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維護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的奇思怪想,這中間往往蘊藏著不可預測的潛能。父母對孩子的提問、質疑、探索甚至不同意見,應給以支持和鼓勵,將為孩子表現好奇心和滿足好奇心提供更好的機會。 2.與孩子一起學習 父母僅僅告訴孩子學業很重要是不夠的,他們應當讓孩子明白:學習不應隨著某些學分或文憑的獲得而結束——學習是一種生活方式。知識經濟時代,人人需要終身學習。當父母以自身來激勵孩子,共同學習,那將會有良好的效果。 3.角色換位法 讓孩子由學生變為老師,讓孩子教大人,這種學習方法孩子一定感到新奇、有趣。同時這種做法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形成,它給孩子創造了一個自我表現的機會, 對形成孩子良好的個性也是有好處的。 4.寓教于樂法 寓教于樂,已成為了一種學習的時尚,但有些家長還沒有足夠的耐心和合適的方式。 熱愛學習的孩子,首先是熱愛生活的。家長不妨多采取一些寓教于樂或寓樂于教的方式,讓孩子多元化地吸取新知識。 5.發現閃光點 每個家長都應當相信,學習成績不好并不是不可避免的。 面對孩子的學業失敗現象,家長首先要本著尊重孩子相信孩子的態度,不能因孩子一時的失敗而妄加指責,使其妄自菲薄,而應根據孩子自身的特點,幫他找到“閃光點”,使他更有信心地努力。 據新浪教育 |
|
來自: thchen0103 > 《老師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