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低劑量螺旋CT肺癌篩查:從研究走向應用

     清風明月無盡藏 2015-11-15

    低劑量螺旋CT肺癌篩查

    從研究走向應用

    趙世俊 吳寧

    DOI:10.3760/cma.j.issn.1674-0815.2015.04.002

    基金項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留學人員科技活動項目擇優(yōu)資助;北京市科技計劃項目(D141100000214006)

    作者單位:100021 北京,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影像診斷科

    通信作者:吳寧,Email:cjr.wuning@vip.163.com

    在世界范圍內,肺癌是造成惡性腫瘤死亡的首要原因,根據(jù)國際癌癥研究署(IARC)GLOBOCAN 2012最新數(shù)據(jù),2012年全球肺癌死亡病例數(shù)約為160萬,占全部惡性腫瘤死亡的19.4%[1]。在我國,根據(jù)全國第3次死因回顧抽樣調查報告,過去30年間我國肺癌死亡率上升了465%,且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均已躍居至惡性腫瘤死亡的首位[2]。盡管近些年來在肺癌治療領域取得了一定進展,然而肺癌的預后并無明顯改善,目前總5年生存率僅為16%~18%[3-4]。眾所周知,如果能在早期(尤其是Ⅰ期)進行手術切除,則肺癌的預后將顯著改善。因此,多年來國內外一些醫(yī)療和公共衛(wèi)生機構致力于通過篩查來實現(xiàn)肺癌早診早治并最終降低死亡率。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的胸部X線(單獨或聯(lián)合痰細胞學)篩查研究至今未能取得預期結果[5],雖然X線胸片能檢出更多肺癌、提高手術切除率,但是并不能降低肺癌死亡率,故目前不推薦X線胸片作為肺癌篩查的工具。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胸部低劑量CT(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LDCT)技術的發(fā)展,日本、美國及歐洲的一些國家陸續(xù)啟動了LDCT肺癌篩查研究項目,標志著肺癌篩查研究進入了LDCT時代。盡管目前LDCT肺癌篩查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但是國際上已經(jīng)認同其在肺癌高危人群中的作用。

    一、LDCT肺癌篩查現(xiàn)狀


    1993年日本最早發(fā)起了LDCT肺癌篩查研究[6],而美國的早期肺癌行動計劃(early lung cancer action program,ELCAP)幾乎于同期啟動[7],目前全球多個國家開展了LDCT肺癌篩查研究,其中國際早期肺癌行動計劃(international early lung cancer program,I-ELCAP)、美國國家肺癌篩查試驗(national lung screening trial,NLST)和荷蘭-比利時隨機對照肺癌篩查試驗(Dutch-Belgian randomized lung cancer screening trial,NELSON)是世界公認的三大LDCT肺癌篩查項目。I-ELCAP是大型的多中心非隨機對照研究,成員由歐美及亞洲70余家醫(yī)療機構組成,其研究成果可大致歸納為:

    (1)LDCT肺癌檢出率是胸片的4倍以上;

    (2)LDCT檢出的肺癌中Ⅰ期肺癌高達80% 以上;

    (3)Ⅰ期肺癌的預期總10年生存率高達80%~90%;

    (4)肺癌篩查可以促進戒煙;

    (5)肺癌篩查具有較好的成本-效益關系[8]。

    NLST是首個具有足夠統(tǒng)計功效并且設計及實施良好的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該研究始于2002年,共納入美國33個研究點的53 454例年齡在55~74歲的吸煙者,隨機分配到LDCT組或X線胸片組進行定期肺癌篩查,2011年《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發(fā)表了NLST隨訪6.5年的研究結果顯示,與X線胸片相比,對高危人群進行每年1次連續(xù)3年的LDCT篩查可使肺癌死亡率下降20%[9]。NELSON是繼NLST之后的第2大隨機對照研究,共納入15 822例受試者,隨機對照LDCT篩查組與普通觀察組肺癌死亡率的差別,目前該研究尚未結束,其最終結果預計于2016年發(fā)布[10]。


