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oy_chan 于 2015-6-8 12:19 編輯 有人說,我錢少,沒什么好做預算。 有人說,我單身,沒什么開支,沒必要做預算。 有人說,我很忙,我沒空做預算。 親,預算不僅僅是開支預算,還有收入預算呢。 親,做預算不會花你很多時間,只要做了一次理順,以后你就能輕松搞定預算了。 親,當你經常入不敷出的時候,預算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在說枯燥的預算之前,先灌輸理財思想! 做好家庭理財需要做到哪“四有”? 一要有理財意識。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理財不在于錢多錢少,而在于有正確的理財意識。就拿我和我老公比較,我工作前就有了儲蓄的習慣,而我老公直到認識我之前,手上只有一張工資卡,連個定存都沒有。結果是結婚前,我有十多萬的存款,而他只有五萬,而且就躺在工資卡里面。 二要有理財目標。有目標才有動力。根據收入情況、開支情況綜合分析,制訂理財目標,如房車規劃、子女教育金規劃、養老規劃、保險規劃等,可以給自己設短期目標,長期目標。譬如,我今年的理財目標是九萬,這個屬于短期目標;五年內,現金資產達到一百萬,這個屬于中期目標;實現財務自由則是最終目標。 三要有理財預算。有了目標,就要做預算。先算后花,可以保證收支平衡,防止入不敷出。預算周期,一般分為月預算和年預算,如果想做得更細一點,也可以周預算。月預算的目標通常是家庭日常生活開支;年預算通常是對購置家庭大件物品和改善家庭設施等方面做出的預算。當年預算做好了,一些大收入或者打開支就可以細化到月預算里面。譬如節假日購入電器,何時學費、保險繳費等。 四要有理財方法。學會使用能夠錢生錢的方法。我們除了努力工作、增加收入之外,就是要尋找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如定存、理財產品、基金、股票、貴金屬、收藏品、放貸款等等,到底哪一個適合你呢?您是偏好于穩健型的,還是激進型的呢? 那么預算,又是針對什么來進行的呢? 大方向上,我們要打理好三類錢: 一是應急錢。一般保留3-6個月的家庭開支,個人認為最佳理財方式是投入到貨幣基金(寶寶類產品、隨手記10%活動),幾乎無風險,時間上又比較靈活。 二是保命錢。一般為3-5年的生活費,當生活遇到一些“變故”,如辭職,進修等,可能確保那幾年可以輕松渡過。個人認為最佳理財方式是投入到債券、理財產品、隨手記10%活動。關鍵是穩定。 三是閑置錢。一般是3-10年內不會使用上的錢,這些錢可以做稍微激進型的理財投資,贏得較高的收益,譬如股票、基金、貴金屬、房產等。按什么比例進行分配,就要看個人喜好了。 小方向上,就是細化預算,做月預算和年預算。 以我5月份時候的月預算作為實例來講。 請看圖1:
![]() 隨手記的預算功能,在“設置”里的“預算設置”,是“月預算”,分為支出預算和收入預算。而兩個預算的分類就是你的記賬分類,隨手記的預算分類很人性化地根據你的個人記賬分類而改變。譬如我在記賬分類里面添加了“老公信用卡消費”,然后我的預算分類里面也會出現“老公信用卡消費”。 圖片左上角,可以看到“查看收支預算報表”,點擊進去,會看到柱形圖,隨手記能幫你智能做出圖形表格,讓你清晰明了你的支出收入與預算的差異在哪里,以便你下個月能夠更加準確地做出預算。(3樓有圖片) 開始做預算了,重點說支出預算。支出預算主要包括兩部分:固定開支和非固定開支。 固定開支是指再一定時期內數目基本不變,無法省略的費用,包括房貸房租、水電煤氣、網絡交通、學費、保險費等。 非固定開支是指彈性較大,可多可少的支出項目,如食物、服裝、日用品、報刊、美容、醫療、娛樂等。
請看圖2:
![]() 當光標移動到月份,就會出現三個選項:手工編輯、復制上月、清空預算。 如果第一次做預算,那就直接“手工編輯”。如果非首次做預算,可以“復制上月”,然后再選擇“手工編輯”,先清空總額數據,然后根據實際情況修改各分類中的數據,最后點擊“更新”,總額會自動計算好。 當支出和收入預算做好了,然后點擊回“首頁”。 請看圖3:
![]() 當月你的消費,在首頁都會告訴你,你還有多少預算余額哦,很貼心地說! 手機版操作: ![]() ![]() 點擊右下角“更多”,進入到“基礎”界面,點擊“預算管理”,即可。 最后說說年預算,年預算要對家庭一些大目標進行計劃,比如購置大件電器、裝修房屋、大旅行等等,并為此進行儲蓄籌集資金,或在月預算中主意壓縮某些開支,以保證目標完成。 而我的目標不是什么大開支,而是希望盡快完成今年的理財目標,本金積累越多,達到理財目標就更快。 看看我的年收入預算表:
做好預算和記賬,讓你更淡定、更從容地工作和生活!
覺得有用,別忘了收藏+點贊+回復哦! |
|
來自: 昵稱22443922 > 《理財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