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這件事,對成人來說很容易,對嬰兒而言,一開始只是莫名的聲音模仿,但背后卻可能蘊含許多他想表達的情緒。說話只是個開端,它將逐漸刺激和串連其他各項發展,讓寶寶循序漸進地邁向每個成長階段。 寶爸媽微信后臺提問截圖 嬰幼兒語言發育借鑒圖 點擊查看大圖 寶爸媽嘴要勤,還要將語言與動作結合! 語言是人類特有的生理功能。孩子的語言發育需家長不厭其煩地示范。從出生開始,就要有語言的刺激,比如:現在給寶寶洗澡;給寶寶換尿布等。只是喂飯時家長不要說話。反復語言和動作的結合,使孩子逐漸產生語言和實物或動作的聯系。從小引導孩子動作和語言不可分割。父母嘴勤,孩子今后說話能力就強。 給寶寶示范說話時,還要注意語境培養! 要想孩子的語言能力發育得好,爸爸媽媽要多示范、多說。慢慢地,孩子也會學著用他的語言來表達感情。有的爸爸媽媽讓孩子看電視學說話,其實那樣做不僅不能發展孩子的語言能力,反而會影響到他的語言表達。因為語言是要互相交流的,電視無法做到這些。你和孩子交流時,他實際上接收到的并不僅是你說出的那些話,還有你的表情、你聲音的高低、你的語言,以及你說話的場合等,這些方面綜合在一起,慢慢地就能讓孩子對語言以及語言環境、說話的表情等有一個立體的理解。 鼓勵孩子說話,需要耐心陪伴! 鼓勵孩子說話非常重要,因為說話是非常重要的交流工具。不怕孩子反應慢點,這只是開始。在家一定鼓勵孩子多說話。在孩子學說話過程中,家長一定要有耐心,不要著急,也不要笑話孩子。切忌出現適得其反的效果。要做到與人多交流,首先父母要盡可能多陪孩子玩,包括游戲、讀書等。不一定每次都是到人多的地方。 如何誘導孩子說話? 當孩子用手勢或表情提出要求時,家長即使理解,也故意“犯錯”,孩子“著急”時,家長可以用語言詢問,然后再滿足要求。比如孩子要喝水,家長故意給他拿玩具,過會后突然“明白”,并對孩子說:“告訴媽媽喝水,媽媽就會明白?!睅状魏蠛⒆泳蜁靼渍f話是最容易滿足自己要求的動作! 雙擊查看大圖 不要替孩子“說話”! 現在家長替嬰幼兒說話的機會太多。因為家長能完全理解孩子的表情、手勢,孩子一個表情、一個手勢,家長立刻滿足所有需求,造成嬰幼兒說話機會減少,甚至不用說話即可滿足需求。孩子的說話能力必須在兩歲半之前完全建立,否則以后發音會出現問題。一位5歲兒童前來體檢,就因家長過度照顧,導致開始說話晚,至今發音仍渾濁。 對于現在越來越多嬰幼兒說話遲的現象,家長首先應反思自己的行為。輕易滿足孩子“嗯、啊”這樣的指示,就會延緩其說話。因簡單的“嗯、啊”完全可達到交流目的?,F在越來越多的嬰兒先會叫“爸爸”,可能是因媽媽只要在家就緊貼著孩子。家長應多面對面用語言與孩子交流,而不是輕易滿足。 今日互動主題是孩子的語言發展問題。說話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里程碑,父母如何做好陪伴與聆聽的雙重角色,至關重要。您家孩子什么時候開始說話?在語言發育過程中遇到了那些難題?同時,您在教孩子說話方面又有哪些心得體會呢?請根據崔大夫的微信答疑,提出您的疑問或建議,并在文章尾端留言。 1,孩子什么時候開始說話? 2,孩子語言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3,孩子語言發展上面的小驚喜與經驗支招! 更多想法,敬請留在評論區! by 崔玉濤家庭育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