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1945年8月9日之前,日本并不想投降,蘇聯對日宣戰和美國接連投下的兩顆原子彈,徹底摧毀了日本決戰到底的信心,不得已宣布投降!1、1945年8月9日之前,日本人決定“舉國玉碎”,躲進防空洞繼續抵抗 二戰中負隅頑抗的日本軍 (1)《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最后通牒 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會議發表了《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簡稱《波茨坦公告》。 發布《波茨坦公告》的美英中三國領導人:杜魯門、丘吉爾、蔣介石 這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向日本軍國主義政府發出的一份督促投降書。 指揮和策劃發動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的日本昭和天皇裕仁 這份公告,其實是以美國總統杜魯門為主要倡導者起草的。 因為1945年7月16日,美國在本土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果爾多試驗場美國引爆了第一顆名為“瘦子”的原子彈,美國同時還造出了名為“小男孩”和“胖子”的另外兩顆原子彈,美國有了左右戰爭結果的最驚人利器。 美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 在此之前的1945年7月2日,美軍宣布沖繩島戰役結束。 這場戰役美軍傷亡了7.4萬人,歷時三個多月血戰,才以美軍勝利而告終,這是離日本本土距離最近的一場戰役,這場戰役使美國軍方充分認識到要想攻占日本本島,實際付出的傷亡代價肯定不可估量。 戰事異常慘烈的美日沖繩島戰役 根據當時美國軍方的估計,要想占領日本本島,美軍至少還需要付出超過100萬人的代價才有可能取得勝利,但戰爭周期難以預測。 珍珠港海戰和硫磺島海戰美軍共有近9000人陣亡 還有一個問題,歐洲戰爭結束以后,蘇聯調集大軍到蘇中邊境地區。 1945年6月30日,《蘇中友好同盟條約》中規定蘇聯尊重中國對東北的主權, 宣布大連為自由港等,這就為蘇聯對日作戰創造了條件。 在鈴木首相宣布投降后, 蘇聯雖未正式宣戰,但已相當于參加了對日戰爭。 此時,蘇聯虎視日本,覬覦東北亞甚至全亞洲的野心昭然若揭。 如果蘇聯先占領日本,將會嚴重影響美國在亞洲的利益,一旦蘇聯搶先出兵中國東北迅速打敗日本,蘇聯馬上就會成為完全可以撼動美國世界霸主地位的“重型坦克”,那樣美國后果簡直不堪設想。 英勇頑強的蘇聯紅軍 綜合以上考慮,美國決定先禮后兵,先利用《波茨坦公告》警告一下日本,再用原子彈轟炸日本。 做出向日本投射原子彈決策的美國總統杜魯門 這樣做,一是可以盡快結束戰爭,二是在蘇聯攻占日本之前鎮住日本,以便在分食亞洲的美蘇兩國“大胃王”競賽中占得先機,并搶到最大最香的那塊肉。 (2)接到通告的日本:奮戰到底,拒絕投降 1941年4月13日,蘇聯與日本簽訂《日蘇互不侵犯條約》,所以,在接到《波茨坦公告》后,日本還心存僥幸,對蘇聯抱有幻想,只要蘇聯不正式對日宣戰,戰爭走勢還有轉機,如果蘇聯能幫助日本,那結局就有可能發生逆轉。 簽訂中立協議的日本與蘇聯 1945年7月27日,日本首相鈴木貫太郎召開內閣會議,決定不管美、英、中三國《波茨坦公告》的內容如何,都將予以不理,始終根據既定的根本方針,堅決為完成大東亞戰爭而邁進。 時任日本首相鈴木貫太郎和陸軍大臣阿南惟幾 7月29日,鈴木首相發表聲明,稱美、英、中三國宣言無異于開羅會議,日本政府毫無關心的必要,拒絕投降。 2、日本的700萬軍隊的構成:300萬精銳+400萬殘兵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悍然發動了太平洋戰爭,為一戰而勝,日本從總兵力為700萬人的軍隊中,抽調了很多專業性人才和高素質士兵,都被安排到了海上作戰。 二戰末期的日本軍隊娃娃兵 從1941年12月至1944年10月,經過太平洋戰爭的殘酷拼殺,日本高素質的士兵基本都戰死在了太平洋戰場上。 到1945年《波茨坦公告》發表前,日本雖號稱還有700余萬人的兵力,實際有戰斗力的也就300萬人左右,這所謂的700萬人中,還有為數不少的10歲左右的娃娃兵。 3、1945年8月9日后:接受現實,準備投降 (1)原子彈:摧毀日本血戰到底決心的大殺器 準備轟炸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 1945年8月6日,美國向廣島投下代號為“小男孩”的第一顆原子彈,廣島市約8萬人死亡。 在投第二顆原子彈前,美國人做了明確的事前警告。 美國原子彈轟炸廣島后警告日本的傳單 廣島原子彈爆炸后,美軍飛機開始在東京、大阪、橫濱、福岡、長崎在內的諸多城市,投下了數以百萬的“告日本國民”傳單,警告日本將再次投下原子彈,直至日本無條件投降為止。 原子彈爆炸時產生的蘑菇云 廣島的事件并未使日本立即同意接受波茨坦最后通牒,即無條件投降。 他們竭力掩蓋廣島事實真相,對外宣稱是有一枚隕石隕落在廣島市。并認為美軍只有一顆原子彈,甚至還把希望寄托在蘇聯的調停上。 (2)蘇聯宣布對日參戰:擊垮日本的致命一擊 1945年8月9日,蘇聯政府遵守對國聯的義務,接受國聯的要求,宣布從8月9日起對日宣戰。 二戰三巨頭:英國首相丘吉爾、美國總統羅斯福、蘇聯領袖斯大林 就在蘇聯宣告出兵日本這天上午的11時30分,美國又在日本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造成長崎9萬多人傷亡,日本國內哀鳴四起。 1945年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的日本 蘇聯對日宣戰,美國先后兩顆原子彈在日本兩座重要城市爆炸。 在雙重打擊之下,一直躲在地下掩體里藏匿的日本天皇裕仁只好發布《終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 多行不義必自斃,1945年8月,在意大利和德國兩大法西斯軸心國成員早已投降的情況下,日本法西斯無論擁有多少人的軍隊和武器都將走向滅亡! 轉自世 界 通 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