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歡掏耳朵,甚至養成了習慣,不掏就癢得難受,用發夾、指甲或者隨手卷個小紙卷等掏耳朵,覺得這樣很舒服。市五醫院耳鼻喉科醫生侯建智指出,人體外耳道皮膚非常脆弱敏感,掏耳朵時用力不當就會引起外耳道損傷、感染,很容易把細菌帶進耳道里,引發疾病。 說到“耳屎”,大家都不陌生,醫學上稱作“耵聹”。一般都認為耳屎是無用的廢物,其實不然。耳屎像衛士一樣守著外耳道的大門,阻止異物侵入,保護耳道和鼓膜。掏耳朵時用力不當就會引起外耳道損傷、感染,導致外耳道發炎、潰爛。有的人掏耳朵用力過猛甚至可能傷及鼓膜或聽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響聽力,發展成中耳炎,嚴重者甚至可能引起耳聾。 一般來說,耳屎會隨著人們的咀嚼、張口或打哈欠的活動而自行脫落,所以并不需要頻繁掏耳朵,需要時,最好是用棉棒。輕輕地將棉簽頭拽蓬松,輕輕地在外耳道轉動,將耳屎帶出。另外,一些金屬、塑料材質的掏耳勺質地堅硬,容易對耳道造成損傷;指甲縫易藏匿細菌,不宜用來掏耳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