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速緩解疝氣急性發作 作者:林杰醫生 在京接診一患者,當時狀態為“疝氣”急性發作,陰囊處疼痛不堪,伴隨嘔吐、冷汗淋漓,呻吟不已。在我釆用針灸配合手法治療之后,病情得以迅速緩解?,F記錄診療全過程,希望能為臨床多提供一個治療思路和方法,并期望能以此個案拋磚引玉,呼吁同道一起交流心得,集累更多的方法來解決臨床病癥。 【基本資料】 患者男性,今年75歲,外觀身材消瘦,詢問得知素體虛弱。 【既往病史】 患者從中年開始每日均有“五更瀉”,致使元氣大傷,每天困乏不堪。 2010年9月,亦即72歲時初犯癲癇,每天夜里1點——3點犯病;遍訪名醫無數,病情非但未減,反而發作頻率增加,體質也日漸虛損。 后幸遇一明醫辨癥施治,處以“扶陽、補虛、通瘀”之法,癲癇發病次數慢慢減少,每次持續時間也有所縮短。 2012年秋,突然右側腹股溝出現疝氣,發生腸體嵌頓2次;從此每日站立時則疝氣突出,狀如兩個乒乓球大,漸漸如一個網球大,腫物擴展至陰囊。求治于西醫,告知只能手術修補疝孔;一些中醫院也是建議手術。患者無奈只能每日活動之前自行按揉,先使突出物回納。 【現病史】 患者于10月2日晨起感寒,覺得腹部拘緊,喝粥時又因粥之溫度偏低,早餐后已覺下腹部墜脹;午飯后臥床休息,推擠疝氣處,突出物不能回納,較之平日覺大且硬,越是著急按揉,越發疼痛難忍,并逐漸出現惡心,嘔吐,手腳冰涼無力等現象。 1小時后患者因無法承受痛苦,強烈要求家人送其去醫院行疝氣修復手術?;颊叩膬鹤涌紤]到其父年紀較大,體質虛弱,很難預估手術后的效果,也無法判斷手術是否會對老人有繼發性損害。遲疑之間,患者疼痛難忍,大量嘔吐,手足厥冷。所以請我上門診療。 【當機立斷,敲定診治方案】 在我前往他家的路上,患者因反復嘔吐,產生了恐懼且煩躁不安。我判斷本嘔吐是因為小腹疼痛和痙攣,導致全腹壓增高而出現的應激反應,不痛后嘔吐當很快消失;因為腸體突入陰囊后嵌頓,有類似腸梗阻反應。 患者接受了我的電話開導后,精神放松了許多,嘔吐反應就沒那么劇烈了。 到達患者家中之后,我的治療分為三個部驟: 首先是不斷安撫患者,讓他慢慢學會自我放松并逐漸安靜下來。 “治病先安心”是我的基本理念,因為神不安則氣血逆亂,故我在診療過程中特別重視調神。 二是觸診,當時陰囊異常腫大,突出物如兩個網球般大,堅硬且拒按,我細致觀察并輕柔地試探突出物與周圍組織的關系。 第三,確定治療方案,手法和針法并用。 【辨證論治:手法疏通氣血,針法舒筋行氣】 疝氣是小腸的腸體失位,侵占陰囊,成為異物壓迫周圍組織織。 辨證為中氣下陷同時氣滯血瘀。 中醫治療是整體觀照,講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寧心安神,下病上治”,所以升提中氣、活血化瘀是本病治則。 因為一旦氣血得通,陽氣恢復溫煦,痙攣自可解除,待疝環松解后,突出物便可以回納。 本案患者年老體衰,更需注意補中益氣,助陽扶正,并且讓邪有出路; 治療順序是先止痛,再求復位,始終貫徹“松中求正,動中求正”的原則。 手法疏通,流通氣血 升提氣機當然以百會穴為首選,而當我觸摸患者百會穴時,發現該穴處松軟塌陷,故可確診該患者為氣陷無疑。 “一處虛必有一處實”,經過反復觸診,我在患者頸部左側膀胱經上找到一個硬結及兩個激痛點。 當我以手法松解疏通之后,頸部痛點消失,患者疲憊感頓失,外觀可見神情恢復。再次觸按百會穴處時明顯有彈性了,起先那樣按之即陷,觸手萎軟的狀態已獲改善。 手法治療過程:我先是在他腹部順時針、逆時針各揉了十八次,目的是充分協調腹部各組織,降低腹壓。 任督二脈本為一氣,督脈的陽氣貫通,有助于腹部的氣血流動,所以我做了兩個整脊手法,調整了頸椎和胸椎、腰椎位置,使周身正氣弛援患處。 當腹部氣血流通后,腹壓降低,觸之柔軟;這樣既騰讓出有效的空間,又恢復了腹肌彈性,使之有力量去迎納突出組織。 此時,患者疼痛已經緩解大半,緊皺的眉頭也慢慢打開,而觸摸突出物雖然縮小但還很堅硬。我略作思索,隨形就勢,屈起患者右腿,在外展和牽拉狀態下進行順時針和逆時針地旋轉患者的髖關節,患者馬上覺得疼痛進一步緩解。 針法取穴,疏筋活血;方劑補中益氣 針法取穴方面,根據“諸痛癢瘡,皆屬于心,而心包代心受邪”的經訓,我選擇了患者的內關穴,用以寧心安神,行氣活血;既達到鎮痛的目的,而且還能和胃止嘔。 又取絡穴“支正”,意在溝通心經與小腸經,因為二者為表里經,用一穴調理二經,既可止痛,又可調整經氣,并促使突出物返納。 在民間有種說法,疝氣又稱“小腸氣”;取用小腸經之為疝氣正治。 另據“足厥陰肝經繞陰器,抵小腹”的提示,又因“肝主筋,肝藏血”,而“循經所過,主治所及”,調理肝經當然有助于疏筋活血,緩解痙攣;我選用了太沖穴和大敦穴。 我還配用一個“復溜”穴,意在恢復氣血運行,因為肝腎同源,以腎氣幫助肝經行氣活血。本組穴位中太沖穴和大敦穴屬足厥陰經,而內關穴屬手厥陰經,兩厥陰經并用,同氣相求,同聲相應,可促進療效。 肝經上達巔頂,且與督脈會于巔頂,最能鼓舞陽氣,約束宗筋。 針完諸穴,患者疼痛緩解,觸診腹部壓力明顯減小,逐漸變得柔軟,陰囊處的突出物有繼續縮小跡象。 一鼓作氣,我讓患者左側臥,持長針從右環跳處進針,針尖方向為右側疝環處,針感傳導到整個會陰部。此時囑患者慢慢轉向平臥位,而在轉身之際,囑患者自己輕輕提著突出物,邊轉身邊輕輕旋推突出物,突然聽到咕嚕一聲,突出物又有部分回納。患者欣然告知現在所剩突出物的體積與往日相仿,余下部分估計較易回納,果然,十幾秒后,突出物已經完全回納腹內。 我再次用長針調理疝環缺口處的虛實,以期預防復發。接著我又為患者開了張處方,方藥立意補中益氣,升陽舉陷,和血祛瘀,化痰利濕。并囑咐患者這兩日多臥床休息,以利于修復疝環局部的損傷。 本次治療以前,患者起床前必需要先按住疝環,緩慢起床,突出物仍然較大。治療后的當天晚上,患者起床兩次,第一次感覺疝氣處的突出只有一元硬幣大小,比過去一年中的任何一天都小,第二次起床站立時沒有觸碰,也沒有按揉回納,竟然忘記了有疝氣這回事。今天早上起床,疝氣也沒有出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