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行(6)——拜謁中山陵【原創】9月20日一早,從地鐵3號線夫子廟站上車,經兩站到大行宮站,同站換乘地鐵2號線,經三站到苜蓿園站下車,然后坐景區觀光車直達中山陵風景區。 中山陵坐落在南京玄武區紫金山南麓的鐘山風景區內,這里應該算是南京比較大的風景區域了,中山植物園、琵琶湖景區、明孝陵景區、靈谷景區都在附近,咱只去了中山陵。 中山陵背依青山,前臨平川,氣勢十分雄偉。據說是孫中山先生辭去臨時大總統職務后,與胡漢民等人到紫金山打獵時看中的,曾對左右說:“待我他日辭世后,愿向國民乞此一抷土,以安置軀殼爾。” 據介紹,中山陵墓設計圖案是通過向社會懸獎公開征稿,通過評選產生的。中山陵全部采用青色琉璃瓦、花崗石墻面,莊重而肅穆,意喻青天白日。青天象征中華民族光明磊落、崇高偉大的人格和志氣;白日象征坦白公正、無私無我的純正心地和思想。 ![]() 由于去得早,游人還不是很多。 ![]() 中山陵牌坊,橫楣上鐫刻著孫中山先生的手書“博愛”二字,故亦稱為博愛坊。
![]() 從博愛坊到祭堂,共有石階392級,8個平臺。392級石階象征當時全中國的3.92億人。從碑亭到祭堂,共有石階339級,象征當時國民黨參眾二院議員為339人,寓意每人作為一個臺階,將中山先生的精神發揚光大,其中的9寓意九州大同。
![]() 石階是中山陵建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把牌坊、陵門、碑亭、祭堂有機地連接在一起,形成了莊嚴雄偉的“警鐘形”整體。
![]()
![]() 中山陵碑亭。
![]() ![]() 陵門上方,鑲有一方石額,上刻“天下為公”四個餾金大字,為孫中山先生的手書。 ![]()
![]() 孝經鼎,是戴季陶和國立中山大學全體同學捐資鑄造的銅鼎,為緬懷孫中山先生而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