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環流發生一不明異常翻轉,北半球溫度恐驟降三體網【宇宙印象專欄】(謝頓)在地球40多億年的氣候變遷歷史中,曾多次出現降溫變冷,這是地球周期性冰期,目前已經查明的冰期來自前寒武紀晚期、石炭紀至二疊紀以及新生代冰期,持續的時間較長。如果是大冰期出現,時間至少百萬年以上,酷似《后天》中的災難情節。不過科學家發現冰河時代可能提前來臨了,這一跡象來自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的突然崩潰,經過數十年的研究,科學家發現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有可能逐漸虛弱,這意味著溫暖的海水無法進入高緯度地區,北半球溫度會驟降。 大冰期之間也有數個氣候冷暖交替的時期,其表征是冰蓋規模的擴展或退縮,目前我們發現格陵蘭的冰蓋出現融化,導致了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受到冷水洋流的沖擊,原本的暖流無法形成。這一過程會導致北半球出現溫度變化,如果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停止,那么我們可能進入冰河時代。 不過情況還沒有那么糟糕,可以肯定的是,還不至于讓全球凍結起來,只是是北大西洋的部分地區的冬天更加寒冷。目前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科學家正展開調查,研究這股暖流停止后,北半球溫度影響有多大。 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也可以認為是墨西哥灣流,這些水在寒冷的北大西洋深層冷卻和滲透,并向南返流,對北方海洋的熱度傳輸有著深遠影響。經向翻轉環流雖然不僅會對表面溫度帶來變化,但氣候現象的影響足夠深遠,因為大西洋颶風出現的次數會受到影響。2004年至2007年之間,德國科學家對大氣海洋模型ECHAM5和MPI-OM進行了評估,試圖預測當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截流后北半球的變化。 由于北大西洋深層海水存在交換,表面水會傳送到高緯度地區,因此這股洋流對歐洲和北大西洋的氣候構成影響,短期內可造成冬天更加寒冷。 與此對應的是,冰期時期全球性大幅度氣溫變冷,尤其是從中、高緯及高山區開始,如果北半球氣溫下降,會引發一連串的氣候變化,水分由海洋向冰蓋區,大陸冰蓋不斷擴大增厚,引起海平面大幅度下降。這一效應可對沖溫室帶來的氣溫升高,雖然全球氣候變暖是目前的趨勢,在冰蓋加速融化后,洋流問題會率先發難,地球氣候會打擾而重新排序,氣候帶也相應移動,直接影響動植物生長、演化和分布。
最明顯的可能結果是20年內北半球溫度會下降1攝氏度,格陵蘭冰帽融化進一步沖擊墨西哥暖流,削弱溫暖海流的作用,使得溫暖的表面流就無法進入高緯度地區,北大西洋的東部地區冬天更加寒冷。 謝頓,科普作家,畢業于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院,三體網主筆,果殼作者 更多資訊歡迎關注微信號:santi2208 與 santi9527(科幻專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