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穩準嚴 培樹新標桿 環境造就人才,人才在環境中成長。新常態下,對新錄用公務員培養應該遵循“好干部標準”,堅持以用為本,創新培養體系,突出“穩、準、嚴”,培樹新標桿,才能打造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公務員隊伍。 “穩”思想。新錄用公務員博學多才,往往發現現實環境與原理想目標存在較大差異,穩定思想情緒應為初任培訓之重任。除了傳統思想教育和生活關心外,應突出價值觀教育、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教育,讓新錄用公務員堅定思想自信、激發工作熱情、奉獻青春正能量。 “準”履職。新錄用公務員精準履職需要懂政治、善學習、會溝通、強執行、能創新、守規矩等,要堅持以用為本、按需施訓,突出“缺啥補啥”“需啥練啥”,對照薄弱環節,實施精準培養。安排新錄用公務員進行“跟班式”實踐;到服務窗口去、到信訪一線去、到執行急難險重任務中去,進行“實戰式”鍛煉、“結對式”培養。對照崗位職能定向培養,提升政治鑒別能力、知識更新能力、溝通協調能力、貫徹執行能力、改革創新能力、廉潔從政能力。 “嚴”管理。新常態要有新的精氣神,對新錄用公務員培養要依據新紀律、新規矩、新標準,按“新人新辦法”從嚴實施高標準管理。新的培養模式要打破常規,全面借鑒平時考核、誠信體系建設、聘任制公務員管理的有效做法,建立完善工作記實、信用掛鉤、科學評價、正向激勵、任人唯賢、能上能下的良性管理機制,責任目標面前求實績、敢擔當,職級待遇面前有盼頭、等得起,廉潔從政面前守規矩、無貪念,為新錄用公務員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環境。(作者:徐新奎 單位:河南省公務員局) 撥正入門的“期望值” 和一些新錄用公務員交流多了,發現有少數人在成長中存在認識模糊、急功急利的不良苗頭,如不糾正,就容易走彎路。年輕公務員初入職場,尤其要注意校正“期望值”,有所為有所不為,盡心盡力辦實事。 為民服務的站位需要“拔高”。對黨忠誠、造福群眾,既是年輕公務員初入職場的使命,也是職責所在。因此,就不能滿足于“慣例”完成任務。要考慮真正實效提高了多少、群眾滿意能有幾成,只有堅持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不斷汲取教訓、改正疏漏,才能不斷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 強技增能的姿態應當“清零”。走出校門入職場,要“甘當小學生”,需要拜民為師,深入一線下基層,同感民生疾苦,常取創業之經,問問群眾的困難所在,提高政務服務的精準性;需要“典型引路”,學學身邊老同志、好典型的奉獻精神、有效經驗、獨特技巧,集思廣益、廣交諍友,加快成長步伐;需要在艱苦實踐中轉變作風、錘煉品行,到最艱苦、群眾最需要的崗位和一線接受鍛煉,在和群眾“一塊苦、一塊過、一塊干”中彰顯擔當、實現價值。 清正廉潔的警覺保持“不減”。基層一線精彩紛呈,也有不少亂象,年輕公務員尤其要明辨是非、堅守定力。認識層面,面對一些“老實人吃虧”“干實事的不如混日子的”等怪論,牢記宗旨、堅定責任方能不為所動;言行層面,面對“自私自利、玩忽職守、中飽私囊、吃喝浪費、違法亂紀”等歪風邪氣,堅守正義良知與做人底線,常懷“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警醒,遠離污濁氣與危險地,不斷增強干凈干事能力。(作者:劉文曉 單位:山東省安丘市委組織部) 要有擔當精神 對于剛成為公務員的年輕人來說,具有擔當精神是做好工作、快速成長的必備素質,無論以后處在什么崗位、從事什么工作,都要牢固樹立“知責思為,知任思進”的擔當情懷。 擔當就是敢于負責,從點滴做起。對工作有無責任心,是公務員素質高低的重要標尺,一個人只有承擔了一定的責任,才有可能被賦予更大的責任。要時時提醒自己,短時間內,工作是不可能做出較大成績的,只有在小事上勤快一些,才能快速成長。在自身能力允許的情況下,主動承擔一些消耗體力和時間的苦差事,事情做得越多,成長也就越快。 擔當就是振奮精神,有所作為。做小事是為了成長打基礎,公務員除了做好日常工作外,還應有自己的亮點和特長,要有拿得出手的東西,如寫作能力、溝通協調能力、矛盾化解能力等。這就要求年輕同志思想上求上進,行動上有作為。工作過得去、不出事不叫有為,只有方方面面領先,才算是有為。不先不后、四平八穩不叫有為,只有在單位重點工作、重大項目推進過程中見到了實效,才算是有為。 擔當就是勇往直前,越挫越勇。剛參加工作,總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風風雨雨,年輕同志不能逃避,要迎難而上。走彎路并非只有壞處,失敗、挫折都是成長的必需品。要想成功、成熟,就要不怕吃苦,不怕受氣、不怕遭受白眼。要敢于擔當,擔當失敗、擔當打擊、擔當別人的鄙視。這樣才能培養抗壓能力,才能對黨和國家的事業更有責任心、更有擔當精神。(作者:侯偉 單位:重慶市豐都縣委組織部) 給成長一段扎根的時間 根深才能葉茂。公務員初入職場,需要有一股子扎根的韌勁,擯棄心浮氣躁、急功近利,給成長成才一段沉淀的時間。 要深入學習文檔材料。進入公務員隊伍,離不開與文字材料打交道。職場新人,要學會從單位的文檔材料入手,通過這個窗口既能盡快了解單位過去的工作內容,把握工作重點和方向,也能把握公文的行文特點和技巧,迅速進入角色。公文具有嚴謹性、政策性強的特點,有些顯得枯燥乏味,深入文檔材料,需要有“穿山甲般的鉆勁、蜜蜂般的勤奮”,堅持一段時間,就能遠離浮躁,培養定力。 要深入借鑒同事經驗。新入職場的公務員,行業經驗不足,工作技巧和業務知識亟需提高,如果能夠虛心向同事學習,從不同特點的同事身上學習不同的本領,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習同事的經驗,不是簡單地照搬照抄,而是在學習中借鑒,學而用,用而活,把同事的工作經驗、行業技巧最終轉化成自己的東西,成為職場得心應手的利器。 要深入扎根基層一線。公務員的服務對象在基層,源頭活水在基層,基層一線能激發新思想,拓寬新視野,形成新舉措。“書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新任公務員要增強工作底氣,就得接足“地氣”,經常深入基層開展有針對性的調查研究,了解基層情況、研究基層問題,只有知道群眾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思考問題才有方向性,謀劃措施才有針對性。否則,脫離了服務對象,工作時間再長,也走不出“閉門造車”的藩籬,脫離不了“書生意氣”的稚氣。(作者:付交煌 單位:西藏昌都市委組織部)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