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931年12月3日,北平清華園。已經10個多月沒有校長的清華學生迎來了新任校長:梅貽琦。 在就職演講中,梅貽琦說:一個大學之所以為大學,全在于有沒有好教授。孟子說:所謂故國者,非謂有喬木之謂也,有世臣之謂也。我現在可以仿照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貮 2006年,季羨林《病榻雜記》公開發行。 書中,季羨林表示,對于加在自己頭上的“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要請辭。
叁 2009年6月,曾任中科大校長的朱清時被聘為南方科技大學首任校長。 2011年,南科大“自主招生、自授學位”招收45名學生,成立教改實驗班,這些學生集體拒絕參加高考。 實驗僅僅持續了一年,各方壓力下,第二年,自主招生變成了高考成績占60%的“631”錄取模式,學位也由國家頒授。 首批教改實驗班成為“最后一批”。 朱清時曾表示,“去行政化是一個翻天覆地的重大改變,改變很難,主要來自全社會對它的認識還不足。這就像包產到戶,剛開始社會不理解,經過30年大家就認可了。” 2014年卸任南科大校長后,朱清時說,“即使重來,我還是會去做,因為這是中國教改必由之路,總要有人嘗試。” 肆 1994年,18歲的河南打工妹郜艷敏被人以介紹工作哄騙,落入兩個女人販子圈套,后被轉賣、被人凌辱,再以2700元賣到了太行山深處的曲陽縣靈山鎮下岸村,賣給了一個比她大6歲的不識字的羊倌。 她曾多次自殺、逃跑,但沒有成功。 1995年,學校里缺老師,想找個代課的,找遍了整個村,就她文化程度最高,當上了老師。之后為了生孩子,她離開了學校。 2000年,因為正式的老師都不愿意來,為了不讓孩子們輟學,郜艷敏留了下來,開始在這個給她屈辱的山村扎根。 “既然走不了,我就做個好人,當個好老師吧。”郜艷敏說。 作為代課教師的郜艷敏獲評“2006年感動河北十大年度人物”。以她為原型,還拍了一部電影。 2015年7月,“最美鄉村教師”的舊報道被網友翻出,讓郜艷敏再次被拖入輿論的漩渦中。 在她18歲之后的人生中,人販子用她賺錢,丈夫靠她傳宗接代,劇組拿走了她的故事。如今她面臨的,是更多她根本無力承擔的重壓。 伍 中國股市中,曾經有一個常盛不衰的績優神話:藍田股份。 這家以養殖、旅游和飲料為主的上市公司,一亮相就顛覆了行業規律和市場法則,1996年發行上市以后,在財務數字上一直保持著神奇的增長速度:總資產規模從上市前的2.66億元發展到2000年末的28.38億元,增長了9倍。5年間股本擴張了360%,創造了中國農業企業罕見的“藍田神話”。 稍有常識的人都能看出這個比同行養殖高出幾十倍的奇跡的破綻,卻沒有人指出來。 直到2001年10月,中央財經大學教師劉姝威以一篇600字的短文對藍田神話直接提出了質疑。 文章在對藍田的資產結構、現金流向情況和償債能力作了詳盡分析后,得出結論是藍田業績有虛假成分,而業績神話完全依靠銀行貸款,20億貸款藍田根本無力償還。 這篇短文,給她帶來過訴訟和人身威脅,也成為終結藍田神話的“最后一根稻草”。 2002年1月,藍田股份被強制停牌。 2003年初,劉姝威被評為中央電視臺“2002年經濟年度人物”和“感動中國――2002年度人物”。 頒獎辭稱:她是那個在童話里說“皇帝沒穿衣服”的孩子,一句真話險些給她惹來殺身之禍。她對社會的關愛與堅持真理的風骨,體現了知識分子的本分、獨立、良知,與韌性。 陸 葉圣陶家中,掛著一幅對聯:觀釣頗逾垂釣趣,種花何問看花誰。 教師節,祝老師們節日快樂。 “鳳凰網(ID:ifeng-news)”是鳳凰網新聞頻道唯一官方微信公眾號。除了提供關于重磅事件、政經熱點的“大新聞”,也推出有趣味、有營養的新聞解讀。歡迎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