    基于NLST令人振奮的巨大獲益,美國國家綜合癌癥網(wǎng)絡(NCCN)、美國胸外科協(xié)會(AATS)、美國肺臟協(xié)會(ALA)、美國胸科醫(yī)師學院(ACCP)、美國臨床腫瘤協(xié)會(ASCO)、美國癌癥協(xié)會(ACS)及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USPSTF)等多家美國權威醫(yī)學組織于2011—2013年陸續(xù)推出了肺癌篩查指南,推薦在高危人群中進行LDCT肺癌篩查[11]。美國醫(yī)療保險和醫(yī)療補助服務中心(CMS)于2014年11月出臺了將LDCT肺癌篩查納入全國醫(yī)保范疇的決議草案[12],該決議經(jīng)公開征求意見并稍作修改后于2015年2月5日起正式生效并向全美覆蓋,適用于年齡55~77歲、無癥狀、吸煙史≥30包/年(含正在吸煙或戒煙不足15年)的醫(yī)保受益人群[13]。CMS的這項決議標志著LDCT肺癌篩查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正式從研究領域走向臨床應用。


    中國最早于2002年有小樣本量的LDCT肺癌篩查研究見諸報道[14]。此后,我國越來越多的醫(yī)療機構逐步開展了LDCT肺癌篩查研究,但是缺乏大宗研究和有影響力的研究結果。令人欣喜的是,隨著近幾年來中國政府對肺癌防控投入的增多,我國的LDCT肺癌篩查工作正在加速推進,目前在國家層面上已有多個大型LDCT肺癌篩查研究項目或惠民項目正在進行,在省市級層面上也有很多相關研究課題陸續(xù)啟動[15]。以2012年啟動的國家重大公共衛(wèi)生專項-城市癌癥早診早治項目為例,該項目針對我國城市高發(fā)的5大類癌癥(肺癌、大腸癌、上消化道癌、乳腺癌和肝癌)進行危險因素調查、高危人群評估、癌癥篩查和衛(wèi)生經(jīng)濟學研究,目前已在全國16個省份開展了LDCT肺癌篩查,預計最終肺癌篩查人數(shù)超過20萬,這將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規(guī)模的LDCT肺癌篩查項目。以往國內醫(yī)療機構多根據(jù)國外已較成熟的LDCT肺癌篩查方案來開展篩查工作,在中華醫(yī)學會放射學分會心胸學組多位專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國首份“低劑量螺旋CT肺癌篩查專家共識”已于今年發(fā)表[16]。


    二、LDCT肺癌篩查方案

    1

    LDCT篩查人群的選擇

    合理、準確地選擇篩查對象,可降低無效篩查比例,提高肺癌篩查的衛(wèi)生經(jīng)濟學效益。國外的數(shù)個篩查指南都選擇高危人群作為篩查對象,然而在不同的指南中,高危人群的定義又不盡相同。年齡的增加和累積煙草暴露量是最重要的2個肺癌危險因素,其他危險因素包括慢性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纖維化)、環(huán)境或職業(yè)暴露、氡暴露、既往罹患癌癥、接受過放射治療、肺癌家族史等。

    NCCN肺癌篩查指南將高危人群定義為:年齡55~74歲,吸煙史≥30包/年(并且戒煙<15年);或者年齡≥50歲,吸煙≥20包/年,且至少合并一項其他危險因素[17]。也有一些國外研究采用肺癌風險預測模型來篩選高危人群[18]。

    中國的肺癌危險因素與西方發(fā)達國家不盡相同,對于被動吸煙、空氣污染和廚房油煙等危險因素需予以足夠重視。中華醫(yī)學會放射學分會最新推出的“低劑量螺旋CT肺癌篩查專家共識”建議將高危人群定義為:

    (1)年齡50~75歲;

    (2)至少合并以下1項危險因素:

    ①吸煙≥20包/年,其中也包括曾經(jīng)吸煙,但戒煙時間不足15年者;

    ②被動吸煙者;

    ③有職業(yè)暴露史(石棉、鈹、鈾、氡等接觸者);

