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不是因美國原子彈投降?3 日本駐蘇大使佐藤尚武 但是聲明上對以何地時間為準語焉不詳,由于蘇聯外貝加爾時間早于莫斯科時間六個小時,事實上在蘇聯向日本宣戰后不足一小時就正式開戰了,而此時蘇聯切斷了日本駐蘇使館與日本國內的一切聯系,而日本對蘇聯的突然開戰完全沒有準備。 就在蘇聯向日本宣戰后兩小時,莫洛托夫向英、美駐蘇大使通報蘇聯已對日開戰。杜魯門總統在得到消息后兩小時于美國東部時間8月8日下午4點在白宮舉行記者會宣布蘇聯已經加入戰爭,此前的十幾分鐘,載有“胖子”原子彈的B-29轟炸機已于當地時間早上3:47從美軍位于馬里亞納群島的天寧島起飛。原子彈“胖子”于當地時間11:02在長崎上空爆炸。盡管技術上可行,美國決策層沒有考慮取消早已于7月25日做好的轟炸長崎的計劃。 蘇聯進攻示意圖 蘇聯對日本開戰后,蘇聯紅軍分四路進攻中國東北地區的日軍,其中一路蘇軍甚至沒有受到抵抗。8月9日清晨5:30,日本關東軍報知東京的帝國大本營蘇聯已開始全面進攻,日本外務省很快得出結論,日本除了接受波茨坦公告以外已經沒有別的選擇。 在上午11:00召開的軍事參議官會議(日本最高級別軍事會議)上,日本的最高決策者們決定接受波茨坦公告,懸而未決的就剩下以什么條件投降。在8月9日夜至8月10日凌晨的御前會議上經過幾個小時的討論,昭和天皇決定日本以保留“國體”為唯一前提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國投降。 日本《終戰詔書》 如果日本早些投降 二戰行將結束之時,戰后美蘇的對峙已成定局,但這種定局當中卻存在著許多不定的因素。根據兩位美國學者哥頓和長谷川的研究,美國在廣島和長崎投下的原子彈對戰爭結束的方式和時機都缺乏決定性的影響,也就是說日本完全有可能在投原子彈前投降。如果德國投降后美國能秘密與日本談判迫使其在蘇聯參戰前投降,而不是把使用原子彈本身作為試驗新武器和報復日本的戰略目的,歷史有會怎么樣呢? 日本投降詔書 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如果日本早些投降,她首先可以避免被原子彈襲擊,整個遠東的地緣政治會被結構性改寫:偽滿、偽蒙很可能會向國民政府以及美國直接投降,蘇聯僅會在中國東北取得有限權益,比如中東鐵路和旅順軍港,而非直接占領,這樣中國共產黨就很難獲得在北方迅速壯大的足夠物質條件(蘇聯占領偽滿后出于地緣政治的考慮沒有一貫支持中共,但不可否認的是蘇聯占領東北客觀上迅速壯大了中共力量,削弱了國民政府的力量);其次,朝鮮半島可能會作為一個整體直接向美國投降,從而避免直至今天的分治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