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殺回去!”連長劉景余一聲令下,戰士們端著大槍,撲向敵群,殺出一條血路。槍林彈雨,三進三出,周文彬、丁振軍、呂光等430名官兵戰死——
楊家鋪突圍戰
楊家鋪位于豐潤縣北部山區,是個二百多戶的村莊。慘烈的楊家鋪突圍戰就發生在這里。
1944年10月16日(舊歷8月30日)的晚上,中共冀熱邊區特委和行署召開的“進一步貫徹減租減息會議”進行到最后階段,因為接到日軍在豐、灤、遷、遵等周圍踞點大量增兵的情報,與會干部由腰帶山的小嶺溝村轉移到了楊家鋪一帶,準備在這里盡快結束會議。區特委和行署機關,各縣參加會議的負責同志,以及兩個警衛連的戰士,共500多人,在楊家鋪周圍的幾個村子住下來。區特委組織部長周文彬率兩個排住在楊家鋪西邊的李莊子,第13地委書記、行署專員兼軍分區政委丁振軍率一區隊四連住在夏莊子,冀東區黨委宣傳部長呂光和冀東軍區12團特務2連連長劉景余,率一個排住在揚家鋪。
第二天拂曉,豐潤北部山區下起了大霧,日軍獨立混成第八旅團主力及其他部隊共3000多敵人,乘著霧氣的掩護從四面向我軍進駐的幾個村子包圍過來。
當時住在李莊子的特務2連的戰士正在出早操,首先與敵人交上了火。
住在村子里的與會干部迅速地集合起來,村里的民兵也扛著槍集中待命,老鄉們紛紛走出家門,準備按村干部的指揮行動。
區特委組織部長周文彬已經穿好衣服,背起手槍。通訊員報告說:“村頭發現敵人,已與我接火。估計敵人有幾百人。”
周文彬命令說:“命令2連,頂住敵人。通知機關迅速向楊家鋪轉移。”
周文彬下達完命令,就馬上走出門口,命令已集合完畢的干部們向楊家鋪火速轉移。
這時,特2連連長劉景余,已經在楊家鋪布置好警戒,迎接周文彬等同志的到來。
丁振軍同志也把隊伍從夏莊子拉了出來,向楊家鋪迅速轉移。500多人的隊伍很快集結在楊家鋪村北的山地里。
劉景余是楊家鋪人,熟悉地形,他建議隊伍向北部山地轉移。經過簡短的商量,大家一致同意他的意見,決定由楊家鋪北馬蹄山下向皈依寨、潘家峪方向轉移。
特2連在前,一區隊4連在后,保衛著干部們轉移。
剛出山口不遠,就聽見前方何家營村方向也響起了槍聲,緊接著,通訊員報告說:“前方發現了敵人。”
周文彬當機立斷,命令部隊立即回返,搶占山頭。隊伍馬上轉頭向回轉移。
這時,馬蹄山對面的東城山也發現敵人,敵人妄圖卡住山口,截擊我方部隊。
走在前面的丁振軍同志對周文彬說:“老周,情況緊急,我帶隊占領馬蹄山,你們迅速通過。”說罷,一揮手,帶著一個班,如訊雷閃電,撲向馬蹄山,與敵人展開激戰。
周文彬同志立即帶領隊伍穿過山口,搶占了制高點——氈帽山。四連也占領了馬蹄山西面的西城山。
情況非常危急,氈帽山周圍都布滿了敵人,只有北面的馬蹄山和西城山,在我們手里,正在與敵人激戰。
周文彬同志、呂光同志和區特委秘書長馬宗周同志,軍區衛生部長王少奇同志,特2連連長劉景余同志,以及行署的領導同志們,匯集到氈帽山南面的山坳里。
他們當時并不知道,這次敵人是接到了準確的情報,糾集了山海關、唐山和冀東各縣的鬼子,采用長途奔襲的戰術,妄圖一口吞掉我冀東黨、政、軍領導機關。
周文彬同志對大家說:“看起來,這是敵人有意圖的奔襲,兵力超過我們十幾倍。我們不能固守,只能突圍。北部山區地形對我有利但敵人顯然估計到了這一點,派了重兵堵截,往北向潘家峪方向突圍顯然不行了。目前只有一條路,就是由氈帽山南面下干河溝,重新打回李莊子。估計敵人已經把全部兵力集中到楊家鋪,只要沖出包圍圈,就是我們的天下。”
雖然形勢萬分嚴重,周文彬同志仍然很鎮定,用平常講話的語氣,不慌不忙地分析著敵情。大家一致同意他的分析。
正要開始行動,一個戰士氣喘吁吁得跑來報告:“馬蹄山失守,丁振軍同志在戰斗中犧牲,西城山的四連已三面被圍,正在反擊。”
聽后大家不由得一起流下眼淚。丁振軍同志,從1935年入黨開始,就為抗日戰爭奔波勞碌,足跡踏遍了冀東大地,經歷了無數艱難困苦,年僅31歲,就成為冀東區獨當一面、膽識過人的好干部,深受群眾愛戴。而今,風華正茂,英睿當年,不幸殞命,誰能不悲?
