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標志著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在我國,小寒是氣溫最低的節氣,“大寒不冷小寒冷”,只有少數年份的大寒氣溫是低于小寒的。 小寒開始進入季冬,冬天的最后一個月。 中醫認為寒為陰邪,最寒冷的節氣也是陰邪最盛的時期。小寒時適合喝點黃酒祛寒濕,吃糯米飯固腎氣。 ![]() 大寒不冷小寒冷 小寒最冷,也最利于腎氣封藏 古中醫學認為,“此時如特別寒冷,腎氣封藏,人身必健美也。”所以,不管是為了“健”、還是“美”,都要把腎氣藏好了。那些愛生“虛火”的人,尤其要借此時固腎氣,以保下一個四季不隨便上火。 上火不是由熱生,而是因寒起! 虛火的成因 進食大量反季節果蔬,夏季經常吹空調貪涼,冬天穿得少不注意保暖……這些習慣都會讓大量寒濕進入體內,腎陽就越來越不足,虛火越來越旺。 而那些不懂病機的人卻盲目采用泄火、降火的寒涼藥物進行治療,這就使得寒上加寒、虛上加虛,越治火越大。 為什么吃點好的就上火? 體內寒重的直接后果就是傷腎,引起腎陽不足、腎氣虛。腎在中醫的五行中屬水,水是灌溉、滋潤全身的。當人體內水不足時,就如大地缺水一樣,身體會干燥。真正腎氣足的人,吃什么都很難上火的。 小寒“固腎氣”的4個小方對于愛上火的人,食補還是容易上火。下面給大家推薦幾個非食療固腎氣的小方子,有的來自道家、有的來自古中醫,可以馬上用起來! 1、提腳跟:補腎固本驅寒 很多人在冬季容易手腳冰涼,這是由于氣血不暢,簡單的提腳后跟即可緩解。 ![]() 提腳跟要踮起腳尖 提腳跟的同時也需要踮起腳尖,這樣有利于通暢足三陰經。這組經絡分布在大腿內側,分別是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和足少陰腎經。肝腎脾都主升,均有激發中氣的作用,從而達到補腎固本的效果,有助于人們在冬季抵御嚴寒。 2、按壓神闕:這個返老孩童的穴位 激發元氣和元神,就要到它們居住的地方去找到它們,這個地方就是“神闕”。神闕是一個讓人返老還童的穴位。 ![]() 肚臍正中即為神闕 方法:按壓時要平心靜氣,把意念集中在肚臍眼上,數自己的呼吸,數到100次,壓臍的時間就夠了,每天壓一次即可。只要用手指壓在肚臍眼上,不需要進行任何揉動,根據自己的舒適程度調整一下按壓力度。 3、巧用吹風機通氣血:祛寒濕治感冒 如果你有腹痛、腹脹、痛經等問題,每天堅持用吹風機吹15分鐘,堅持半個月,會有不可思議的效果。 ![]() 吹風機可通氣血 具體方法是:先吹肚臍兩分鐘,肚臍兩邊再吹三分鐘,整個肚子五分鐘,然后后背吹五分鐘,兩邊的腎吹五分鐘。另外,風寒感冒時,用它來吹一會兒大椎穴,也能起到治療的作用。 4、泡腳:將虛火引到腎上去 ![]() 泡腳有益健康 以前專門講過,冬天手腳冰冷、或體質“上熱下寒”愛上火的人,身體有寒邪、濕邪的人都要泡起來,簡單有效無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