    ④有惡性腫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

    ⑤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彌漫性肺纖維化病史[16]。

    2

    LDCT技術及掃描方案

    利用CT進行肺癌篩查是否可行,輻射劑量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Naidich等[19]在1990年首次提出了低劑量CT的概念,認為一定范圍內管電流的降低可使輻射劑量明顯下降,但不會對肺部病變的檢出和診斷準確性造成明顯影響。有研究表明30~50 mAs是最合適的管電流,當管電流降到20 mAs時肺尖出現(xiàn)偽影的可能性增加,干擾肺尖病變的診斷,降低肺結節(jié)的檢出率[20]。目前多層螺旋CT已在我國大型醫(yī)療機構普及和應用,我們建議采用多層(最好≥16層)螺旋CT進行掃描;掃描范圍為肺尖至肋膈角尖端水平,受檢者吸氣末1次屏氣完成掃描;采用螺旋掃描模式,建議螺距設定≤1,機架旋轉時間≤1.0 s;沒有迭代重建技術的可使用120 kVp、30~50 mAs的掃描參數(shù),有新一代迭代重建技術的可使用100~120 kVp、低于30 mAs作為掃描參數(shù);采用標準算法,或者肺算法和標準算法同時進行重建[16]。

    3

    LDCT圖像分析與記錄

    圖像觀察由有經(jīng)驗的胸部專業(yè)放射科醫(yī)師在CT工作站或PACS(圖像存儲與傳輸系統(tǒng))進行,采用縱隔窗(窗寬350~380,窗位25~40)及肺窗(窗寬1500~1600,窗位-650~-600)分別進行閱片。結節(jié)測量采用電子測量儀通過結節(jié)最大截面測量其長徑及寬徑。結節(jié)按照密度分為實性、部分實性及非實性(即純磨玻璃密度),實性結節(jié)定義為病灶完全掩蓋肺實質,部分實性結節(jié)為病灶部分掩蓋肺實質,非實性結節(jié)為病灶沒有遮蓋肺實質、支氣管和血管可以辨認。記錄肺結節(jié)部位、密度、大小、形態(tài)等;同時記錄其他異常:肺氣腫、肺纖維化、冠狀動脈鈣化及掃描范圍內其他異常發(fā)現(xiàn)。

    4

    LDCT篩查檢出肺結節(jié)的處理措施

    通常將LDCT篩查發(fā)現(xiàn)的結節(jié)分為兩大類:①肯定良性結節(jié)或鈣化結節(jié):邊界清楚,密度高,可見彌漫性鈣化、中心鈣化、層狀鈣化或爆米花樣鈣化;②性質不確定結節(jié):通常指非鈣化結節(jié),包括實性結節(jié)、部分實性結節(jié)和非實性結節(jié)。非鈣化結節(jié)的處理措施是LDCT篩查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恰當?shù)奶幚矸桨缚稍黾臃伟┖Y查的效益,節(jié)約有效的衛(wèi)生資源,避免不必要的有創(chuàng)性操作及醫(yī)源性輻射等。

    NCCN指南對LDCT檢出的肺結節(jié)進行處理的推薦方案[17]如下

    1. 基線LDCT檢出結節(jié)的處理方案

    (1)實性和部分實性結節(jié):

    <6 mm:年度LDCT篩查至少2年,并建議持續(xù)至患者無法耐受有效的治療時。

    6~8 mm:3個月內復查LDCT,結節(jié)無增大,則建議6個月內復查LDCT,仍無增大,則進入年度LDCT;結節(jié)增大,建議外科手術。

    >8 mm:建議行PET-CT檢查,如果PET-CT懷疑肺癌可能性小,則建議3個月后復查LDCT;如果PET-CT高度懷疑肺癌,則建議活檢或外科手術。但PET-CT對于實性成分<8 mm的結節(jié)敏感性低。

    支氣管腔內實性結節(jié):1個月后復查LDCT,如未消失,則建議支氣管鏡檢查。


    (2)非實性結節(jié):

    ≤5 mm:年度LDCT篩查至少2年,并建議持續(xù)至患者無法耐受有效的治療時;如果增大或實性成分增加,則建議3~6個月后復查LDCT或考慮外科手術。

    >5~10 mm:6個月內復查LDCT,結節(jié)無增大,進入年度LDCT;結節(jié)增大或變?yōu)閷嵭曰虿糠謱嵭越Y節(jié),建議外科手術。

    >10 mm:3~6個月內復查LDCT,結節(jié)無增大,則建議6~12個月內復查LDCT、活檢或外科手術;結節(jié)增大,建議外科手術。


    2. 年度LDCT或隨診LDCT新發(fā)現(xiàn)結節(jié)的處理方案

    1)新病灶疑似炎性病變:抗炎治療后1~2個月LDCT復查:①復查時如果病灶吸收,進入年度LDCT;②復查時如果結節(jié)部分吸收,影像隨診至消失或穩(wěn)定,進入年度LDCT;③復查時如果病灶未吸收或增大,行PET-CT檢查,此時如果懷疑肺癌可能性小則建議3個月后復查LDCT,如果懷疑肺癌可能性大則建議活檢或外科手術。

