碎“掃蕩”的任務交給一團。1940年2月7日(除夕)夜,喬信明團長率領一團三營冒著大雪,連夜在大橋鎮鎮北的焦家蕩、王松橋一帶設伏。年初一的拂曉,日偽軍400余向大橋地區開進,不知不覺進入伏擊圈,副營長周文在率領八連正面阻擊,七連向曹王寺方向實施穿插,準備切斷敵人后路。當敵人進入伏擊圈時,指揮員一聲令下,機槍、步槍、手榴彈一起向日偽軍掃射,連續三次擊退了敵人反撲。下午2時,日偽軍向仙女廟方向逃竄,團長喬信明立即命令追殲逃跑之敵,一直追到20里外的仙女廟附近,這一仗共斃敵數十人,繳步槍20余支、輕機槍1挺,被當地軍民譽為“新春大捷”。 6 激戰吳橋 1940年5月14日清晨,駐守在江都仙女廟的1000多名日偽軍分別從嘶馬、三江營出發,直向吳家橋地區猛撲,企圖數路合圍新四軍。新四軍挺進縱隊一團的喬信明、劉先勝等率領部隊抗擊日偽軍侵犯。日偽軍連續發動三次沖鋒,戰斗異常激烈,新四軍指戰員英勇作戰,擊退了敵人的進攻,一路追擊到大橋鎮。江都縣民眾抗日自衛總團積極配合新四軍圍殲敵寇,在謝有才團長率領下在嘶馬、大橋之間的三官殿伏擊日偽軍。這場戰斗共斃傷日偽軍100多人,俘虜偽軍幾十人,繳獲各種武器近百件、子彈近萬發、軍用物資60余車,還有3匹大洋馬,使蘇北人民再一次看到新四軍和人民武裝共同抗敵的神威。 7 曹甸戰役 1940年11月29日至12月16日,華中新四軍發動對國民黨頑軍韓德勤部的攻擊戰,它是華中新四軍、八路軍總指揮部成立后指揮的首次戰役,也是新四軍武裝開辟寶應的第一仗。陳毅作為華中總指揮部代總指揮親自指揮了這一重要戰役。在曹甸之戰中,新四軍、八路軍以2000余人的傷亡,殲韓頑8000余人,雖然由于諸多原因未能達到占領曹甸的目的。但新四軍在戰略上獲得了重大勝利,占領了平橋、涇河,溝通了與皖東的聯系。 8 夜襲十二圩 十二圩是重要的鹽運碼頭,日軍在這里設立據點,收羅地痞流氓,擴充偽軍,魚肉百姓,掠奪資源,實施殖民統治。1942年7月初,日軍準備向蘇中根據地進行“掃蕩”,新四軍二師為了爭取主動,決定對長江北岸敵偽據點發起攻擊。戰斗前一天新四軍六旅十七團由六合竹鎮向十二圩疾進,深夜12時到達新城。2時,出敵不意,突然開火,向敵發起攻擊。夜襲十二圩之戰,進行了5個小時,共殲滅日偽軍200余人,其中全殲日軍一個小隊,繳獲各種槍支100多支。 9 血戰大官莊 1944年1月5日深夜,新四軍五十二團一營在營長陶祖全和副營長葉誠忠的率領下,悄悄接近敵人的據點,發起大官莊戰斗。敵人被壓進高碉堡和大廟內。次日拂曉前,新四軍向敵人發起更猛烈的進攻,通過一整天的血戰,擊斃了大量偽軍,繳獲了大批武器,生俘偽軍230余人。 10 三洋河伏擊戰 三洋河位于江蘇省高郵縣、寶應縣交界處的臨澤鎮和王營鎮之間。1944年1月29日,高郵獨立團獲悉:駐臨澤鎮的偽28師一個營將調防王營鎮。于是決定在敵調防途中予以伏擊。30日上午,當偽軍進入伏擊圈后,高郵團伏兵突起,經過三個多小時的戰斗,300多偽軍大部被擊斃、淹死,82人生俘。 11 車橋戰役 1944年3月,蘇中軍區抽調五個團的兵力,組成野戰司令部,實施統一指揮,發起車橋戰役。此役采取攻堅打援并舉,以重兵打援為主的戰略。3月5日凌晨發起攻擊,7日車橋戰役勝利結束。到 3月13日,新四軍共拔除車橋周圍的涇口、曹甸等12個敵據點。