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地》描繪了月亮溫柔若瀉,在農地的麥田上,莊稼人辛勤勞作的寧靜祥和的世界。與現實世界的紛紛擾擾相對,與城市人的冷漠無視相對,這是詩人心中的桃花源處,洗盡鉛華,任去榮辱,一切都是那么清新自然,樸質無華。 天空之下,月色傾灑,群鳥低飛,寧靜的村莊裊裊生煙。勤勞的莊稼人,在這片金黃的麥地上,揮灑著厚重黑土的汗。這是多么愜意美麗的畫面。麥地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農民,麥地里蘊含了農民們最杰出的精神。詩人在麥地里成長,有著如麥子般質樸純潔的靈魂,詩人深刻地愛著這農家隨處可見的麥地。這不只是喂養著詩人的麥地,更是詩人心中的圣地。 反復串聯在詩中的意象是月亮,麥地。月亮自古以來都以高潔為外表,溫柔端莊,這里就成為自然之神的意象。鐮刀似的彎月,是這片恩澤麥地的神靈,她令萬物得時,欣欣向榮,她讓蒼生長存,共享光輝。所以,詩人贊賞這麥地,也贊賞著這麥地的福音,月亮。詩人字里行間都帶著對月亮女神的崇敬感恩,這也是一首對于自然之神的贊歌。 另一個美麗的意象就是麥地,那是豐收的麥地,健康的麥地,是承載著人們汗水與希望的麥地,凝結著形式最質樸的一種勞動。人類與生靈以之為食,這是生命的麥子;父親連夜種麥,“我”睡在麥地里看麥子,這是勞動的麥果;人們因為麥子精神飽滿,幸福和諧,這是最美麗的麥根。同時,詩人在對麥地虔誠的仰望時,帶著對于廣大土地的農民們最深刻地深情,帶著對于一切生靈最原始的博愛,哪怕是安靜氛圍中流淌的一點聲響,他都視為大自然最美麗的饋贈。《麥地》是一首對于生命熱烈而深沉的贊歌。
如果說《麥地》只是古老農業文明的生活圖景,那么這片麥地就只能在夢中緬懷。鋼筋水泥的現代社會猙獰殘忍,冷漠物質,注定了容不下這片寧靜的樂土。海子生前用詩歌表達對麥地的虔誠和熱情,濃烈如火,一直燃燒到他的生命終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