    2)新病灶不似炎性病變:①實性或部分實性結節(jié),參考上述基線LDCT隨診方案;②非實性結節(jié),參考上述基線LDCT隨診方案。

    I-ELCAP對LDCT檢出的肺結節(jié)進行處理的推薦方案[21]與NCCN方案的不同點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提出半陽性(semi-positive)結果的概念:基線LDCT發(fā)現(xiàn)的任何大小的非實性結節(jié)或徑線<6 mm的非鈣化實性結節(jié)及部分實性結節(jié);年度CT/隨診CT新發(fā)現(xiàn)的任何非實性結節(jié)及徑線<3 mm非鈣化實性結節(jié)及部分實性結節(jié);半陽性結節(jié)的隨診策略與篩查陰性者相似,從而有效降低了復查的頻度。

    (2)基線LDCT按陰性(無非鈣化結節(jié))、半陽性結節(jié)、6~14 mm實性及部分實性結節(jié)、≥15 mm實性及部分實性結節(jié)分別進行隨診。

    (3)年度LDCT按陰性(無新結節(jié))、半陽性結節(jié)、3~6 mm新實性/部分實性結節(jié)、≥6 mm新實性/部分實性結節(jié)或者任何呈惡性趨勢增長的上年度結節(jié)分別隨診。

    我國“低劑量螺旋CT肺癌篩查專家共識”對LDCT檢出的肺結節(jié)的處理方案[16]如下

    1. LDCT檢出的實性結節(jié)的處理方案

    (1)基線LDCT檢出的肺實性結節(jié)的處理方案見圖1

    (2)年度復查LDCT檢出的肺實性結節(jié)的處理方案見圖2。

    2. LDCT檢出的非實性和部分實性結節(jié)的處理方案

    建議遵循“肺亞實性結節(jié)影像處理專家共識”方案[22]:

    1)孤立的、直徑≤ 5 mm的非實性結節(jié),2年后LDCT隨訪,無變化則4年后隨訪。如患者情緒過于焦慮,可適當縮短隨訪周期(首次6~12個月后復查,以后每2年隨訪1次,病灶變大、變濃則縮短隨訪周期或手術切除,變小、吸收則保持2年隨訪或終止隨訪)。

    (2)孤立的、直徑>5 mm的非實性結節(jié),發(fā)現(xiàn)病變后3個月進行LDCT復查以確定病變是否持續(xù)存在;如果病變持續(xù)存在且無變化,則每年LDCT隨訪復查,至少持續(xù)3年,之后仍應長期隨訪,間隔期可適當放寬,有變化則調整隨訪周期。對于直徑10 mm以上,平均CT值超過-600 HU,外形有分葉、內部可見空泡征的非實性結節(jié),惡性可能較大,應建議手術切除。不推薦使用抗生素或進行PET-CT檢查。

    (3)孤立的部分實性結節(jié),3個月后復查,病變變淡、變小則2個月后復查至病變消失;病變無變化或增大則考慮惡性可能,建議手術切除。對于直徑10 mm以上,實性部分>5 mm的部分實性結節(jié),可考慮PET-CT進一步檢查。

    (4)多發(fā)的、直徑<5 mm、邊界清楚的非實性結節(jié),應采取比較保守的方案。建議先行6個月復查,病灶持續(xù)存在則1年后復查,如1年后依然存在且無變化則2年后隨訪,之后每2年隨訪1次。病灶增多、增大、增濃則縮短隨訪周期,或通過評估病灶部位、大小和肺功能情況,選擇性的對變化明顯的病灶手術切除;病灶減少、變淡或吸收則延長隨訪周期或終止隨訪。

    (5)多發(fā)非實性結節(jié),至少1個病變直徑>5 mm,但沒有特別突出的病灶,推薦首次檢查后3個月LDCT隨訪,如無變化,之后每年1次LDCT檢查,至少3年。之后仍應長期隨訪,間隔期可適當放寬。發(fā)現(xiàn)病灶變化需調整隨訪周期(增多、增大、增濃則縮短隨訪周期,或通過評估病灶部位、大小和肺功能情況,選擇性的對變化明顯的病灶手術切除;減少、變淡或吸收則延長隨訪周期或終止隨訪)。

