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中,安全有效地控制血糖是我們的目標,這其中二甲雙胍無疑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與其他降糖藥相比,二甲雙胍不會引起嚴重低血糖和體重增加,并且能夠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同時有研究表明二甲雙胍具有潛在的腎臟保護作用。因此在過去的十年中,二甲雙胍的處方量越來越多。 然而早期的藥動學研究表明,在嚴重腎功能損害的患者體內,二甲雙胍半衰期延長,有可能增加乳酸酸中毒的風險。因此,FDA 規定血肌酐(sCr)男性 ≥ 133 mmol/L,女性 ≥ 124 mmol/L 為二甲雙胍使用禁忌證。 鑒于二甲雙胍對于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有關其在輕至中度慢性腎?。–KD)患者使用過程中的獲益與風險評價一直在進行,且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sCr 和估算的腎小球濾過率(eGFR)對腎功能的評價結果差異很大,且使用 sCr 水平對腎功能進行分級并不準確,并因此過度限制了二甲雙胍的應用。與之相比,eGFR 則更能準確地反應患者腎功能。 因此在 2012 年,美國糖尿病協會(ADA)、改善全球腎臟病預后組織(KDIGO)、歐洲糖尿病研究協會(EASD)和英國國家衛生與臨床優化研究所(NICE)以 eGFR 為分級指標,共同建議將二甲雙胍作為輕度 CKD(eGFR ≥ 45 ml/min·1.73m2) 患者的一線用藥,但禁用于重度 CKD(eGFR<30 ml/min·1.73m2)患者,對于中度 CKD(eGFR30-40 ml/min·1.73m2)患者,尚缺乏足夠的安全性證據,因此須在密切檢測腎功能的情況下謹慎使用。 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的 Tuot 等人對參加全國健康和營養檢查調查(NHANES)的 3902 人進行了數據分析,闡明了新的二甲雙胍治療界值(即基于 eGFR)與 FDA 規定的以 sCr 水平為界值相比,有多少之前認為不能服用二甲雙胍的患者如今可以接受治療。 分析結果顯示: 1. sCr 水平高于界值的患者中,14.6% 的患者 eGFR>45 ml/min·1.73m2,50% 的患者 eGFR 介于 30-45 ml/min·1.73m2,35.7% 的患者 eGFR<30 ml/min·1.73m2。 2. 而在 sCr 水平低于界值的患者中,所有患者 eGFR>30 ml/min·1.73m2,其中 2% 的患者 eGFR 介于 30-45 ml/min·1.73m2,98% 的患者 eGFR>45 ml/min·1.73m2。 3. 同時,Tuot 還采用了不同的方法(CKD-EPI、MDRD 等)分別計算了 sCr 水平高于界值的患者的 eGFR,計算結果相互間略有所出入,但仍有至少 7.8% 的患者 eGFR>44 ml/min·1.73m2。 基于這些分析,Tuot 表示二甲雙胍并沒有被充分利用,因為在 sCr 高于界值的患者中,大約有 2/3 的患者 eGFR>45 ml/min·1.73m2 或者介于 30-45 ml/min·1.73m2,他同時認為這些患者均可以接受二甲雙胍治療。這也意味著把 eGFR = 30 ml/min·1.73m2 作為了二甲雙胍治療的界值。 然而,我們無法確定處于臨近界值的患者的腎功能會不會進一步惡化,進而引起二甲雙胍潛在的不良反應,而且,eGFR = 30 ml/min·1.73m2 作為界值目前看起來相關的研究還有限,所以,對于 eGFR<45 ml/min·1.73m2 的患者,臨床醫生有必要告知其密切隨訪的重要性。 編輯: 張開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