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熏香鼎盛的唐宋時期,大量進口的乳香多作為貢品被王宮貴族們享用。漸漸的也成為了高級與奢侈的代名詞。一時間洛陽紙貴,以致古籍中都有記載鑒別假貨的方法。
乳香既可入藥,也可用作香料。在中國古代,乳香早已從陸路和海路進口,并為國人所瞭解。北宋人洪芻記載,乳香“性溫,療耳聾、中風、口噤、婦人血風。能發酒治風,冷止大腸,泄僻療諸瘡癤,令內消。”唐慎微的說法大同小異:“乳香微溫,療風水毒腫,去惡氣,療風癮疹癢毒。”
丁謂在被貶謫海南時,作《天香傳》敘述海南諸香:“真仙所焚之香,皆聞百里,有積煙成云、積云成雨。然則與人間所共貴者,沈水、熏陸也。”“沈、乳二香,所以奉高天上圣,百靈不敢當也”。
北宋真宗和徽宗朝,皇帝尊崇道教,對乳香的消費到了毫無節制的地步。
丁謂說:真宗“祥符初,奉詔充天書扶持使,道場科醮無虛日,永晝達夕,寶香不絶,乘輿肅謁則五上為禮(真宗每至玉皇真圣祖位前,皆五上香也)。馥烈之異,非世所聞。
大約以沈水乳(或謂“沈香、乳香”——引者)為末,龍腦和劑之。......襲慶奉祀,日賜供乳香一百二十斤(入內副都知張淮能為使)。在宮觀密賜新香,動以百數(沈、乳、降真等香)。由是私門之沈、乳足用。”
南宋人陸游說:徽宗崇寧間,“神霄宮事起,土木之工尤盛。群道士無賴,官吏無敢少忤其意,月須幣帛、珠砂、紙筆、沉香、乳香之類,不可數計,隨欲隨給。”
這是乳香使用的極端最高時期,其它時候的禮佛敬神,乳香消耗也不在少數。
▍中藥乳香的炮制方法
乳香:揀去砂子雜質。制乳香:取揀凈的乳香,置鍋內用文火炒至表面稍見熔化點,略呈黃色,取出放涼;或炒至表面溶化時,噴灑米醋,繼續炒至外層明亮光透,取出放涼。(每乳香100斤,用米醋6斤)。
《品匯精要》:凡使(乳香),置箬上,以灰火烘焙熔化,候冷,研細用。
《綱目》:乳香入丸藥,以少酒研如泥,以水飛過,曬干用;或言以燈心同研則易細,或言以糯米數粒同研,或言以人指甲二、三片同研,或言以乳缽坐熱水中乳之,皆易細。
▍乳香粥 / 食用
原料:乳香1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乳香洗凈,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浸泡5—10分鐘。把乳香取出,放入煎鍋用清水煎煮,濾去渣滓,取汁。粳米淘凈,用清水和藥液共同煮粥,粥熟后,加入白糖調味即成。
藥膳功效:此方活血、止痛,適用于痛經、胃脘疼痛、風濕痹痛等患者食用。
▍木香乳沒茶 / 茶療食譜
材料:木香5g、乳香2g、沒藥2g、花茶3g。
做法:用前三味藥的煎煮液3001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效:行氣化瘀。
用途:內灼腹痛。
來源:來源于《阮氏小兒方》。
▍蒲乳茶 / 茶療食譜
材料:蒲公英5g、乳香3g、沒藥3g、甘草3g、綠茶3g。
做法:用300ml水煎煮蒲公英、乳香、沒藥至水沸后,沖泡甘草、綠茶即可。沖飲至味淡。
功效:清熱解毒,活血。
用途:各種化膿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