    (6)有突出病灶的多發(fā)非實性或部分實性結節(jié),在首次檢查后3個月進行LDCT隨訪,如病灶持續(xù)存在,建議對較大的突出病灶給予更積極的診斷和治療。出現(xiàn)以下情況考慮為突出病灶:病灶內實性成分直徑>5 mm的部分實性結節(jié);病灶直徑>10 mm的非實性結節(jié);具有分葉征、毛糙邊緣、毛刺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等惡性征象的非實性或部分實性結節(jié);任意大小的非實性結節(jié)或內部實性成分<5 mm的部分實性結節(jié),在隨訪過程中出現(xiàn)病灶增大或密度增高;結節(jié)出現(xiàn)任何其他浸潤性病灶特征。以上情況均要高度懷疑惡性,建議對其手術切除。

    (7)對于隨訪中應用PET-CT的建議:非實性結節(jié)以及實性成分<5 mm的部分實性結節(jié),不推薦PET-CT檢查;實性成分>5 mm、直徑10 mm以上的部分實性結節(jié),如果定性困難,可推薦PET-CT檢查;實性成分>5 mm、高度懷疑惡性的部分實性結節(jié),行全身PET-CT檢查進行術前分期的可以推薦;伴有肺內其他實性結節(jié),或者有肺外腫瘤病史的非實性或部分實性結節(jié),建議PET-CT檢查。

    總之,雖然國內外各醫(yī)療機構或研究項目推薦的肺結節(jié)處理方案不盡一致,但通常都是根據(jù)以下幾個方面提出處理意見:

    ①結節(jié)的大小;

    ②結節(jié)的密度(實性、部分實性或非實性);

    ③檢出結節(jié)的時間點不同:基線CT或年度/隨診復查CT。


    國內篩查機構人員應努力提高對國內外肺癌篩查指南或專家共識的認知和應用水平,遵循指南或共識規(guī)范地開展篩查工作。國內各醫(yī)療機構可根據(jù)自身的經(jīng)驗、條件及地區(qū)特點對指南或共識進行適當調整,其中尤其要注重肺癌相關領域多學科專家的有效溝通和密切合作,盡可能將后續(xù)的有創(chuàng)性操作和對良性病變的干預降至最低。

    三、LDCT肺癌篩查的益處和風險

    LDCT肺癌篩查的益處是顯而易見的,主要包括:


    ①檢出更多更早的肺癌,降低肺癌死亡率,改善肺癌患者預后。

    ②提高生活質量,包括減少肺癌相關癥狀負擔、減少治療相關并發(fā)癥、提高戒煙率等。

    ③同時檢出其他需要治療的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狀動脈鈣化、肺間質性病變、甲狀腺病變、乳腺病變等。


    LDCT肺癌篩查也存在一定的潛在風險,主要包括:

    假陽性結果,可能導致不必要的檢測、不必要的有創(chuàng)性操作(包括手術)、經(jīng)濟負擔及心理壓力等。有效而準確地定義陽性結節(jié)的閾值可以降低假陽性率。對LDCT發(fā)現(xiàn)的結節(jié)采用恰當?shù)碾S診策略也是目前影像篩查降低其假陽性率的重要手段。

    過度診斷,指的是所發(fā)現(xiàn)的腫瘤即使不經(jīng)治療也不會產生明顯臨床癥狀或導致死亡。惰性生長的肺癌在篩查中約占18%~25%[23-24],過度診斷是難以避免的。合理的隨診、應用損傷較小的介入性診療方法(如胸腔鏡等)或非手術治療方法等可有效降低其可能產生的風險。

    放射暴露,放射線的風險依然是LDCT肺癌篩查時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之一。目前LDCT單次檢查平均輻射劑量僅為0.61~1.5 mSv[25],而常規(guī)CT的劑量為7 mSv[26]。美國醫(yī)學物理師協(xié)會(AAPM)認為如果影像學檢查的單次劑量在50 mSv以下、短期內多次累積劑量在100 mSv以下時是安全的[27]。