整個車橋戰役共斃傷日軍460余人,生俘24人,殲滅偽軍500多人,生俘168人,還繳獲了大批武器彈藥,從而使蘇中、蘇北、淮南、淮北抗日根據地聯成一片,我解放區不斷鞏固和擴大。 12 夜襲甘泉山 1944年,新四軍第二師五旅決定拔掉甘泉山偽據點,1944年冬天,天降大雪,五旅決定用奔襲的戰法殺敵人一個措手不及。晚上9點多,羅占云率獨立四團急行軍20多公里到甘泉山偽據點。由于天寒地凍,敵人都貓在據點里。新四軍忽然殺入,嚇得敵人跪地求饒。這場雪夜奔襲俘虜偽軍100多人,繳獲了一批槍支彈藥、糧食。甘泉山偽據點的拔除,切斷了天揚之間日偽軍的聯系,擴大了解放區。 13 三垛河口伏擊戰 1945年4月28日,蘇中新四軍和地方抗日武裝在劉飛指揮下,經過周密部署,在高郵縣境內的新莊至野徐莊一線與日偽軍展開伏擊戰。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激戰,共殲敵1800多人,其中擊斃日軍240多人、偽軍600多人,生俘日軍7人、偽軍958人,繳獲大小炮16門、輕重機槍16挺及一批槍支彈藥,這是抗戰以來發生在蘇中抗日根據地的一次最大的伏擊大捷。 14 高郵戰役 1945年12月19日,粟裕親臨一線指揮,組織華中野戰軍主力第7、第8縱隊及地方武裝共15個團,向高郵、邵伯之敵發動進攻。戰至20日晨,第7縱隊攻占邵伯、江都、泰州等地,殲敵4000余人。12月25日晚,第8縱隊攻城突擊隊乘漆黑雨夜,在強大炮火支援下攻城,共殲滅日軍1000多人、偽軍4000多人。攻城部隊攻進日軍城防司令部,日軍巖崎大佐同意投降,隨即舉行駐高郵日軍投降儀式,華野八縱政治部主任韓念龍代表新四軍接受日軍投降。此役,我軍傷亡600多人。高郵戰役成為中國抗日戰爭最后一役。 揚州境內 “十大慘案” 萬福橋慘案 時間:1937年12月17日 遇難人數:青壯年400多人 天寧寺慘案 時間:1937年12月17日 遇難人數:70余人(58名中國軍隊重傷員,10多名僧人) 仙女廟慘案 時間:1937年12月17日—23日 遇難人數:600多人 “寡婦圩”慘案 時間:1940年5月1日 遇難人數:32人 高郵城慘案 時間:1939年10月 遇難人數:1200多人 十二圩、真州鎮慘案 時間:1937年12月15日—20日 遇難人數:約百人 李高橋慘案 時間:1941年1月17日 遇難人數:52人 杭集慘案 時間:1938年上半年、9月23日 遇難人數:100多人 頭橋慘案 時間:1938年10月5日 遇難人數:60多人 曹甸、夷家溝等慘案 時間:1939年8月—1940年4月 遇難人數:210多人 革命遺址和紀念設施揚州共計145處 江蘇首批56家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和省級抗戰主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名單,揚州有5家。全市革命遺址和紀念設施共計145處,其中寶應、高郵、江都最多,占總數的88%。烈士墓占遺址總數的36%。 揚州革命烈士陵園 位于蜀岡-瘦西湖風景區的萬松嶺,始建于1954年,擴建于1997年,改建于2005年,現在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