周文彬同志擦掉眼淚,激動得說話有些哆嗦:“同志們,時間不允許我們哀悼。擦干眼淚,化悲痛為力量。燒掉所有的文件,徹底輕裝,準備突圍。”
機要員們把一疊疊重要文件投入火中;搞財經工作的同志,把一捆捆的邊區貨幣投入火中;由抗大分配來的學員們,把自己珍藏的日記,少得可憐的書籍投入火中。
連長劉景余下達命令開始突圍,九挺輕機槍一齊開火,撒開一片熾熱的火網,戰士們一躍而起,向山下的敵群撲去,殺開一條血路。干部們互相攙扶,互相鼓勵,越過溝溝坎坎,蹚過沒膝深的泥水,用手中的短槍邊射擊邊前進。
宣傳部長呂光,沖在干部隊伍的前面,他右手提槍,左臂挽著愛人喻芬,一邊沖鋒,一邊鼓勵身旁的同志。突然,一顆槍彈射進他的右臂,喻芬驚叫一聲,要給他包扎,他卻一把甩開喻芬,把槍換在左手,邊射擊邊沖鋒。又一顆子彈打過來,他身子搖晃一下,倒了下去。鮮紅的血,從胸口汩汩地流出。喻芬俯下身去,撕下一只襖袖為他堵住傷口,呼喚著他的名字。他微微睜開眼,嚴厲地說:“跟上隊伍,前進。記住,在我們流血的地方,將長出茂密的莊稼。”說罷,合上了雙眼。喻芬彎下腰,要把他背起來前進。不幸的是又一顆子彈飛來,打中了她的胸部,她用盡最后地力氣,向同志們高呼:“同志們,前進——”與她親愛的丈夫一起犧牲了。
戰士們終于突破火網,殺出了重圍。然而,潮水般的敵人又蜂擁而來,堵住了缺口。雨點似的子彈,把大部分干部壓在溝底。
連長劉景余率領戰士沖出敵人包圍圈后,卻發覺大部分干部沒有跟出來。他站在一塊石頭上對戰士們說:“同志們,我們的任務是什么?”戰士們異口同聲地回答:“保衛機關,保衛首長。”
他果斷下達命令:“殺回去!”
戰士們端著大槍,朝原路沖去。
河溝里,干部們堅持著眾寡懸殊的戰斗,他們用僅有的短槍,少得可憐的子彈,把敵人放近了,一個一個地收拾。
河溝東沿,20多個民兵,構成了一個阻擊陣地,有力的抵抗著幾百個鬼子的進攻,一個倒下了,另一個補上來,子彈打沒了,就在周圍鬼子尸體中去撿。這些淳樸老實的農民,手里沒有精良的武器,也沒有經過這樣大的戰斗,然而,在保家衛國的戰場上,卻表現出了驚人的勇氣與鎮定。
鬼子從四面八方,朝著河溝緊逼。
周文彬同志馬上收集隊伍,布置陣地,準備作最后的抗爭。這時劉景余率領戰士們又沖了進來。他快步跑到周文彬面前:“周主任,我們又沖進來了。周主任,這回您緊跟著我,背,也要把您背出去。”周文彬說:“你的任務是保衛機關和全體干部,不是我一個人。趕快組織沖鋒,我還是最后一個。”
劉景余深知首長的脾氣,只好又去組織突圍。
第二次突圍開始了。戰士們奮力沖鋒,敵人也加緊進攻。
當戰士們沖到溝口時,幾發迫擊炮彈落在機槍陣地上,機槍被炸飛了,前面的戰士全部犧牲。
日軍軍官揮舞戰刀,驅趕著士兵蜂擁而來。十幾挺歪把子機槍向我方隊伍掃射。
大部分戰士沖了出去,有20多個戰士和干部倒在血泊之中。大部分干部隊伍又被壓回溝底。
日軍一步步進逼,我們的隊伍在收縮、靠攏。在后面帶領幾個戰士擔任掩護的周文彬同志,撿起犧牲戰士的一支三八槍,來回穿梭,選擇地形,組織隊伍。他向全體同志發出了莊嚴的號召:“同志們,用你們所有的武器,打完最后一顆子彈。共產黨員從來不知道什么是屈服!”說著,他舉起三八槍朝敵人射出了仇恨的的子彈。
周文彬,朝鮮人,7歲隨父親來到中國,在通州潞河中學畢業后,參加了共產黨,開始了革命斗爭的生涯。在開灤煤礦,在冀東平原,他組織工人罷工,領導農民暴動,在艱苦的環境中堅持斗爭,發展黨的組織,受到鄉親們的衷心愛戴。