    四、LDCT肺癌篩查的成本-效益

    雖然LDCT肺癌篩查可檢出更多早期肺癌并降低肺癌死亡率,但費用問題仍然是LDCT能否用于人群篩查的一個重要因素。目前國外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在高危人群中LDCT肺癌篩查的費用效益比是合理的,其效益與結腸癌篩查相似,優(yōu)于乳腺癌的篩查[28-29]。中國的國情與西方發(fā)達國家不同,對于篩查所產生的費用,如LDCT檢查費用、隨診費用、治療費用等在我國還需進行嚴格的分析,如何有效降低篩查費用也是今后需要繼續(xù)研究的課題。

    結語

    綜上所述,美國NLST的研究結果在肺癌篩查領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結束了多年來有關LDCT篩查能否降低肺癌死亡率的爭議,很大程度上也決定了未來研究和發(fā)展的方向。隨著LDCT肺癌篩查得到USPSTF等權威醫(yī)學指南支持并被納入美國聯(lián)邦醫(yī)療保險體系,標志著LDCT肺癌篩查在國際上已經(jīng)從研究領域走向臨床應用。中國目前正面臨著肺癌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持續(xù)上升的嚴峻形勢,除了加大控煙力度和減少空氣污染等措施外,更應當鼓勵有多學科協(xié)作能力的國內大型醫(yī)療機構積極地在肺癌高危人群中開展LDCT肺癌篩查,以推動我國肺癌篩查工作的不斷前行以及篩查方案的不斷完善,從而提高我國肺癌的早期診斷率,改善我國肺癌的治療現(xiàn)狀,最大程度地降低肺癌對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威脅。

    參考文獻:

    [1] Ferlay J, Soerjomataram I, Ervik M, et al. GLOBOCAN 2012: estimated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and prevalence worldwide in 2012[EB/OL]. (2013)[2015-03-26]. Lyon: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http://globocan./Default.aspx.

    [2] 陳竺.全國第三次死因回顧抽樣調查報告. 北京: 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 2008:18-29.

    [3] Zeng H, Zheng R, Guo Y, et al. Cancer survival in China, 2003-2005: A population-based study[J]. Int J Cancer, 2015, 136(8):1921-1930.

    [4] Siegel RL, Miller KD, Jemal A. Cancer statistics, 2015[J]. CA Cancer J Clin, 2015, 65(1):5-29.

    [5] Oken MM, Hocking WG, Kvale PA, et al. Screening by chest radiograph and lung cancer mortality: the Prostate, Lung, Colorectal, and Ovarian (PLCO) randomized trial[J]. JAMA, 2011, 306(17):1865-1873.

    [6] Kaneko M, Eguchi K, Ohmatsu H, et al. Peripheral lung cancer: screening and detection with low-dose spiral CT versus radiography[J]. Radiology, 1996, 201(3):798-802.

    [7] Henschke CI, McCauley DI, Yankelevitz DF, et al. Early Lung Cancer Action Project: overall design and findings from baseline screening[J]. Lancet, 1999, 354(9173): 99-105.

    [8] International Early Lung Cancer Action Program. I-ELCAP Publications, 2015[EB/OL]. [2015-03-26]. http://www./publications.

    [9] National Lung Screening Trial Research Team, Aberle DR, Adams AM, et al. Reduced lung-cancer mortality with 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ic screening[J]. N Engl J Med, 2011, 365(5): 395-409.

    [10] Ru Zhao Y, Xie X, de Koning HJ, et al. NELSON lung cancer screening study. Cancer Imaging, 2011, 11 Spec No A: S79-84.

    [11] Chiles C. Lung cancer screening with 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J]. Radiol Clin North Am, 2014, 52(1):27-46.

    [12] Centers for Medicare and Medicaid Services. Proposed decision memo for screening for lung cancer with low dose computed tomography (LDCT) (CAG-00439N), 2015[EB/OL]. http://www./medicare-coverage-database/details/nca-proposed-decision-memo.aspx?NCAId=274.

    [13] Centers for Medicare and Medicaid Services. Decision memo for screening for lung cancer with low dose computed tomography (LDCT) (CAG-00439N), 2015[EB/OL]. www./medicare-coverage-database/details/nca-decision-memo.aspx?NCAId=274.

    [14] 聶永康,蔡祖龍,趙紹宏.低劑量螺旋CT篩選檢查早期肺癌的初步研究[J]. 中華放射學雜志, 2002, 36(3): 230-234.

