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醫學界影像與介入頻道 1 在X線的產生中,哪一個是無須具備的條件( ) A.電子源 B.高真空 C.陽極旋轉 D.電子的高速運動 E.電子的驟然減速 2 在X線管中,電子撞擊陽極靶面的動能,決定于( ) A.管電流大小 B.管電壓大小 C.燈絲電壓大小 D.靶物質的性質 E.以上都不是 3 只用X線的微粒性不能作出完善解釋的現象是( ) A.X線激發熒光現象 B.X線反射現象 C.X線使氣體電離現象 D.X線衍射現象 E.X線散射現象 4 X線攝影利用的X線特性是( ) A.折射作用 B.生物效應 C.感光作用 D.反射作用 E.著色作用 5 X線透視利用的X線特性是( ) A.折射作用 B.熒光作用 C.感光作用 D.生物效應 E.著色作用 6 關于X線產生原理,錯誤的敘述是( ) A.高速電子和陽極靶物質的相互能量轉換的結果 B.利用靶物質軌道電子結合能 C.利用原子存在于最低能級的需要 D.利用陽極靶的幾何形狀和傾斜角度 E.利用靶物質的核電場 7 關于連續放射,正確的敘述是( ) A.高速電子在改變方向時因能量增加而增速 B.是高速電子擊脫靶物質原子內層軌道電子的結果 C.只服從靶物質的原子特性 D.產生的輻射波長呈線狀分布 E.以上都是錯誤的 8 關于特性放射,正確的敘述是( ) A.是在靶物質的原子殼層電子的躍遷中產生的 B.產生的X線光子能量與沖擊靶物質的高速電子的能量有關 C.是高速電子與靶物質原子核相互作用的結果 D.產生的輻射波長呈分布很廣的連續X線踱 E.以上都是正確的 9 不屬于電磁輻射的是 ( ) A.可見光 B.紫外線 C.X線 D.β-射線 E.γ-射線 10 診斷用X線的波長范圍是( ) A.0.01-0.0008 cm B.750-390 nm C.390-2 nm D.0.01-0.008 nm E.0.001-0.0008 nm 11 X線劑量測量、X線治療、X線損傷的基礎是( ) A.穿透作用 B.熒光作用 C.電離作用 D.感光作用 E.反射作用 12 X線強度的錯誤理解是( ) A.指垂直于X線傳播方向的單位面積上,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X線光子數量與能量之總和 B.指X線束光子數量乘以每個光子的能量 C.X線質與量的乘積 D.X線曝光量 E.X線的硬度或穿透力 13 X線強度的影響因素,正確的敘述是( ) A.靶物質、管電壓、管電流是決定X線強度的三個因素 B.靶物質的原子序數越高, X線產生的效率越低 C.管電壓與沖擊陽極靶面的電子數量有關 D.管電流決定著高速電子的能量大小 E.以上都是錯誤的 14 在X線診斷能量范圍內不發生的X線與物質相互作用形式是( ) A.相干散射 B.光核反應 C.康普頓散射 D.不變散射 E.光電效應 15 在X線診斷能量范圍內,X線與物質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是( ) A.相干散射 B.光電效應和康普頓散射 C.不變散射 D.電子對效應 E.光核反應 16 關于光電效應的正確敘述是( ) A.它是以光子擊脫原子的外層軌道電子而產生 B.光電效應對膠片產生灰霧 C.光電效應降低射線對比度 D.光電效應中病人接受的輻射劑量相對較少 E.以上都是錯誤的 17 關于X線檢查的限度,錯誤的敘述是( ) A.受病變密度的限制 B.受病變反應時間的限制 C.受病變部位的限制 D.受發育方面的限制 E.以上都是錯誤的 18 透視檢查的缺點是( ) A.可轉動病人體位,改變方向觀察 B.了解器官的動態變化 C.不留客觀記錄 D.操作方便,費用低 E.可立即得出結論 19 關于X線攝影檢查的優點,錯誤的敘述是 ( ) A.對功能觀察優于透視 B.成像清晰 C.對比度良好 D.