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源聯想 巍峨神美的三分石,默默注視著你幽靜的山麓,也許你桀驁不馴,野性太重,而又讓人感到無名的親切,于是你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野狗嶺。 野狗嶺日夜悄無聲息的凝聚著雨雪霜露,匯成涓涓小溪,于是,你又有了一個令人羨慕的名號—-湘江源頭。明凈溪水掙脫大山的懷抱,滿懷著留戀和美好的夢想,奔騰不息,流向遠方,流向未來。 湘江源,我在你的身旁,浮想聯翩…… 我聯想到“源遠流長”。而此時此刻我感受的是“源近流長”,身處野狗嶺中,湘江源近在眼前,零距離的親密接觸,讓我感受到源頭之水的潔凈涼爽。山林匯聚雨露,形成清澈的溪水,流入舜水,流經瀟湘,注入八百里洞庭湖,最終匯入長江,流向大海,流長千萬里。 我聯想到“源頭活水”。南宋朱熹的《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這首詩讓人感悟到了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讓人明白了只有不斷學習新知識,以開明寬闊的胸襟,接受種種不同的思想,廣泛包容,才能才思不斷,新水長流,才能達到新境界。 我聯想到“飲水思源”。古人“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的感嘆,我體會到了喝水不忘挖井人的不忘本思想和感恩心情是多么古老,多么久遠,優良的傳統生命力是多么頑強。 我聯想到“湘水余波”。從“吾道南來,原是濂溪一脈;大江東去,無非湘水余波。”的楹聯中,我看到了蜿蜒的瀟湘二水托舉的光輝燦爛湖湘文化,在中華民族文化中的顯赫地位;我看到了湖湘文化培育出來的歷代先賢的豐功偉績。 湘江源,山高林密,云纏霧繞;湘江源,瑰麗如畫,鐘靈毓秀。我們置身于你的懷抱,默默的體會,默默的感受,默默的聯想,就是讓源頭之水,清洗我們心靈的塵埃,滌蕩我們思想的污 垢,激發我們前進的熱情,創新我們發展的思路。 (藍山縣旅游外事僑務局 李繼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