十幾個鬼子發現了周文彬,向他包抄過來,他們顯然發現他是個“大官”,要活捉。周文彬端起大槍,連著射倒了兩個鬼子。這時一顆子彈飛來,打中了他的頭顱,他眼前一黑,跌倒在地……
這位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把生命和鮮血獻給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
此時戰場上的槍聲已不像先前那樣緊密。干部戰士三五一組,各自為戰,他們互相提醒著留下最后一顆子彈。有的已把打空的手槍深深插入泥里,緊緊攥著唯一的一顆手榴彈,等待最后時刻的來臨。日軍軍官轟羊似的趕著士兵們向前進攻。就在這時連長劉景余率領戰士們又一次殺進了重圍。
敵人立刻亂了陣腳,四處逃命。干部戰士們紛紛向這支隊伍靠攏。劉景余大聲喊著:“周主任!周主任!”他在一個受傷干部的指點下,找到了周文彬同志的尸體,單腿下跪,泣不成聲:“周主任,我沒有完成任務阿?”。
這位以勇猛善戰聞名的連長,素以鐵石心腸自命。他自幼失去雙親,靠大哥討飯養活,17歲就參加了八路軍,在戰場上勇猛如虎,屢建戰功,使敵人聞風喪膽。所以,被提升為冀東軍區裝備最精良的特務2連連長,這次軍區首長把保衛機關的任務交給他,并讓他特別保護周文彬同志,嚴厲的指出:“周在你在。”而今,周文彬同志犧牲了,這位只知有黨不知有他的戰士,痛不欲生。但是,他想到周文彬同志最后的指示:你的任務是保衛機關和全體干部,而不是我一個。他擦干眼淚,站起身,聲音嘶啞地說:“同志們,把沒用的槍支砸碎,準備突圍”。
9挺輕機槍,砸碎了7挺,戰士們把全部子彈集中起來,交給了機槍排長李春。當時,每個戰士只有25發子彈,這半天的戰斗,已經打的差不多了。
劉景余一把奪過一挺機槍,對機槍排長說:“李春,我們兩個開路。為了突圍的勝利,誰倒下也不許攙扶,機槍一刻也不能停。”
李春,這位從小跟著劉景余當通訊員的年輕排長,嗓子啞的說不出話了,只把機槍一頓,莊嚴的行了個軍禮。
第三次突圍開始了。
劉景余和李春用兩挺機槍開路,噴吐出密集的子彈,掃倒了無數的敵人。戰士們緊跟著自己的連長,不顧生死向前沖去。
日軍重新集結了兵力,從四面八方死命的沖來,要最后消滅這只隊伍。
戰士們用刺刀、用槍托、用拳頭、用牙齒、用他們的青春生命,與敵人展開肉搏戰,在敵群中趟開一條血路,以不可阻擋的氣勢,迅速的沖到溝口,敵人更加瘋狂,十幾挺機槍不停的掃射。
一串子彈打進劉景余的腹部,他一個踉蹌倒了下去。李春繼續掃射,大步前進。
隊伍后面的一個小戰士,要扶起劉景余。他一把推開小戰士,堅定的朝前一揮手,又掉轉槍口,朝著后面的追敵猛掃。小戰士揮淚沖向前去。
隊伍沖出去了,槍聲漸漸遠去,大批的敵人包圍了劉景余,他趴在地下,忍著陣陣劇痛,向敵人射擊。子彈打光了。敵人從地上爬起來,向他包抄。他猛地站了起來,用驚人的毅力,一下摔斷了機槍,右手捂著腹部,眼角淌著血,昂首挺立,高呼:“司令員,我沒有完成任務。”在一串槍聲中,慢慢地倒在家鄉的土地上。
戰斗從清晨打到下午才結束。
這次突圍,是我軍在華北戰場上一次損失很重的戰斗。有430多名中干部、戰士壯烈犧牲。打死打傷敵人300多人。100余名干部、戰士沖出重圍,在遷安馬蹄峪集結。他們發出了驚天動地的誓言:踏著烈士的血跡戰斗,為戰友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