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步全面的上肢檢查 頸椎 上肢癥狀誘發的因素很多,所以首先需要除外頸椎及肩關節的相關疾病。頸部的檢查包括觸診,頸椎活動度,神經根激發試驗。頸部畸形,萎縮,水腫等均可能造成頸部神經刺激,從而誘發肘部疼痛。 肩關節 因肩部或肩胛骨部位有肌肉和肘部相連接,肩關節部位需要進行仔細評估,該部位的畸形可能導致肘部肌肉運動不協調,從而誘發癥狀。肩關節的體檢包括觸診,關節活動度,關節的力量,穩定性等。 肘關節 正常人群肘關節有輕度外翻,基本在 10-15°左右,男性略小,女性略大。評估肘關節的主動活動度,正常范圍是伸直 0 度,屈曲 140 度,旋前旋后 80 度,考慮到解剖學變異,關節活動度檢查需與健側進行比較。關節運動時誘發疼痛可能與軟組織腫脹,攣縮,滲出,骨頭撞擊及肘關節內游離體相關。肘關節運動度減少則可能和骨質增生,關節撞擊等相關。 2. 肘關節內側檢查 在肘關節內側可以清楚辨認出肱骨內側髁,該部位為肘關節內側副韌帶,旋前圓肌和屈肌總腱止點。若患者為投擲運動員,則需要重點檢查內側副韌帶狀況。需沿著內側副韌帶行走方向(肱骨內側髁下緣延伸至尺骨近端的突起部分),若有壓痛,則提示韌帶拉伸或者完全斷裂。 同時可通過應力試驗檢查內側副韌帶的完整性,常用動力肘關節外翻應力試驗。該實驗能模擬網球肘患者發病的外力機制,如下圖所示,患者仰臥位,肩關節外展,外旋 90 度,檢查者一手握住患者大拇指,另一手支撐肘部,此時可將患者前臂重力轉變為肘關節的外翻應力,以肘關節為支點,運動前臂。若患者內側副韌帶有損傷,則在屈伸 80-120 度時可誘發疼痛。 網球肘患者肘關節內側的尺神經容易出現問題,查體時需要對此進行檢查。肘關節旋后,極度屈曲時可在肱骨內側髁的后內方觸及條索狀的尺神經。 3. 肘關節外側檢查 肘關節外側檢查時,若肱骨外側髁,橈骨頭,尺骨鷹嘴三個骨性突出點連成的區域內可觸診較飽滿,則提示肘關節內關節腔積液,積血,橈骨頭脫位或半脫位等可能。 網球肘患者肘關節內側通常為張應力,而在外側則為壓應力,特別是肱橈關節處,網球肘的患者在此處觸診極有可能誘發疼痛。 長期的壓力傳導可導致剝脫性骨軟骨炎(OCD)的發生,這類患者肘關節伸直的角度會丟失 10-20 度,并在肱橈關節處有壓痛。可通過肘關節軸向負荷試驗進行診斷,如下圖:肘關節伸直位給與一定的負荷,旋前及旋后肘關節,可誘發軟骨剝脫部位的疼痛。 過量負荷可導致微小創傷和炎癥。網球肘就是典型的過勞性損傷,此疾病表現為握拳時肘關節部位的疼痛,握拳肌力降低。通常在肱骨外側髁的伸肌腱起點可觸及較明顯疼痛,在腕關節被動屈曲和對抗伸直時可誘發疼痛(Cozen 試驗)。 4. 肘關節后側檢查 肘關節后側檢查應關注肱三頭肌肌腱和尺骨冠突。在體檢時,肘關節應屈曲 30 度以放松肱三頭肌,暴露尺骨冠突兩側窩,需注意尺骨冠突外側或內側是否有壓痛。肘關節后方皮膚腫脹,波動感等表現可能和冠突滑囊炎相關。 肘關節運動過程中,不同位置有不同的外力作用。在肘關節后方容易出現外翻伸直過載綜合征(valgus extension overliad,VEO),此類患者通常肘關節不能完全屈曲,在運動時可出現肘關節的癥狀??赏ㄟ^伸直撞擊試驗來診斷(如下圖)。 檢查者在患者肘關節施加持續外翻應力,從肘關節屈曲 20°時開始運動至完全伸直。而后不施加外翻應力,重復上述過程,在尺骨鷹嘴后內側可觸及疼痛。此方法可區分疼痛和肘關節穩定的關系。 肱三頭肌的損傷非常少見,通常斷裂部位在肱三頭肌的外側頭??稍跀嗔训募‰觳课挥|及水腫和空隙,這類患者的伸直肌力減退。 5. 肘關節前側檢查 在肘關節的前方,屈肌及旋前圓肌肌群限制了對肘關節的直接觸診。肘關節前方肘前窩,由三條邊界組成,包括內側邊界的旋前圓肌,外側邊界的肱橈肌,及上邊界,內外側髁連線。肘前窩由外向內依次為橈神經,肱二頭肌肌腱,肱動脈,正中神經。在此進行檢查時需要關注是否存在肌肉斷裂等可能,Hook 檢查法可以評估肱二頭肌是否完整(如下圖)。 患者外展肩關節,屈肘關節 90°,患者主動旋后,檢查者食指彎曲成勾,正常者,在肘關節前方可觸及一腱性組織;肱二頭肌斷裂者,肘關節前方無法觸及肌腱。若肱二頭肌有肌腱炎或者部分斷裂,則會出現觸痛。
|
|