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漢族傳統節日,在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2015年重陽節是公歷的10月21日,星期三。 《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曰重陽,也叫重九。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自魏晉重陽氣氛日漸濃郁,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后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20世紀80年代起,中國一些地方把夏歷九月初九日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1989年中國政府將農歷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敬老節”。2012年12月28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新修改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法律明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独夏耆藱嘁姹U戏ā?013年7月1日起實施,2013年的重陽節(10月13日)是中國第一個法定的老年節。
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游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在民俗觀念中,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和登高相聯系的有吃重陽糕的風俗。高和糕諧音,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喜嘗新糧的用意,以后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長壽。重陽佳節飲菊花酒,是中國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入藥,可制酒養身祛病。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濕、逐風邪的作用,并能消積食,治寒熱。民間認為九月初九也是逢兇之日,多災多難,所以在重陽節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還被人們稱為“辟邪翁”。 重陽節來到,快樂步步高。霜葉紅勝花,歲歲年華好。九九登高,今又重陽,登一座高山,飲一碗美酒,插一片茱萸,賞一壇菊花,掬一把思念,送一份祝福,祝您重陽享安康,吉祥伴身旁。祝福天下老人節日快樂,幸福安康。 |
|
來自: laoxuesheng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