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心源》曰:“木生于水長于土,土氣沖和,則肝隨脾升,膽隨胃降。” 《醫學衷中參西錄》曰:“肝氣宜升,膽火宜降,然非脾氣之上行則肝氣不升;非胃氣之下行則膽火不降。” 李東垣曰:“人以胃氣為本,胃氣又以下行為順。” 上海有個病人,女,38歲,乳房脹痛,胸肋部滿脹,有乳腺增生好幾年了。 老師一摸到肺胃脈獨大,便問她,早上刷牙是不是容易出血? 她點了點頭說,是啊,是啊,已經有好幾年了,用盡了辦法都不管用,這是為何呢? 老師說,乳房疾病不能單治乳房,馬桶沒有問題,是下水道出了問題。洗菜池水滿了,是因為中間那個活塞沒有拉開來。人體胃腸為海,十二經為江,海水若倒灌,則濁火會反彈。刷牙出血,脾氣煩躁。 她點了點頭說,我這個是該怎么辦呢? 老師說,你這是中焦肝膽脾胃郁滯,所以乳房脹滿,脅肋痛,肝不升,膽不降,則煩躁易怒。木能夠克土,郁滯的肝木不能夠疏土,那脾胃消化功能就會減退,胃氣不能很好地下降,就像《傷寒論》說的人會“默默不欲飲食”。所以你這個要調暢中焦肝膽脾胃氣機,同時還要通降陽明胃腸跟沖脈。把轉輪子跟降沖脈兩方面結合起來。 她點了點頭說,是啊,我吃飯這半年以來,都沒有以前那個感覺。我這個是什么病呢? 老師笑著說,你這個要多動少想,多動可以把氣機展開,少想氣機就不會郁在肝脾。你這個是懶病,閑病,腦力勞動干太多了,體力勞動基本不干。 她又點了點頭說,我在單位都是干腦力活的,沒得體力活干啊。 老師說,為了健康,你得自己找,自己的健康自己負責。單位怎么可能安排好你健康呢?生病找醫生,健康靠自己。你們普遍都只關心生病吃什么藥,卻不關心如何去尋找健康。 然后老師就給她開小柴胡湯跟竹茹、木香兩味藥。 方藥為:柴胡10克,黃芩15克,半夏20克,生姜15克,黨參30克,大棗5枚,炙甘草8克,竹茹40克,木香15克。3劑。 病人吃完藥后,復診時說,這藥我一吃完,乳房就不脹痛了,胃口比以前好些了。 老師又問她,那你這幾天刷牙還出血嗎? 她說,沒有出血了。 老師說,看來我們這個降沖脈的思路沒錯,《黃帝內經》說,沖脈為病,逆氣里急。這沖脈一出現問題,氣機就往上逆,人就焦急,經脈就拘緊不舒,你們要回去好好參這句話。哪些原因會導致沖脈上逆太過? 原來最常見的還是肝膽脾胃,肝氣宜升,膽火宜降。這肝膽郁結住了,氣火不流通,它就會在里面著急亂竄。 所以老師常用小柴胡湯,取柴胡升肝氣,黃芩降膽火,但肝膽的條達必賴中焦脾胃的升降,這叫肝隨脾升,膽隨胃降。 脾是肝的動力大本營,膽這小管必須要注入陽明胃腸這大管里頭。如果陽明胃腸堵住,就像海水倒灌一樣,這些長江黃河之水,不能順利注入大海。 小管要服從大管,小經脈要服從大腸管,小升降要服從大升降。所以我們見到小處的病,要多從大處調,見到局部的病要多從整體療,見到中焦肝膽脾胃的病,要從上中下一起治。 膽氣逆行,則為口苦咽干目眩,胸脅脹滿,默默不欲飲食。所以在疏肝降膽的同時,必須升脾降胃,老師重用竹茹40克,目的就是降沖胃之氣,通降整條陽明胃腸這管,這條陽明胃管如同洗菜池的中間管道,活塞一打開,所有濁水便下來。之所以人體濁氣會反逆,是因為中間這條最大的降管出現問題。 用木香15克,是醒脾,這樣脾升胃降,軸動輪轉。人的胃氣一下行,肝膽脾又順暢,沖逆之氣自然調伏。 所以說,如何降伏沖逆之氣,必先觀其肝膽脾胃氣機,但令得肝隨脾升,膽隨胃降,降濁突出降沖胃,海水不倒灌,江河就不反逆。胃腸為海,十二經為江。胃腸下順,十二經則不反逆矣。這樣就如通軸帶動輪轉,不在局部卡住,病痛就得以消除。下水道一打開,馬桶濁水就下來。 參究提示:1、胃以降為和。2、膽火不降,要膽胃一起降,胃降膽才能降。3、氣機上逆,要降中間沖胃之氣,一味竹茹重用效果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