有客觀記錄 E.密度、厚度差異小的部位能顯示 20 關于造影檢查的錯誤敘述是( ) A.將造影劑引入器官或周圍間隙, 使之產生對比 B.造影檢查方式有直接引入和間接引入兩種方法 C.直接引入法包括口服法、灌注法、穿刺注入法 D.口服膽囊造影是間接引入法 E.靜脈腎盂造影屬直接引入法中的穿刺注入法 21 目前仍使用的特殊檢查方法不包括( ) A.體層攝影 B.鉬靶乳腺攝影 C.靜電攝影 D.熒光縮影 E.放大攝影 22 在X線攝影中,病變的發現與顯示取決于( ) A.具有使病變顯示出來的對比度和適當體位 B.病變形狀 C.臨床資料 D.診斷醫生的診斷水平 E.病變器官的功能狀態 23 顯示病變的最佳體位的含義,錯誤的是( ) A.常規體位是最標準、最易發現和顯示病變的體位 B.遵循X線攝影的常規體位、中心角度和投射方向 C.當病變部位與常規體位不一致時,可利用熒光透視轉動不同體位,找出其病變顯示的特異征象 D.對處于邊緣部位的病變,只有采取切線位才能顯示 E.以上都是錯誤的 24 解剖學的基準線不包括( ) A.垂直線 B.水平線 C.正中矢狀線 D.聽鼻線 E.冠狀線 25 RBL是指( ) A.聽眶線 B.聽眥線 C.聽鼻線 D.聽眉線 E.眶下線 26 形成關節的兩塊骨骼之間,作增大角度的運動的肢體位叫做( ) A.外展位 B.內收位 C.外旋位 D.屈曲位 E.伸展位 27 關于頸部的體表解剖,錯誤的是( ) A.舌骨相當于第四頸椎水平 B.甲狀軟骨是喉與氣管、咽與食管的分界點 C.甲狀軟骨其后方正對第五頸椎 D.環狀軟骨位于甲狀軟骨下方 E.胸骨頸靜脈切跡相當于第二、三胸椎水平 28 關于胸部的體表標志,錯誤的是( ) A.胸骨角相當于第四、五胸椎水平,后方對著氣管分叉處 B.胸骨柄中分處相當于主動脈弓的最高點 C.劍胸關節相當于第九胸椎水平 D.女性乳頭對第四肋骨,相當于第七、八胸椎水平 E.肩胛骨下角對第七后肋 29 胸部的徑線中,前正中線是指( ) A.通過胸骨兩外側緣中點的垂線 B.通過鎖骨中點的垂線 C.通過腋窩中點的垂線 D.相當于各椎體橫突帖端的連線 E.相當于各棘突的連線 30 位置不恒定的腹部體表標志是( ) A.劍突 B.肋弓 C.恥骨聯合 D.髂嵴 E.臍 31 X線攝影產生影像不對稱的原因是( ) A.焦-片距過大或過小 B.管電壓過高或過低 C.毫安秒過大或過小 D.中心射線束傾斜或物體旋轉 E.化學沖洗過度或不足 32 關于X線影像的重疊, 錯誤的說法是( ) A.人體投影到膠片所形成的平面影像,各組織的相互重疊是可以避免的 B.如果大物體的密度小于小物體, 重疊的影像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小物體 C.如果大小物體的密度相等,重疊的影像中可以隱約地看到小物體 D.如果大物體的密度大于小物體,重疊的影像中看不到小物體 E.若想觀察重疊影中的密度低的物體的影像,最好的是利用體層攝影 33 關于切線效果,錯誤的說法是( ) A.被照體局部的邊緣部分與X線束垂直時形成 B.胸片上鎖骨伴隨陰影是切線效果 C.胸片上女性乳房陰影是切線效果 D.胸片上葉間裂顯示的線狀陰影是切線效果 E.攝影時要充分濱意切線效果的臨床意義 34 關于X線防護的目的,錯誤的敘述是( ) A.提高有關人員的輻射防護知識水平 B.保障X線工作者的健康和安全 C.將隨機性效應的發生率限制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D.保障受檢者及其后代的健康和安全 E.防止有害的非隨機性效應 35 不正確的X線防護的原則是( ) A.輻射實踐的正當化與輻射防護的最優化 B.遵循防護外照射的三原則:縮短照射時間、增大與X線源的距離、設置屏蔽防護 C.固有防護為主與個人防護為輔 D.X線工作者防護為主與被檢者防護為輔 E.合理降低個人受照劑量與全民檢查頻度 36 不屬于X線攝影操作中注意的病人防護措施是( ) A.