    [15] Zhao S, Wu N. Early detection of lung cancer: 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 screening in China. Thoracic Cancer, 2015. DOI: 10.1111/1759-7714.12253.

    [16] 中華醫(yī)學會放射學分會心胸學組.低劑量螺旋CT肺癌篩查專家共識[J].中華放射學雜志, 2015, 49(5): 328-335.

    [17] Wood DE, Kazerooni E, Baum SL, et al. Lung cancer screening, version 1.2015: featured updates to the NCCN guidelines[J]. J Natl Compr Canc Netw, 2015, 13(1):23-34.

    [18] Tammem?gi MC. Application of risk prediction models to lung cancer screening: a review[J]. J Thorac Imaging, 2015, 30(2): 88-100.

    [19] Naidich DP, Marshall CH, Gribbin C, et al. Low-dose CT of the lungs: preliminary observations[J]. Radiology, 1990, 175(3):729-731.

    [20] Picozzi G, Paci E, Lopez Pegna A, et al. Screening of lung cancer with low dose spiral CT: results of a three year pilot study and design of the randomised control trial 'Italung-CT'[J]. Radiol Med, 2005, 109(1-2): 17-26.

    [21] Henschke CI. International early lung cancer action program: enrollment and screening protocol[EB/OL]. (2014-04-01)[2015-03-26]. http://www./sites/default/files/I-ELCAP%20protocol-v21-3-1-14.pdf.

    [22] 中華醫(yī)學會放射學分會心胸學組.肺亞實性結節(jié)影像處理專家共識[J]. 中華放射學雜志, 2015, 49(4): 254-258.

    [23] Patz EF Jr, Pinsky P, Gatsonis C, et al. Overdiagnosis in 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 screening for lung cancer[J]. JAMA Intern Med, 174(2): 269-274.

    [24]Veronesi G, Maisonneuve P, Bellomi M, et al. Estimating overdiagnosis in 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 screening for lung cancer: a cohort study[J]. Ann Intern Med, 2012, 157(11):776-784.

    [25] Brenner DJ. Radiation risks potentially associated with low-dose CT screening of adult smokers for lung cancer[J]. Radiology, 2004, 231(2):440-445.

    [26] Mettler FA Jr, Huda W, Yoshizumi TT, et al. Effective doses in radiology and diagnostic nuclear medicine: a catalog[J]. Radiology, 2008, 248(1): 254-263.

    [27]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hysicists in Medicine. AAPM Position Statement on Radiation Risks from Medical Imaging Procedures, 2011. (2011-12-13)[2015-03-26]. http:///org/policies/details.asp?id=318&type=PP&current=true.

    [28] McMahon PM, Kong CY, Bouzan C, et al. Cost-effectiveness of computed tomography screening for lung cancer in the United States[J]. J Thorac Oncol, 2011, 6(11):1841-1848.

    [29] Black WC, Gareen IF, Soneji SS, et al. Cost-effectiveness of CT screening in the National Lung Screening Trial[J]. N Engl J Med, 2014, 371(19):1793-1802.

    (收稿日期:2015?03?26)

    (本文編輯:付曉霞)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 野外做受三级视频| 亚洲 日本 欧洲 欧美 视频| 日本成熟少妇激情视频免费看| 无码A级毛片免费视频内谢| 久久午夜无码免费| 免费观看欧美猛交视频黑人| 欧洲人妻丰满AV无码久久不卡| 亚洲精品免费一二三区|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不卡| 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的毛片|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mp4| 国产萌白酱喷水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四 | 高清看男人插曲女人视频| 肉大捧一进一出免费视频| 老司机67194精品线观看|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一区二| 天堂久久久久VA久久久久|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久久综合色一综合色88| 国内精品免费久久久久电影院97 |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AV| 国产片AV国语在线观看手机版| 欧洲人妻丰满AV无码久久不卡| 亚洲欧美偷国产日韩| 免费a级毛片无码av| 夜夜高潮夜夜爽高清完整版1| 九九在线精品国产| 男人狂桶女人出白浆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点击进入在线影院高清|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不卡|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理论三级午夜电影| 天堂中文8资源在线8|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网站 |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动漫| 国产按头口爆吞精在线视频| 色噜噜亚洲男人的天堂| 全国最大成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