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桂枝湯看開方原則 大千老師 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干嘔者,桂枝湯主之。方一。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姜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秱摗?/span> 桂枝湯為王道的第一方,它是陰陽和諧的方子。桂枝三兩,白芍三兩,克數相等,甘草、大棗偏緩,生姜偏動;桂枝通,芍藥斂;桂枝陽,芍藥陰;桂枝溫,芍藥寒。
如果這條道理不懂,傷寒等于白看。不懂陰陽和諧的醫家很多,一看寒重就下熱藥,一看熱證就是純寒,方子白頭翁,黃芩,黃連,黃柏,梔子,大黃,一溜下去,龍膽瀉肝湯是典型的方子代表。凡是一看方子全通全補,全陽全陰,全熱全寒,這樣的方子基本不入流,除非治一些急癥,馬上用大黃攻一下,或附子通一下。而絕大多數百分之八十都是陰陽相雜,陰陽和諧開方子。
和諧體現在: 有緩有急,緩急搭配。 寒熱搭配。 開合搭配。 攻補搭配。 聚散搭配。 這樣多層次的方面體現陰陽和諧,最后形成一個整體是開方的重點,也是基本原則。如果這個原則在學方之前老師沒告訴你,那么你開不出真正平和的方子。
傷寒論上雖然很多治急病的,它的方子都在盡量保持以上幾個原則:
桂枝湯很好喝,甜中帶辣,微酸,大家想到酸辣湯,酸辣粉,這種流行的吃食。桂枝湯溫通,如果加了芍藥,能不能制約這種溫通之性呢?這就是很多人想不明白的,是不是一正一負抵消了呢,桂枝是1,芍藥是-1,兩個一加是不是等于零呢,一個辛散,一個酸收,不是相互掣肘嗎?鋼槍剛打出去,那邊又拉回來了,一散一收不是抵消了嗎?
如果單純用桂枝就像一支部隊沒有參謀,沒有糧草,直接沖出去了,沖一回,能沖動就沖動,沖不動直接在當地征集糧草士兵。它不是一個直線運動,是一個往復運動,直接出去了讓桂枝去發,肯定傷陰液了,桂枝溫通,一走,如果沒有芍藥帶著,體剛無柔,就像一堆人辦事,男男女女摻一塊,男的想冒險,女的往回拉一拉,畢竟在動靜剛柔方面,男為主,女為從,有女方制約男的辦事才能更冷靜,持久,和緩,這就是桂枝配芍藥的基本立意。
如果這個不懂,治病效果會大打折扣。就像酸辣湯我們既能嘗到辣,又能嘗到酸,不會酸辣中和,不像酸堿中和一樣,反而能相互幫助,滋濟。像男女在一起有說有笑一樣,這事辦的更好,不是有話說,男女搭配,干活不累。這話很有道理。
如果想溫通的勁兒大點,桂枝量往上調,芍藥量往下減,如果津液缺乏的,收的,桂枝量往下減,芍藥量往上調,但這兩味藥一定要有,即使沒有芍藥,也要有其他藥跟著。整體來看只有芍藥是偏陰氣的藥,桂枝,甘草,生姜,大棗,都是甘溫的,整個方子偏于溫通,整個方子偏陽,但陽中帶陰,帶的白芍這個陰。
往期文章推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