適當的檢查方法和正確的臨床判斷 B.采用恰當的X線照射量和質 C.認真控制照射野范圍 D.注意非攝影部位的屏蔽防護 E.避免操作失誤,減少重拍率 37 不屬于X線工作者防護的項目是( ) A.工作期間必須接受輻射劑量的監控與監測 B.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C.X線設備的操作必須在屏蔽防護合格的情況下進行 D.提高圖像接受介質的靈敏度 E.嚴格進行劑量限制控制,一年內不超過50 mSv(H1cm) 38 關于攝影的基本概念,錯誤的是( ) A.攝影是利用光或其他能量表現被照體信息狀態,并以可見光學影像加以記錄的一種技術 B.像是用能量或物理量,把被照體信息表現出來的圖案 C.信息信號是由載體表現出來的單位信息量 D.將載體表現出來的信息信號加以配列,就形成了表現信息的影像,此配列稱成像系統 E.攝影程序:光或能量→檢測→信號→圖像形成 39 X線信息影像的形成與傳遞中,錯誤的敘述是( ) A.第一階段形成的X線信息影像可以為肉眼識別 B.第二階段是把X線信息影像轉換成為可見密度影像的中心環節 C.第三階段要借助觀片燈,將密度分布轉換成為可見光的空間分布,傳遞到視網膜 D.第四階段要通過視網膜上明暗相間的圖案,形成意識上的影像 E.第五階段通過識別、判斷作出評價或診斷 40 X線攝影的目的是( ) A.掌握X線機的性能 B.正確使用攝影條件 C.在允許的輻射劑量內,獲得最有的影像信息 D.發揮增感幏-膠片體系的信息傳遞功能 E.掌握顯影加工技術 41 X線照片影像的形成過程中,不起作用的是( ) A.X線的穿透作用 B.X線的熒光作用 C.X線的散射線 D.X線的感光作用 E.被照體對X線的吸收差異 42 構成X線照片影像的四大要素不包括( ) A.密度 B.厚度 C.對比度 D.銳利度 E.失真度 43 關于密度的定義,錯誤的敘述是( ) A.密度為膠片乳劑膜在光的作用下致黑的程度 B.密度是由膠片乳劑曝光后, 經沖洗還原出來的銀顆粒沉積而形成的 C.銀顆粒沉積越多的地方,照片越黑,密度越高;反之亦然 D.密度值用照片阻光率的常用對數表示 E.以上都是錯誤的 44 如果透過照片某點的光為觀片燈光強的1/100,則該點的密度值為( ) A.0.01 B.0.1 C.1.0 D.2.0 E.10.0 45 一般地說,適合診斷的密度范圍在( ) A.0-0.15 B.0.15-0.25 C.0.25-0.5 D.0.25-2.0 E.2.0-3.0 46 與膠片感光效應無關的因素是( ) A.X射線的因素 B.顯影時間、溫度 C.定影時間、溫度 D.膠片的感光度 E.被照體的厚度、密度等因素 47 關于影響密度的因素,錯誤的敘述是( ) A.管電壓對照片密度有一定的效應 B.在正確曝光下, 照射量與密度是成比例變化的 C.X線作用在膠片上的感光效應與焦-片距的平方成正比 D.照片密度隨被照體的厚度,密度增高而降低 E.膠片感光度、增感幏性能及暗室沖洗因素均影響照片密度 48 照片密度的控制因素是( ) A.管電壓 B.毫安秒 C.焦-片距 D.物-片距 E.中心射線入射點 49 X線照片上相鄰組織影像的密度差稱為( ) A.射線對比度 B.膠片對比度 C.照片對比度 D.物體對比度 E.X線信息影像 50 除了被照體本身的因素外,對照片對比度影響最大的是( ) A.線質和散射線 B.X線量 C.膠片對比度 D.增感屏特性 E.沖洗技術 答案 1-10 C B D C B D E A D D 11-20 C E A B B E E C A E 21-30 C A E D A E B D A E 31-40 D A A A D A D E A C 41-50 C B E D D C C B C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